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费俊:从云养猫到云恋爱,数字时代的我们还需要身体吗?

费俊:从云养猫到云恋爱,数字时代的我们还需要身体吗?

生活










在10月26日结束的“城市与我们:流动的公共”三联人文城市年度论坛中,电影研究者戴锦华、建筑师张永和、哲学家汪民安、城市规划专家李晓江、多媒体艺术家费俊、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周榕、人类学家项飙、音乐人小河8个不同领域的嘉宾,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观察视角出发,带来了他们对于城市中公共空间和公共性的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当代艺术家费俊从云养猫、云恋爱等线上生活热潮谈起。我们的一切生活在当下似乎都可以被间接化和媒体化,互联网时代人的身体似乎只是大脑的一个载具。


在这个由科技发展引发“身体缺失”的年代,灵与肉是否可以独立存在?意识是否只能靠肉身来依托,还是可以用机器来承载?人与机的边界在哪里?身体与科技的关系该如何处理?


费俊分享了一系列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分别从互动媒体与身体表达、沉浸媒体与身体感知、智能媒体与身体链接、情感媒体与身体数据以及混合媒体与身体介入的关系上切入,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应。


以下是费俊的演讲全文——




当代艺术家费俊分享现场












在讨论学术之前,我想先讲一个因为受刺激而被唤醒的小经历。


这要从若干年前我的第一次健身经历开始讲起,在一位健身房销售的忽悠下,我参加了一堂免费的健身体验课,并做了一个全面的体质检测。


在经过一系列复杂仪器设备的检测后,一堆看不懂的数据终于出来了,我很忐忑问给我上课的那位私教,我的体质怎么样?她看完检测报告后,一边摇着头一边一脸阴沉跟我说“你这个人最主要的问题是本体感受缺失”。我当时就特别好奇,一位健身教练怎么说出来像汪民安老师才会说的充满哲学术语的话。她注意到我满脸的疑惑,接着解释道:”所谓本体感受缺失,通俗地讲就是指你这个人不知道疼、不知道痒,对自己的身体几乎没有感觉”。我被这位能用哲学家话术来聊天的私教深深的刺激了,我毫不犹豫就充钱办了一张长期健身卡,而且在上完第一堂“受刑”式的体验课后我真的开始知道身体的疼了。显然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营销,而这一次精神上以及肉体上受到的刺激却唤醒了我对身体感知缺失这一问题的关注。


仔细想想,今天我们真的不太用到我们的身体了。身体好像只是大脑的载具,为我们的大脑提供一种移动能力,为我们的大脑供应营养。随着越来越多的虚拟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无论是在社交、工作还是娱乐等场景中,好像都不太用到我们基于(肉身)的身体了。




“云养猫”

供图:费俊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不断地关注相关的现象。最近流行的“云养猫”,让养宠物的主人不需要喂养也不用拥抱自己的宠物,你可以付费让别人替你养,你只需要享受和宠物之间这样一种亲密的感受,而不需要担负抚养以及陪伴的责任,也不会被浑身的猫毛所困扰。这些推行“云养猫”的人们还打出来“少出门,多撸猫”这样的一种口号。


不光是宠物可以“云养”,吃饭也可以“云吃饭”。我也鼓励在座的人为了节约社会资源,都试试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只需要看别人吃饭,而不需要自己亲自吃饭,今天社交网络上有很多吃播类的内容,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间接性的吃饭需求的,甚至于还有餐厅推出来“云宴”,一种只为“看”而不为“吃”的大餐。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云恋爱”,恋人们不用见面,也不用承担传统亲密关系中的种种麻烦和责任,只需要这种形而上的亲密关系。以此类推,人类在生活或工作中各种行为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云化”的,人与人以及世界之间的关系似乎正在越来越被间接化和媒体化。



“云恋爱”

供图:费俊

“云恋爱”

供图:费俊



唐·伊德(Don Ihde)曾经提出三种身体,第一种是物质的身体,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换句话说是肉身;第二种是福柯所提出的一种被社会和文化所建构的身体,可以称之为身份身体,比如说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化身;第三种身体是技术介入后的身体,我们所吃的钙片、注射的疫苗、眼睛上戴的隐形眼镜,其实都是技术介入身体的表征,而像脑机接口这样的前沿技术一定会更加加深身体的技术化,从而进入到一种技术身体的时代。


