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活久见!为何大家不想考研了?

活久见!为何大家不想考研了?

公众号新闻
撰文丨青柳


考研辅导名师张雪峰又上热搜了。


2022年12月的时候,他曾发布一个微博,认为2023年考研人数会下降。没想到他的预言成真了。


11月22日,他发了一条微博:“我记得我说过今年考研人数会下降。”


图/图虫创意


据最新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相比前两年有所减少。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74万,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57万。

在连续多年增长之后,考研报名人数终于开始下降了。

而且,这个数字可以排除人口形势的影响,因为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076万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58万人,2024年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1187万人,比上一年增加29万人。

也就是说毕业生没少,但考研的少了,这个趋势确实反常。

相关阅读:《291万人争抢!铁饭碗,又稳了?

01


此前,中国的考研人数已经连续8连涨,而且增长幅度惊人。

2015年时,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6.5万人,而且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同样经历了下跌。当时有媒体称,这“宣告了持续20多年的考研热画上了句号”。

不得不说,这个判断实在是偏得离谱,因为随后考研人数就开始疯狂上涨。到2023年时,考研人数达到了474万,创下了历史纪录,8年时间增长了近3倍。

图/网络

在这背景下,考研的“上岸率”开始卷起来。根据新东方发布的《2023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解读报告》,不含保研学生,2023年研考全国共有864个招生单位总计招考76万人。这也意味着有近400万人注定要落榜。


所以,近些年考研开始出现高考化的趋势,考研成了几乎每个学生毫无疑问的“必然选择”,甚至和毛坦厂、衡水中学类似,“考研工厂”也出现了。

2019年有媒体报道,西安郊区有一所封闭式的考研学校——一所实实在在的考研工厂,“一群又一群年轻人用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努力,拼命挤上高等学历的列车,梦想着脱颖而出的人生”。

这一拨考研热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就业形势所趋。这些年,在大城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几乎成了大企业的招聘标配,各种考公、考编也开始不断提升门槛。加上应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创新高,考研成了暂缓就业的一个避风港——既然工作难找,不如先“苟”几年。

于是,什么“二战”“三战”“逆向考研”“985本考双非研”纷纷出现,各种姿势千奇百怪,大学生千方百计,就是要上岸。

那么,这一切会在2024年考研里戛然而止吗?


02

张雪峰很厉害,成功预测了考研人数减少的趋势。不过,预判今年的趋势其实也不需要先知一般的能力。

如果看一下数据,就能发现这两年增长势头已经大幅放缓了。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377万,比上一年增长10.56%;2022年457万,增长21.22%;但到了2023年,报名人数474万,增长率暴跌至3.72%。按这个趋势,2024年负增长也不算那么令人意外。

至于原因,一方面也和就业形势有关——随着工作变得难找,考研的性价比下降,大学生对读研不再抱太大希望。相反,在本科阶段只要有机会就业,那么就先就业再说,把坑占住。

这种推理并非没有根据。今年4月,北京发布数据,2023年北京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约为16.08万人,本科毕业生约为13.61万人,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

也就是说,在高校云集的大城市,研究生甚至比本科生还要多,这必然导致,研究生的“赛道”进一步变窄。

本来是一条就业捷径,现在成了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大道,吸引力自然也就降低了。

有意思的是,如果看一下最近的热点,也能发现一些线索。

比如有媒体报道,很多2024届毕业生表示,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歧视。一些企业不招录“本科双非”(非985和211院校)毕业的学生,甚至有学生表示“第一学历”似乎成了自己的“污点”。

即便教育主管部门表示“第一学历”不存在,但社会其实已经形成了一套共识性的评价体系,“第一学历”就是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历。而随着就业形势变化,“第一学历”也被用人单位当成了选择人才的一个重要考量。

“菜”多了,口味也就变挑剔了。

这也就意味着,“二战”“三战”努力考研,效用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这些新闻尽管是局部的,但也可以部分解释今年的考研形势:考研的性价比在降低,学生的热情在冷却。


03

考研人数下降,是不是意味着学生变理性了,学习也会轻松点,图书馆也不那么拥挤了?

