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左岸的小影院:与艺术电影不期而遇
法国是电影艺术的故乡,也始终是艺术电影生产的重镇。不同于好莱坞生产模式下的主流商业大片,最令法国电影人骄傲的是他们独立创新、代表美学先锋精神的艺术电影创作。法国的电影观众是幸运的——仅在巴黎,每天在影院上映的电影就超过100部,其中除了那些全球同步上映的商业电影,更多的是被归为“艺术电影”的独立电影、经典老片、纪录片和小众外语片。据统计,法国每周约有80万人(次)会在影院观看一部艺术电影。那些遍布大街小巷的电影院,不但见证了法国源远流长的电影传统,也滋养着当代法国人的文化生活。
1
1895年12月28日,33名观众来到巴黎歌剧院附近的“大咖啡馆”,在地下一层的“印度厅”内观看了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短片。这是史上第一次公开售票的电影放映,而这一天也被广泛认为是电影这门“第七艺术”的诞生日。实际上,在此之前,卢米埃尔兄弟就在巴黎拉丁区免费放映过他们的电影。那时,专门放映电影的场所还不多见。一块幕布,一台放映机,一个足够黑暗的空间,几排座椅,就是一个临时放映室。逼真的影像让观众感受到巨大震撼,也轰动了整个城市。
卢米埃尔兄弟
虽然今天最著名的艺术影院大多集中在巴黎,但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电影院却是位于地中海海滨罗讷河口省拉西奥塔小镇的“伊甸剧院”。这家剧院1889年开始营业的时候,电影尚未问世。1895年夏天,卢米埃尔兄弟来到拉西奥塔度假,在这里拍出了随后令世界瞩目的短片:《火车进站》《婴儿吵架》《海水浴》等。当时,他们就在伊甸剧院组织过几场免费放映。1899年3月21日,伊甸剧院开始正式售票放映电影,250名观众在这里观看了卢米埃尔兄弟的《拉西奥塔起航》等影片。这一天被载入史册,伊甸剧院也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最古老的电影院,直至今日仍是小镇居民时常光临的观影场所。
世界上第一张电影海报《水浇园丁》
再看巴黎,虽然当年的“大咖啡馆”已经不复存在,但艺术影院的数量和节目质量却是首屈一指的。许多建于20世纪初的影院只有一两个影厅,却见证了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的发展历程。如今巴黎现存最古老的电影院是拉丁区的“先贤祠影院”。这家影院于1907年开业,一直到今天还是重要的艺术电影放映场所。这座影院现在最著名的是顶层由法国国宝级女演员凯瑟琳·德纳芙设计的沙龙空间,许多与电影相关的公众讨论都在这里开展。除此之外,像大多数传统影院一样,它还保留着最初的样子:一个主影厅,每天只排一部小众艺术电影。无论观众多寡,每天暮色降临时,门前红色的霓虹灯总会准时亮起,迎接着热爱电影的人们。
1911年,雷昂·高蒙在克里希广场建造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宫,使看电影成为一项喜闻乐见的大众娱乐活动,新影院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巴黎已有180多家影院。但这时,电影还只是一种娱乐手段,“电影艺术”的概念要到20世纪20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出现时才逐渐深入人心。安德烈·布勒东、费尔南·莱热、雷内·克莱尔和热尔梅娜·迪拉克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选择在1926年开业的乌苏林影院放映他们的作品。这座影院地处法国最高学府之一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附近,是文艺青年和学生聚集的中心。这些标新立异的实验电影吸引了大量对先锋艺术充满热忱的年轻人,也成为全球现代主义潮流的重要一环。
