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森,你咋教会这鹦鹉说“我喜欢你”的?
最近看到两个事儿又让我想聊聊大家可能早就见怪不怪的鹦鹉说话。
一个是云南野生动物园长嘴就是“国粹”的灰鹦鹉,饲养员表示在纠正了但还没掰过来哈哈哈哈哈……
游客:说点好听的
灰鹦鹉:这个好听吗
一个是跨年参与了《一闪一闪亮星星》这电影的“张万森,下雪了”雪崩场之后,感觉还是剧版里张万森教鹦鹉说“我喜欢你”更浪漫……
人这鹦鹉怎么不骂人
那么如果我想养只鸟教它说话,该养什么、怎么养呢?
让鹦鹉说话的秘诀
鹦鹉在现代鸟类里面,隶属于新鸟小纲-南鸟类-鹦雀总目-鹦形目,鹦形目有四百多种鸟类,它们都被称为鹦鹉。鹦鹉和乌鸦、喜鹊、麻雀、燕子等所在的雀形目还算有点亲缘关系,看着隔壁雀形目有不少鸟类都展现出高超的智力,鹦鹉们自然也是不甘示弱。相对自身不低的脑容量、大脑负责语言系统的区域较复杂,这身装备本身就使它们可以记忆和模仿其它鸟类声音,以及一些并非鸟类来源的声音。
鸟类的纹状体有点类似于灵长类等哺乳动物的前额叶,都是和认知、学习、记忆相关的重要区域,乌鸦和鹦鹉都有类似的配置。图源:pngsucai.
在拥有学习脑子基础的同时也需要能说会道,鹦鹉气管附近的鸣管是关键。鸣管是鹦鹉等很多鸟类的发声器官,它们由气管的多个扩大的软骨环及中间的鸣膜构成。当气管里面有空气流动的时候,鸣膜就会震动发声。
鸟类鸣管,红色部分为鸣肌,鸣管壁上面的肌肉,
图源:scientificamerican.
那怎么能学人话?鸣管壁上的肌肉操控鸣管,调节鸣膜紧张度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鹦鹉在发声的同时还会伸缩脖子辅助调节鸣管的发声。口腔里面多肉的舌头也可以帮助它们在模仿声音的时候“字正腔圆”。
不过,学舌能力上,一些体型较大鹦鹉的学习能力往往会比较强,这和大型鹦鹉具有较大脑容量,有更强学习能力有关。像红绿金刚鹦鹉、葵花凤头鹦鹉、蓝黄金刚鹦鹉和讲脏话那只非洲灰鹦鹉就常常是短视频里的话痨。上世纪一只名字叫做Alex的非洲灰鹦鹉掌握150个英语单词,且理解这些单词的抽象概念,对数字、大小也有认知。
Alex教我背单词吧
而我们平时养在家里的,可以合法买卖饲养的“御三家”小型鹦鹉——桃脸牡丹鹦鹉、虎皮鹦鹉和鸡尾鹦鹉则没有太强的学舌能力(张万森教会一只玄凤说话也就是偶像剧里了)。
桃脸牡丹鹦鹉
虎皮鹦鹉
鸡尾鹦鹉
养小鹦鹉的朋友们也别着急,这些小型的鹦鹉在调教足够多的情况下,也会说出部分人类语句。调教的时候,可以用录音机重复放要学的话,而且需要同一个人去教它,说话时也尽量别有环境杂音,人教它时最好和它靠近、发音清晰(张万森这个姿势就可以),在清晨时分教学效果更佳,毕竟咱上学时候也有早读。
除了鹦鹉,它们都能说人话
其实,会说话的鸟儿不止是鹦鹉,还有养鸟圈子里面比较熟悉的两位常客——八哥以及鹩哥,它们属于雀形目的椋鸟科。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和鹩哥(Gracula religiosa)也拥有善于调控鸣管状态以发声的鸣肌,在野外的八哥常有学习其他鸟类叫声的记录。
三有保护动物八哥
图源:zoochat
鹩哥2021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图源:lesoiseauxdufaucigny.centerblog.
