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 元旦、广西南宁、自由潜水训练 Plog & 入门级科普
CHH ID:东莞
背景&写在开头
刚刚结束的元旦,我选择逆其道而行之,即没有去大热的东北,也没有去滑雪或徒步,而是跑去广西的淡水里潜水了。三四天长度的假期,恰好完成一个AIDA四星(注:AIDA是一个自由潜水协会体系,类似于水肺的PADI。四星对应Master Freediver,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了)课程,舒舒服服地承包整个水潭。
我发现CHH有挺多户外运动的内容的,但是极少见到潜水,更不用说自由潜水了。水肺潜水已经算是小众的运动了,自由潜水更是小众中的小众。我玩自由潜水也有小一年了,此贴算作是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和科普吧。PS:这将是一篇非常全面的介绍自由潜水的文章,你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了解到这是一项什么样的运动。在别的地方,你很难看到这样的信息。如果你对自由潜水感兴趣,想要入门,建议收藏好好看。
照片大多是GoPro视频记录的截图,或者网上找来的示意图,所以画质可能非常抱歉,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重要声明:无论哪种类型的潜水,都是具有一定危险系数的运动,请勿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尝试。我在本文中的所有描述与观点只是作为科普,不能替代教学也不代表专业意见。任何时候,都不要独自潜水(Never Dive Alone)!
介绍自由潜水之前,我想先给潜水作一个扫盲分类。原理不深入讲,以下几个要点了解即可。
水肺潜水(Scuba Diving)是携带空气瓶下潜的活动,潜水员在水下可以利用气瓶和呼吸装置持续呼吸。
自由潜水(Freediving)是在水面吸入一口气后进行下潜的活动,潜水员在水下保持闭气状态,利用这口气完成整趟下潜。
浮潜(Snorkeling)是在水面游动并使用呼吸管持续接触空气保持呼吸。(其实很容易看出,潜水分类的核心逻辑,是看我们如何在水下完成呼吸。水肺潜水的答案是背空气瓶下去;浮潜的答案是不要离开水面;自由潜水的答案是--不!要!呼!吸!我就欣赏这种简单粗暴。。)
水肺潜水和自由潜水都可以分为休闲潜水、非休闲潜水。非休闲潜水包括技术潜水、作业潜水等,可以理解为专业或极限领域。而休闲潜水是爱好者可以在经过学习以后掌握技巧后愉快玩耍的,讲究一个Dive for fun的原则。
与很多人想象得不同,休闲潜水实际上是相当安全的,前提是经过必要的训练、以符合规定的方式参与潜水。我认为休闲潜水可能比滑雪、攀岩、滑板、公路自行车、野外徒步这些运动还要安全很多(仅个人见解)。
另一个反直觉的是,浮潜(其实也可以拓展到所有野泳)是三种潜水类型中最危险的。即使是出色的潜水员和水性不错的人,也不一定能驾驭复杂的水面情况。
人们讨论自由潜水时,会有一些高频出现的Keywords,我也来做个简单科普。
放松。放松是自由潜水最大的原则之一,也是自由潜水特性所决定的必然要求。自由潜水中有大量的技术说白了就是教你如何放松。想一下,你见过哪种运动(有大量动态动作或大幅度移动的,瑜伽冥想打坐这种不算),其终极追求是“在身体上与心理上都实现绝对的放松”?这一点,就能让自由潜水的调性有别于其他几乎所有的运动了。