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全面取代无声电影,又为电影的大众化带来了新一波动力。巴黎的影院数量在十年间几乎翻了一倍,在二战结束时达到354家。这一时期,电影院的定位也出现了明显的分野。位于右岸的大型影院大多数由百代、高蒙等大型电影公司运营,主要放映大众喜爱的商业电影。而左岸的特色则是私人经营的小型独立影院,节目类型更加多元化,也更符合知识分子的趣味——这正是所谓“艺术影院”的典型特征。这些外表毫不起眼的小影厅里既留下了数代法国电影人的身影,也是萨特、加缪等文化名人青睐的休闲场所。特别是二战中被德军占领时期,幽暗的影厅为巴黎人提供了暂时的精神家园。从1940年开始,“法国新浪潮教父”安德烈·巴赞经常在左岸的小影院里组织秘密电影俱乐部,放映被禁的美国影片和战前拍摄的法国片。这样的放映常常被德军的突袭检查打断,萨特、波伏娃等文化名流也不止一次随着人流从影院后门逃走。
“新浪潮运动”代表人物特吕弗
二战后,大量美国电影的涌入和经典老片的重映,将艺术影院带入了最繁荣的岁月。当时还不到20岁的影迷戈达尔、特吕弗、夏布罗尔和里维特等人整天奔波于巴黎城中的各个影厅,如饥似渴地观看那些新鲜刺激的好莱坞类型片,为霍克斯和希区柯克的艺术性争论不休。同时,伯格曼、弗里茨·朗等欧洲电影大师的杰作也令他们大受震撼。到20世纪60年代,左岸的艺术影院版图基本形成了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格局。从先贤祠影院向塞纳河方向一路北上,路过索邦大学广场,就会来到艺术电影的腹地:商博良街。短短145米的一条窄巷上,排列着三家大名鼎鼎的影院:第一家是“拉丁区电影馆”,拥有一个巴洛克剧院风格的红色影厅“玛丽莲”和一个中古简约风格的蓝色影厅“奥黛丽”,以放映经典修复老电影著称。第二家是长期放映独立艺术电影和外国电影的“美第奇映像”,它也长期承办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栏目的回顾展映。中国导演贾樟柯、毕赣的电影都曾在这里与法国观众见面。而走到街口,就来到了大名鼎鼎的“香波”影院。这曾是年轻的新浪潮电影作者们最爱的影院之一。在这里发生的每一次热烈的讨论,都为他们日后的创作埋下了草蛇灰线的伏笔。
更加有趣的是,为了向法国新浪潮致敬,当代影视剧作者经常让他们的人物“重访”这些保持着当年原貌的电影院,以影像的方式重现关于电影的记忆。在2020年全球热播的剧集《艾米丽在巴黎》中,女主角正是在特吕弗整日流连忘返的香波影院观看了他的代表作《朱尔与吉姆》,完成了和巴黎这座城市的“精神握手”。而在2001年的热门影片《天使爱美丽》中,爱美丽经常造访的则是位于蒙马特街区的“28放映厅”。这个不起眼的小影院曾是阿贝尔·冈斯的杰作《拿破仑》首映的地方,也是路易·布努埃尔,让·考克托和卓别林喜爱的观影地点。当然,从小成长在这个街区的特吕弗更是这里的常客。
除了这些“小而美”的所在,巴黎十二区的贝西街还坐落着全球影迷的圣地:法国电影资料馆。这座由亨利·朗格鲁瓦创建于1936年的电影殿堂历经岁月洗礼,多次搬迁,如今已是全世界馆藏最丰富的电影档案馆之一。除了每周别出心裁的放映安排,这里还有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多媒体借阅中心和精心设计的展览。世界各地痴迷电影的人们慕名来到这里,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影迷,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追寻他们心中的电影传奇。
电视剧《艾米丽在巴黎》中女主角观看的《朱尔与吉姆》
2
除了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历史记忆,艺术影院的建筑本身也是宝贵的物质遗产。如果说电影是一种奇观,那么走入影院的一刻就是这段奇幻之旅的开始。在法国,影院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审美潮流,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别样风景。或者说,多姿多彩的影院设计,恰好代表了人们渴望透过银幕看到的大千世界。
