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花百万卖房留学,还值得吗?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我们应当反思的远不止是“留学还值不值得”,还需要进而反思教育本身:那不应当只是一套选拔、淘汰机制,而应当是启蒙智识、培养人性之材的支持系统。与此同时,教育并不能与社会现实脱节而孤立地存在,只有当每个人不分家庭出身和天赋高下,都能有尊严地活着,才会有更多人意识到,不是非得去留学或读大学,适合孩子个性和潜力发展的,才是最好的。
一位32岁的外卖骑手,因为能不能进小区的争执,被青岛中海国际社区的一名保安在大门口持刀刺死。这本来已经是个悲剧,但在这悲剧背后,更让人唏嘘的是:死者李凯越是个海归。他高中一毕业,家里就东挪西借,前前后后花了100多万,送他去澳大利亚留学读心理学,五六年前,他读完回国,开始打零工做木匠、自媒体、外卖员。
从根源上来说,悲剧的症结是双方规则的冲突:保安要阻止外卖员进小区,而外卖员则想尽快送达更多单。这一极端个案之所以那么有冲击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死者的身份,社会大众的反应难免本能地带上这样一层意味:一个深造归来的海归,本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不应该这么不明不白地死掉。
《带着爸爸去留学》剧照
自近代以来的很长时间里,留学是一项国家精英战略,旨在选拔少数知识精英,将国外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科技带回国内,服务于国家建设。直到最近三四十年,留学才逐渐成为一种个人发展规划:在国外呆了几年回来,在简历上写上这么一笔,求职时总归是一块更高级的敲门砖。到哪怕是十年前,“海归”这一身份总还是与“高端人才”联系在一起,各地的“海归创业园”也比比皆是。
但时代也真的变了。早些年留学的,大多是拿各种留学经费,个人和家庭承担的部分没那么多,然而近年来,留学渐渐变成了一门“生意”:发达国家的高校、海外留学机构和国内留学顾问为学生提供一份个人发展愿景,而家长和学生们为前途投资。
考虑到现在留学的巨额花费,大多还是父母全资,家长的态度就格外重要,那么这些出资人究竟是为什么支持子女留学?大部分恐怕还是希望子女能出息、拿张海外文凭能换来更好的职场入场券。从这个角度,就需要考虑“投资回报率”:砸锅卖铁花了100万,什么时候才能回本?
这么一想就会发现,很多家长之所以这么孤注一掷,实际上一直以来都有个默认前提,那就是低风险可以带来高回报——虽然钱花得不少,但有了海归文凭酒能换来前途,投资回报板上钉钉。然而,在如今坚硬的现实面前,这一点已经很难成立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两年社会形势变动,留学的投资回报率变得越来越可疑。多年前我就有同事去英国读了两年市场营销,毕业后回到原公司,但她之前干什么,回来后还是干什么,倒是那些没去出国留学的同事,在这两年里都升上去了。
这也罢了,现在国内求职的难度不断升高,智联招聘在调查国内人才求职竞争指数后发现,我国平均每个职位有34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海归”身份不见得就有什么必然优势,尤其如果留学的学校明确不高,文凭就更不值钱。许多海归赫然发现,他们的留学经历非但没能让他们求职时加分,有时反而成了减分项:有些单位会觉得你离开了几年,学了一堆用不上的屠龙之技,却脱离了国内的现实,还不如一些学历更低的新人听话好用。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何况,海归又怎么了?只要进入国内的职场,就得面对现实:如今求职,早已不止是凭你个人学历或技能,也要拼爹,靠的是全家的人脉关系。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事例:家里有钱,送去欧洲留学了几年,既没学到什么,也不愿留下来,回国来勉强找了家小公司,又被排挤走了,自己创业开店也宣告失败,最后还是靠家里关系安排了个安稳的单位。
在此,教育、学习和留学,也不是选拔和淘汰了,因为家庭出身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不同的孩子不仅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还不是一个加速度。这种情况下,只有天赋很高才能实现逆天改命,但大部分人毕竟都是普通人,普通的文凭也起不到多大作用,海外留学甚至连“镀金”都算不上。
《装腔启示录》剧照
因此,现实是:“学而优则仕”的默认条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打破了,教育和现实生活脱节,在校期间的成绩未必能证明能力,有能力未必就能找到好工作。再加上高房价的影响,当下大部分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质量可以说都是依托于家庭的综合实力。就像网上有人嘲讽的,“俺中学的真正天龙人对于什么投行/大厂/咨询/律所:‘啊?你在投行啊?哎呀,那可是辛苦钱啊’(并给予怜悯的眼神)。”
实际上,对不同经济条件的人来说,“留学”的意味也可能完全不一样。爹妈有钱到一定程度,上哪消费不是花钱?留学也是个花钱的途径而已。对这些家长来说,这事甚至可能属于“自己没精力但有钱,把子女送出去留学几年,总好过这不成器的留在家无所事事鬼混,别在这给我找麻烦”。
在这一意义上的留学,留学只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一种途径,但既不是捷径,也不是必然途径,和求职也没多大关系,反而更像是家长培养孩子从小弹钢琴、学画画或者追求其他爱好一样,主要是培养软实力,表明教养,至少很难在职场上“变现”。既然是一种消费行为,那么对这些家长们来说,留学也就不再是着眼于“投资回报率”了——谁去消费了还指望有啥回报?
《二十不惑》剧照
同时,作为消费,留学规划对任何一个家庭和孩子来说,确实都应当是理性权衡的重大决策,“卖房留学”更要量力而行,想清楚这么做是不是值得,以免期望落空时懊悔。这倒也不是说,留学只是“有钱人的游戏”,让子女“出去玩两年”,因为对一些家庭来说,留学还能摆脱中国人原先对于教育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毕竟很多家长是真诚地希望子女能享受自由的人生,管它最终结果如此,年轻时能周游世界、开开眼界,总是一段可贵的人生经历。
国内教育那种卷绩点的氛围着实令人窒息,对这些家长们来说,留学甚至不失为一条路,“救救孩子”。人类学者项飙前些年就发现,现阶段一些家长送娃出去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救人”,让孩子能像正常人那样成长:“他们觉得作为人他今后的快乐,对人生的基本理解,他的一份善心,对任何人关系的感知,这些都太重要了,所以要送他出去。”
《何以笙箫默》剧照
如果一个非常有教养、细心、有责任心,平素也很难与人发生冲突的年轻人,在澳洲留学多年归国,却只能去当外卖骑手,那这问题不是他和父母在留学一事上“投资失败”,而应当反思我们这个社会系统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按说这样一个人才找不到用武之地?
当然也有许多人嘲讽这是死者“沉醉于虚假目标、失去真实目标感”,“文科无用论”也再次沉渣泛起,仿佛沦落为这样的结局,全是他自己的错。然而,且不说他做木工制作家具、送外卖都是自己双手的劳动,没有任何可鄙的地方,这样的结局真的应当由他本人负全责吗?这种思维只是把发生在时间节点上的两件事并列,看起来好像是因果,但其实不是,因为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根本不是他本人能控制的,甚至再努力都不够。
在这件事上,我们应当反思的远不止是“留学还值不值得”,还需要进而反思教育本身:那不应当只是一套选拔、淘汰机制,而应当是启蒙智识、培养人性之材的支持系统。与此同时,教育并不能与社会现实脱节而孤立地存在,只有当每个人不分家庭出身和天赋高下,都能有尊严地活着,才会有更多人意识到,不是非得去留学或读大学,适合孩子个性和潜力发展的,才是最好的。
《名校风暴》剧照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