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14岁女童星跳楼,警醒父母:越善良的孩子,越容易被这件事毁掉

14岁女童星跳楼,警醒父母:越善良的孩子,越容易被这件事毁掉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小树妈妈

来源 | 小树妈妈

ID | tree2050





想先问大家一件事儿:

当你家娃无缘无故被别人攻击,甚至辱骂的时候,

孩子是什么反应?又是怎么回应的?

问起这件事儿,是因为最近朋友分享了她女儿的一段经历。

她闺女班上有个男孩C,喜欢无由来的骂人,骂的还挺脏。

什么“傻X”、“智障”、“滚”之类张嘴就来,听着完全不像个学生,在班上风评也一直不太好。

比较倒霉的是,这学期调座位,女儿和C成了同桌,被攻击的次数也因此直线上升。

朋友一直忧心忡忡的,怕孩子被欺负,但孩子又没有求助,她又怕自己贸然出手,反而影响孩子自己发挥。

直到上个礼拜,母女俩闲聊,又说起这件事,女儿才说:“妈妈,你别担心,C现在已经不骂我了。”

朋友特别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呀?”

女儿说:“其实我一直没啥反应,没理他,因为我知道他骂我,是他素质低,不是我的问题。”

“那也一直不能挨骂呀?”

“是的呀,虽然我不在意,但是挺烦人的。”女儿肯定的点点头。

“所以我想了一下,他骂人,应该是有啥负面情绪想宣泄,或者是想和我说话,又不会好好开头。

后来有次C又骂人,我就跟他说,‘你不高兴,那是你的事儿,我不是你的出气筒。

你想和我说话,就好好说,骂人我是不会搭理你的。’”




说实话,男孩C的行为,说严重点,都算得上言语霸凌了。

大多数孩子遇到这种事,不说留下心理阴影,情绪受干扰是肯定的,说不定还会哭唧唧的跑回来找爸妈诉苦。

但是这个女孩呢,基本没怎么受干扰,就这样不动声色,四两拨千斤,自己解决了问题。

能做到这点,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女孩的内心很强大,内核特别稳定。

她不会轻易被外界干扰,也不会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能心无旁骛的走自己的路。

在心理学上,这种能力叫“屏蔽力”,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素·贝克曼提出的。

他认为:

屏蔽力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能力,

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

我觉得这话说得挺对。

一个孩子如果能拥有这种能力,起码他不容易陷入内耗,心理更健康。



但很遗憾的是,像朋友女儿这样,天生比较豁达的,还是比较少见的。

如果父母只是干巴巴的说一句:“你管他说什么”、“做好你自己就够了。

这些话听起来可能很有道理,对孩子来说,其实是很苍白无力的。

甚至,有些孩子琢磨着琢磨着,他可能还会反过来攻击自己:

“我就是做不到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唉……是我的错。”

那下一次出现类似的问题,她很可能自己默默消化,不和父母沟通。


所以当孩子跟我们求助,光安慰他,或者替孩子出头,都只能暂时性的解决问题。

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屏蔽力,让孩子能独挡一面,自己有能力抗住生命中的风雨。


辨别事实和观点


其实,培养孩子的屏蔽力,就是改变他对外界的态度。

而想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关键是要改变他看待事情的方式。

关于这方面,我看过一位妈妈跟女儿的对话,觉得很值得借鉴。


妈妈拿了一只火龙果问女儿,“宝贝,我手里拿的是火龙果,这是事实还是观点?”

孩子毫不犹豫的回答:“事实。”

妈妈又说:“那我说我手里的火龙果,比你手里的香蕉好吃,这是事实还是观点?”

孩子又回答:“观点。”

妈妈总结:“那我说,我手里的火龙果比你手里的香蕉好吃,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但并不是事实。”

她从水果接着类比到孩子的社交:

“小朋友说你画画不好看,或者说你今天的发型不好看,那只是他的观点,并不代表他是事实。”

所谓事实,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以被证实真伪;

而观点,仅仅是一种感受或看法

有时候,同一个事实,不同的人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观点,甚至彼此矛盾。而你站在不同的视角,却可以说他们是对的。

有些孩子常常被别人的话牵着走,气得面红耳赤,就是因为他们压根分不清观点和事实,只能被动的接受外界信息输入。

我们平常和孩子相处时,也可以多做这样有关“事实”和“观点”的练习。

当孩子学会了辨别,有了过滤信息的初步能力,

他就能很轻易从别人的攻击中抽身而出,成为一个会独立思考,头脑清晰的人。




做好课题分离


一个孩子被嘲笑或辱骂,愤怒伤心过后,更多的其实是疑惑:

“为什么他会攻击我,是我哪里做错了吗?我是不是哪里要改正。”

我其实很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明明被攻击了,质疑的却是自己。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别人肯定。