《美丽科技新世界:数字纠缠时代》的作者丹尼·希利斯(Danny Hills)讲过这么一段话:无论你今天是否喜欢,其实都已经对数字系统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无法摆脱这样的命运。换句话说,今天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纠缠,其实还是我们和我们自己所创造的科技之间的纠缠。




《变压工场-幻境2099》的“情绪医院”

供图:费俊



今天基于线下物理现实的物理场域在高度技术化的社会语境中,丧失了一定的场域效能;而基于线上的虚拟现实正在构建出新的媒体景观世界,这一世界所生成的虚拟场域,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效率,但另外一方面,过度的虚拟体验,又会引发我们感官的碎片化,人际关系疏离,身体感知缺失等社会问题。







这是我经常思考的几个问题:在这个由科技发展引发的“身体缺失”年代,灵与肉是否可以独立存在?意识是否只能靠肉身来依托,还是可以用机器来承载?在数字科技时代我们还需要身体吗?人与机的边界在哪里?身体与科技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下面我想通过一系列个人的艺术实践,来试图去回应这样的一些思考。


第一件分享的作品《姿态云_姿态墙》,其实想探讨通过互动媒体去激发公众的身体表达,我把它戏称为一件“身体KTV”式的作品。


当观众不经意间经过这件互动影像作品时,他/她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会以一种线型绘画的方式实时的呈现在影像中。在作品的展出现场我发现,一般情况下观众很难在公共场所做出夸张的肢体动作,但这件作品因为其互动性、参与性和实时性却激发了很多观众的表演欲,越是非日常的肢体动作越有可能产生奇特的图像,而这样的互动以及反馈机制的设定,极大的催化了身体的表达。


从作品保存的图像数据中,我们能看到有大量的观众在现场留下了他/她们身体表达的作品。正如图中所呈现的,这是一位具有舞蹈天赋的观众,他/她用凤凰展翅一般的姿态,绘制了这样一张非常有身体动态美感的作品。



观众路过姿态墙,身体会以一种线绘画的方式投射在屏幕上

供图:费俊



第二个层面是我们在不断地在实验,使用各种各样的沉浸媒体试图去激活身体的感知。其中一件作品叫《云游江山》,这也是我们基于《千里江山图》而进行的一种数字化和沉浸式的再度演绎。


由于影像和空间发生了一种混合关系,使得物理空间得以扭曲,原本十分几何化的人造空间转换成一种具有山水意向的混合体验空间。空间中瞬间移动的影像以及超日常的视角演绎形成了对于身体感知的欺骗,产生了空间位移式的幻觉,但是与大多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媒介如VR眼镜体验不同的是,这件作品是将虚拟媒介和物理媒介相融合,虚拟实境与物理实景相叠加,也就是说,它是无法只依靠视觉经验来体验的,而是需要身体感官的共同介入来完成的。



与《千里江山图》的跨时空艺术对话,沉浸式游历画中世界

供图:费俊



我们再来看看智能媒体和身体链接的一种实验。《水曰》是我2021年在武汉东湖石门峰纪念公园创作的一件可以让人与湖水对话的作品。


观众通过湖岸边一个喇叭状的交互装置来和水展开对话。装置中内置的人工智能声纹情绪识别程序会分析观众话语中的情绪类型和状态,而湖水会基于程序所识别的个体情绪,以涟漪的形式来回应每一位体验者。例如:当一个人充满忧伤的、压抑的情绪气质,水面的涟漪往往会呈现出一种雀跃和欢腾的状态;相反,当系统识别到观众带有愤怒、激昂的情绪时,涟漪反而可能表现出一种舒缓和禅意的图像,似乎是传递着“放下”的意涵,在这个作品所建构的场域里,湖水就像一位隐世高人,以其避世绝俗的态度来抚慰因世俗生活而焦虑甚至产生极端情绪的人类心灵,与作品互动过程就像“水疗”一样充满治愈性。


《水曰》试图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灵媒,来让大自然显灵,并形成身体能量与自然能量的超级链接,从而唤起人对万物有灵思想的某种感悟,唤醒人类对自然万物久违的敬畏之心。



装置通过人工智能程序分析声纹中的情绪,让人与水实现“对话”

供图:费俊







我们再来看看情感媒体与身体数据的实验。装置《情绪几何》是我和数学家许晨阳,以及心理学家刘正奎持续进行的一个实验项目。这个跨学科项目研究以艺术的共情能力结合科技的认知能力来介入心理疗愈。


