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云数字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专注数字化可观测技术|早起看早期
行业正从面向信息流的IT时代,走向面向数据流的以数据驱动业务的DT时代。
文|杨逍
编辑|苏建勋
来源|36氪Pro(ID:krkrpro)
近日,36氪获悉,聚焦一体化云原生观测与内生AIOps平台的“乘云数字‘DataBuFF’”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开见创投,航行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可观测性平台DataBuFF的持续研发与营销。
乘云数字成立于2017年10月,公司专注于数字化世界的可观测性技术,致力于依托DataBuFF平台构建“DataOBS可观测性”,将可观测能力应用于数字化世界,实现云原生可观测、业务可观测、IoT可观测,以原生数据和内生AI驱动业务。
乘云数字CEO向成钢告诉36氪,我们正从面向信息流的IT时代,走向面向数据流的以数据驱动业务的DT时代。一方面业务上要求实时准确稳定,另一方面因为云化、微服务化带来数据节点粒度越来越细,越来越动态,链路越来越复杂、数据量呈指数级上升等变化,这些都给传统的运维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乘云数字DataBuFF提供一体化的云原生可观测平台,帮助用户应对数字化应用上云带来的挑战。通过OneAgent自适应云原生数据采集装置,自动化获取高保真全栈式的云上数据,采集云原生数据和采集云原生数据间依赖关系;这个平台无须代码植入,无须人工数据清洗,自动化打标上传到基于内生型多模态AI的智能化分析平台,可以帮助用户实时观测云上云下的微观世界中的复杂变化。
乘云数字DataBuFF的产品具有轻交付,一键部署的特点;它能支持南北向多种数据接口,与用户现有环境融合,用户常用开源工具如Zabbix、Prometheus、Skywalking、OpenTelementry等亦可接入,统一纳管。
另外,乘云数字DataBuFF也为用户提供应对云上运维数据爆炸式增长提供了解决方案。今年8月,乘云数字发布了TraceX链路数据全量存储方案。相较于传统如ElasticSearch之类的存储检索方案,TraceX只需要十分之一的成本。同时,乘云数字发布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OpsGPT,依托DataBuFF原生数据、异常发现与定位分析能力,以及专家经验,可以为用户提供智能决策能力,降低企业对云原生领域运维专家的依赖和技能门槛。
安全性和用户数据隐私保护是用户关心的一大问题,大多数腰部及以上客户希望将数据存储在本地。乘云数字考虑到了用户的数据安全需求:所有数据的采集均有严格的数据规范,不涉及用户隐私;不仅提供SaaS服务,也支持私有化部署,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规范要求。
此外,乘云数字DataBuFF支持信创环境,适配了飞腾、鲲鹏等国产芯片,麒麟、统信等操作系统,支持东方通、宝兰德等中间件,达梦、人大金仓、GaussDB等国产数据库,也适配了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天翼云等国产云环境。
乘云数字创始合伙人向成钢拥有东南大学学士和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是一位研发+产品的复合型CEO。他在邮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华为技术工作超过10年,曾是通信研发工程师,从事过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嵌入式开发,后来转向安全技术领域,同时也是国内较早接触云计算的一批技术人员;向成钢还担任过华为PDT经理,是华为早期IPD(集成产品开发)方法论迭代的亲历者。公司其他创始成员主要是来自华为、阿里巴巴、天融信等一流企业的一批资深技术专家。
据36氪了解,目前公司已达数千万营收,过去三年持续盈利;在金融、能源、运营商等关键基础领域已积累了100多家企业级的行业用户。2023年,乘云数字还联合中国信通院稳定性保障实验室,发布了《云原生可观测成熟度模型》;并与阿里云等内业多家伙伴共同发起系统运维联盟,积极推动云原生可观测的产业发展。
投资人说
开见创投:我们国家正在经历从1.0局部数字化到2.0全链路数字化的转变,在各行各业,数据驱动+上云的速度将远超预期,所带来的变化就是数据的节点颗粒度越来越细,跨云、跨平台的运维分析成为客户的核心痛点。乘云数字围绕“OneAgent+自动化智能化分析引擎”的能力,提供了高标准化、全栈式解决方案,为客户在快速根因定位、平衡资源与成本的问题上提供了实际的投资回报。开见创投期待与乘云同行,在智能化、数字化的道路上贡献更多力量。
36氪旗下精选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