全世界最古老的电影院——位于地中海海滨罗讷河口省拉西奥塔小镇的伊甸剧院
法国最大的电影院是1932年开业的“大雷克斯”。它的投资人雅克·哈伊克不仅是当时成功的制片人,也在欧洲拥有多家影院。这座位于巴黎二区的电影宫殿就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建筑师奥古斯特·布吕伊森为这座影院设计了简约而壮丽的外立面,高耸的塔尖达到35米,顶端闪亮的霓虹字母“雷克斯”让人在几公里外就能看到。而建筑内部更是别有洞天。最大的主放映厅拥有2800个座位,至今仍然是欧洲最大的放映厅。弧形的舞台和发光拱门,半圆形的三层观众席,甚至还有包厢,让人仿佛置身古典歌剧院。特别是地中海风格的装饰和模拟星空的深蓝色天幕,将浪漫优雅的“装饰派”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块被称为“巨无霸”的280平方米的大银幕。因为它震撼的视觉效果,许多重要影片都选择在这里举行首映式。每年也约有一百万名游客慕名而来,在这座富丽堂皇的影院中体验电影鼎盛时期的荣光与魔力。
建造中的“大雷克斯”
而在以奢华著称的左岸七区,则深藏着一处更加为巴黎本地人称道的电影秘境,那就是东方风格的“宝塔影院”。1896年,著名的乐蓬马歇百货公司经理莫兰为了给妻子庆祝生日,在他们的住所近旁修建了一座雕梁画栋的中式小楼。这座秀丽的小楼在整条街的奥斯曼风格建筑中独树一帜,显得格外神秘。然而,这个隆重的礼物并没有讨得莫兰夫人的欢心,这对夫妇最终还是分道扬镳。1931年,这座建筑被改为影院对外营业,主要放映先锋艺术电影。它不仅外部造型精致典雅,内部装饰更是富丽堂皇。当龙形壁灯照亮墙上描绘细致的壁画时,整个影厅顿时熠熠生辉。在如此金碧辉煌的环境中欣赏现代感十足的实验影像,是十分奇特的体验。如今,宝塔影院正在重新整修,而它不久后的回归必将是巴黎影迷久违的盛事。
对多元文化交汇的巴黎来说,“宝塔”影院并不是唯一一座异域风情的影院。在平民气息更加浓厚的第十区坐落着埃及风格的“大卢克索”。穿过北非移民聚居区烟火气十足的街市和人群,这座突然出现在街头的庞大建筑仿佛天方夜谭中的奇异仙境。可以想象1921年落成开业时,它是何等风光耀眼的存在。作为巴黎历史最悠久的特色电影院之一,它也被列为历史保护建筑。影院的外立面由高耸的土黄色墙体构成,点缀金色和翠蓝色的几何马赛克拼贴装饰,宛如一座壮丽的埃及神庙。影院内部的主放映厅以埃及著名导演尤瑟夫·夏因命名。三层观众席能够容纳342名观众,是巴黎最大的影厅之一,金光灿灿的墙壁上装饰着狮身人面像,更显得雄伟庄严。
宝塔影院
在巴黎之外,也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复古影院值得关注,那就是卡尔卡松的“斗兽场影院”。这座南法小城以建于罗马时期的城堡而闻名世界,而影院的命名显然受到了罗马遗风的影响。实际上,这座建筑和古罗马斗兽场毫不相像,是一座建于1912年的新艺术风格建筑。乳白内饰的大厅和教堂彩窗一般的玻璃屋顶,使人想起19世纪末浪漫繁华的“美好年代”。
当然,除了这些历史悠久的影院,许多新兴的艺术影院不但为影迷提供了更便捷的观影体验,也体现了更现代的设计风格。比如由古斯塔夫·埃菲尔的旧仓库改建而成的MK2塞纳河岸影院和通体玻璃结构的MK2图书馆影院,分别拥有6个和14个单独的放映厅,可以同时放映多部电影。这种多厅艺术影院结合了好莱坞商业影院模式与艺术电影的文化传统,为今天的观众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使艺术电影真正成为更多法国人唾手可得的一种生活方式。
3
如果说建筑还只是硬件,那么支撑法国艺术影院核心生命力的就是持续不断的艺术电影的生产和放映。在法国,影院是承载整个艺术电影生态的关键枢纽。在法国国家电影中心的支持下,1000多家影院被列入“艺术与实验”类别。每年,这些影院会安排超过一百万场“艺术与实验”电影的放映。
商博良街上的拉丁区电影馆(缴蕊摄)