《情绪几何》这件作品会通过人工智能及情感计算技术来检测并呈现观众的情绪,作品邀请观众在互动装置的暗箱中触摸几何模型,触摸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设备记录并计算出来,这些情绪数据会按照三种气质类型影响与之相匹配的初始几何图形,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的几何图形,并最终通过自动粉笔机械装置绘制在黑板上。


通常一位心理咨询师在进行情绪疏导的一个首要工作,是帮助对象把情绪外化出来,用更专业的术语说,这个过程被称为“情绪客体化”,它是帮助人们认知并接纳情绪的重要途径。


而当我们用艺术的方法去绘制一个人的情绪时,它不仅实现了心理学意义上的情绪外化与客体化,还实现了情绪的艺术可视化。一个所谓的“坏”情绪有可能产生的是一个“好”的图像,这样的转化过程能产生一种具有“正向建构”价值的积极心理效应,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心理情景中,情绪变得更容易被自我接纳,甚至可以被欣赏。




观众在黑板上用粉笔绘制图形,在现场留下他们的情绪

供图:费俊



我们首先把16种复杂的情绪类型简化成了3种,再把算法分析出的情绪气质类型以及情绪状态的数据通过几何公式计算的方式,形成情绪几何图形的生成,把原本抽象的情绪数据转换成可视、可感的艺术图像。3种情绪几何图形的球体代表活跃的、偏外向的情绪气质;立方体则代表处在另一级的,不活跃的、偏内向的情绪气质,介于两级之间的圆锥体是一种中间状态的情绪气质,我给它定义为“闷骚型”。而影响这三种情绪几何图形形态生成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变量,是每个人在体验作品时的情绪状态数据。越接近于原形的情绪几何图形,说明体验者的情绪是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而扭曲变形越大的图形则代表着情绪的不稳定性。正是有了这两种由用户提供的情绪数据,三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演化出千变万化的情绪几何图形。


我们还开发了一套打印系统,让每位观众可以带走一张由他/她的情绪生成的数字版画,而每个展览中由大量观众的参与所留下的情绪图形叠合在一起,还能呈现出一个群体的情绪图谱。




观众可以带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情绪图形数字版画

供图:费俊



我们再来看看利用混合媒体与身体介入结合的案例。《情绪料理》是我去年在798CUBE创作的一件新作,这一项目尝试将食疗与心疗相结合,为观众营造乘着食物去旅行的情绪疗愈艺术体验。在作品展出的空间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叫“情绪水吧”的地方。当体验者把双手放在吧台上,吧台台面会实时地呈现出属于每位观众的情绪几何图形,同时吧台中央的机械手臂会基于你的情绪,来为你调制一杯专属的情绪特调。


当观众在吧台完成了情绪检测以后,可以戴上一个AR眼镜进入到一个类似餐厅的空间中,开启一段基于混合现实的体验。观众受邀在由一张实体的白色餐桌和虚拟影像构建的情绪花园中进行情绪的互动体验,他/她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情绪图形,把它像种子一样种在情绪花园花园中,生长出情绪之花,同时还可以去探索由他人的情绪种子开出的花朵,以一种游戏式的艺术体验来完成与不同情绪之间的互动体验。




“情绪水吧”实时地读取观众的情绪图形

供图:费俊



不仅如此,我们还研发出情绪特调鸡尾酒,以及情绪料理大餐。每一杯酒以及每一道菜肴都会根据每位参与者独特的情绪类型来进行个性化的调配。


晚宴的最后一道菜是一份叫做情绪盲盒的甜点,参与者需要摇晃这个盲盒,然后从盒子中的大米中会浮现出4颗情绪巧合力,这其中有一颗是对应参与者的情绪,另外3颗则是随机搭配的代表不同情绪的不同口味的巧克力。就像《阿甘正传》里面,阿甘他妈妈跟他讲的一样,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吃到一个什么样的口味。


从不同版本的《情绪几何》、《情绪水吧》以及《情绪料理》等系列实验让参与者从看见情绪,探索情绪,到喝掉情绪,甚至吃掉情绪,不断的探索以跨媒体、跨现实的方式来创造跨感官的心理疗愈。


这一系列实验说明,基于身体数据的情感媒体可以有助于我们认知情绪、并形成有效的情绪转化和接纳。而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创新可以在心理疗愈领域大有作为。




