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中产的鸡娃方向都变了!终于明白:鸡娃到最后,真不如鸡自己……
前两天有个高中同班的女同学向我咨询投资方面的一些事,顺道聊了一会。
聊着聊着,她和我说,自己明年要去香港读研了。
在我印象中,她一直是个学霸,多年前在某国内985大学也是有一个研究生学位的。
为啥还要去读研,我大惑不解。
她给我回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鸡娃不如鸡自己……”
图源:网络
原来,她这次去香港读研,读的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港八大”,而是一个一年制的“水硕”。
而最主要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自身进修,而是为了拿身份,让孩子赴港读书考大学。
她和我说,自家儿子现在小学三年级,这几年为了他的学习,她劝也劝过,打也打过,各种辅导班也轮番鸡过。
但现在,除了落得个家里鸡犬不宁母子反目成仇之外,没有任何改变。
后来她在不断的挫败中逐渐意识到:
鸡娃这件事,就是个伪命题。
牛娃不用鸡,普娃再鸡也白鸡。
总有一天你得认命,不再去跟命运死磕……
如果心里死活不甘心,不想坐以待毙,非要做点什么,那最好的方式就是——
鸡自己!
因为现在这个时代,说实话,只有鸡自己才是最有效率的……
确实。
虽然截至目前,我还没有经历过这位女同学所述的鸡娃悲情故事,但对她的心路历程和感慨,我是非常感同身受。
我们这代人,作为教育投资的受益者,当年都是靠自己刻苦学习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但人的局限性就在于,因为自己受过益,所以总习惯于路径依赖,无比迫切地希望下一代依然能用自己的模式,复刻自己当年的成功。
却没有意识到,今时早已不同往日:
过去是大学生少,人才需求量大。
现在正相反,大学生严重过剩,每4个人里就有1个大学生,如果再算上老龄化导致的总人口下降,估计要达到 30%。
而受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的影响,大多数行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降本增效,说人话就是——
降薪裁员,不招人了!
图源:网络
我常说,对我们这届中年人来说,鸡娃就是一场投资。
只要是投资,就必须考虑投资回报率,并在无法控制的时候及时止损。
几乎所有家长都对自家孩子抱有炙热殷切的厚望,这毋庸置疑。
但如果无休止的教育重仓,天价购置的学区房,和费时费钱的一对一培养,再叠加上数十年如一日的沉没成本投入,最后换来的却是——
毕业后很多好公司连简历关都过不去。
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你能接受么?你是否还愿意继续增加沉没成本?
图源:网络
不要不承认,这就是近些年的就业常态,也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就业常态。
就说我们金融圈吧,都降薪成这鸟样了,也非清北复交、国外常青藤名校的研究生不要。
普通211的金融学子,大概率只能去小银行当柜员。
你能接受么?你的孩子又能接受么?
再说一个更现实的角度,鸡娃这件事,其实在实操过程中,一般都很难熬到孩子出结果的那一天。
为什么?
因为就像我同学说的那样,还没等鸡出个什么成果,很多人的家里,早就已经因为父母的干涉逼迫,亲子关系变得剑拔弩张了……
有的父母会说,就算以牺牲亲子关系为代价,只要孩子有出息,他迟早有一天会感谢我的。
Nonono,这你可真想得太简单了!
下面这幅图,是我结合自身经历和身边人的境遇总结出的,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成人后工作发展的影响作用,大家权且参考看看。
图中横轴是父母的能耐,往右是父母有能耐,往左是没能耐,也就是普通父母。
竖轴是父母对孩子的干涉程度,往上是父母不干涉孩子的工作,往下是父母干涉。
这些孩子长大后的成就,哪个象限发展的更好呢?
