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谁又想起了刘诗诗的雪下红梅舞?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大雪节气刚过,今冬的初雪在北京如约而至。
纵然“年年落雪,雪落年年”,每到冬天人们对初雪的期待与执念不减分毫。
下雪的日子,就像一个盛大而纯净的节日。在仿若无边的冬天,让人心中泛起种种葳蕤绵远的情绪。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那些难以言表的情绪,有来自情爱的浪漫与忧愁,也有来自生活的哀怨和惆怅,一场雪下来,都可以妥帖地将其容纳、消融。
人们对雪的期盼,可以追溯至古人赏雪的种种雅事,赋诗万千,为雪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从古至今,雪景远离尘世、清高孤绝的氛围令人向往;而古装剧更是借助雪景独有的意境,呈现了一幕幕令人难忘的名场面。
《如懿传》
下雪了,你是否会想起若曦手执红梅、在雪中为四爷一舞?你是否与刚入宫的嬛嬛一般、默念“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期许?你是否记得说着“雪见见雪乐逍遥”、却留下意难平的雪见与景天?
《步步惊心》
《甄嬛传》
《仙剑奇侠传三》
雪中的一眼万年,可以是缘定今生,是少时意气,是山河梦碎。在漫天飞雪的映衬下,古今、虚实之间,就这样建立起情感的联结。
古装剧中,太多令人难忘的场景发生在下雪天。
雪过留痕,纯净的雪仿佛映照着观雪之人的心境,让蕴藏在心底的情绪发酵成一种氛围。
人间心事,情缘奈何,由此便得以洞见。
《一念关山》
提到古装剧的雪景,眼前自然浮现的是《步步惊心》中刘诗诗饰演的若曦伸手碰触飞雪的场景,一袭红色披风,神情悲凉,默默看向远方。
在八爷府中的若曦,是活泼开朗的,也是心事重重的。
她深爱八爷,却也知道八爷惨淡的命运。所以,立于飞雪之中的她,是忧郁的。雪花,是她想触及、又害怕触及的美好。
《步步惊心》
而在漫天飞雪里,她手执红梅一舞,冷艳、美丽、用心,是专属于四爷的舞蹈。雪下得越是恣意,那份情爱越是深沉而克制。
《步步惊心》
飞雪纤纤,与宫闱红墙下、人心的热烈对比鲜明,映衬出万般无奈与遗憾。
除夕夜,倚梅园,白雪红梅相映下,是刚入宫的甄嬛许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纯真祈愿。
而后,失意的莞嫔在蝴蝶纷飞的雪天,重获君心,白雪红梅依旧,却少了发自内心的纯粹与真挚。
《甄嬛传》
《如懿传》里,前有高贵妃,半生畏寒,最终香消玉殒在茫茫雪中。
《如懿传》
后有贵为皇后的如懿在雪中踽踽而行,与年少情真的弘历走向相看两厌。
兰因絮果,独看雪落,好不唏嘘。
《如懿传》
宫闱里的阴差阳错从未停歇。同样是大雪天,《延禧攻略》里,傅恒与璎珞,爱人错过。
《延禧攻略》
苍茫的雪,也为男儿未曾言表的心事写下注脚。
朱祁镇的少年气,徐长卿的宿命感,刘连城的寂寥,飞雪星星点点,亦有万般情绪。
《女医明妃传》
《仙剑奇侠传三》
《倾世皇妃》
雪与血,白与红,风雪夜的肃杀气氛,书写了另一种方式的英雄主义。
上:《九州缥缈录》
左:《长安十二时辰》 右:《长相思》
《甄嬛传》里,亦有四郎与嬛嬛对坐、抄书缝衣,淳儿送上一束红梅,三个人共话家常,这般难得的岁月静好。
《甄嬛传》
雪景的氛围感,一半在景,一半在人。云天一色苍茫,在大雪掩映下,一切都化作极简。
《长风渡》
cr. 微博@烟波里的棠
雪落无声,那些浪漫、纯真、肃杀、遗憾的氛围,连同含蓄的情感,留下阵阵回响。
古今之人皆爱雪,自有万般缘由。
古装剧中之所以可通过雪景营造出清冷、唯美的氛围,与中国自古以来对“雪”这一意象的喜爱一脉相承。
庄子曾对雪的形成作过解释:“盛降之气,凝滞为雪。”雪,质明净,文人将这一自然产物作为人格高洁的文化象征:“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者,盖欲假此以寄其岁寒明洁之意耳。”
苏轼被贬黄州的居所“雪堂”,四壁绘雪,彰显其高洁出尘之意;清时海盐张氏家族的藏书园林涉园的“卧雪门”“卧雪坡”,借袁安卧雪的典故表达安贫乐道的主旨。“雪”意象成为中国古典诗、书、画中出现较早且运用广泛、丰富的意象之一。
古人认为雪是从天上飘落下来自然、纯洁的花,并且对雪花进行了直观而准确的观察,发现雪花有6个瓣。既是花,就有花瓣,古人把花瓣叫“出”,所以六瓣雪花就有了浪漫又简单直观的叫法:六出。
