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与冰心齐名的民国大才女,94岁还能写自传却参不透爱情,孤独终老
老粉都知道,米粒妈最喜欢挖掘民国时期的才女。
民国时期的文坛,可谓百家争鸣,出了不少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如萧红、张爱玲、冰心(她们的故事戳下面的链接)。
跟林徽因相爱相杀、民国三大才女之一、活到98岁,她这一生有多精彩?
然而鲜少人知道,民国时期有一对才女组合叫“冰雪聪明”,其中“冰”是指冰心。“雪”就是苏雪林。她们两人年纪相仿,才艺相当,成为当时文艺界双姝。
▲冰心和苏雪林
民国是新旧文化交替的时期,民国时代的女作家受了新思潮的影响,在婚姻方面许多人争取婚姻自主,追寻自己的幸福;当然也有人所遇非缘,徒留一声叹息。
米粒妈觉得,在民国女作家的婚姻上,苏雪林算是最独特,也是最让人惋惜的的一位。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封建婚姻,却又无可避免地陷入其中。她并非所遇非人,丈夫也是有名的大才子,然而却夫妻分房36年,以致无儿无女,孤独抱憾终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都经历了什么?
离经叛道的才女
1897年3月,苏雪林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的一个普通的官宦世家,原名苏小梅。
她脸蛋圆润,长相秀气,自幼喜欢读书。自幼家境殷实的她,被要求学习琴棋书画,往名门淑女的方向去培养。若无意外,她将成长为一位传统闺秀,嫁人安份度过一生。
然而,她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渴望像哥哥一样读书留学。
可是,现实却是,当家中哥哥们受新式教育,她只能一遍遍的抄写《三字经》、《女训》,对哥哥学的东西只有眼馋的份。
他的祖父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并不希望苏雪林读太多书。到了一定时间,女子就要嫁人生儿育女,相夫教子,这也是绝大多数旧式女性的归宿。
但苏雪林却不甘心,因此,哥哥们从大城市中拿回来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她总是抢着看。时间长了也受了很多新思潮思想影响。
苏雪林不但热爱新文化作品,她对传统文化也是涉猎甚广,且初露锋芒。
当家中姐妹热衷女红的时候,苏雪林对书籍天生情有独钟。她幼时便广泛涉猎《三国》、《水浒》、《阅微草堂笔记》等古籍,还模仿其笔调来写日记。
后来,父亲见她聪明,就亲自教她《古文观止》、《古诗源》、《古文辞类篆》等典籍。慢慢地苏雪林学会了做七言五言诗,连家族中最有学问的四叔都赞叹不已。
她还擅长作画,经常临摹古书上的画像,画什么像什么,时间长了,乡邻都知道她能诗善画,都经常拿来纸扇等请她作画,很快,苏雪林便成了十里八乡的“神童”。
苏雪林的少女时代就是在这样的苦读中渡过的,她涉猎广泛,又聪明过目不忘,为她将来的文学之路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然而她的家里并不在意这个。长辈们更在乎的是她赶紧辍学嫁人,相夫教子。生怕她年纪大了,不好找婆家。
可是接受新思想的苏雪林怎么会接受包办婚姻呢?不出所料,她对封建家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非常反感,渴望着一场罗曼蒂克的自由恋爱。
苏雪林家境不错,然而却重男轻女。就连她的名字苏小梅,也是母亲随意起的。
因为想着长大以后是别人家的人,苏雪林从小并不受重视,她的祖母对她尤为苛刻,甚至还逼着她按照旧习俗缠了足。她身边对她好的,只有她的母亲。
苏雪林的母亲名叫杜浣青,性格勤勉隐忍。由于丈夫长期在外求功名,她一个人在家侍奉婆母,婆母对她苛刻,她却无怨无悔操持家务,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
苏雪林和母亲的感情很深,即使到了成年成名后,仍然经常用“杜若”、“浣青”等与母亲有关的笔名。后来即使是她的婚姻,完婚的初衷也是跟母亲密切相关的。
苏雪林16岁那年,家里就给她定了和张宝龄的亲事。
苏雪林无力反抗,只好答应下来,但一直找借口拖延婚事。家里一直催婚,直到苏雪林大病一场才有所收敛。
苏雪林知道在这封建家庭里,自己的结局只能是尽快嫁人。她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出走,1921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去法国留学的机会。
因为知道家里肯定会反对,所以苏雪林在临走前一天才和家里宣布了这个消息。然后不顾家人闹腾,毅然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
并不顺利的情路
苏雪林来到了法国,感觉新天新地终于可以自由恋爱了,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她在异国水土不服,又大病了一场。
大病愈后,苏雪林身边出现了一位仰慕者,就是她在《棘心》中被称作秦风的人,这位秦风,对苏雪林仰慕已久,感情攻势热烈,很快就向她提出了求婚。
苏雪林还没有尝试过异性的追求和恋爱的滋味,说不动心是假的。可是也不想很快地答应,想相处久了考验一下看看。
过了甜蜜而忐忑的几个月,有一天她突然接到好友的来信,说在家乡听到谣传,说她在法国已经自由恋爱结婚了。苏雪林不怕家乡的流言蜚语和夫家的责难,唯独怕母亲的忧伤,因此她选择了斩断情丝。
为了使苏雪林彻底死心,父母的口信很快就跟来了。“你可是有未婚夫的人,立即回家和张宝龄结婚。”
父母口中的未婚夫张宝龄,到底是什么人呢?
