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位父亲在家长会上的发言视频冲上了热搜。
“我的儿子是学渣,但我依然相信他会有美好的未来。”
图源:网络
作为一名爱着孩子的父亲,儿子是学渣的事实,他承认;
而作为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他给出了相信儿子的理由:
“我的儿子心理特别强大,学习成绩这么差,依然能吃能喝能玩能睡……”
一番话看似玩笑,却满是对孩子的包容和爱意。
我不知道,孩子将来会不会成为通俗意义上的国家栋梁,但我原因相信他爸爸的话,他会越来越好,他会有美好的未来。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有个这样的好爸爸。
这位父亲的观点和做法,让我想起了最近在看的一本书——《看见孩子》。
这是最近二宝幼儿园家长读书活动,老师和家长共读的一本育儿书。2022年《纽约时报》畅销书No.1。
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贝姬·肯尼迪博士,她在书中不仅分享了10个育儿准则,还通过40多个案例,手把手教家长应对一系列具体的教养难题,包括孩子乱发脾气、二胎矛盾、撒谎、缺乏自信、畏难、害羞等等。
这位父亲的言行体现了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育儿原则:“善意养育”和“心理韧性比快乐更重要”。
看起来好像平平无奇、听过无数遍的大道理,但读进去了后才发现,它们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父母面对的无数育儿问题。
这可能是成绩至上的当下,很多人还相信这个“学渣”孩子会越来越好的原因;可能也是学渣父亲收获无数、清一色点赞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应该如此,但大多数父母真的做不到。
“善意养育”这个概念,从字面上去看,很多人只能get到一半的意思:父母养育孩子时要充满爱心和善意。在我看来,与其说“善意养育”是对父母提出的要求,不如说它是需要父母去认同的一种“客观状态”,是亲子关系的底层逻辑——
即使父母因为孩子犯错而责骂了他们,父母的本心其实是好的;难点在于,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会忍不住产生挫败感和愤怒情绪,下意识地认为孩子是故意的,然后在大吼大叫之后,迎来一波亲子关系的崩塌。比如,当自家娃跟不上班里的学习节奏时,我们一定会觉得:“他平时聪明着呢,为什么就是不努力!”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时,我们脑子里的声音一定是:“作业也能忘??每天都在学校瞎混什么?”还有,当孩子把全是红×的试卷交到我们手里时,完了,“世界大战”就此爆发……贝姬博士因此给出建议:一定要把人(孩子)与他们的错误行为区分开来。“把人本身与他们做的事区分开来,是引发深刻改变,同时又不影响亲子感情的关键。”孩子是故意做错题目的吗?他们谎报成绩是故意耍心眼吗?做错题目只能代表他们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谎报成绩则是因为他们害怕坏成绩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所以,比起责骂,父母更应该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同理,一个孩子也必然不是故意成为“学渣”的,孩子的本心是好的,他们有能力做得更好,只是暂时遇到了问题。好,“父母和孩子的本心都是好的”,道理懂了,但为什么还是忍不住对娃发火?我觉得,这是因为道理的背后还有道理,等待我们去深入挖掘。首先,我们要知道,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大脑天然存在消极偏见,所以我们也天然更在意孩子身上的消极面。所以,遇到问题忍不住发火是正常的,我们可以这样“劝劝”自己:“我的本心是好的,400万年的进化本能让我愤怒,但愤怒不会帮助孩子。为了改善亲子关系,我要战胜自己的本能。”其次,我们都会被自己的童年经历塑造。我们在父母的批评中长大,自然难以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先去理解孩子。做什么事情能够收获养育者和周围人的爱、理解和关注?什么情况下又会被周边拒绝、惩罚和冷落?我们会下意识地将数据分类整理,最后形成趋利避害的“脑回路”——那些被批评的行为是坏的,做出类似行为的孩子,就是坏孩子。没有人告诉我们,那些不是真的“坏”,而是身陷困境时,不知所措的自我。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们每个人小时候可能都经历过——打碎家里的物品。一个孩子不小心摔了杯子,家长气到不行:你可太笨了!什么都干不好!类似的责备,会让我们在再次犯错(打碎物品)时质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我们会用同样的脑回路(责备错误行为)对待孩子;陷入循环不是我们的错,但作为如今的“家庭主理人”,父母有必要为了孩子、为了更融洽的亲子关系打破这种负能量循环。首先告诉自己,我的本心是好的,我能够战胜百万年的人类本能,承担几代人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扛住“没忍住吼了孩子”的挫败感,控制住愤怒;然后提醒自己,我们还需要让孩子知道他的本心是好的——错误的行为不会让他变坏,内心的挣扎也不会让他变坏,他依然可爱、有价值,可以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就像那位坦言儿子是学渣的父亲一样,只要我们认为孩子可以,他就真的可以。这不是空泛的“漂亮话”,因为父母的信念会为孩子指明道路,提供正确的引领。这样正确的引领,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安心,亦能锤炼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父亲认为“即使儿子是学渣也会有美好未来”,底气源自哪里?我认为,说一个孩子心理强大,其实就是说他的心理韧性强,会自己调节压力和负面情绪。