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为什么现在做个人IP还不晚?
随着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人开始拥有自我表达和展现的机会。同时,随着平台变现机制的成熟,巨大的流量红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入局。
那么,作为个人,如何在众多内容变现模式中找到自身的稀缺性,放大IP的价值,由此促进内容生产与内容经营的有效衔接?
作为企业,如何用自身的产品服务触达到客户人群的痛点,并得到客户的正向反馈?
在互联网的下半场,IP的塑造是否为时已晚?
面对AIGC浪潮,IP的塑造更难了,还是更加高效?
混沌学园创新领教袁海老师,作为前抖音星图创作者运营负责人,也曾是国内最早一批MCN创业者,对于达人孵化、IP打造、MCN组织机制有深入理解,具有丰富的内容创作和创业经验,深谙平台管理和生态运营规则。
昨天,混沌君提前采访了即将做客“混沌双十二”直播间的袁海老师,围绕“IP”问了好多大家可能感兴趣的话题,袁海老师不吝赐教,提前剧透了好多内容干货。混沌君整理了部分内容,提前分享给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混沌双十二”直播间:
内容、流量、IP
在展开探讨IP之前,我们需要理清楚内容、流量、IP这三者的关系。
我们生活的数字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每个人的一天24小时,除去睡眠时间,用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的时间体验正在超过我们在物理空间的时间体验。而大量的内容就是牵引注意力的触手,是我们在网络空间生存的意识载体。因此,所有的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设备,都在抢占内容,抢占用户的注意力时间。
短视频+直播+算法推荐的发展,使得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内容创作和分发上的媒体平权。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让大规模的普通用户和商家,可以经由内容被大众看到。即使商家是做一个宣传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只要内容受用户的喜欢,也能被更多的推荐分发给匹配的受众。因此,内容已不只是“广告营销”的填充物,而是成为了企业在数字空间内进行经营的生产要素。
比如电商从业者在这两年会发现,原本复杂的广告投放技术,门槛被平台的智能化发展迅速拉平,而投流的内容素材和直播内容的优劣,成为大幅影响生意的要素。品牌和产品在各个平台的内容种草和转化情况,更是成为企业经营的关键胜负手。
内容是注意力时间的载体,流量是连接用户次数的统计,IP是沉淀下来的价值。
所以,对很多企业来讲,需要理解到最关键的改变是内容的定位从“营销”迈向“经营”。内容可以产生流量,也可以打造IP,但二者并不完全等同。很多企业提到想做IP,其实需要的是做好内容经营:结合自己的产品服务,做合适的内容,用好公域、商域、私域流量触达用户,完成转化。
IP是群体共享的符号意义
IP这个词在这几年很火,但当大家提到IP时,很多时候指代的是不同的东西。
有时候指的是一个名称、形象或者作品,是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知识产权;有时候指的是一个通过新媒体的内容创作和传播,已经具备了影响力的账号,能够借助媒介发展,产生多元化的变现;有时候甚至指的是一个出镜能表达的人,只是用于区分一个个体在媒体和内容上的潜力大小。
但抛开概念不明的定义和指代,我们可以发现IP的价值,其实来源于内容传播在相应的群体心智中留下的意识片段。如果意识片段的受众足够多且足够统一,即大家感知的都是同一种感受,那么这个IP的价值就会越大。受众的感知是否强烈,来源于触达的次数,以及触达时具备的一致性。
在我看来,无论是一个名字,一个形象,还是一个账号,只要当ta在特定群体的心智中,通过内容留下了一致的意识片段,形成一个大家共享的符号意义,那么ta就可以称之为IP。
回溯到形象IP阶段,例如Hellokitty,是一个没有内容作品的形象,其内容物就是授权商品本身。大家经过各种商品的触达,感知到它是一个“日式的”、“可爱的”、“猫”。这样的一致性的识别和感知使得ta成为了IP。
而同样在现在的短视频/直播阶段,例如小杨哥、李佳琦IP的出现,也是因为他们在上亿人的受众心智中具备了一致性的感知。提到小杨哥时,我们会联想到“兄弟”、“一家人”、“快乐”,从而对他有了意义的连接;提到李佳琦时,我们会想到“口红”、“所有女生”、“最低价”。因此,IP无关于本身的知识产权,也无关于单个作品内容,而在于不断地用内容在群体中产生的意义感知。
