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电影新风景∶李冬梅和李鸿其的对话
本文转自: 亚欧青年电影展FoYCAE
本届亚欧青年电影展期间,有一场十分有意思的对话,来自华语新锐导演李冬梅和李鸿其。二人长片首作分别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获奖。李冬梅的《妈妈和七天的时间》(Mama ,2020)是一部有关纪念妈妈的电影,源自女性导演内心深处的私人生命体验,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
演员李鸿其首执导筒,在《爱是一把枪》(Love Is A Gun ,2023)中将情绪张力注入游移的长镜头中,自编自导自演,风格初显,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未来之狮奖。1月7日19:00,在李鸿其新片展映之后,我们将聆听到两位导演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
李冬梅Dongmei Li & 李鸿其Hong-Chi Lee
时间/地点 Time/Location
1月7日(周日)
Sunday 7th January
19:00
澳门英皇戏院6号厅
Theatre 6
EMPEROR CINEMAS,Macau
李冬梅
本届亚欧青年电影展请来了这两年崛起的中国新一代艺术电影女导演李冬梅,1月7日在大师班和李鸿其导演进行对话。冬梅导演还将带来她的《妈妈和七天时间》作品展映。
李冬梅,2015年拍摄了短片《阳光照在草上》;2018年作为编剧参与了电影《落绕》的制作;2020年编导了电影《妈妈和七天时间》;此外还以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等身份参与了电影《山间风疾》、《热雪》、《果然》、《岛》等影片创作。
作为编剧、导演的电影《妈妈和七天时间》,应该是李冬梅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展示了她作为一名电影作者的艺术追求、天赋和才华。李东梅导演凭借本片获得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影⽚、⼊围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单元、第25届釜⼭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单元、第45届⾹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电影竞赛-⽕⻦电影⼤奖,并成为首位获得哥德堡电影节英格玛·伯格曼最佳国际影⽚处⼥作奖的中国导演。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的故事。7天的时间里,有死亡,有生育。影片承载了当时仅十二岁的小女孩小咸对妈妈、家庭、故乡的记忆,这份记忆经三十年时光的浸染而愈加深沉,据说是导演自己的生命体验。
电影所表达的感情既是丰沛,又是内敛的;既是热烈,又是冷静的。表达死亡时,在紧张迫切中,饱含了生命逝去的沉重。在宏观上以七天时间几乎完成了一个关于中国农村底层女性生命史诗的同时,在微观上又纤毫毕现地展示对妈妈的私人情感。这一切完全是以电影的方式呈现,长镜头、出画入画,完成了一个只属于电影的故事文本,让每一个观影者永远以电影画面的方式将故事镌刻在记忆深处,启发属于自己的对亲情、家族、乡土的记忆和情感。
在《妈妈和七天的时间》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导演展示这个故事的创作手法。她用了大量长镜头,特别是固定机位长镜头,配合类似章回体的从第一日到第七日小节提示,现实中无形的时间瞬间有了质感。在时间的长河里,反复填充进围坐吃饭、走夜路的空间,空镜头的房舍,乡间的道路……一个凝固封闭的时空呈现了出来。外界时代的变化对于这个村庄就像钱钟书在围城里写的“感觉这光阴,对家乡好像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
摄影机固定在中远景,没有近景或特写,镜头固定的凝视或者横摇,只在几处下楼时有垂直移动。人物的入画出画经过精心设计,中国农村底层小人物的宿命感油然而生。影片全程没有配乐,对白都是方言且非常精简,人物几乎到了少言寡语的程度。生命在这个凝固的时空中被渴望、诞生、逝去,显得无奈而沉重。导演回避了一切使故事戏剧化的技法,生命的诞生和逝去也没有设置悬念或是煽情。
导演只是不想用任何商业影片套路技巧来让观众产生相对廉价的感动。李冬梅的表达看起来更为私人,有她对家乡、家庭、妈妈的记忆。这种私人怀念,她显然不想以廉价的套路方式呈现,观众被导演冷静克制地安放在旁观者位置,被真情实感打动。
故事呈现了既是导演个人的家族经历,又是九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缩影。李冬梅导演就这样完成了一个只属于电影的故事文本,让观众永远以电影语言的方式将故事镌刻在记忆深处,启发属于自己对亲情、家族、乡土的记忆和情感,通过电影语言观察和思考世界。
卓别林说,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导演在采访里说:“我们甚至活不过一棵桂花树。我们的悲喜,作为人的存在、自我,还有生和死,到底有多重要?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一定要执着于存在吗?忧伤一定要那么大吗?我可能在生死上经历的稍微比一般同龄人要多一些。当我回老家时,记忆中的人几乎都不在了,他们都变成了一堆土在那里,可是我记忆中那些树,山水河流,他们都没有变。许多年后很多人都离开了,但这些都还在,所以我才会用那么多大远景。我觉得人是小小的,在一个大时空里。自然是很美的,它们跟人的生命一样,值得被记录、被歌颂。我们立在那个地方,也就像一棵小树、小草一样的存在。”
“我也想创作出那样一部能够让人觉得很美好的作品。这种美好可能给我们以某种安慰,给我们坚韧的力量。”导演如是说。
