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被孩子攻击,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被孩子攻击,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育儿

观点 | 武志红

作者 | 梁脊

责编 | 陈沉沉 天雅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位妈妈发帖子说,
 
她去阳台收衣服时,突然被儿子关到阳台外,关了好几个小时。
 
为什么呢?
 
原来,儿子为了获得自由——
 
他不想被限制看电视,也不想被强迫写字,所以把妈妈关外面了。
 
就这样,妈妈被关了整整一下午,又热又渴,无论怎么砸门,儿子就是不理会。
 
期间,奶奶三次问起“妈妈去哪里了”,孩子都撒谎说妈妈在房间睡觉。
 
一个4岁小男孩,对妈妈做出这样的举动,着实有些过分。

很多网友看到这里,都忍不住替这位妈妈打抱不平,责备孩子不懂事。


但令我感到惊讶的是,


事后这位妈妈一点也没有责备孩子,而是选择用“爱”感化孩子——
 
她在儿子面前放声痛哭,哭得很伤心,企图唤起儿子的安慰。
 
后来,儿子确实也向妈妈道歉了。

↓ 上下滑动查看 ↓


听起来,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但孩子父亲却持相反的态度。
 
他认为“子不教父之过”,打算以牙还牙——
 
把自己跟孩子一起关在阳台作为惩罚,让孩子体验妈妈的经历,长长记性。
 
很多网友纷纷赞同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太坏了,不惩罚不行”。
 
这的确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件。
 
今天借此机会,我们一起聊一聊:
 
父母被孩子攻击了,该隐忍还是反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想一想:
 
妈妈善意的隐忍,能让孩子知错并且改正么?
 
我们尝试代入儿子的视角。
 
在事件中,尽管妈妈没有谈到儿子的情绪。
 
但这么极端的做法,可见儿子对妈妈存在强烈不满,他是“恨”妈妈的。
 
因为妈妈控制他看电视,强迫他写字,他心里对妈妈有愤怒。
 
他想远离妈妈,摆脱妈妈的控制。
 
于是他将妈妈关在阳台外面,任由妈妈砸门也不做回应。
 
而面对孩子无理的攻击,妈妈也是“恨”儿子的。
 
最初,她相信这是个“恶作剧”:
 
“当时我以为他只是在开玩笑,会给我开门的。直到后来,我的愤怒已经全部发泄了到门上,也想象自己在打他的屁股,惩罚他。”
 
渐渐地,她从儿子冷漠的脸上生出了怒火,并在想象层面上,狠狠地打(惩罚)了孩子。
 
但在现实层面,她却选择了压抑对孩子的“恨”,选择用“爱”感化孩子
 
她用隐忍隔离了对儿子的“恨”。
 
但这种隐忍,不是平常人能接受的范围,事实上也冲击了妈妈的底线,因为它不是由衷宽恕的。
 
妈妈有恨且想过表达,但因为“不想用打的方式去惩罚”,而压下去了。
 

表面上看,她确实用“爱”感化了孩子,收获了孩子的道歉与安慰。
 
但透过「表面和谐」的背后,我却看到了孩子成长的隐患:
 
首先,他没有同理心。
 
他不理会妈妈承受的痛苦,即便妈妈捶门、用衣架敲打阳台的晾衣架、又热又渴,还是无法引起回应。
 
其次,他多次撒谎。
 
他三次对奶奶撒谎,这是一种伤害了人却不承认的行为表现。
 
也就是说,孩子如此决绝的攻击,并不像是一个偶然的玩笑,而是一种「惯性冷漠」。
 
当孩子攻击了父母,而父母却不断隐忍的话,孩子将意识不到自己伤害了父母,也意识不到自己践踏了父母的底线。
 
结果很有可能会故伎重演、变本加厉地伤害家人。
 
我们也可以想见——
 
妈妈隐忍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只可惜孩子不一定「领情」,自己也受了委屈。

 
 


 
其实呀,当我们被攻击的时候,内心产生愤怒、恨等情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即便攻击者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照样会产生类似的情绪。
 
这份恨,是需要被表达和看见的。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得到一个真实的镜映,然后判断自己行为对别人产生的影响。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是不敢、或不懂得向孩子表达恨的。
 
为什么呢?
 
