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赛:新冠大流行有望结束!人类终于要走出新冠的梦魇了吗?
持续肆虐近三年的新冠疫情,可能终于要走到“终点”了。
9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Dr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例行疫情发布会上表示:
上周全球报告的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死亡病例数已降至2020年3月以来的同比最低水平。
这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结束“近在眼前”。
谭德赛称,世界目前正处于战胜疫情的最佳时机。
据联合国新闻报导,谭德塞表示,“我们现在处于前所未有的有利位置来终结这场大流行。虽然还未走到那一步,但终点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战胜新冠疫情的“终点线”快来了。
谭德塞同时打了一个比方来敦促各国,“一位马拉松选手不会在看到终点线时就停下来,而是会用剩下的全部精力跑得更加努力。我们也必须这样做。”
他表示,如果我们现在不抓住这个机会,将面临更多变异、更多死亡、更多破坏和更多不确定性的风险。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世卫组织呼吁全球所有国家继续坚持抗击疫情,如为包括医疗系统工作者、老年人在内的高危人群接种疫苗,持续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核酸检测)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3月11日正式宣布新冠疫情的爆发已经构成全球大流行(Pandemic)。
2020年3月,WHO官网的新冠疫情通报栏突然变成了红色
“全球大流行”不仅意味着疫情严重程度的升级,更代表着抗疫难度也大大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截至2022年9月11日,
全球累计已有超过6.05亿人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人数超过640万。
谭德赛在9月14日的讲话中向世界发出警告:
如果各国现在不抓住这次机会结束疫情,那么更多的变异毒株和死亡病例还会继续产生,并且经历更大的阻碍与不确定性。
新冠病毒经过两年半的不断变异,
已经衍生出数千种不同的毒株。
比如,不久前美国闹得很凶的BA.2.12.1毒株现在被新毒株BA.5卷没了。
我国也在7月6日首次出现BA.5变异株的本土病例。
9月初,守住祖国“南大门”的2000万深圳人共同经历了一场和BA.5变异毒株的“阻击战”。
官方权威结果显示,BA.5变异株2分钟左右进入宿主细胞,20-30分钟左右在上呼吸道呈现指数复制,12-24小时后开始感染和传播,最快5.5个小时就开始感染和传播,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24小时核酸。
目前,BA.5已经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出现,取代BA.2成为欧美最主要的流行毒株。
作为迄今为止传染性最强的新冠变种毒株,BA.5与自己的“兄弟”BA.4非常相似。
这两种毒株的不同之处,仅在结构蛋白N和M、非结构蛋白NSP4以及辅助蛋白Orf6和Orf7b中的一些突变。
而这些细微的突变给予了 BA.5毒株更多的复制优势,在北美和欧洲的传染速度如海啸般超过 BA.4。
BA.5最普遍的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的症状比较相似,如流鼻涕、嗓子痛、持续咳嗽、头痛、疲劳、肌肉疼痛等。
但味觉和嗅觉失灵的症状在感染BA.5的患者中比较少见。
不到1/3的患者有短暂发烧的症状。
虽然症状听起来并不算严重,但BA.5毒株是迄今为止传染性最强、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新冠变种毒株。
医学界通常使用基本繁殖数(R0)来衡量病毒的传染性。
基本繁殖数(R0)的意思是,病毒在没有免疫力的人群中感染的平均人数。
让我们来看看几种新冠毒株的R0值:
2020年初,武汉封城时流行的毒株R0为3.3 德尔塔(Delta)毒株的R0为5.1 奥密克戎BA.1的R0为9.5 奥密克戎BA.2的R0为13.3 奥密克戎BA.5的R0大约为18.6(数值来自一份南非的研究报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