张宝龄是上海五金富商张余三的儿子,家境富裕。虽说是生意人家,但是这家人却是国学爱好者。张余三看过苏雪林的几本书,非常欣赏未来儿媳的才华。
而且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配得上儿媳妇,张余三还专程把儿子送去出国留学。
这位张宝龄虽说是富家子弟,但丝毫没有富家子弟的骄纵。他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以后,被送去了美国留学,随后又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读造船专业。放在今天,张宝龄也是个妥妥的精英学霸。
两人都是留学生,都是才华横溢,这看似一桩不可多得的美好姻缘。
然而事实上他们俩却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法国,没有感情基础,相互间也并不了解,连面都没有见过。
这怎么行呢?苏雪林选择了反抗,连夜修书一封递回国,表达了想取消婚约的愿望。
没想到父亲和母亲各回了一封信,把苏雪林臭骂了一顿。当时苏雪林的母亲已经病得很重,她一边打悲情牌一边责怪女儿,说她如果不回乡履行婚约,父母就会死不瞑目,在乡邻面前也抬不起头来。
苏雪林对母亲的感情之深,使她成为了“孝心”的奴隶。她在思想上是个接受了新思潮的女性,但心目中仍然唯母命是瞻,而这份成全孝心的婚姻,也成了她一生婚姻悲剧的来源。
她被迫回到家乡,和这个叫张宝龄的男子结婚。只是她不知道,在她沦为了包办婚姻牺牲品的同时,对于张宝龄来说同样如此。
原本可以幸福却错过
苏家为什么非要苏雪林嫁给张宝龄呢?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思想,其实还是有为苏雪林幸福的考量的。毕竟这两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也都有留学背景。
只是他们忽略了,学历和背景相近,也还得志趣相投。虽然苏雪林和张宝龄都是留学生,但他们所学的专业大相径庭。
张宝龄是麻省理工高材生,也是我国工程界的重量级专家。但理工科出身的他“直男”气息严重,和文科出身,爱好风花雪月感性世界的苏雪林格格不入。
▲苏雪林(右)与琼瑶
比如,有一回两人外出,苏雪林感叹今晚的月亮真圆,张宝龄就在旁边闷闷地来一句:“再圆也没有我的圆规画得圆。”
这操作……米粒妈也觉得真无语了。
还有一次两人结伴看花,苏雪林赞叹一朵花开得漂亮,张宝龄竟然在一边冒出一句:“花是植物的生殖器”。
虽说这话在科学上没毛病,但是那个时候…这位老兄瞎说什么大实话呀!
像这样的众多生活小事累积一起,虽说不致命,但是也足以让两人相对无言了。
不过,身为理工男的张宝龄,还是有他独特的浪漫方式的。他用积攒下来的家产,在苏雪林供职的东吴大学旁筑起了一栋爱巢别墅,还专门把它造成船的形状。
可是能在张宝龄的眼中,造成船的房子意味着和爱人能够风雨同舟,但是苏雪林显然不这么想。
苏雪林觉得,这个房子不是为她而建造的。她在她的著作《家》中抱怨道:“住在船型的房子里面,有说不出的不舒服。”也许苏雪林觉得船一样的房子总是有种在大海上漂泊感,随时会沉没吧。
总之,在生活累积小事磋磨中,苏雪林感觉与张宝龄说不到一起,干脆分房而居。这一分居就是36年,但他们始终却没有离婚。
张宝龄真的是那么差劲吗?米粒妈觉得其实真不见得。
在苏雪林的母亲眼中,这个女婿是一等一的好。侍奉汤药、跑前跑后从不含糊,如果没有因为“爱屋及乌”,是很难做到的。
有一次,苏雪林和张宝龄闲谈中提到一句,“情侣之间还是用家乡话交谈比较好”,张宝龄就记在了心上,短短一个月就学会了苏雪林那边的家乡方言。
这已经是把一个人放在心上的表现了,不然怎么会因为她一句无心的话,想方设法来博她的欢心。
可惜那时候的苏雪林,仍然满脑子是张宝龄的不解风情。她的工资宁愿交给姐姐,也不宁愿交给身为丈夫的张宝龄。
而且,在苏雪林眼中,张宝龄根本不是爱她,而是只是想找一个伺候他的女佣人。
有一回,张宝龄肠胃病发作疼得不可开交,想喝点妻子煮的粥和汤,跟苏雪林一讲,没想到被严词拒绝了。
“我是新时代的女性,怎么能伺候男人呢?”
