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主动学习,这个方法老被骂,但真管用啊!
大宝进入五年级后,校内课业压力比之前大了很多。
我发现,周边和大宝年纪差不多的娃,在完成作业这件事上,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趋势。
要么自律自觉,恨不得在学校就把作业都完成了(或完成大部分),回家只有少量任务,剩下的都是属于自己的时间;
要么拖拖拉拉,下午不到四点就放学了,作业愣是写到九、十点钟,有时甚至还写不完。
平心而论,三年级之后学习任务确实变重了不少,可问题是,面对同样的任务,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家长对此有无尽的苦水要吐:还不是那个小祖宗太磨叽,玩的时候精神焕发,一提学习就萎靡不振!
“怎么能让孩子主动进步(学习),做事不拖拖拉拉?”
我敢说,这个问题必然在“父母最关注的问题TOP 10”榜单上,甚至能够位列榜首。
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关注的。
实不相瞒,虽然大宝现在不用我操心他的课内学习,在家里复习预习的效率也不赖,但他依然有贪玩磨蹭的时候。
每次,在他对着我布置的“额外任务”磨磨叽叽时,我也是提着一口气,又想提醒他抓紧时间,又怕伤了他的“内驱力”。
记得之前提到大宝的这种现象时,我给出了自己的办法:
用外部奖励来推动他。
比如,我会答应他,写完某一套试卷,他可以看一会动漫。
大宝也很“买账”,一般要拖拉两个小时的事情,奖励一来,效率立刻提升,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外部奖励会给孩子的内在动机带来负面影响(我以前也写过相关文章),怎么这时候又用上了?
先说结论:
外部奖励并不是只会“作恶”,我们可以在了解了它的底层逻辑之后,善用外部奖励,让它成为孩子“内驱”的助力。
内在动机是怎样被外部奖励摧毁的?
有一个经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楼下踢球的小孩子吵,交涉无果后,老人就每天给孩子们两块钱,让他们来踢球。
后来老人给的钱越来越少,最后一毛钱也不给了。再想让孩子们免费踢球给自己看,小孩子们知道后很生气,就再也不来踢球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奖励“为得到钱而玩”,当外部奖励消失或停止时,孩子就会停止原来的行为。
换成身边的例子就是,当我们不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不再主动做家务;当我们停止奖励他写作业、练钢琴,他就越来越消极怠工。
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
1971年,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解答智力题。
第一组叫实验组,第二组叫控制组,实验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们独自解题,没有人对他们提要求,也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实验组学生每做完一道题,都可得到1美元报酬;而控制组的学生做完题后依然没有任何奖励。
第三阶段,实验人员宣布休息,并开始观察两组学生的反应。
结果工作人员发现,在休息时间里,控制组里选择继续解题的人,要明显多于实验组。
德西因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人们在外部奖励(1美元)和内部奖励(解题的乐趣)兼得的时候,外部奖励反而会降低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
但是请注意,德西并没有对外部奖励全盘否定。
他认为,过多的外部奖励会降低个体对任务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但与此同时,适度的奖励却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
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是什么得出的?
从脑科学的角度去考虑,我们可能会得到更清晰的答案。
多巴胺与奖励
之前我们认为,在成功达成一个目标后,我们的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它可以让我们非常快乐,快乐会让我们渴望下一次成功,形成想要解决更多问题的动力。
但是实际上,简单把多巴胺和快乐划上等号的想法是错误的。
《贪婪的多巴胺》一书里,这样解释多巴胺的作用:
多巴胺实际上是被生存和繁衍的需求驱动而产生的,它让人感受到的快乐来自于“获得”,而不是“拥有”。
书中,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当小鼠第一次被投喂食物丸子时,它非常兴奋地吃光了食物,此时多巴胺系统启动。
但当科学家持续每天投放食物时,小鼠虽然还是会把食物吃光,但多巴胺停止了活动。
这就是多巴胺的秘密:它并不完全是快乐分子,而是“预期分子”。当预期与认知趋于一致的时候,多巴胺就会衰退,这其实就是“奖励预测误差”在作祟。
《大脑通信员》一书中,用生动的例子解释了什么叫“奖励预测误差”:
孩子第一次主动做了家务,家长非常高兴,就奖励了他一块巧克力。
本来孩子没有期待会得到奖励,巧克力的出现是一个意外之喜,这就是预测误差。
得到巧克力的那一刻,预测误差让多巴胺短暂而强烈地释放出来。
这里还要补充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当几次固定奖励之后,孩子会把“做家务”和“得到巧克力”联系在一起,这时多巴胺释放的时间,会提前到“做家务”的那一刻!
所以,为什么外部奖励会失效?
因为预测误差,以及提前释放的机制。
首先,因为孩子预测到了奖励的内容,“奖励预测误差”趋近于无,拉低了多巴胺水平。
而多巴胺又与行为选择和强化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低多巴胺水平下,孩子的执行力和专注力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其次,因为孩子在完成任务之前,提前幻想奖励,导致了多巴胺提前释放。
这样做,多巴胺就会与奖励深度绑定,孩子会忽略任务本身,即使任务本身就能带来愉悦感,大脑也不会在意。
因此,奖励停止之后,孩子的行动也就随之停止了。
从结果上来看,外部奖励(尤其是物质方面的奖励)会让孩子停止思考、唯奖励是图、和父母讲条件、对任务失去兴趣、缺乏内驱力……所以才会有很多家长闻外部奖励而色变:
外部奖励?我可不敢用!
但我的答案是:
如果学会了正确利用多巴胺,外部奖励也可以用。
多巴胺需要被正确利用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孩子面对学习等任务时,拖拖拉拉不愿意行动,是既没有内在动机,也没有外在动机的体现。
既然没有内在动机,那就不用害怕内在动机受到外部奖励的负面影响,反而有必要善用外部奖励,利用好多巴胺,推着孩子迈出完成任务的第一步。
那么,多巴胺都可以改变什么?
