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大漠自带的肃杀感中时而飒爽,时而摇曳生姿。我却唯独被取景地敦煌美景吸引,眼中尽是无垠旷野、大漠孤烟。去看莫高窟、月牙泉、鸣沙山,看持花渡化的菩萨、摇曳生姿的飞天。阳关古道、寒烟斜阳,依稀能够窥见几分曾经恢弘盛世的大唐。古时候,王维写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将对友人的忧思寄托至敦煌;王之涣戍边军中,写下敦煌那“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辽阔与荒凉。如今,敦煌是三毛一生向往的灵魂安处,是王菲心怀信仰的佛国世界,更是余秋雨笔下那壮阔的生命:“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活。”莫高窟的魅力不仅在于精美绝伦的艺术和历史,于苦难中焕发光彩才是它最独特的生命底色。对于大多普通人来说,去敦煌一睹莫高窟的风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是时间不允许,更或是条件不支持。敦煌美术研究所25年潜心研究的《最美敦煌》,来弥补我们的遗憾。以敦煌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为主线,通过艺术家们的临摹作品来梳理壁画背后的故事。“那些看不懂的满天神佛和残缺磨灭的壁画人物都是谁?”相比于网络上海量的图像和文字资料,《最美敦煌》将壁画临摹变成了延续敦煌壁画生命的方式。用640页丰富内容,让400余幅传世作品跃然纸上。而且内容一点都不枯燥,无论你在哪个年龄层,书中都有你感兴趣的话题。用一位读者的话说,这不仅是一场文化朝圣,更是一场视觉盛宴!随书附赠精美赠品“梦回敦煌”笔记本,烫金封面全彩内页,在传奇诗意中记录生活点滴时光;更有“镂空飞天莲花纹藻井”金属书签,来自敦煌的读书仪式感。敦煌不是天天都能去,但读过这本书,即使不在莫高窟,也能尽享敦煌之美。来一场穿越1700年的洗涤灵魂之旅,实在是太超值!他们所创作出的艺术瑰宝,在大漠的狂风与烈日中流转至今,其样貌已不复当年光彩。最近上映的电影《吾爱敦煌》中,“敦煌女儿”樊锦诗的形象深入人心,在西北戈壁滩上守护莫高窟,飞沙走石、黄土漫天不改初衷。扎根敦煌60年,从明媚皓齿的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的耄耋老人。《国家宝藏》中,樊锦诗毫不避讳的说出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师精神感动了她,让她一生守护敦煌。敦煌蕴含的艺术精神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画家投身其间。
(第一排右一:樊锦诗)
因为它是敦煌艺术研究院专家团队25年的潜心之作。
多年致力于临摹、探索、研究敦煌艺术的专业画家和学者团队。
高山,自85年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美术室从事壁画临摹工作后,已研究敦煌艺术近40年。
后来,他设立敦煌美术研究所,带领一支团队从事敦煌壁画临摹与研究,术业有专攻,致力于探索敦煌壁画艺术的新方向。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敦煌,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这旷阔的戈壁滩中,跨越时空与传统文化进行心灵的对话,只为重塑敦煌艺术美学,再现艺术文化。画师只有沉浸于此,才能在描绘之间,与千年前在莫高窟内的石壁上作画的古人来一场心灵相通。最后,他们将作品合订成册,精修成一本《最美敦煌》。这是忠于原作的艺术,是对昨日历史的传承,又是对今日现状的描绘,得以让身处现代的我们回溯千年前的历史时光。
“通读历史后,内心的时空格局会变得浩瀚无垠,再回头看一个特别忙忙叨叨、特别热闹的人,会觉得他特别渺小,特别短暂,特别孤独,这就是历史感。”去敦煌,的确是一场文化与历史之旅。但若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对个中深意无法深入了解。《最美敦煌》以敦煌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为主线,通过艺术家们的临摹作品,梳理壁画背后的故事。以壁画作品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将画册与科普相结合,展现一个全貌的敦煌。书中不仅收录了《九色鹿本生图》、《千手观音》、《舍身饲虎图》等莫高窟壁画构成的奇幻世界,还有各个时期的飞天、藻井、菩萨、众生、神将等等传说百态。都是珍品中的珍品,至宝中的至宝,充分展现了古今艺术创作,再现千年石窟的不朽神韵。