“心理韧性”,即一个人在体验各种情绪时保持自我的能力,相关概念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今天,我会结合贝姬博士的观点,讲一讲快乐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比如希望他们过得快乐。但贝姬博士却在书中表示,自己不确定“最好的东西”就是“快乐”。是啊,现在孩子因为吃喝玩乐得到的快乐,都是“傻乐呵”,未来怎么办?还是得好好学习!“与其说是(家长想让孩子)快乐,不如说是逃避恐惧和痛苦。如果我们过分关注快乐,就会忽视孩子在生活中注定会产生的其他所有情绪。”也就是说,过度强调快乐,会让孩子失去对其他情绪的应对能力。甚至可以这样说:家长越想让孩子快乐,孩子长大就越容易焦虑。因为,如果以快乐为目标,很多家长会因此“走偏”,习惯代替孩子做事,忽略了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想让孩子少一些失望,就会忍不住出手帮他们远离负面感受,就像一名“情绪警察”,时刻帮助孩子避免不高兴,却没有教他们如何应对不高兴。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尤其在孩子成年之后,他们必须自己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痛苦。就是因为他们对痛苦的应对经验不足——在发现自己无法迅速摆脱痛苦、快乐起来之后,他们会陷入焦虑,从而引发更多痛苦的情绪……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把人想象成一个大罐子,里面一共有两类情绪:快乐的,痛苦的。它们此消彼长,而痛苦的情绪往往更强烈,更容易“抢占地盘”。很多父母希望快乐可以帮孩子战胜痛苦,但他们不知道,一种情绪没有办法真正打败另一种情绪。而真正让孩子“心理强大”的,其实是他们看待困难和烦恼的方式,是他们面对失望、沮丧、悲伤等负面情绪时,产生的想法。孩子能够“处理”的负面情绪越多,给快乐留下的空间才会越大。父母是孩子心理韧性的缔造者,我们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包容越多,孩子能掌控的情绪就越多,心理韧性才会越强。强大的心理韧性帮孩子走出压力、失败、错误和逆境之后,“快乐”才有存在的空间。“如果我们学到的是只有心想事成、天天快乐,我们才能感到自在,那么迎接我们的就必将是现实的铁拳。”所以还是那句话,快乐不是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学习成绩更不是(多少优等生接受不了现实的参差而选择轻生),心理韧性才是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最后,我想聊聊这位父亲的另一个说法——“虽然我的孩子是学渣,但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
很多人对他的说法表示怀疑:学渣真的能成为国之栋梁吗?
我觉得这要从两个方向去看。
其一,他认为孩子可以“学渣成栋梁”,不是在宣布既定事实,而是在表达一种期许。
《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国之栋梁,无疑是“取乎其上”的高目标,为孩子定下高目标,用正确的方法正向引导,最后“得乎其中”,要比斩钉截铁地宣布一个孩子不可能成为栋梁,然后“无所得矣”好得多。
其二,我认为,普通人也可以是“国之栋梁”。
如果把“国之栋梁”定义为那些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比如钱学森、袁隆平等科学家,那学渣们一定没戏(学霸也不一定有戏)。
但我认为,国之栋梁的定义并没有这样狭隘。
能在生活中肩负责任的人,都可以是国之栋梁。
医护人员、教师,没有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国民的健康和教育事业就失去了保障;军人、警察、消防员,没有他们的付出,国家的安定又从何谈起?
就算不从事特殊职业,我们每个努力生活的普通人,也都为国家做出了无形的贡献。
就像廖仲恺在《消费合作社概论》中写的那样:“故工人与一般消费者,实为经济之栋梁,缺一则不立。”
电影《垫底辣妹》截图
说这些,不是因为我想强行上什么价值。
我只是想说,很大概率,无论学霸还是学渣,孩子长大之后都会成为一个普通人。
之前看日本版的《人生七年》(纪录片,展现13个1985年出生的孩子的人生,每7年采访一次),我感触很深。
片中有立志进入出版社却成了餐厅营养师的女孩,有梦想当检察官结果去咖啡店打工的男孩,有乡下的底层青年,有离婚的单亲妈妈……
这些孩子,有人曾经是样样全能的“别人家”学霸,有人是7岁就每天玩两小时电子游戏的学渣。
他们每一个都曾有过大大的梦想,但最后都成为了普通的人,过着最平凡的生活。
所以,学渣还是学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对着学习成绩这样的“表象”大发雷霆,不如想办法让孩成为一个心理韧性强的人。
毕竟“生活关关难过”,让孩子拥有闯关的能力,才是走向幸福的最可靠途径。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贝姬·肯尼迪:《看见孩子:洞察、共情与联结》.2023-06
我还想简单聊一下,贝姬博士10条育儿准则中的第2条“真相不唯一”。看懂这条准则,我一下子读懂了很多亲子冲突和矛盾。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执着“唯一的正确”,老想说服孩子,“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如此不会说服孩子,只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没有被看见、被听见,进而产生愤怒。因为孩子觉得我们拒绝承认和接受他们的存在和价值。但我们如果明白沟通的本质不是达成共识,而是理解,接受“真相不唯一”,我们更有可能读懂孩子、共情他们,和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真相不唯一”这条准则还适用于夫妻、婆媳、工作等等情境,显著改善关系。一大群孩子正在从朋友圈消失,背后真正原因扎心了...
事实证明:长大后最有出息的孩子,在班级往往是这个排名
温柔以待vs打压教育,哪种孩子长大之后更坚强?
家有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