具有疗愈性的情绪特调鸡尾酒

供图:费俊



最后一个案例讨论的是场域媒体和身体叙事的关系。正如我在演讲开始所指出的一种两难的现实困境:物理场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原有的场能,而虚拟场域又充满了因身体缺失而导致的危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将物理场域和虚拟场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能够重新唤醒身体叙事的混合场域?《变压工厂——幻境2099》就是对这一思考的有益实验。


2021年,我们和合作方君看文化的主创团队一起把大理古城里一个生产变压器的老工厂转换成了一个沉浸式的戏剧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你可以穿越到70年后地球上一个研发、生产并培训智能人的秘密工厂。你可以进入到“幼稚食堂”,这个原本是用来培训智能人吃饭礼仪的地方,你可能会遭遇一位童年时代记忆中的“坏阿姨”,并在她的训斥之下开始一段“幼稚”的食物体验,“坏阿姨”会引领你来到“机器人阿姨”打饭的窗口,领到一个餐盒,然后坐到食堂中的一张巨大的餐桌上去和现场的陌生人及演员们共同开展食物游戏和喜剧叙事。




戏剧状态下的“幼稚食堂”

供图:费俊



你还可能来到“情绪医院”。这是一个原本用来治疗和调校智能人情绪的地方,今天这里的设备也可以用来修理你的情绪。当你坐在一把形似电椅的椅子上,对面的一个情绪药局设备会呈现出你此刻的情绪,这台神奇的设备还会为你打印出你自己的情绪检测报告,而且实时地给你送出一粒情绪胶囊。


你还有可能不小心闯入“倾诉盒子”,这些像忏悔室一样的空间里面并没有神父,而是几个我们用AI喂养出的数字人,它们给观众提供了可以口无遮拦的表达机会,这些长得貌似人类的数字人,其实不同于我们在日常中见到的服务型机器人,而是我们刻意培养出的服务态度非常差的角色化数字人,它们或精于扎心,或语言生冷,恰恰因为它们特立独行的“性格”,观众反而更愿意和它们吐露衷肠,这样的设定为体验者创造了一种超越日常的更具戏剧性的互动体验。


《变压工厂——幻境2099》探讨以混合场域叙事的方式来重启具身性,试图为离身性危机寻求解决方案。技术介入的具身性构建了混合场域下的混合体验,跳脱出了虚拟与现实边界的框架,是时空、身份、感官等属性都在不断更迭的模糊地带——她无形却存在,是肉身、文化语境与技术领域纵横交错的混合生态,在跨学科与跨媒介的方式下对我们的身体唤醒、重塑、赋能,以实现意识和认知的拓展与表达,也为艺术与设计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叙事可能。




修复人类情绪的“情绪医院”

供图:费俊



在这样一个线上、线下的传统场域都难以筑建的时代,我们作为艺术家、设计师,应该重新审视这个现实与虚拟交织的时代,去突破传统场域叙事模式的限制,让艺术去借助技术创造一种全新的场域,为观众营造出技术具身后的混合体验。


一直以来我的艺术实践关注以媒体艺术的方式来激活身体的在场体验,形成应对景观社会异化的身体实践。将技术具身作为身体的回归,让线上身体与线下身体归一融合,在虚拟与现实混合的场域之间构建出强有力的链接,将人们重新拉回到这个能够调动身体感知的混合场域之中。


最后也非常感谢三联人文城市奖,在前天为我安排了一场长达4个小时的Citywalk。这次walk,为我创造了这次真切的肉身流动,感谢成都这座城市,让我在物理的城市中遭遇更真实的“生命”体验,让我切身的触碰到这坐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的肌肤。在这次Citywalk的体验中我意识到,公共性来自更真切的肉身相遇,流动的公共性需要身体的流动来生成。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有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奖项设置:


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建筑贡献奖(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生态友好奖(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城市创新奖(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评奖范畴: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内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评奖维度:


人文 HUMANITY

贴近城市生活,尊重真实需求


公共 PUBLIC

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激发大众的参与,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


创新 INNOVATION

开拓未来的愿景,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美学 ESTHETICS

唤起丰富生活和文化的想象力,影响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



评奖流程:


2023年4月-5月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3年6月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3年7月-9月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3年9月

终审团终评会


2023年10月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成都


组委会:

主办方三联生活传媒代表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贾冬婷/ 李伟/ 吴琪/ 曾焱

项目统筹:贾冬婷

项目执行:潘鸿/宋洋/王菲宇/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提名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领域代表人士