耳压平衡/法兰佐。在进入更深的水域时,潜水员需要主动地往中耳充入空气,以使得耳膜内外压力达到平衡。否则,耳膜会剧痛,且造成伤害。这个称为耳压平衡。在自由潜水中,耳压平衡技巧的要求会比水肺要高非常多,你需要极其高效和轻松地完成耳压平衡(别忘了你只有一口气)。其中,常见的耳压平衡技术包括法兰佐(Frenzel)和免手耳压(BTV)。
闭气与CO2耐受。自由潜水全程要求闭气,注意必须是闭气,吐气也不行。我可以在安静的情况下闭气4-5分钟,而优秀的自由潜水员可以闭气6-7分钟以上。要做到更久的闭气,就需要训练身体适应血液中高CO2含量的状态,也就是所谓CO2耐受。
BO。自由潜水如果出现险情,那么最常见的就是BO(Blackout,昏厥)。BO是潜水员体内氧气含量降低到极限、而导致大脑主动宕机来实现自我保护的机制。虽然BO本身不会对大脑造成实质性伤害,但自由潜水应当避免出现BO。
鸭式。普通人如果不经训练,不用说十米二十米,可能连三四米都不一定扎得下去,或者扒拉下去了很快也没气了。自由潜水依赖鸭式下潜(Duck Dive)动作来完成轻松的入水和下潜。
深度。衡量自由潜水技术的一个重要项目是恒重下潜(踢脚蹼,不借助其他外力,从水面下去到特定深度后返回水面)。世界纪录应该是130米左右;70米以上可称得上优秀水平;我目前可以达到40+米。大深度下潜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因为超过了休闲潜水范畴,这里不展开了。
以上,说了很多原理性科普性的东西。有问题,欢迎评论区提问。接着,结合照片再做些介绍,没什么逻辑,扯到哪算哪~
到了南宁,先下一趟水。
水潭在南宁周边不远,水很清澈,深度非常大,冬天水温也很适宜,23度左右并且没有跃温层。
包场包场!
说起跃温层,这可能是一个潜水员非常熟悉,但是非潜水员不太了解的概念。
在淡水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往往会出现温度在某一个点突然降低的现象。
比如夏季的水池水面有30度,可能到了7米左右就会突变至20度,然后到20米会降低到10度。
因为这种变化往往是突变而非连续的,就好像跨过一道结界一样,因此为“跃温”。
我甚至可以肉眼看到跃温层的存在(折射率、水的颜色不一样)。
类似的,还有跃盐层,即盐度突变的结界。
这儿我还想讲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国家的淡水资源,拥有足够进行自由潜水深度的水域,其实是不多的。以我所在的江浙沪地区为例,其实压根就不存在我目前水平无法征服的深度,最深的水体还是人工开凿的采矿坑,是不是很夸张。。所以,优秀的自由潜水资源,既要水质好能见度高,又要温度合适,又要深度足够,事实上是非常稀缺的。而南宁,恰好提供了不少合适潜水的地方,算是国内淡水潜水的圣地之一了。此外,国内也有某几个大深度(>30米)的室内潜水馆正在修建,我相信过几年,这项运动会更加容易进入到大众视野。
潜水员都围绕浮球在进行训练,我就是那个绿色的天线宝宝。浮球就是图里面黄色和白色像轮胎一样的浮力装置,起到固定潜水点、提供休息、放置物品的作用。
在浮球的下面,有一根底部吊着重物的绳子,垂直地指向水下。这跟绳子可以引导潜水员下潜和上升,对安全至关重要。绳子的长度可以调节,潜多深就放多长。
当天有很多小鱼围绕我们,非常有意思。这些小鱼就是找吃的,跟狗一样,也不怕人。但想伸手抓,是不可能抓得到滴。谁来给我科普一下子,这种鱼是啥鱼,好吃不?