混沌IP定位实战营全新发布 · 倒计时2天
12月12日0点准时开放,仅开放600首批名额
优秀学员将有机会成为IP实战营带教老师
IP实现商业价值的三个层次
既然IP的本质是在群体中共享的符号意义,那IP的商业价值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认为IP的发展有三个层次,决定了IP的商业价值的实现:
第一层,IP的符号意义与所采取的商业模式逻辑通顺
IP在群体中形成的意义感,来源于内容中的身份、环境、行为、态度等多个方面。比如一个IP的主要变现是18-24岁年轻女生的美妆护肤产品销售,那么其通过所有内容去所构建的意义,就需要提供让相应受众感知到“变美”、“主播”的意义支撑。再比如近期在抖音爆火的于文亮,在他的内容里能让人明确感知的是他是随性记录生活的“普通人”、“BGM慢动作”,同时在介绍里强化了“拒绝变现”。后来当他尝试直播时,他的表达与用户一致性的感知产生了冲突,阻碍了他更大的发展。并不是用户不允许创作者变现,而是用户很难接受与自己心智中这个IP所承载的意义相悖的行为和表达。因此,IP所携带的符号意义与所采取的商业模式的逻辑通顺,是其实现商业价值的基础要求。
第二层,IP与核心受众有情感连接
用户在观看内容时,会感知到内容所呈现的人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念,进而产生共鸣共情。情感的连接,往往来源于坦诚的自我暴露以及足够多的接触频次。我们会看到,在内容电商领域有很多头部达人主播,是夫妇、家庭生活类IP。原因就是这类账号和内容,更能够代入观众的情感,与IP产生连接,因而延展出多元化的变现方式。与用户之间只存在功能性价值关系的IP,往往很容易被替代。但具备情感连接的IP,则能够更加深度地影响受众。
第三层,IP在市场和生态上具备独一无二的稀缺性
IP在具体的品类市场中,马太效应是很强的。当一个IP占据了头部的心智位置,在市场上会有超额的资源聚拢,使其变得越来越好。这是因为对于用户而言,内容选择成本很低,同领域的内容获取或者消费购物,用户都可以很快知道最头部的是谁,进而倾向选择品类中最头部的或者自己最喜爱的。比如当提到红酒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到醉鹅娘,说明她在品类上的IP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保有了商业价值的续恰,以及与受众建立情感连接之后,能在市场具备独一无二的稀缺性,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头部IP。
如何用“一”思维理解个人IP?
关于个人IP,市面上不乏各类资讯、方法、技术层面的经验归纳和分享讨论。但是,因为每个人所做的内容、领域、商业模式、入局时间都有很大区别,这些经验归纳往往是失效的。而在混沌,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本质的认知,向大家传递有效的逻辑思考和方法论。
就像在海边看了再多的浪花,听了再多的涛声,也不会了解这片海域的全貌,没法学会出海。但如果能理解海洋和气象,拆解航海的要素,备好罗盘,是一定能扬帆远行的。
对于IP的本质理解,我们跳出内容创作和社交媒体运营的层面,从更扎实的学科理论中进行探寻。打开传播学、符号学的大门,用严谨理据的方式,做好梳理和研究。传播学更让我们理解媒介技术的变革,了解“信息的传递”;符号学则让我们更理解人如何在追索意义中生存,了解“意义的生成”。在这个过程中,明确对个人IP的本质理解。
对于如何击穿阈值带来增长突破,最关键的是在自我和群体之间的链接的内容要素组合。我们需要找到受众群体有兴趣、有需求的内容点,并结合自我中很有优势的特质,完成呈现和表达。这一方面涉及到如何自我挖掘,另一方面涉及到如何分析受众。个体在打造IP这件事情上,其实是有很多不同的选择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打造IP时,有所选择,有所取舍,通过单点击穿,来达到一个稳定、一致的意义传达。
“一”思维里容易被忽略的是找“一”的过程,也就是迭代反馈。我们会看到市场上其实大部分课程和培训孵化不出来IP,因为大家学到了经验和知识,但实践没有跟上。真正的头部IP,都没有“学出来的”,而一定是“事上练出来的”,并且他们的迭代效率会优于同行人。
从个人的迭代路径看,IP价值=(V0+D)n
其中V0是个人的基础条件能力资源,D是每次迭代的有效程度,n则是总共的迭代次数。每个人的基础条件能力有所不同,但真正带来巨大差异的,是每次迭代中的进步程度,以及总体的迭代次数。10次有效的复盘迭代,带来的进展会远超同一水平的100次重复。