还有一次,张宝龄几个朋友来做客,想见识一下女主人的拿手菜。张宝龄想请苏雪林下厨,这本来是人之常情,但苏雪林仍然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在苏雪林眼中,新时代的女性应当有独立的样子,不能整天围着丈夫和灶台转。但是夫妻之间 相互照顾、相互付出,这是一件多么平常的事情啊!
家是讲爱的地方,如果连这都斤斤计较,那还成什么家呢?
米粒妈觉得,其实张宝龄应该是很爱苏雪林的,不然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他完全可以离婚去寻找他新的幸福,但是他还是忍受苏雪林的做派,一忍就是数十年。
相比起那许许多多的民国渣男,其实张宝龄并不渣,甚至道德底线还挺高。在和妻子感情如此淡漠的情况下,他还始终坚守忠贞,一辈子只有苏雪林一个女人。
抗战胜利后,苏雪林选择到台湾发展,而张宝龄则留在了大陆。这一别,就是一生。
1961年,张宝龄因肠胃病逝世。半年以后,苏雪林才接到了他不在人世的消息。
一世夫妻,竟然连先走的一方葬礼也没能参加,这是多大的悲哀与讽刺啊!
这时候,苏雪林才想起张宝龄的好来。想起他为自己学的方言,想起他对自己母亲的照顾,想起他在肠胃病严重的时候,向自己要的那一碗汤。
那一碗汤,她始终没有给他,到现在再也没机会了。
人生很短,莫为外因断幸福
在写苏雪林故事的过程中,米粒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相信也是很多读者不解的:他们俩既然过不到一起,为什么不离婚呢?
那个年代,离婚固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但也不尽然。与其一辈子两看两相厌难受,真不如分开各生欢喜干净。
然而,苏雪林内心是矛盾的。当初,她因为母命而选择和张宝龄结婚,现在又同样因为不愿让母亲伤心,而和张宝龄凑合下去。那么多年了,为了她“传统好女人”、“孝顺女儿”的人设,也不愿意离婚。
晚年苏雪林想起对张宝龄的种种,不是没有后悔的。
她在94岁的高龄,写了一本回忆录。在回忆录中说到:“我不是一位合格的妻子,我也实在觉得对不起他。”她自嘲有今天的学术成就和地位,都要拜这不幸的婚姻所赐。
她给张宝龄的侄子写信,信中表达了对丈夫张宝龄的愧疚,希望对他的侄子一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而另一边,张宝龄病重逝世前的一幕更是令人动容。那年侄媳妇曾经想给他织一件毛衣,毛线不够想把他的一条围巾拆掉,他却不让,因为这围巾是苏雪林亲手织给他的。
后来,张宝龄常常要侄媳妇拿那条围巾给他看,每每抱着都默默流泪喃喃地说:“是我没有给她想要的爱情。”
这么凄美的虐恋,如果拍成电影一定赚足观众的眼泪。但是对当事人而言,恐怕只剩下虐了。
张宝龄去世的时候,苏雪林才61岁。但是终于恢复自由身的她,却没有再寻找自己的第二春,一辈子无儿无女,孑然一身。
苏雪林在中国文坛是有名的才女,也为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但她的一生是孤寂的。
她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成长,受尽了长辈的冷漠和呵斥,维护她的只有母亲一人。因此她为母亲的快乐而活着,即使婚姻被母亲安排也逆来顺受。
婚后,她因内心潜藏对包办婚姻的不满,潜意识中放大了张宝龄的缺点。而即使觉得张宝龄再不好,她也为了母亲和世俗的眼光选择了隐忍。
而米粒妈真心觉得,爱情和婚姻就是一场双向奔赴。只有一方的付出,或者另一方只知道索取,而对对方的好视而不见,这份爱是很难长久的。
如果,苏雪林当时能够看到张宝龄的付出,懂得他的好;如果张宝龄也能察觉到苏雪林的情绪需要,适当投其所好,那这份感情也许不是现在的结局。可惜,没有如果。
人生万千,世事无常。
所以,如果一段感情或婚姻值得,那就好好经营吧,一生一世执手相看。
如果真的无法过到一起,那就尽早分开吧,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千万不要因为别的原因,无休止地折磨自己,也断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点赞+在看,愿我们和我们的女儿都能经营好一生的幸福,和相爱的人携手共看世间繁华。
新一轮降温又又又开始啦!美美的外套、厚衣服都准备好了吗?
自从手握奢牌代工厂资源,再也不用担心品牌溢价~da牌品质+白菜价,真的太爽啦!
这周我准备了Burber*y同款式风衣、The*ry同厂西装以及知名品牌同厂针织衫,都是换季刚需,性价比高到超乎你想象~
妈妈们都注意啦,本周有一个紧急开团:《新东方小学英语宝典》,对标原来新东方线下课里使用范围最广、报课人数最多的班型简单来说,就是新东方最火爆的线下泡泡英语课被1:1搬到线上了!用线下课零头的价格可以学一整年全网随时抢断货,大家动作一定要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