可以肯定的是,在1、4象限的孩子,父母都有能耐,有成就。
这种情况下,父母干涉或频繁指导,一般可以给孩子“托底”,即保证了下限。
但上限能到多高,还要看孩子自己。
而父母不干涉(或者干涉不了)的,下一辈的成就就很不好说了,完全取决于孩子自己。
不过,总体来说,父母有能耐的人总是少数,更多的父母其实都在2、3象限。
而根据我所看到和了解的样本,父母是普通人且不干涉的,很多孩子,在社会上往往会取得超出父母的成就。
其他人,虽然成就高低不同,但都在努力成就自己,也基本可以养活自己和家庭,得多得少都无怨无悔。
而发展最糟糕的孩子在哪里呢?在第3象限。
父母自己是普通人,却非要强行鸡娃,帮孩子决定出路,甚至强行安排孩子的出路。
这一顿操作猛如虎,父母放心了,但孩子自身的可能性,却被压缩到了一个极小的空间里,他们自己都很难看到。
图源:网络
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普通人,再怎么折腾,能为孩子提供的、安排的前途也就那么回事,是否符合时代趋势,符合社会需要,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很显然,如果他们对这些理解都正确,也不至于像今天这么普通了。
所以,很多前人的经验都可以验证,拼命鸡娃,干涉孩子的人生选择,比什么都不做直接躺平,很多时候效用还低。
既然如此,为啥还要费大力气鸡娃呢?
我知道,这个真相让人难以接受,毕竟这是很多中年父母,已经习惯很久并一直为之努力的模式。
但总归要早点清醒,才能早点调整策略,做出应对。
我发现,最近我周围,已经有不少人在鸡娃方面转向了。
比如我一个金融圈老大哥,孩子今年勉强考上一所国内二本。
前几年和我聊天,他还摩拳擦掌打算带送孩子出国镀个金,最近见面,透露自己已经改了主意,不送孩子出国了。
因为发现孩子不是学习的料,照目前留学几年回国月薪5000的工资行情,四年至少300万的留学花销,够孩子花30年不失业了,还不如拿这笔钱以后实实在在补贴他。
至于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他也佛了,打定主意这几年自己再拼一拼往上爬爬,给孩子也铺垫下关系,实在不行,就找关系进金融圈子承父业。
图源:网络
还有一个我的大学同学,本来打算一直给娃上国际学校,今年孩子初中却上了一所公立校。
最近和他一起吃饭聊起孩子,他也一顿感慨:
想明白了,就一个女儿,没必要往死里卷,将来大学读完找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做做,人生过的轻松点最重要。
把读国际学校和出国的钱省下来,以后完全可以每月给女儿发一万工资,最差也可以让她当全职儿女,一家人和和美美,多好~
实在要逼,就逼逼自己,今年争取考个名校EMBA,提升下学历和人脉,将来给女儿铺路。
按照以前的说法,他们这都叫不求上进。
但是,如果已经明确知道,上进的结果换不来对等的回报,还有几个人愿意花时间花大钱去抓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呢?
就算上进,也要上进在更有把握获得回报的一方吧,比如自己。
图源:网络
想到这里,我不禁佩服起我这位去香港读研的同学来。
如此目标明确,执行到位的自鸡计划,我是真的自愧不如。
不过,这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当你很想做一件事时,什么阻力都会转化成动力;但如果你不想或不敢做一件事,一定会跳出一万种理由劝退自己。
说归说,对于我们大多数还一直走在既有鸡娃路线上,痛并快乐着的人来说,改变认知、改变策略、改变行动,都比改变娃本身,要重要得多,也难得多。
说句良心建议,如果你现在正在鸡娃的道路上痛苦不堪,不要去怪娃,应该先反思反思自己:
这么多年了,有没有认真工作?有没有努力上进?有没有给娃铺好路?
毕竟,人这一辈子,吃的苦都是恒定的。
你20岁吃不了的苦,30岁就得吃,30岁不吃40岁也得吃,自己这代躲过了,下一代还得补。
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你自己省的事,子孙就得还。
图源:网络
所以真的,少点鸡娃,多鸡自己,这才是当今这个时代,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项目,也是你对整个家庭最负责任的表现。
不说了,最近娃发烧,已经连续好几天跑医院,我和所有北京家长一样,对孩子的预期,早就从「有个高中上」调整为「不发烧就行」了。
什么学霸学神学仙,什么常青藤清北复交,从长远来看,都不如孩子身体好,父母少折腾重要。
趁着我还能鸡得动的时候,先赶紧卷卷自己吧……
点击关注毯叔
回复“盘钱”领30本财商好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