只是孩子不明白,一个人做得再好,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他。

有句老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可苍蝇就是苍蝇,在现实中,很多恶意也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有个叫邵一卜的小童星,她长得很漂亮,小小年纪就和很多明星演过戏,而且成绩也不错,常常被老师表扬。

但因为太优秀了,她被同班的13个女孩霸凌,最后心理承受不住,从楼上一跃而下。

图片来源:邵一卜微博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可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千百种匪夷所思的事。

我们没必要让孩子一件件弄清,这些背后的弯弯绕绕,只需要帮他们提前做好课题分离。

也就是分清人际关系中,哪些是我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

就拿朋友的女儿来说,她几乎不怎么在意男孩C的恶意和责骂。

因为她很清楚,没礼貌,习惯性口出恶言,是男孩C自己要去处理的课题。

对方这样做,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无论怎样,都不该转嫁、发泄到自己身上。


而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捍卫自己的边界,拒绝对方的入侵。

当然,屏蔽力并不是让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装作云淡风轻,毫不在意。

被攻击后感觉不快,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压抑自己的情绪,那就是拿别人错误来惩罚自己。

真正的屏蔽力,核心更多在于专注自我,也包括坦然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

所以,当孩子和人产生矛盾后,过度反思后,

我们可以这样和他说:

“别人的不喜欢,并不代表你这个人就不好,不值得被爱。

那仅仅是他个人的看法,你只要对自己的想法负责就可以了。”

有个段子说:

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件是关我屁事,一件叫关你屁事。

当孩子搞明白这两件事,很多人生中的烦恼自然消失于无形。




我知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孩子也不可能通过某一次经历,就做到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但随着一次次实践和练习,他会慢慢脱敏,建立起强大的内心免疫力,一次比一次心态更好。

我很喜欢一句话:

“不要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影响了自己的人生;

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要活在自己的节奏里。”

愿我们和孩子都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随心自在的活出生命的光彩。

作者:小树妈妈,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树妈妈(ID:tree2050),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今晚8点直播🌟

想得太多心好累

感觉乏力做事困难

正念禅修老师邓虹嵘】今晚分享:

教你克服思虑过度,提升身心能量。

⛽️直/播/无/回/放

点击下方【预约】不错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又有新消息!蓝天救援队否认“因外部原因中止搜救4岁女童”:消息系另一拨人擅自发布!女童父亲发声从美国看中秋的月亮我希望你是一个善良的球迷4岁女童海边失踪16天后,警方通告遗体被找到,家长痛苦发声,热搜却炸了:你们怎么敢?!国庆阅兵, 鲜为人知的失事“最善良的人,往往最委屈”揪心!2岁女童遭恶狗撕咬重伤,杜绝此类悲剧,这件事很重要!痛心!5楼失火殃及6楼,父女逃生不幸双双坠楼,7岁女儿身亡!谁来担责?“世界破破烂烂,兔子缝缝补补”,一带一路犹如善良的针线14岁女童星因太漂亮跳楼,警醒父母:越善良的孩子,越容易被这件事毁掉吉利根:为什么你越想改变,越容易被困住?越是神经大条的人,越容易找工作学校里容易被孤立的孩子,都有这个共同点!糕妈:劝你别这样管教最新后续|上海4岁失踪女童爸爸发声,背后有个秘密令人警醒我知道写这篇肯定会有人怼,但我更相信善良的人不会缺席。2岁女童小区内遭恶犬扑倒撕咬,警方通报、女童母亲发声咱家今天过双十节【教育】到了青春期,还跟父母有话可说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培养出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这3件事父母尽量少做6岁儿子反常一幕,惊呆父母:永远别放弃一个学习差的孩子热搜第一!阅读量超5亿!未满12岁男孩粪缸内残忍杀害4岁女童后安然无恙!女童白死!“小学社交霸凌”现象升级:容易被欺负的孩子,都有这个共同点红色日记 中国入联 10.17-31我在滑铁卢经常感动不已,加拿大为何善良的人这么多?我行走在“鸟巢”的“顶美空中走廊” (多图)两位长发姑娘找到了!网友:善良的小姐姐都好看一个精致善良的海归外卖员,为何惨死在保安刀下?百岁老人研究又有新发现:越老越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越不运动越容易发生营养不良什么样的孩子不容易被霸凌《爸爸去哪儿》10年后,14岁王诗龄火上热搜:三流父母砸钱,二流父母放养,一流父母……上海4岁女童海滩失踪案真相:承认吧,你可能不配当父母20个抑郁休学家庭曝光,警醒千万父母:“孩子不是叛逆,是病了”上海4岁女童失踪事件:你必须要知道的一件事情失踪超60个小时,疑似4岁女童走失前画面曝光,事发地曾有人被卷走!女童系二次丢失?警方辟谣莫言:越是善良的人,到最后越无情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