陈楸帆/ 陈文/ 崔灿灿/ 董功/ 董灏/ 段煜婷/ 何健翔/ 何勍/ 何哲/ 何志森/ 姜珺/ 姜宇辉/ 金秋野/ 雎安奇/李迪华/ 李涵/ 李虎/ 李伦/ 李翔宁/ 李晓鸿/ 李振华/ 梁琛/ 梁永安/ 龙瀛/ 刘珩/ 刘悦来/ 柳亦春/ 鲁安东/马泷/ 马寅/ 毛继鸿/ 毛尖/ 倪阳/ 聂荣庆/ 庞伟/ 宋壮壮/ 沈志军/ 苏丹/ 孙海霆/ 孙莉/ 孙倩/ 唐克扬/ 陶冶/ 童明/ 汪莎/ 王辉/ 王南/ 王子耕/ 吴洪亮/ 夏至/ 严飞/ 严明丹/ 闫士杰/ 姚东梅/ 易海贝/ 易立明/ 章明/ 赵元超/ 支文军/ 朱竞翔/ 朱小地/ 庄慎/ 张宇星/ 左靖/ btr



初审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


高世名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李晓江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   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MIT荣休教授


终审团成员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戴锦华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   飙 |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周   榕 | 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鸿谷 |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中天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三联人文城市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于2020年创立的内容品牌。

以第一届人文城市奖为起点,确立了奇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奖、偶数年举办人文城市季的双年模式,希冀在中国城市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上,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促进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2021年,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启动。

全球疫情背景下,以“重建联结” 为主题,来思考和回应社交隔离之后,如何回到人与人的交往和关联。


2022年,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季启动。

应对城市的数字化和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趋势,设定主题为“跨越边界”。进一步探索了多元创新的形式和内容,试验性地激发新一代的建筑师、城市管理者及公众来参与人文城市的建构。


2023年,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启动。


如同种下一颗种子,人文城市奖及人文城市季孕育起一个以“人文城市”为IP的创新生态系统。以此为起点,三联人文城市希冀联合更多元的参与者,共同培育人文城市共同体的生根发芽。


三联人文城市,以“人” 为尺度,

关注我们的城市与城市中的我们。



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国际法学院举办段和段律所2024年校招宣讲会暨数字时代下法学生职业规划讲座数字钥匙进入3.0时代,他们要做智能汽车时代的「微信」需要有恩赐才干,还需要品德修养第九章第四节 地方警察司法系统的运作行业观察|数字时代蕴生新型咨询业 电商服务诞生“新物种”SOLIDWORKS:把 AI 放进工业设计软件,把软件放到云上我们还需要图书馆吗?当然!我今冬身体乳高级香省了大牌香水钱,身体油是面护级滋润身体(明10点开团)金融文本情感分析,有了ChatGPT,还需要其他模型吗?想要身上又白又水嫩?这5款好物真不能少!​数字时代的齿轮与怪物:“述行性”的视角|《财经》书评我今冬身体乳高级香省了大牌香水钱,身体油是面护级滋润身体|开团贵州一条挂壁公路不到3米宽,女司机单人单车挑战,为何到云南?萌宠丨“妈妈问我养猫到底有啥用?”我把这组图发过去了......全球关注中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激增:是新的病原体吗?是新冠病毒影响了免疫力吗?如何抵偿免疫债?《论语》和《雷锋日记》,很小啰喽气———- 读议雷锋和《雷锋日记》从云化到智能化:中国产业的新韧性在哪里?一百四十七 元旦活动预告|《数字时代的人生选择》线上主题读书会“可以不谈恋爱,但不能没搭子”:深度亲密关系需要什么?业界热议罕见病:目录之外,我们还需要什么数字时代,IT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运营!关于产品、用户和交易,我们还需要方法论吗?如何打造数字时代城市核心竞争力?192城沪上共话申论一定要写楷体吗?评论真的绝!容器化时代的领航者:Docker 和 Kubernetes 云原生时代的黄金搭档缩短城乡“数字鸿沟”,数字云南点亮乡村未来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还需要我们吗?一百四十八 秋韵6013 血壮山河之随枣会战 南昌之战 6短视频年代,我们还需要记者吗?这个时代的爱,为什么越来越难? | 经济观察报书评2023年终特辑今天,我们为何还需要诗歌?机器人也能“生孩子” 陪你聊天,全球首例人造子宫临床试验有望启动!Meta将发布虚拟聊天AI,人类未来还需要谈恋爱吗?2023,你真的还需要一台平板电脑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