改变任务的门槛
《大脑通信员》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多巴胺设定了门槛的高低。”
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越高,发起行动所需要的动力就越低。
同理:
多巴胺水平越高,人的冲动性行为就越多;多巴胺水平越低,人就显得越麻木,反应就越慢。
比如玩游戏这件事,孩子认为它是积极的,可以带来愉悦的,因此大脑会保持高多巴胺水平。
所以,玩游戏行为的“门槛”总是很低,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做,大脑想控制都控制不住。
(成年人停不下来刷短视频的手,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学习、写作业、运动以及做家务等事情,已经被孩子定义为“困难”,那么大脑的多巴胺水平就会很低,想要行动起来的“门槛”就很高。
孩子提不起劲来,具体表现就是拖延、磨叽、效率低。
这种情况下,用外部奖励拉高多巴胺水平,改变孩子对任务的预期,降低他行动的门槛,是非常有必要的。
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不是指知识的学习,而是指“多巴胺奖励回路”的作用。
想象你在玩一款角色扮演游戏,控制着角色走上一条未知之路,然后发现路边有一棵奇怪的树。
你走到树下,发现了丰厚的奖励,你非常激动。
此后,在这个游戏里,你只要看到了类似的树,都会走近去寻找奖励。
这个从探索到养成习惯的过程,就是强化学习。
在“多巴胺奖励回路”上,多巴胺水平越高,强化学习的效果越好,孩子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愿望就越强烈。
所以,我们有必要利用外部奖励,让孩子将学习、写作业、运动,以及做家务等任务与愉悦感建立起联系,产生坚持的动力,从而养成习惯,慢慢发现任务本身的乐趣。
如何利用外部奖励?
总结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当孩子已经对某个任务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外部奖励会让孩子失去内驱力,转而将获得奖励作为目标。
而当孩子对任务没有兴趣,甚至有些抵触的时候,外部奖励可以帮孩子降低任务的门槛,并且激发他的兴趣。
所以,遇到以下三类情况时,我们都可以尝试用外部奖励推孩子一下:
1.重复性的体力任务,比如运动、家务、练钢琴等;
2.孩子认为难度大的任务,比如学习新知识;
3.让孩子有过极差体验的任务,比如耗时很长的作业。
接下来我要划个重点。
为了避免大脑将奖励与任务绑定,我们在给孩子外部奖励时,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
让奖励充满不确定性。
因为多巴胺更喜欢“意料之外”的奖励,所以让孩子感到惊喜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电子游戏为了让人沉迷,到处都是让人陷入“多巴胺欲望回路劫持”状态的陷阱,成年人都无法抵御那种诱惑,更别说大脑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了。
我们要避免让孩子陷入电子游戏的陷阱,同时可以利用类似的机制,让孩子在任务面前变得积极主动。
同时,奖励不确定时,可以有效防止孩子把奖励和任务绑定在一起,导致他忽略任务本身。
所谓的不确定性,就是在奖励前不做事前承诺,让奖励永远是惊喜。
具体方式,有以下四种。
一,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会有奖励,但不告诉他奖励的内容到底是零花钱、礼物还是游戏时间,只有完成任务之后才能揭晓答案。
二,可以告诉孩子需要完成某固定任务10次,我们会奖励他们3次,但不透露到底是第几次会“掉落”奖励。
三,我们可以让孩子“抽奖”。
当孩子完成一次任务(做了一次家务或高效完成了作业),他就能得到一次抽奖机会。
《贪婪的多巴胺》中写道,游戏厂商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得出结论,游戏中的宝箱里包含宝石的理想比例是25%,这个比例能让人们玩得最久。
所以我们也可以让“中奖率”保持在25%,这样,孩子在做任务时能维持较高的多巴胺水平,一直对任务充满期待。
最后,第四种方法还是抽奖,不过我们可以把25%的中奖率改为碎片化奖励,搞一个“奖池”——
看动画片5分钟、10分钟、20分钟……零花钱5元、10元、20元……再加上很多非物质奖励(比如某件大事的决定权)。
每一次抽奖机会,都要通过努力去获得,而奖励的结果,永远是随机的。
当孩子养成习惯,感受到“越努力越幸运”“天道酬勤”之后,好的习惯也就能保持得更久了。
我们给孩子外部奖励,是希望他好好学习,但我们也要知道,外部奖励的作用是有时限的。
所有外部奖励都需要家长一边观察孩子的状态,一边调整,然后适时结束,让孩子的动力来源能够从外部助推转变为内部驱动。
不过,这不代表内部驱动不需要奖励和多巴胺的帮助——
成就感、外界认可、任务本身的吸引力……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奖励的一部分,也会促进多巴胺的释放,带来正向反馈。
这也是我在了解了多巴胺相关的脑科学知识之后的感想:
要在了解内部机制之后,学着获取良性激素,让孩子自我奖赏,而不是一次次遭遇亲子关系危机,还想凭借生物本能去解决。
《点燃孩子的学习动力》一书里,有句话我很认同:
“世界对于能够自我奖赏的人,就是一座乐园,因为他学习的目的和乐趣正是学习本身。”
所以,让孩子学会自我奖赏,才是我们提供外部奖励的意义。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丹尼尔·利伯曼:《贪婪的多巴胺》中信出版社2021
2.郭锐:《点燃孩子的学习动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3.爱德华·德西,理查德·弗拉斯特:《内在动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4.赵思家《大脑通信员-认识你的神经递质》:博集天卷2022
“练一次琴给20块”,最好用的奖励制度,正在偷偷扼杀孩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