民间有个说法:对八哥的舌头动手脚,捻去八哥舌头上面的外皮,就会打开八哥说人话的“任督二脉”。不过这个说法明显是错误的,八哥舌头不被动手脚也能说出其他鸟类的“外语”,而伤它舌头反倒会引起应激反应、口腔感染和多种精神疾病。
都市传说:粤语鹩哥
还有其他会说人话的鸟吗?有,一些鸦科鸟类也有说出人话的相应记录。外国有人饲养的一只乌鸦名字叫Joe,学会了和主人说你好,之后被送往动物园里住了一段时间,当看到了主人来园子时仍会对主人说“你好”。2003年的北京芳草地,还有一只名叫“黑黑”的喜鹊住在人身边,它学会了说你好和谢谢,还会模仿汽车警报及小狗叫。这背后的原因也不用说,还是鸣管的力量和鸦科鸟类出色的大脑。
渡鸦路边英文搭讪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下,相较虎皮鹦鹉、斑胸草雀这些饲养种群庞大且驯养繁殖对野外种群毫无威胁的鸟类。八哥和鹩哥在市面上的售卖其实较为依赖野捕,人工繁育相对困难。八哥被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鹩哥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饲养八哥和鹩哥原则上已是违法行为。
说话鸟儿们的逃逸生活
目前在中国大陆能合法饲养的鹦鹉只有上文提到的御三家,还有河南省和安徽省开放了可以饲养其他鹦鹉的试点,包括费氏牡丹鹦鹉、紫腹吸蜜鹦鹉、和尚鹦鹉、绿颊锥尾鹦鹉(小太阳)。还有琉璃金刚鹦鹉、非洲灰鹦鹉、葵花凤头鹦鹉等列为拟解禁。
玻璃金刚鹦鹉
小太阳鹦鹉
费氏牡丹鹦鹉
不过合法饲养宠物鸟一定要善待它们,也要加强管理,鸟儿逃逸的话可能会很麻烦。
比如和尚鹦鹉。它们原产于南美洲,也曾被引入不少北美洲、非洲、亚洲的其他国家。怎么过去的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宠物弃养和逃逸。它们适应能力强大,主食植物的它们有时候也会开荤啃尸体吃昆虫,而且还会自己筑巢!
和尚鹦鹉,大面积绿色,飞羽蓝色,腹部灰色
图源:naturdata.
会筑巢的它们可与住树洞土洞的鹦鹉不一样,它们会选择在城市的电线杆上安家,还动不动就造个大巢,给电线杆子的输电和居民安全造成严重问题。这些家伙还很能吃农作物,破坏能力比肩海狸鼠赛过小龙虾。想把它抓起来当饭吃?不成!外来入侵物种靠吃解决是不可能,何况它们身上还有鹦鹉热和禽流感等疾病的病原物。这些疯狂的逃犯已经让西班牙马德里计划把它们绝育,美国一些州已禁止饲养。
西班牙电箱旁边的和尚鹦鹉巢
图源:Wikipedia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小葵花凤头鹦鹉,在因为宠物贸易的逃逸后,来到香港、新加坡,适应了气候成为归化物种,没对当地的农业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明显破坏。这些把他乡作故乡的小家伙,没准会给它们在老家的极危种群带来希望,老家的亲戚们很可能在遭受宠物贸易的非人虐待——被强行装进矿泉水瓶然后走私运输什么的……
嘤嘤,为什么要给这么漂亮的鹦鹦装水瓶里
图源:alchetron.
而原产于中国南方的八哥,曾在宠物贩卖下同样遭遇弃养逃逸,后凭适应能力定居北方,成为北方一些观鸟人眼中的“菜鸟”。八哥的一个故乡台湾岛,则出现了其他同属椋鸟科八哥属的鸟类——林八哥、爪哇八哥等。这群外来的“穷亲戚”因为生态位相似,和台湾本地的八哥疯狂竞争,导致台湾本地八哥遭遇栖息地破坏,数量锐减。
上林八哥下爪哇八哥,林八哥莫西干头更明显
这些命途多舛,或成为公害、或在海外“创业”的小鸟们,本应与我们共享这个自然,与它们和谐相处,兼具良好管理,是未来要继续走的路。
这里有能出声儿的鸟👇🏻
撰文 | 大清神龙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