那么,什么是“艺术与实验”电影呢?事实上,人们今天对“艺术电影”的定义离不开1955年在巴黎成立的“法国艺术与实验电影协会”。这个协会最初由五家巴黎独立影院的运营人和《世界报》《解放报》等知名媒体的影评人发起,旨在推广当时标新立异、在其他影院很难看到的“实验电影”。后来,协会规模逐渐从巴黎扩展到整个法国。1959年,在法国文化部部长安德烈·马尔罗的支持下,《电影资助法》颁布。“艺术与实验”影院得到国家官方认可,并开始依法接受国家财政支持。1962年,50家法国影院正式被列为“艺术与实验”影院。相应地,这个协会的委员也要投票选出在这些影院播放的“艺术与实验”电影。符合“艺术与实验”标准的包括下面几类影片:质量无可争议,但尚未获得相应上座率的作品;研究性和探索性作品,即在电影学领域有研究性或创新性的作品;反映在法国影像传播尚少的国家生活的作品;具有艺术和历史价值的重映电影,特别是被列为“银幕经典”的作品;旨在对电影艺术有所创新的较短的影片;受到评论界和公众好评,并对电影艺术有所贡献的新作;由业余作者拍摄的杰出作品。
《刺客聂隐娘》在巴黎艺术剧院上映(缴蕊摄)
根据委员们的票选结果,“艺术与实验”电影片库每两周就会更新一次。在新加入的影片中,除了法国本土制作的影片,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电影占了一大部分,这样的评选标准践行了法国知识分子对文化多样性的坚持。一家影院是否能被列入“艺术与实验”类别,就是由它放映“艺术与实验”片库中电影的比例决定的。在巴黎这样的大型城市,一家影院放映艺术电影的比例要达到总排片量的65%以上,才能获得“艺术与实验”称号。同时,为了覆盖更多年龄段的观影人群,协会还特别设计了专注于老电影修复的“文化遗产与保护”类别和主要推荐动画片、科教片的“青少年观众”类别。特别是对儿童,影院还经常会推出精心设计的活动和展览,让电影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对于普通的大型商业连锁影院来说,独立艺术影院的票价一般更加低廉。如果购买了影院的优惠套票或会员卡,更是可以用每月不到20欧元的价格无限观看电影。在巴黎这样高消费的大都市,看电影无疑是相当划算的休闲方式。但对影院来说,和运营成本相比,放映艺术电影的收入相当微薄。可见,今天的艺术电影放映并不以票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拓宽电影观众的视野,维持平衡、多元、充满活力的电影生态。
为了维持这一机制的运行,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会将上一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收入重新分配,为“艺术与实验”影院提供较为丰厚的补贴。特别是那些只有一两个放映厅的小型独立影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靠放映艺术电影生存下去,这笔补贴是不可或缺的支持。而对艺术电影的创作者来说,法国国家电影中心除了直接提供创作基金,对艺术影院体系的长期维护也为他们的电影提供了稳定的发行渠道。
良好的观影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法国艺术电影生态的良性循环,使得法国艺术影院在今天仍然维持着活跃的高人气。最重要的是,艺术影院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方式为法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观众。在艺术影院中,人们总是期待着和新鲜的电影不期而遇。而为了使电影艺术长盛不衰,影院也需要更年轻的受众。在休闲选择更加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吸引观众,留住观众,是法国艺术影院必须面对的挑战。归根结底,只有观众队伍不断壮大,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电影文化传统才能继续传承下去。
绘于1896年的海报显示了早期巴黎电影放映的盛况
(除已署名外其他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