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头紧的年轻人,正在蹭老消费
银发经济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些便利、价格低廉的社会资源。一些年轻人为了节省开支,尝试用各种方式消费到这些相对价格低廉的服务,也就是所谓的“蹭老消费”。
蹭老消费的年轻人,固然挤占了本属于老人的一部分资源。但在手头愈发紧缩的情况下,这为他们在最终躺平啃老之前,腾挪出一些体面的生存空间。
文|吴寻
编辑|温丽虹
来源|真实故事计划Pro(ID:jingqitanzhang)
封面来源|IC photo
蹭老消费
每周两到三天,叶舒雨要去位于蜀汉街的老年社区食堂吃饭。这家老人社区食堂旨在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而低廉的餐食,允许年轻人消费,老年人吃饭则享有更多补贴。
叶舒雨发现,这里一碗菜最低只需要4块钱,而且分量大,食物看起来也更干净。许多和她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也开始来这家原本挤满引发老人的社区食堂就餐。
因为这家老年食堂的存在,叶舒雨每月省下了不少生活开支。
叶舒雨26岁,在成都武侯区一家公司当行政,在老年社区食堂“蹭老消费”已经三个月有余。尽管在一些数据报告里,成都的消费水平在全国所有城市里排名位列第6,但在成都,如今刚毕业几年的大学生,月薪在5000元左右的大有人在。
年轻人在老年社区食堂见就餐的现象,出现在国内不少城市。在一线城市上海的老年社区食堂,人均10元也能吃得不错。
今年以来,在一些年轻人群中,“蹭老消费”的浪潮正在酝酿。去老年食堂就餐、住进为老年人养老修建的老年公寓、到老年大学报兴趣班,互联网上,还出现了大量有关蹭老消费项目体验的记录视频。
2022年,全国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人口累计13.28亿,占14亿总人口的94.8%。收入低于1000元的,有5.47亿人。
今年DT研究院发布了一份《2023年轻人存钱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有一半年轻人存款不足1万,53.7%的年轻人存款不足10万元。
逛商场只去B1、B2,平日在各大电商平台薅羊毛,在豆瓣抠门群组里讨论如何省钱。“省”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生活的关键词。
靠着住进养老院,苏州的骆雯省下了高昂的房租。她以每月300元的租金,租住了苏州高新区一间99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平时,这套公寓在养老社区被称为“中户”,匹配中等资产的人家,租金不菲。
公寓的房间采光好,装修考究,配备有独立的阳台和卫生间,中央空调、电视、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墙上挂着字画,桌上摆放着绿植,装修格调相比普通出租屋高出数个层级。
之所以能够只花300元每月的租金住进这里,骆雯申请了社区志愿者的工作。作为交换,她需要每月为这个养老社区里的老人提供15小时的志愿服务,抵扣其余租金。骆雯觉得这个代价不算大,每月都按时完成服务工作。
骆雯今年25岁,年终从安徽铜陵学院毕业后到了苏州,在吴中区某车企工作,每月薪资5000元。住进养老社区前,她曾与他人合租公寓,10多平米的房间月租金1100元,占据她收入的五分之一。
错位的消费环境
与年轻人收入有限相对应,我们的城市商业仍在营造高消费的环境。
越来越多年轻人感觉到,动辄近千元的健身房月卡,数千元的乐器培训班、舞蹈班,仿佛已经不为他们开放、服务。他们,也难以通过购买这些课程,自我愉悦或自我提升。
26岁的小曾,在广东一所由政府主办的老年大学,报考了钢琴课。费用低廉,500元能上16节课,每节课90分钟。相比市面上音乐培训机构开设的动辄每节课数百元的钢琴版,老年大学提供的课程性价比优势明显。
有研究预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2035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达19.1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为27.8%,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或将达到40多万亿元。
日渐繁茂的银发经济,为都市年轻人“蹭老消费”提供了富余的施展空间。
蹭老的目标群体是处在社会上游的老年人。他们不是农村老人,不是住在乡镇养老院的老人,也不是披着银发还在上班的老人。这些老人多数领着退休金,有一定的财力,享有丰厚的社会资源。
在经济收缩、年轻人的消费水平向下流动的年份,钱包干瘪的年轻人,在蹭老消费中找到了省钱的密码,不至于通过消费降级,让生活坍缩到只剩吃住,更不至于举手投降,回家啃老。
不久之前,武汉33岁全职妈妈王丽上老年大学的消息,登上了热搜新闻的榜单。2023年9月,王丽在当地老年大学报读了钢琴课,一学期16节课,学费仅260元。其它的声乐、舞蹈等课程,每学期收费低到100多块钱。
她在的班上有24个人,基本上全是中老年人。后来她和民众分享第一次上课的感受,觉得第一次走进课堂的时候,全班的叔叔阿姨们都在瞪着她,她感觉尴尬,像是一个莫名的闯入者。
面对媒体采访,她宣称自己儿时就有学钢琴的梦想,因为现实原因没有达成,现在她把孩子养大了,想用业余时间拾起当年的梦想。作为一名全职妈妈,她自己平时没有收入,觉得没必要花高价请钢琴老师授课。
置身银发老人之中
每天讲述一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故事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蹭老消费的年轻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