其实,学生一直很理性,一窝蜂地考研,或是现在不那么爱考研了,都是理性算计的结果。毕竟这可是人生规划,远比写一篇论文提纲更需要理性。

而考研人数如果持续下降,其实我们也很难得出大学生变得更轻松的结论。

不信,看一下考公人数。

2023年10月24日18时,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根据中公教育的最新统计,截至24日17时30分,此次国考过审人数高达291万,较去年同期新增43万余人,创下历史新高

考公恐怕比考研还难。2024年国考通过招录单位审核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3万余人,平均竞争比为77∶1,略高于去年的67∶1,“最卷”岗位报录比3572∶1。

这说明,不考研的学生,恐怕已经分流到其他的赛道。目前地区省考的数据尚未公布,大家也不妨保持关注,看看人数增长变化。不过大概率可以推断,大学生恐怕没有轻松多少,图书馆依然一座难求。

而考研降温,恐怕也很难说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又一个上升通道阻塞了。哪怕考研很累,但它依然能提供学历提升,以及收入提升、阶层流动的机会。

考研人数减少,说明对一部分大学生来讲,这种“确定性”正在丧失。他们或许不再认为,读书、考试、提升学历、获得更好的机会,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了。

在微博上能看到一些教育博主欢呼:“考研热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降降温了!”似乎很热情地欢迎这一趋势。

这恐怕过于乐观了。无论如何,考研依然是一个公平的机制:公开报名、标准清晰、有一定的容错机制,比如可以调剂和再战,从这个角度看,它依然是“简单”的。

如果一个预期相对稳定的学历考试失去魅力,大学生早早地去备战招聘里的考试,去见识萝卜坑、性别歧视、奇葩问题等真正的“社会”,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恐怕也算不上什么太友好的趋势。

道理本该是这样,有志于学术的人读完本科后去考研,想早日上岸、就业的人正常地进入社会。现实却是,无论考研与否,择业都成了最大的考量与变量。

当然,现在预言还早,考研人数减少到底会带来何种影响,还是让时间给出答案吧。

-END-
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
第16个“副省级市”,突然出现了
这个超级大省,正在疯狂建机场
中国最富的三个城市,又联手了
别急了,这是全国平均工资的真相
改名!又一所“省会大学”,诞生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法国人不好好考科目一,难道是想考“科目三”?戏说旧诗词。 歪侃豪放派Pico撤退,字节VR为何大力没有出奇迹|深氪三十六计里面我最想中的计就是第三十一计!飞机拔河太卷了,连刺绣届也开始搞科研了混沌合伙人张雷:调研了500家企业,我发现有四大创新误区《数据周报002》:人民币为何大涨?活久见!纽约街头,多名华人男子群殴黑人?事件起因有待商榷...無聊的假日里活久见! 华人房东成怨种 租客白住20多个月 还报复打烂房子 "像被炸过"十一旅游业强势复苏,为何大理三亚掉队了?活久见!A股沾龙沾凤股票全大涨,上市公司也懵了:这不胡闹嘛活久见!悉尼女子花900刀与男伴发生关系,称是为了挽救婚姻!丈夫回应:全力支持!活久见!贝佐斯居然靠身材上了热搜???2024考研报名今开始!考研和留学,如何同时准备?附985考研&留学同时上岸经验分享考研和留学,如何同时准备?附985考研&留学同时上岸经验分享丧心病狂英国夫妇将13岁少女当“性玩偶”虐待,法官:活久见!活久见!8大道华男移民美国后开了家外卖店维生,没想到突然迎来不速之客2024国内考研人数438万!建议考研留学双线并行Supercell分析师访谈:为何大公司做出下一个爆款那么难?活久见!火鸡怒闯Fairview Mall!高速路上狂奔追公交活久见!法庭上罪犯殴打法官,本是轻判将换来重刑贾乃亮李小璐高调复婚?网友:真是活久见!我们调研了5454家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略有好转,市场预期分化,数字化转型持续6015 血壮山河之随枣会战 南昌之战 8从《罗刹海市》到《大梦》,为何大火?因为唱尽了绝大多数人难捱的一生活久见!婆婆被威胁一个礼拜不回国,就要被开除党籍。。。机票为何大涨20%-30%?欧盟要航空公司解释50多岁医生冲院长发火,拒绝值夜班!哪怕4块钱一个夜班,为何大家只是吐槽,没有离开?想考公的留学生看过来!选调公务员对海归开放!活久见!澳洲超市巨头价格战起猛了,各种商品疯狂降价!甚至到4年来最低!这家超市更是扬言:亏钱也要陪你玩!澳洲民众都在偷着乐...活久见,苹果官网罕见大降价重磅!CAT4必考词出炉!想考民心、哈罗等学校必看i人e人分寝室科学吗?反正,全寝保研了!高三生请注意!想考大学,这些机会不容错过!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