我身上穿的是湿衣(Wet Suit),如果你是水肺潜水员肯定非常熟悉。但是自由潜水的湿衣在设计上会有少许区别。
对于20-26度的水来说,这件3毫米的湿衣就比较合适了。
我脖子上戴着配重,用来平衡湿衣带来的额外浮力,否则下潜会非常吃力。配重和浮力的管理,也是有非常多讲究的,初期接触甚至有些烧脑(物理没学好的,学自由潜会比较累哈哈)。。
整理绳子,为下潜作准备。收放配重也是个体力活。。。
我脚上的是自由潜专用的长脚蹼,属于双蹼,即左右脚各套一个。我后面还会展示一个单蹼的例子。
自由潜的脚蹼和水肺也不太一样。自由潜脚蹼更长、更轻、(更好看)、踢动起来更加省力。高端的脚蹼一般采用碳纤维材质,保证优秀的抗形变和回弹力。而水肺脚蹼主要是考虑适合于蛙踢的绝对推动力来顶流,比如Jet Fin,其设计就有很大的差异,重量也通常较大。
戴着这玩意儿游,真的很爽,那个推动力嘎嘎的。
这是一个我在泳池尝试踢碳单蹼的照片,动作可能不太标准。可以看到单蹼是同时固定双脚的,要求臀部甩动踢蹼(豚踢)。单蹼的动力更强,但一般只有专业人士会使用。
基于单蹼,还有一种美人鱼的玩法项目,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适合女生拍照……我还没有尝试过)。
入水的瞬间,这个就是鸭式技术,90度弯曲身体,入水会轻松很多。
开始踢蹼、下潜!从这里开始,我会一路蹬蹬蹬到20米左右。20米开始,在水压的作用下,我的肺部和湿衣体积缩小,身体进入负浮力状态,因此我可以完全不需要踢蹼,以自由落体的方式一路落到40米左右的目标深度。在目标深度,周围的水体会完全变黑,并且压力达到5个大气压。我可以感觉到胸腔受到挤压,口中的气体也急剧缩小,耳压平衡变得非常困难。但所幸这一潜中所有的挑战都被我顺利克服。
教练(安全员)来到大约20米接应回程的我。上升阶段,由于前半段的氧气消耗,身体进入“无氧”模式,乳酸快速堆积,大腿酸到销魂。接近水面时,由于氧分压迅速降低,因此有BO风险。这是安全员必须做好看护的主要原因。
回到水面,恢复呼吸,仿佛重生。这种潜完水以后彻底放松的感觉,有点类似于内啡肽分泌带来的平静和舒适,会上瘾。
潜水电脑表会纪录潜水的重要数据,比如时间、深度、曲线、温度、上升速度等。多提一嘴,我这款Shearwater Teric对于水肺+自由潜双修的朋友,真的很推荐。专业、可靠、简洁、耐用。潜水电脑表我也折腾过几款,这里不展开,有兴趣评论区可以聊。
这是南宁周边另一个潜点,直接在天然钟乳石溶洞内进行潜水,半训练半玩,体验还是很有意思的。平时比较昏暗,但是在特定时间会有阳光射入形成漂亮的水下光束。
这是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水潭,由广西复杂的地下水系统开口涌出形成。底部有复杂的地形,在约12米深处有一个石洞,可以从一侧钻过去到另一侧,洞内还有气室形成一个镜面反光。慢悠悠钻个洞,很好玩。
这些不是我的照片了,网上找来的。这里其实是想表达,前面照片都是以我最近淡水潜水训练为主,但其实海水潜水远比淡水更好玩!不仅海水的能见度会更高,蓝的更梦幻,你还可以看到一些“大货生物”,比如鲸鱼、鲸鲨、Manta和各种大鱼群,和他们一起畅游。此时,你会感觉你也是一条鱼,和大自然完美融为一体。这是任何自由潜水员都非常向往的场景。在自由潜水中有一个概念叫做MDR(哺乳动物潜水反射),它会让人心跳变慢、专注、血液流向大脑和肺部,来帮助我们适应潜水环境下的气体和压力变化。顾名思义,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MDR,只是程度不同。所以,自由潜水,也是唤醒我们体内古老海洋生物基因的一种方式,是不是很神奇?
零零碎碎的介绍就到这里,自由潜水这个运动的世界很大,还有很多我没有掌握的技术,和探索的领域。我只用一句圈子里很俗的梗作为结尾:
为什么我喜欢自由潜水?
因为在岸上我会有太多欲望,
而在水里我只有呼吸欲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