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美元+欧元总和!人民币,逼近300万亿!公众号新闻2024-01-16 00:01(2024开年,大变紧随而来——新公司法怎么解读?2024年房价走势将如何?接下来一年普通人的财富策略如何制定?点击橙色按钮预约智谷趋势创始人严九元的直播,开年认真聊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最新的货币供应量数据,截止2023年12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狭义货币(M1)余额6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8.3%。根据现在的央行公开数据,M0和M1数据都是从1978年1月开始,可统计历史为46年,而M2数据则可以追溯到1952年,可统计历史为71年。其中,最受人关注的人民币广义货币M2的供应量,2023年12月达到292万亿,不出意外的话,很可能在2024年3月会突破300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单独看几个重要节点人民币广义货币M2的数据:1955年,新版人民币正式代替旧版人民币(新旧币兑换比例1:10000),145.9亿元;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开启,1159.1亿元;1994年,中国汇率并轨改革,3.4万亿元;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45.3万亿元;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前夕,199万亿元;2023年底,292万亿元。现在的数据,相比新币启动、改革开放启动、汇率并轨启动、金融危机爆发、新冠疫情爆发,分别增加了20000倍、2500倍、85倍、5.5倍和47%。换句话说说,如果以个人存款占全部人民币存款的比例来计算,现在的1万元钱,相当于:1955年的0.5元;1978年的4元;1994年的120元;2008年的1500元;2020年的6800元。用GDP来代表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话,M2/GDP则表征了一个国家经济的货币深化程度,通俗来说,M2/GDP,就是一个社会“金钱化”程度;反过来,GDP/M2代表了一个社会里,每1元的货币能带来的经济增长量,通俗来说,就是“金钱的效率”。毫无疑问的是,过去70年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金钱化程度在不断加深,而随着经济货币化深度的增加,货币发行带来经济增长的能力,却在逐步下降:1952年,中国经济货币化程度仅有15%,1元广义货币对应6.7元GDP;1978年,货币化程度32%,1元广义货币对应3.17元GDP;1990年,货币化程度81%,1元广义货币对应1.23元GDP;2008年,货币化程度149%,1元广义货币对应0.67元GDP;2022年,货币化程度220%,1元广义货币对应0.45元GDP。除了纵向对比之外,我们还可以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横向对比一下。当今世界最大的6个经济体分别是美国、中国、欧元区、日本、印度和英国,美国和中国的M2数据是广义货币,而欧元区、日本、印度和英国则采用M3作为广义货币。说明:根据各国央行、经济统计部门的数据汇总,GDP采用三季度数据,广义货币则采用11月份数据。根据这个表格,按照M2/GDP来衡量,世界6大经济体中,经济货币化程度最深的是日本,其次就是中国,而美国和印度的经济货币化程度,反而是最低的。如果反过来,从GDP/M2的数据来看,1元广义货币发行所能带来的经济增长,印度和美国现在是最高的,而日本和中国则是最低的。如果都折算成美元的话,在中国GDP只有美国63%的情况下,人民币广义货币发行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元+欧元的总和。就在周五,除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2月及2023年全年的货币、金融数据之外,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还一并公布了中国的CPI和进出口数据——最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广义货币的供应量逼近300万亿元,几乎等同于美国+欧元区总和的情况下,中国的CPI通胀率和PPI通胀率,依然双双维持在负值的水平上。如果做出来过去1/4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长率与CPI通胀率的图表,你会发现两者基本没什么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印不印钞票,跟通胀基本没啥关系。就这种结果,我也不知道,该夸统计局关于通胀率的设计巧妙,还是中国政府和央行调控得当,或是中国国内的生产力实在太强大,生产能力的扩张足以弥补广义货币的扩张,由此使得,中国的物价指数上涨,整体上能与广义货币发行增速基本无关联。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