画面效果也非常出色,将传统中国壁画中繁复、奢华、精致的一面呈现的淋漓尽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艺术临摹范本。临摹的还原赋予了敦煌壁画全新的生命力,更是我们现代人了解敦煌历史文化的重要媒介。在这本书里,对敦煌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堆砌的图片,而是一笔一划专业考究的笔触,对残缺壁画的修正临摹,还原敦煌艺术诞生之初的原始样貌。“世界上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敦煌。”敦煌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角落,都适合我们长久凝望。法国学者盛赞敦煌壁画是“墙壁上的图书馆”,这是在恰当不过的。《最美敦煌》就将历史悠久、包罗万象的敦煌文化,追根溯源,彻底讲透讲明白了!比如,莫高窟第257窟刻画了一副《小沙弥守戒自杀因缘》图。我们都知道佛教讲究因缘、因果,但只看壁画,也许少有人能知晓其中故事。一位少女对小沙弥一见钟情想要和他婚配,小沙弥守戒志坚,闭门自杀殉戒,国王因小沙弥受戒的高行,特将他起塔供养。只有在书中,我们才能够告别走马观花,真正了解因缘故事的全貌。讲到敦煌璀璨的艺术,既有佛教故事:佛母摩耶夫人梦有菩萨乘白象入胎、太子诞生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山天下,唯我独尊”。还有飞天传说:盛唐时期的飞舞歌乐、天女散花,色彩绚烂,反映的是唐朝上升期的蓬勃生机。不过最有名的当是在初唐323窟,由北至南描绘了一副完整的张骞出使西域、石佛浮江图。石佛浮江图是研究佛教自海路传入我国时的形象史料,也是我们研究佛教东渐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不过遗憾的是,迎接金像的大船,在1924年被美国的华尔纳窃取,现保存在美国哈佛大学赛柯勒美术馆。文物回家的路途太过遥远,但画师们可以用画笔穿越千年,串联起敦煌的前世今生。读这本书,我们会震撼于敦煌过往的盛大辉煌,也哀伤于它曾遭受的剥削侵害。以细致入微的绘画作品为主,以文字为辅的形式,画册与科普相结合,有料有趣有深度,展现一个全貌的敦煌。看到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画师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和心血。敦煌壁画展现着东方艺术与生活的风雅,是神祇与人间众生的百态汇景,也记录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从北朝至蒙元,7个朝代至今,横跨1700年,《最美敦煌》带你重回盛世敦煌!曾去过敦煌的朋友应该知道,莫高窟不仅需要提前预约,还无法静下来深深体会壁画的神韵。“敦煌女儿”樊锦诗,同时是敦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她曾说过一段让无数人深感揪心的话:“敦煌壁画年老多病,颜料层会一片片翘起,逐渐变得像酥团一样,甚至开门声音大一点,都可能会掉落。”为了保护脆弱的壁画,敦煌仅有4-12个洞窟开放,不仅限制参观人数与时间,全程也不允许拍照录像。我们每多停留一分钟,风、呼吸吞吐的气体,都会加速石窟壁画的风化和衰退,甚至没有流连的机会,就必须马上离开。而这本《最美敦煌》,就将那些易逝的壁画,替我们的记忆留存了下来。封面以持柳的菩萨画像为主体,慈眉善目,以色彩鲜丽见长,善用烫金压凹字体为画面增辉。书壳内衬1800g高硬进口书壳内板,沉淀文化与时光交织的厚重。内页采用140g浅米丽彩映画特种纸,质感细腻,色彩准确。特调“暗玉胭脂红”与“檀道古韵棕”双色丝带书签两条,大方明净,气韵委和,呈现敦煌古韵内敛又璀璨的繁华。一般的画册和书籍限于画幅大小难以完美呈现敦煌壁画的伟大和大气。然而在《最美敦煌》的书页翻动间,6张罕见的加长版大拉页映入眼帘。特意选用丽彩映画高韧特种纸,不易褪色,高度还原“古典敦煌色”。他们穿过了千年的岁月,从壁画中走来,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即便不去敦煌,当我们拿起这本书,凝视着这些壁画时,也会感到佛的慈悲、善良和宽广。当敦煌之美走出石窟,它可以是你案头的灵光一现,也可以是你家中的藏书一本。去一次敦煌,记忆终会消散;藏一本好书,时刻在家中近距离品鉴“最美敦煌”。长河落日,乐舞飞天;大漠孤烟,郊河饮马;勾栏百戏,万相众生。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最美敦煌》,有疑问请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