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公,活得像个乙方
文 | 十三姐夫
大家好,又是我,十三姐夫,一个实现了间歇性权力真空的男人,我又来凑数了。
孩子他妈正在外地体验生活,好处是她不在家,坏处也是她不在家,总的来说我感觉生活秩序有点乱,用我儿子的话说就是:“妈妈不在家,急死你我他”。
主要是因为他不信任我的找东西能力,每次我们俩找不到东西,就“急死你我他”。而偏偏这几天要找的东西特别多,真是造化弄人,比如昨天儿子突然问我:“我的鼓棒放哪了?”我问:“什么鼓棒?”他说:“乐队用的鼓棒啊!”我问:“你还有这东西?”
真是一套非常无效的对话。我儿子不愧是我儿子,面对我这种话说了一大堆、事一件没办成的老父亲,他总是波澜不惊,默默地走开,估计是习惯了,问我等于白问,最后我可能只会说一句“去问问你妈”。
如果孩子他妈在家,我估计她至少要跟我多说五句话——1. 你连鼓棒都不知道?2. 你还知道点啥?3. 儿子的事你关心过吗?4. 我看你就只关心自己。5. 哼。
儿子的东西找不到能怪我吗,我自己的东西我都找不到。
最难的阶段还不是找不到东西,而是纠结要不要打电话问孩子他妈。打,势必显得我生活能力有限,不免又要被鄙夷一番;不打,耽误孩子大事,势必显得我当爹能力有限,不免又要被鄙夷一番。
我有一个朋友,在家活得就像个乙方,天天担心被甲方吊打,说话办事都得思索再三,关键思索再三也没啥用,该挨骂还是挨骂。好吧这个朋友就是我。
本着“有困难自己解决,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自己解决”的宗旨,不给甲方添乱,我开始找鼓棒。从沙发底下,到柜子顶上,肉眼可见的地方我都翻了一遍,鼓棒没找到,找到了我遗失已久的耳机一只、柚子的薄荷球一只、孩子他妈的发卡两个。
这下我至少有了给孩子他妈打电话的底气,我决定先说“我今天打扫房间,找到了你心爱的两只发卡”,然后趁她沉浸在惊喜之中时我突然问“儿子的鼓棒放哪了”,她就会脱口而出答案。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甲方还觉得我是自主创新。
我还在酝酿之中,儿子放学回来了,告诉我“不用找了,学校里有备用的。”
有一种刚准备好两把加特林准备上场大干一场却突然接到上峰发来的停火通知的感觉,好像躲过了一劫,又好像埋没了我的潜力。
昨天孩子他妈从徽州发来消息,说她参观了汪大燮祖宅,一进去发现这房子的房梁特别恢宏,当地人有个说法:“看房先看梁,看人先看娘。”然后她问我:“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吧?”
我一看,这不送分题吗,就是说从建筑结构来看,房梁是增加结构整体性的保障,从几何学角度看,房梁和斗拱形成最为坚固的结构三角形,而且房梁越高层高越高啊,2.6米的和3.5米的层高肯定感觉不一样,视觉冲击不一样,当然不同层高的房子价格也可能不一样。
一顿分析猛如虎,从建筑学到数学又到美学再到经济学,知识储备脱口而出。孩子他妈有我这样的乙方是一种福气,肯定感到特别骄傲。
然后她来了句:就是说孩子优秀不优秀主要看娘,也就是说爹靠不住。
房梁和娘有什么关系?这是什么送命题。看个房梁也能扯到爹靠不住上来,这是不是职业病。
再说,她是怎么知道我靠不住的,找不到鼓棒这种事难道也能猜到?
没什么好说的,忍气吞声是乙方的自我修养。
我意识到了独自在家挑大梁的艰巨性,有点像新上任的村官,又激动又紧张,手底下只有一个未成年人和一只家庭排名在我之前的猫,有一种又当爹又当妈的刺激感。
孩子他妈交代过:要密切留意家长群。于是我天天拿着手机,隔几分钟就看一下家长群,一整天看了好几百次,一个消息都没有。然后我问孩子妈:“家长群里怎么没消息?”
她说:“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那你让我密切留意这个群干什么?浪费了我一天感情。但我也没法反驳,乙方的义务就是浪费感情,我要是抱怨,就显得很没有感情。
儿子放学回来,我开始思考:如果此刻他妈在家,她会做什么。然后我切好水果走进儿子房间,嘘寒问暖问了一堆废话,儿子只回一个字:嗯。
我落寞地走出他的房间,开始感到唏嘘不已,想起了以前我带孩子的时候,当时他四岁,趴在我的背上,比我还啰嗦,有问必答,还会抢答......现在......唉,越想越惆怅,陷入了一种儿大不由爹的沉思之中。
然后我突然意识到,我怎么这么娘。看来,谁带孩子谁想得多,没话找话,啰嗦,絮叨,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卑微。
以前是孩子他妈的乙方,现在又开始当儿子的乙方,也许当这个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才感受到不当乙方的自由。果然,正如北蔡著名cpu实践者十三姐所说:你不出差我不出差,这个家迟早得散。
我是十三姐夫
你的打赏将帮助乙方站起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