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 [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280p)
CHH ID:复杂旅行
引
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保存完好的墓葬结构及丰富的随葬品,是汉代生活方式、丧葬观念的完整呈现。700余件工艺繁复的精美漆器,反映了汉代髹漆业的鼎盛发展;500多件织精绣美的丝织衣物,力证了西方文献中“丝国”(Seres)的记载;逾50篇“百科全书”式的简帛文献,传承了先哲们的学识与智慧;诡谲奇幻的彩棺帛画,蕴含了汉代的升天幻想及永生渴望;宛如梦中的千年遗容,创造了人类防腐技术的奇迹……马王堆汉墓是人们了解2200 年前社会风貌的窗口,被誉为汉初历史文明的标杆,展示了中国汉代在经济、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艺术、医学等方面所成就的辉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世界文明的宝库。
展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为湖南博物院的常设展,
展厅位于湖南博物院三楼(常规展厅)——一楼(灵柩),整个展览分为五个部分,若干展厅,在省级博物馆中规模宏大,内容翔实,逻辑有条理,人流动线清晰,同时在每个展厅之间有休息区可供观光者休息,游人只需提前在湖南博物院公众号预约并在当天提供身份证(电子省份)即可进馆参观,但要注意的是案安检堪比民航,刀具、火种等均不可随身带入。
冬季的长沙非常寒冷,但展厅空调很足,好评。
二楼展厅正在展出的是“长沙人”特展,吸引了很多土著,当然这不是本篇重点,几张图一笔带过。
湖南博物院的建筑设计很美,整体造型现代,但又突出了“砖”的概念,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湖南人”特展,人头攒动
苗族首饰
“绩冠群英”
三楼,付款30元领了智能解说设备,不过这玩意就是搞笑的。
主视觉,造型说不上来,隶书也还行,很多人打卡拍照。
第一章 惊世发掘
实际上当时发掘是因为解放军366医院内进行战备工事,什么叫无心插柳啊
“形似马鞍”
墓坑模型
剖面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石材,起到一定恒温恒湿的作用。
当年挖掘现场
墓穴结构
二号墓
建筑材料
周总理相关批文
偶人,貌似意味着“阻挡一切邪恶”
三号墓
真正的“门户文章”
老宝马还是好看啊
身份确认
异姓七国
快门慢了 凑合看
雍容华贵 但是驼背
-----------------------------------
第二章 艺术与生活
陪葬的人偶都是有尊卑之分的,站着的比跪着的地位高,中间的比外围的地位高。
香薰
席地而坐,双脚并拢,臀部坐在脚上——现在我们已经没有这个传统了,被日本人继承了。
忘记是什么了,貌似不是钱。。
纱衣
放在现在10年起步
忘了是啥了 不是枕头
木俑
冠人
编钟
博具
长45厘米,宽45厘米,高17厘米。利xi墓出土
——
博戏是智力竞技游戏,先秦已流行,汉代尤盛,上自天子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喜爱,玩法已失传。此套博具包括漆盒、博局、黑白大棋子、小棋子、算筹、削、刮刀及骰(tóu)子。骰子18面,字分别为一至十六、骄、畏。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博具。
“瑟”,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记载
吃好喝好
漆器
“鼎”字的演变
食盒
盘底小字“君幸食”,意思是劝慰主人好好吃饭的意思。
抽象的汉代动物纹理
画面中间为“云纹漆案”,长60.5cm,宽39cm,高5cm 辛追墓出土。
案上放置五个称有食物的漆盘、两个漆厄,一个杯子,还有串肉的竹串和一双竹筷。
这是模仿墓主生前进食的陈设。
分我一杯羹,从这来的
套盒,很美
这个杯子是用木皮围起来的,用粘液粘贴 上漆。
喵的累死了,第一个展厅差不多逛完了,告一段落
———————————————
衣批锦绣
———————————————
第四章 永生之梦
T形帛画
通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 47.7厘米辛追墓出土
帛画用三块单层细绢拼成,顶端横裹一根竹竿,上系丝带,可以张举,中部和下部四角各缀有青黑色麻质绦带。为出殡时引作前导、入葬时覆盖在内棺上的“铭旌”。帛画用笔墨和重彩绘制,从上至下分天上、人间和地下三部分。天上描绘金乌(太阳)、蟾蜍(月亮)、烛龙、飞龙和司阍(天国守门神)等;人间描绘轪侯夫人在三个侍女簇拥下缓缓升天,她的家人在祭祀;地下描绘巨人托举大地。整幅帛画用浪漫手法表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永生的追求。
这里后面的液晶屏有对t形帛画的拆解演示,很值得一看。镜头里的是历史上的相关文物。
在这个展厅结束之后直接是一个巨大的模拟墓穴,非常震撼,我分别在三楼、一楼两个角度拍摄(手机广角)
辛追夫人在一楼,出于对先人的尊敬禁止拍摄遗体。
主办方:湖南博物院
地址: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东风路50号
展览截止日:永久
参观预约:需要公众号预约
费用:免费(智能讲解设备20元,不建议用)
观展日:每周一闭馆,具体时间见湖南博物院公众号
参观人群推荐:传统文化 历史爱好者 考古研究 祭祀研究
餐饮配套:无餐食,一楼有免费饮用水
停车:方便
综合推荐:6.5/1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