就靠一张图,我家磨蹭大王终于快起来了!
那也许有朋友会问,迟到是孩子的问题,但他们迟到后会影响我们上班,最终还是影响自己啊。
那这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更不应该是指责孩子,而是在理解孩子需要“慢慢来”的情况下,自己提前计划。
比如,针对小D睡前怎么催也不愿意上床,我就把原本准备工作的30分钟延长到1小时,小D果然主动地进入到了睡觉时刻。
我希望她上学不迟到,我就自己估计了一下,让她自己慢慢吃饭、自己尝试穿鞋穿衣服,一路慢慢下楼,这些让她舒舒服服慢慢来大概要1个小时左右,那我就会定上一个更早的闹钟,每天提前半小时叫她起床。
原因很简单,当我放慢了节奏,当我愿意等她、陪伴她,这时我们的心理状态都是放松的,我们陪伴孩子,只是陪伴着,你会发现很多问题都解决了。
这里还隐藏了一个关键:所有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的那些东西,要先确保一点:在孩子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熟能生巧,内化成肌肉记忆以后,再去给孩子一个新的要求,提高他的速度。
后来,我们家睡前磨蹭、出门慢的习惯,的确就好了。
应该说,所有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都是模糊的,“2分钟”是怎样的?长的短的?对他们来说,太抽象了,养成时间观念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知道时间是什么。
1、认识时间
从2~3岁,就可以带着娃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这些词里认识时间,有意识地把孩子的活动搭配着时间。
“我们上午要去公园玩,中午回家吃饭”,让孩子先慢慢形成“时间”的大概念。
接近学龄前,就开始认识小时、分钟、秒钟,这样循序渐进,具体文章我也写过近乎“保姆级”的步骤,可以点击:👉🏻改善孩子拖拉问题,从认识时间开始
(这篇教孩子认识时间的方法,其实就是示范了用“搭脚手架”来帮助孩子学习的过程:从孩子现有能力到所要达成的目标之间,拆出一个一个小步骤方法来学习的过程。)
2、引入可视化工具
之前和大家推荐过的,买一个沙漏倒计时(团队小伙伴家里也说了,是亲测管用)。
沙的流逝,就是在给孩子一个具体明确的提醒。有了更加直观的概念,孩子自然也就有了心理预期。
可以买10分钟,20分钟的,通过沙的流逝,让孩子真实体会到时间的流逝。
用5分钟的沙漏,平时和娃玩玩“5分钟可以做什么”的游戏。
收拾玩具,喝牛奶,可以读完一本书,等等。
也可以用来和时间赛跑,和沙漏比一比,看谁跑得快;
当然,我们也会什么都不做,等待5分钟的过去。
更加关键的是,小D也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地体会到了利用好这5分钟的差别,可以无所事事,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
3、制定生活计划
孩子都是“视觉动物”,他们需要具体形象的指令,很多时候我们说一百句不如指着某张图片说一句。
这样的好处不仅更容易让小D养成习惯,我们之间也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当我一直坚持强调“程序”后,她就会逐渐明白,这不是“妈妈故意和我作对”,这就是“程序”。
(可打印空白计划表,公号菜单栏输入:时间,可以获得)
正在团
大J叨叨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