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全垒打之书
阅读并非只有精读、深读才对孩子有益,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全垒打」之书,不仅仅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益,还有可能让孩子爱上写作。
「全垒打」是一个棒球术语,这个词来自于美国学者克拉森《阅读的力量》,意思是这本书能打开孩子的阅读世界,让他对阅读从无感变得逐渐爱上。比如《哈利波特》就很有可能是很多孩子的「全垒打」之书。
不难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孩子成长的百科全书,基本上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书里都会遇到。孩子读这书,会有种跟着哈利波特成长了一遍的感觉。
对于孩子而言,离他们最近的东西,最能产生共鸣。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和引导,与孩子一起探索他的喜好。允许孩子「浪费」时间泛读,才能让孩子更好地体验阅读的乐趣,也能更快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认为漫画书都是些没什么用甚至浪费时间的读物,还常常因为孩子总是闹着要买漫画书甚至沉迷漫画书而头疼。
阅读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锻炼孩子的思维,漫画也是有逻辑的,所以通过阅读培养孩子的逻辑其实是无所谓文字或图像的。
全球畅销的一部教育经典书《朗读手册》里曾列举过一个数据:
来自 32 个国家的 21 万名儿童参加一项阅读能力评估考试,结果芬兰儿童的阅读分数最高。而芬兰的 9 岁儿童最普遍的消遣书籍是漫画书,59% 的芬兰儿童几乎每天都看一本。经过追踪调查发现,看漫画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创造力往往都高于那些阅读文字的孩子。
语文教师蔡朝阳老师的孩子在三四岁时看了《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的绘本后,就学会了独立上厕所。这对于孩子来说,是自我认知的一个重要开端。
读文字比读图有用其实是一种偏见。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来讲故事和逻辑,同样也可以通过画画来讲故事和逻辑,比如四格漫画就是一种很好玩的思维训练。
所以与其担心孩子看漫画会看“傻”,不如担心孩子是否有兴趣拿起书本。
孩子不愿意看书,有可能是我们把自己自认为“有用”的阅读品味强加给孩子,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去读,而非他们自己的意愿,阅读就变成一件痛苦的事了。
不强加不等于不引导,孩子阅读是需要一些契机的。比如世界名著,并非任何年龄的孩子都适合读,也不是越早越好。但我们的引导,可以让一些契机更好地自然发生。
放下我们对于「有用」的偏见,神话传说、美食、旅游、漫画等看似「无用」的休闲书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全垒打」之书,不但能开启他的阅读世界,还有可能激活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今天下午1点,全村漫生活直播将分享一些有趣、经典并且能够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好书,包含学前、小学和初高中等多个年龄段。点击下方按钮预约直播,开播将收到直播提醒。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