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国,欧盟经济的下一步判断
前段时间在公众号更新的时候,提到几件事,一个是出口可能要往下,一个是少看政策多看固投,还有一个亟待验证的,就是今年冬季会不会有气温的急剧变化。
由于还没有到冬天,因此现在还吃不准,如果入冬以后气候突然异常,那你起码明白你要怎么做了。
也看看欧洲那帮倒霉鬼到底能扛多久。
出口往下是早就预料到的,8 月末八大枢纽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再次回落,8 月出口增速较上月回落10.9%,很显然不可能维持如2021年那种需求高峰。
前几天美联储发布了通胀数据,8月CPI同比上涨 8.3%,环比上涨 0.1%,我们回顾一下美国自2021年通胀起的数据:
美国2021年每月CPI同比增长速度:4月4.2%,5月5%,6月5.4%,7月5.4%,8月5.3%,9月5.4%,10月6.2%,11月6.8%,12月7%
2022年1月7.5%,2月7.9%,3月8.5%,4月8.3%,5月8.6%,6月9.1%,7月8.5%,8月8.3%
很显然,通胀压根没下来,核心CPI环比增长0.6%,大幅高于预期和上月数值(0.3%),并且在去年低基数的作用下,同比增速重新从5.9%反弹至6.3%。
核心通胀是剔除了能源和粮食数字的。
换句话说:拜登这次不能再拿俄乌战争给自己找借口了。
同时在之前的公众号文章里面,我已经和各位普及过工资--通胀螺旋,不再赘述。
我们分解一下这次通胀的推动力:
商品部分,商品部分能说的不多,只有家庭用品和汽车价格值得一说,8月份除汽油以外的运输产品价格同比增速9%,较上月8.7%的增速略有上行,但是增幅不大,而且从趋势上看,商品下行基本已经成为定局,汽车价格对于通胀的推动力会变弱。
服务部分,出现了明显的上行,其中最大的推动力是住宅项目,贡献了58%的核心通胀,不过美国房子目前成交量日渐萎缩,外加上已经从年初的61%下降到58%,日后肯定会继续走弱。
但是医疗、交通、娱乐和教育等其他主要服务项对于核心通胀的贡献度从年初的 32.3%上升至了 36.54%,更要命的是,现在还远远看不到头。
虽然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不断的进行收紧,又是加息又是缩表,但是无奈财政方面拜登还在放水,8月份4300亿的抑制通胀法案,免了3000亿的学费贷款,这些都是钱。
虽然很多人喜欢聚焦于美联储的动作,但是我认为美国财政部的动作也不可小视,一边放水一边灌水,万一灌的水比放的水多,搞不好通胀会继续攀升。
这里面关键数据还是财政部到底有多少钱:
从数字来看,财政部余额依然高于疫情前的任何时候。
也就意味着拜登还可以大笔花钱。
虽然理论上拜登可以把这笔钱用来消灭国债之类的,但是以我对美国政客的认知,我看拜登更有可能把这笔钱搞收买人心,搞分赃。
我对于未来短期内美国的通胀不乐观。
不过好消息也不是没有,8月份的PPI同比增长8.7%,较前值大幅度回落,这意味着美国至少是有通胀下降的可能的,而不像德国,连一点点希望都没有。
最后还有能源的问题,美国页岩油企业已经明确表示已经无法增加石油和天然气供应,这代表欧洲这个冬天格外寒冷,意大利已经开始在教如何用最少的天然气煮面,讨论的沸沸扬扬,想想意大利也是正经的G7发达国家,今天晚上做饭,我用天然气都用的有点……高兴
中国问题
这段时间美国发布了不少政策,包括对我国的芯片发展进行限制,以及企图在新能源车部分对我国进行排除。
进口替代这一块我已经不需要多说,记得,要买就买龙头,非龙头不买。
说说现在的经济情况吧,我国经济实际上早就到了该大规模调整的时候了,逐步转入内需是一种必然,从某种方面说,是出口过于旺盛,反而拖累了转型内需的时间。
人也好,政策也好,都是有惰性的,永远不要指望有所谓的主动性改革,改革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被推着前进的,中外都是,没有例外。
很多人想象中的内需的问题,是居民收入的问题,这话对,也不对。
居民分配问题确实是其中一个方向,但是很多东西,例如统一大市场,经济依然管得太死等等原因,导致了内需没有起来,甚至可以说外需过于旺盛都是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躺着出口比内部改革更简单,既然如此,谁不愿意躺着呢?
我国未来的方向是强化高端制造业,大力发展服务业。这几年由于制造业被无限度的拉高,导致有些人甚至连袜子鞋子这类的制造业都不想放过,一旦流入越南,孟加拉国就暴跳如雷----没有必要。
实际上过去十年,服务业吸纳的16岁到24岁的年轻就业人口比例,从44.9%大幅度升高到68%,有25%的青年就业人口从农工业撤出,其中进入互联网之类的新兴服务行业的高达13.9%,教育,政府等公共部门的高达8.5%。
实际上就在今年上半年,新兴服务业是吸纳青年就业人口最多的,这种情况在未来可能会加速。
而即便是如此多的青年就业人口被从农工业撤出来,那么问题是来了:我国的农工业受到影响了吗?
并没有。
我国的出口态势其实非常不错。
那说明农工业实际上在这一块就业已经完全饱和了,继续往里面加人除了加大内卷没有任何意义。
服务业和农工业不一样,需要进一步的解放经济的管制。
所谓的扩大消费,不是说给每个人发钱,一个人吃喝拉撒,该能消费多少?
一顿饭,一张床,但是服务型消费是无止境的,解开中国消费的密码,可能就在服务型消费上。
最后说一下目前欧洲的问题。
欧洲重工业肯定是完蛋了,我们随便算一下成本
这是8月份的批发电价
那就按450算了吧
0.45人民币一度
波动非常厉害,低的200,高的700,那就取中位数吧,400。
0.4欧元一度
关于算法可能取得数值不同,我之前算过一次,这次肯定和之前算的不一样,意思到位就行。
批发电价不代表实际到户电价。中国也有非常便宜的地方,甚至压根没有接入电网的。
不过为了公平,我们一致测算吧,就用批发电价。
我们看看各个原料生产耗电如何
中国成本:13300*0.45=5985人民币
德国成本:13300*0.4=5320欧元=37285.22人民币
那么德国成本比中国成本高37285.22人民币-5985人民币=31300.22人民币=4461.7716美元
其他工业生产,例如合成氨,钢铁,玻璃等等都有较为固定的计算方式,可以直接套用,我不打算继续举例子了。
每吨4461美元的差价,这是不行的。
其他原料,例如合成氨,钢铁,玻璃等等都有一定的计算方式,大致也和上面差不多,无非是差价的多少罢了。
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这些都是耗能大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