透过案例中的妈妈,我觉察到了2点可能的原因:
 
一、亲子界线模糊。
 
它存在2个维度。
 
① 认知模糊
 
很多家长都有一种“护犊子心理”: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没有错。
 
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有时会“害”了孩子。
 
正如案例中,
 
孩子伤了妈妈,妈妈却说孩子善良;
孩子对妈妈有恨,妈妈却认为关系非常好。
 
可见,妈妈没有客观评价孩子行为的“是非对错”。
 
这也好比有些家长,听说孩子在学校捣蛋干坏事时,第一反应往往是:
 
“我孩子这么乖巧,怎么会干那种事呢?”
“我孩子本性很好,只是被人带坏才那样的。”
 
有人说,天下爱孩子的父母都自带滤镜,不很常见吗?

即便孩子错了,做父母的,疼爱孩子比恨要好呀!
 
这就到了另一个维度——
 
② 情感模糊
 
看似庇护的“疼爱”,会导致亲子间的爱恨变得「矛盾且混乱」。
 
案例中,妈妈对情感的处理很模糊,没有诚实地表达爱与恨:
 
她被关在阳台特别受苦、想狠狠打孩子,但在行为层面,却变成用“爱”去感化孩子。
 
从而导致,儿子对情感的回应也很模糊,无法区分爱与恨:
 
他明明对妈妈有愤恨和不满,却被教导成拥抱去回应。
 
以上——
 
一是「是非」的认知判断,二是「爱恨」的情感表达,
 
亲子关系中,这两个维度的界线都模糊时,恨自然就没法表达了。

 
二、父母自体虚弱。
 
这个帖子里,儿子是施害者,而妈妈是受害者。
 
但她没有向孩子表达恨,但通过发帖讲述出来。
 
这在潜意识层面上,是一种求救的行为。
 
怎么理解呢?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提出过“戏剧三角”理论,分别由三个角色构成:
 
加害者 - 受害者 - 拯救者
 
在人际关系中,当我们遇到“受害者”和“加害者”,自己便容易加入其中,扮演“拯救者”角色。
 
反映到这个事件上,网友狠狠批评孩子,就在做“拯救者”。
 
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就狠狠地打,让他这辈子也不敢这样对父母。

这事儿让我太生气了,我会把他养到十八岁,从此再也不管他。
 
尽管这不是妈妈的发帖意图,但她内心,是渴望将“攻击性”转移出去的。
 
这背后,同样是自体虚弱,于是渴望别人来拯救。
 
而虚弱的原因,或许是她不愿做一个“坏妈妈”——
 
“我表达了恨,就不够好、也会让关系变得不好”。
 
所以呀,才藏在“好妈妈”的躯壳里,不敢表达恨来自救。
 
很多父母,不想在孩子面前当坏人,往往是以上2个原因。
 
但是呢,孩子终究要面对别人的爱与恨,也需要学会表达爱与恨;
 
这就需要父母在养育上,给孩子爱的同时,也让他看见恨。
 




 
综上所述,当父母被孩子攻击了,其实是需要反击的。
 
那是不是像孩子父亲说的,将自己跟孩子一起关在阳台,让孩子长记性呢?
 
不完全是。
 
所谓反击——
 
不是“以牙还牙”,让孩子体验受害者的处境就可以。
 
而是作为父母,要给孩子的攻击行为一个恰当的反馈。
 
也就是说,父母的反击,需要在其中浇筑两种体验:
 
要让孩子感受到恨,意识到自己造成了伤害;
又不能只感受到恨,还要感受到父母的涵容。
 
以上,是一个前提。


那么日常生活中,当被孩子攻击了,父母具体该如何做呢?
 
 ① 觉察自己的恨。
 
要知道,在关系中,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存在。
 
特别是孩子攻击父母,这从关系层面上看,往往在切断与父母的连接。
 
正如武老师说的:
 
恨,就是通过排斥、否认,从而切断连接。
 
身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攻击,要试着去觉察:
 
Ta是不是没有容纳和看见别人?

Ta是不是否认和排斥外界,只注重自己?

Ta是不是破坏了关系的连接?
 