除此之外,“六英”“六葩”“六霙”“天花”“寒英”“翦水花”“雪萼”“琼芳”“琼花”“玉尘”“仙藻”“凝雨”“寒酥”等都是在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雪花雅称。
雪与美人在古人眼中也是标配。先秦以来,以肌肤白里透红为美人的标准之一,所以“雪”也经常被用来比喻女子皮肤白皙。庄子的《逍遥游》中便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一说,后世多借用于此,例如“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等描述。
《一念关山》
《七夜雪》
下雪时,古代达官贵人家的小姐出行一般都会穿着最昂贵的冬装,裘、斗篷、“昭君套”、抹额、“雪帽”、皮草都成为古代御寒的时尚单品。
《长风渡》
《云之羽》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于白雪之中携手相行的浪漫爱情古已有之。
然而借雪传情并非仅限于男女之情。“门外尘涛三百尺,不博剡溪一雪”是思友、访友,行事洒脱、潇洒率真之情;“勿为霜寒忆温暖,少林立雪彼何人”是尊师重道,苦心求学之情;“把眼前飞絮,学作鹅池雪”是将领破敌立功、雄心壮志之情;“百氏典坟空自苦,一堆萤雪竟谁知”是勤学苦读之情。以雪寄情是文人的浪漫,雪的意象也在不同情境之中表现得姿态各异,情感万千。
《雪中悍刀行》
在进行最初园林设计的时候,古人会为冬日围炉赏雪煮茶设计专门的场所。《红楼梦》中第四十一回,妙玉就用五年前采集的梅花上落的雪给宝玉烹茶;“棹兴若过剡曲,扫烹果胜党家”则描绘了文人冬日园居生活的温馨场景;苏轼是“雪水煮茶”的忠实爱好者,在大雪初晴的日子里,苏轼在梦中与人共饮雪水煮的小团茶,写下了雪水茶诗《记梦回文二首(并叙)》。小炉沸水,清香凌冽,或独自品茗,或两三好友,闲话诗书,岂不快哉。
《长相思》
冬日景观多寂寥,所以为了打破冬天景色的单调,古人在置景时就常将雪意象与松、柏、梅、竹等相结合。雪之色白,与红梅、翠竹等在视觉上形成鲜明对比,雪之声清,厚雪压梅,以声入景,触人心弦,如诗如画。
“踏雪寻梅之情,梅雪相映之景”是风雅之求,不仅皇上、果郡王都愿意倚梅园赏景求偶遇,古来圣贤皆醉心于此,《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曹雪芹就描绘了一场美轮美奂的雪中采梅、赏梅、咏梅的雅事,孟浩然更是“踏雪寻梅”的铁粉,常常骑着他的小毛驴一边在大雪中赏梅,一边寻找他的缪斯女神。
《甄嬛传》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古代画作《高宗御笔甲午雪後即事成咏诗清图》中就描绘了一个雪天朋友亲人围柴而坐,喝热酒的美好场面,甚至还有吹笛、打鼓的“才艺表演”。《开元天宝遗事》中也曾记载唐朝首富在大雪之时宴请宾客,驱赶冬日寒冷的故事;宋朝延续了这一习俗,在天降瑞雪之时,皇家和达官贵人还会“亦各以钱米犒闾里之贫者”(《武林旧事》)帮助穷苦人民渡过寒冷漫长的冬日。
《如懿传》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耳熟能详的诗句展现出古人在大雪天对垂钓的执念。古时的垂钓爱好者往往早早储存好钓鱼饵料,甚至会养蚯蚓以便在冬天依然快乐垂钓,且热衷于冬日进行买鱼、卖鱼的活动。一方面是冬天本就食物缺乏,垂钓能够收获美味的可能性大;另一方面则是垂钓精神,或彰显“姜太公钓鱼”般的政治理想,或显示“不吞荣华富贵之钩”的精神,或表达淡泊宁静、闲适自由,以上种种皆是对自身精神的磨砺。
“青玉案前呵冻手,推窗自塑雪狮儿”,堆雪人、堆雪狮这些运动其实都是古人玩剩下的,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木为马,雪上逐鹿”的滑雪记录,清朝时期安小鸟苦练的“冰嬉”确实达到鼎盛,其专业选手组成了“技勇冰鞋营”出道,并且发展出花样滑冰、抢球、摆山子、杂技等多种形式。
《甄嬛传》
能“文”能“武”,古人赏雪可谓玩出了花样。一场大雪能给没有手机的古人带来无尽的乐趣与想象,作为意象的“雪”是文人雅士的情感寄托,也为今人提供了不胜枚举的氛围感。浩浩大雪,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天下之所共适。
今日之雪,你将赋予它怎样的含义?或是令你想起了哪个经典桥段?
监制
宁李Sherry
责编
Yee
撰文
Tsuki
设计
Billie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