所以,结合“一”思维来打造个人IP,不仅要理解IP的“一”和“单点”是什么,更要先迈出自己的第一步,把迭代反馈的过程更快地转动起来。当你意识到有“一”和“X”之后,每次在创作内容的时候,你都会思考自己到底不变的“一”是什么,不断去提升自己对内容生产的理解,这样才会无限接近成功。
在近期的直播和后面将上线的IP实战营中,我们会对于个人IP的什么是一,如何击穿,怎么进化有进一步的讲解和阐释,可以敬请期待。
现在做个人IP还不晚
在近几年,大家都被风口、概念搞怕了。所以面对任何概念,也会下意识地来想是否会是短期的风口。
但个人IP不同于短期的风口概念,而是已经在社会的劳动结构上产生巨大变革的客观趋势。以抖音平台为例,仅以2020年发布的创作者生态报告来看,一年已有超过2000w用户在抖音上获取超过400亿的总收入。在三年之后的今天,随着抖音的电商、生活服务等业务的发展,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的增长,这个数据只可能增加而不可能减少。创作者已经是社会中很重要的一种职业选择。
从媒介学的发展来看,在过去的短短十年间,所有人的公共表达空间都极大地丰富了起来,每个人都获得了一定的媒体权利,所有人都可以创作内容。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所以IP不会是一个暂时性的泡沫,而是一个充满可能的时代性的结构变化。
现在的机会不再是先发优势,而是基础建设完备下的经营优势。对于有特质优势的人,依然可以借助个人IP的打造,收获价值。IP就是我们选择自己在数字空间内呈现的切片化身,一种让更多人来认知了解你是谁的手段,用来在数字商业中持续做好内容经营的动力源泉。
个人IP打造需要目标为先
个人IP的打造,在不同的商业模式下,有完全不同的逻辑。因此,一定要先确定目标受众和对应的商业模式,再来着手具体的孵化和内容创作。
个人IP是自我在群体中建构的符号和意义,其中有两种路径:
第一种是基于自我的特质出发,结合平台的基础建设来进行变现的创作者IP模式。只要你有能力创作出用户喜爱的优质内容,能够占据较多的用户注意力时长。你就可以通过广告、带货、打赏等方式变现。平台持续建设的能力,都围绕着如何把内容推荐得更准确,如何更好地度量每一个内容的兑换价值,如何让贡献好内容的创作者获得应有的变现。因此,在这个模式下,最关键的就是结合自我的特质,明确有商业价值的受众,创作出他们喜爱的内容。
第二种是基于自有的产品服务出发,围绕已有的商业模式变现的商业IP模式。这需要你先对已有产品的受众,有足够的分析,深刻理解他们的内容兴趣和需求,再来配置合适的人选进行IP打造。比如ToB的销售企业,销售很难与行业企业的老板对话。但是通过围绕区域或行业打造高阶销售的个人IP,使其在某个区域行业具备一定影响力。充分解决了销售见不到企业老板的问题,带来高效的签单。
两种模式的区别是非常关键的,前者注重自我挖掘,持续创作能充分发挥优势的内容;后者强调梳理商业模式,先找受众需求,再决定做什么内容,所以说二者的底层逻辑是不一样的,一定要目标为先。
AI技术对打造IP的影响
过去一年时间,AIGC的飞速发展引人关注。AI技术在内容创作的应用中,迅速解决的是60分以下的内容生产,如果只是提供一些信息差层面的内容价值,或者是说明书层面的呈现价值,那这样的内容竞争力会越来越低。同时,对于能够用好AIGC的创作者,是一个效率和效果提升的机遇,短期内收获更大价值。
但我们可以推演,随着AI带来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不光影响内容生产,也一定能介入到各行各业,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如果AI已经能帮全世界的人赚取财富,人类有了更多闲暇的时间,我们人之为人想去表达和呈现的内容,其实会继续变得更多。大众会在AI的加持下,完成更好地自我表达。因此对于本身会被身边朋友所喜爱、推崇、信赖的人,由于自身的特质、价值观、经历的稀缺性,也必然会通过公开的表达被更多人看到,我觉得这个机会在近十年内会持续存在。
混沌双12特别策划,12月12日-12月16日,每晚8点,精彩不停!
1套方法论:流量获客、内容输出、IP变现..
N种内容形式:图文、短视频、直播...
4大主流平台玩法: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
2类实践案例:企业内容营销、个人IP变现
系列直播节目单抢先看:
● 12月12日:做IP,你必须想清楚的15个问题
● 12月13日:小红书运营的底层逻辑和实战分析
● 12月14日:个人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与方法论
● 12月15日:个人IP,最常见的6大误区
● 12月16日:以视频号为例,做IP初期常踩的坑
● 12月16日:如何从0到1建立新号、快速涨粉?
新品发布,超值福利,超多干货,带你揭秘IP底层逻辑!扫码预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