以上3个问题,可以帮我们轻松判断出,孩子的行为是不是伤害了关系。
 
如果是,它使我们产生的恨也要觉察出来。
 
 ② 适当地表达恨。
 
承认了恨的真实存在,我们得表达它。
 
我们可以像孩子一样,同样切断连接来表达恨——
 
孩子开了过度的玩笑,妈妈生气了,需要冷静一会儿;
 
孩子干扰爸爸工作,爸爸不高兴,命令孩子离开房间;
 
孩子失信于人,父母表示伤心失望后,取消了周末去野营的约定……
 
但父母的“反击”不是去攻击孩子的人格或身体作为惩罚,而是像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说的:
 
爱的时候,给对方的要比对方给自己的多;
恨的时候,给对方的要比对方给自己的少。
 
让孩子既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对,也能体验到父母不悦之后的涵容,从而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③ 让恨流出,让爱流入。
 
当孩子看见父母的“恨”,这种情绪就可以终止了。
 
接下来我们能抱一抱孩子。
 
对Ta坦诚地说:
 
爸爸妈妈也不是超人,也有受伤害的时候。
 
所以当你做出攻击行为,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影响。
 
但父母依然爱你,如果你知道这种攻击伤害了别人,并且向父母道歉。
 
那么仍能唤回父母的爱。
 
这一阶段,可以根据孩子的行为给一些奖赏,比如,可以满足他攻击背后的那份需求,陪孩子玩、给好吃的之类。
 
有人说,这不是“打一巴掌给一颗糖”吗?
 
“打一巴掌”是因为,我们被孩子攻击了,需要适当的“反击”来告诉孩子做错了,但不是指真的打巴掌
 
“给一颗糖”的意义,是奖赏孩子为了重新连接关系的努力。
 
而这么一个相互看见、增进理解和容纳的过程,就是爱发生的核心。
 
由恨转爱的真实表达,也就悄然开始了。



 最后的话 
 

身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的童年可以被爱包围着,按时成长。
 
所以即便Ta做坏事,发脾气,被别人误解,父母会冲上前庇护。
 
但是呀,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我们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有爱有恨。
 
当孩子看见「爱」,Ta会获得滋养,收获成长的动力与信心;
 
当孩子看见「恨」,Ta会走进现实,认清父母的无力与局限。
 
体会到爱与恨共存,这难道不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面对孩子,我们无需成为完美父母,只需做一个真实的父母,便已足够。 END 
 

作者:梁脊。责编:天雅,陈沉沉。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今晚8点,武志红专场直播-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有这样的焦虑:

👉看起来努力,但实际上并没有成效

👉别人都在进步,我怎么可以松懈❓

👉强迫自己,我不应该有这样的感受❗


其实,当我们能投入事情当中,

就能不费力气地做好每件事💯


⏰今晚8点,武志红老师干货分享:

急于做聪明人,是一种更大的愚蠢。

📣直播无.回.放!点击下方【预约】按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女儿一句话,远嫁的妈妈瞬间泪崩:为爱远嫁,你赌赢了吗?这个延期,很重要只看见中华文化的精华,你看到糟粕了吗?我 說 冰 夫机场最恐怖一句话,留学生听到请马上离开!有人已经被捕了!这15句话,让你瞬间清醒,每一句都值得收藏男人变心前会说的四句话,只是一句就足够证明,他已经不爱你了因为妈妈的一句话,我被2岁女儿骂上热搜,网友:女儿是你的,但身体是她的!仅凭这一句话,《万里归途》就赢爆了初夏英用《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概括美在阿富汗二十年的失败“女王在天上看着呢,彩虹为证!”凯特一句话,让网友emo了...今天这个人一句话,全香港沸腾!最狠女人的一句话,把全国人的养老金打爆仓了……她一句话,治好了女儿的厌学他一句话,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个雷区千万小心!无心一句话,到手的亚麻offer凉了…亚麻太狠了!无心一句话,到手的offer凉了…史上最狠塌房:他因为一句话,一个月没了109亿!英国新国王接见新首相说的第一句话,情商颇高!谷歌P图神器来了!不用学不用教,输入一句话,分分钟给结果他一句话,打了多少劈腿渣男的脸自我攻击的时候,这一句话点醒了我谷那边,男人和女人的故事老李不知何许人也,年逾七旬,频频在网上现身说法,可怕!林志颖父子车祸,离着火仅5秒!6岁小儿子被救后第一句话,瞬间破防。。。因为一句话,汇源意外火了“别人一句话,我难受一整天”南希·佩洛西丈夫在旧金山的家中遇袭,被锤子攻击,42岁攻击者被捕对孩子不耐烦时,默念这三句话,很有用! | 伴读教你一句话,拥有被讨厌的勇气离婚10年,张柏芝罕见提起前夫谢霆锋!她的一句话,被大家纷纷称赞太得体!“生产时让医生多缝几针能缩窄yin道、不再松弛?”产科医生一句话,揭露背后可怕真相想轻生的高中男生,因为咨询师的一句话,决定活下去俄气一句话,德国尴尬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