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讨厌的书籍装帧设计都有啥?
当我在社交媒体上刷到那位博主晒出的照片时,我知道她想主推的产品是那款含有清新苔藓与黑醋栗碎叶味道的香氛蜡烛,但侦探精神让我试图从那张布局繁杂的照片中寻找更多信息。右下角那本只露出“半张脸”的书成功吸引了我的视线,虽然被众多杂物簇拥环绕,在照片中并非身处C位,还不巧被一片巨大的春羽叶片遮住了书脊,我仍从封面的磨损程度得出推断,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
《书店》剧照
一个念头迅速从我的头脑中冒了出来:“我要买!”另一个念头紧随其后:“这本书绝对没有Kindle版。”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开亚马逊网站,用一秒钟验证了我的猜测。第二秒,我立马舍弃了一天前刚刚立下的不再购买纸质书的誓言,打开另一个购物网站,将这本书放入了购物车。因为单价已经足够“免运费”标准,我不用再费时凑单。第三秒,付款成功,明天我就能收货阅读了。
我的完美计划是,将这本书放进我的包里,在每天乘坐四站地铁的通勤时间里,看上几页,最多两个星期,这本书就能被我啃完。但拆开包裹的那一瞬间,我就意识到自己错了。照片中的巨大春羽叶片遮盖了书脊的厚度,掩盖了真相,让我误以为这是一本薄薄的书,真相却是,这本书足足将近800页,厚度惊人,我的小包根本没有它的容身之处。通勤路上悠闲阅读的美梦瞬时破灭了。
《地铁上的读书人》剧照
翻开书页,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来了,如此厚的书,采用的却是成本较低的无线胶订,用这种方式黏合书页,需要占用订口的部分位置,所以翻开书籍时,根本无法彻底打开幅面。
另外,如若采用这种装订方式,理论上要将订口处内白边的位置留宽一些,以免文字嵌入页面订口的弧度里,影响阅读,但这本书的设计者显然忽略了这一点,留白过窄,不用力撑开书页,文字就有隐没的危险。经验也给我带来了另一重预感,如果我认真阅读此书,黏合剂不一定能撑得住,断胶、散页等状况是早晚会发生的事。
《但是还有书籍》剧照
仿佛腰带似的可怕腰封环绕书籍,上面印有宣传推荐语,大意是此书为作者的巅峰之作,还被某几位名家联袂推荐。很不幸,我可不吃这一套。在我看来,只要这位作家身体健康,尚未缠绵病榻,“巅峰”就是一个荒谬的“过誉”,最好的永远是下一本。至于联袂推荐,真不巧,我恰好知道其中的一位作家不亲自写书、以找人代笔而闻名,他“诚意推荐”的可信度着实值得商榷。
《成为简·奥斯汀》剧照
《华盛顿邮报》书评人迈克尔·德达偏好收藏正文字号比较大的书,我也如此,倒不是由于视力欠佳,而是因为在同样大小的页面上,字号大、行距宽的排版方式能令阅读行进速度更快,“刷刷刷”的翻页声能带来更多的阅读满足感。因此,对于这本字号小、行距窄的新书,我只能重拾大学时代为了减轻书包重量而采取的“裁书”恶习,每天裁下两页放进包内,通勤往返路上各读一页。
排版:南溪/ 审核:同同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生活圆桌”栏目读者投稿文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个人问题投稿
微信公号投稿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读者来信投稿
生活圆桌投稿
头条号“粉丝信箱”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