这次来亚欧青年电影展,李冬梅也带来了她的新片《果然》,入选WIP LAB单元。电影取材于创作者的真实经历。万物的来去,终究只是条件具⾜时的示显和条件缺失时的退隐,⽣活是⼀团不明之物,万物在轮回⾥消⻓。导演从自身女性视角的枝蔓再出发,蔓延而上,盘成影片中所有女性共享的种种切肤之痛的私密,贯穿彼此,汇成庞大的女性谱系河流。
1月7日14:00,同样在澳门英皇戏院,《妈妈和七天的时间》进行澳门首映。我们将沉浸在李冬梅134分钟的影像世界,感受时间的痛感与美丽。
《妈妈和七天的时间》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内地
精彩看点
近年华语艺术电影的代表作,回忆与悼亡
导演李冬梅的母亲去世于1992年,27年后,她把多年的隐痛,把关于那段日子的回忆制作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妈妈与七天的时间》。
“回忆”是影片的关键词,或者说“回忆”就是这部影片本身。在134分钟里,导演再现也重构了自己的记忆,时间随着那些依恋不去又无法靠近人物的长镜头一起,围绕“母亲”的离世,组合成一段极疏落也残缺的叙事。在影像提供的一个个几乎孤悬因而其有效性容易被低估的叙事点之间,是由情感填补的虚空,又或者说,作者小心地让虚空仍然是虚空,就像我们尤其是对童年那些大事的记忆本身一样。奇妙的是,这苍凉的虚空反而能在死生之间为悼亡的痛苦提供一种很深沉的慰藉。
导演也许在无意中完成了一部具有独特实验性的艺术电影,大概不可重复。《妈妈与七天的时间》是抽象的、纯粹的,尽管它有具体的时空背景;成片文本性上的残缺反而成就了影像本身视觉化的“回忆体”叙事。李冬梅导演极诚恳地说出而又隐去的那些具体的伤痛,配合单一的镜头调度方式,变成了银幕上鲜明的情感交互性,也就是说,那些记忆的虚空期待影厅里的观众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去填补。
李鸿其
著名演员李鸿其,曾凭借张作骥导演《醉·⽣梦死》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奖最佳新⼈奖以及第17届台北电影节最佳男主⻆奖,在艺术电影领域崭露头角。《爱是⼀把枪》是他编剧、导演并主演的⾸部电影⻓⽚作品。
三年前的2020年底,受疫情影响,彼时作为演员的李鸿其(演员作品《醉 · 生梦死》《地球最后的夜晚》《风平浪静》等)减少了一些片约,而这也恰好成为了一个契机,让他有机会作为导演去创作一部影片。三年之后在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Settimana Internazionale della Critica)单元,他执导并主演的影片《爱是一把枪》完成了世界首映,并摘得“未来之狮”(Luigi De Laurentiis)奖,这是首部获得该奖项的华语长片。
影片故事聚焦刚刚出狱的台湾青年番薯。他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在海边满足地做着不挣钱的小买卖。然而负债累累的母亲,帮派兄弟“帽子”和从未见过的老大再次出现在他的生活,又将他拉回到过去的漩涡中。
《爱是一把枪》从一开始就被一种强烈的疏离笼罩。男主角有些类似《风平浪静》中章宇饰演的宋浩,或是《燃烧》中刘亚仁饰演的李钟秀,被迫地回应着周遭的一切,却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支点。平淡或热烈的一切都与观众保持了距离,被观察,被远远地聆听。这种近乎空虚的氛围感就如早已冰冷的那把枪,似乎再也无法产生一点花火,直至影片最后被海水吞没。直到影厅的灯光亮起,都没能获得一个痛快直接的情绪出口。
彼时作为演员的李鸿其与制片人单佐龙在台北金马影展相识。李鸿其将自己初执导筒的《爱是一把枪》粗剪发给单佐龙,后者随即完成后续制片工作。
李鸿其拍摄这部电影,最初是小规模剧组低成本创作,只有五六个人,分别是录音、摄影、制片、演员和美术。房子场景都是导演亲戚家包括工作地,而电影里呈现的夜店是疫情开放后补拍而成。影片成片有些波折,第一期拍了13天,第二期又拍了10天,最后所呈现的基本都是第一期的拍摄画面。制片人单佐龙表示,这其实是很多新导演第一部很宝贵的地方,最宝贵的永远在第一次发生,第二次即便有再充足资金,做再多准备工作,会发现还是第一次的最好。
制片人单佐龙还在朋友圈感谢本届影展艺术总监马可·穆勒(Marco Müller)先生,正是他的推荐,电影成功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最终拿下大奖。
李鸿其说,他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有明确感受,好像朋友之间的分享。如同看电影一样,他自己的观影习惯是不喜欢听人讲解,像是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一群人发生一些事情,冷忍地看着,让它们发生,这是导演李鸿其的创作角度。电影呈现的旁观视角会让人联想到影片整体的视觉设计,在《爱是一把枪》中,摄影机放在很远距离,主角们的整体状态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似乎是导演在创造一种任何人之间的距离。
演员出身的李鸿其对演员表演的自然和笃定,在他的执导首作里就可见一斑。电影有着非常细致与强空间感的声音质感,有时候我们在观察一件事情,就如同在看隔壁的人,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好像可以从他们肢体中得到讯息,这是一种更舒服的观影方式。就是这种灵动的真实,同样打动了Beatrice(Beatrice Fiorentino,戛纳国际影评人双周单元的选片人)。她对导演说,选片时期她感觉很疲惫,但是《爱是一把枪》观后让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年轻、很灵动的作品。
导演李鸿其可以说是感觉派的践行者,或许他并不是想讲述一个具象的故事,而是聆听人群的讲述,用气息去感受彼此的语言。他说,有时候拍电影时会变得很敏感,就像朋友之间聊天,观察、陪伴他,大概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感觉。这和他贯穿在艺术生涯里的表演经验如出一辙,优秀的演员,做导演时候加入个人的生命直觉,流淌在电影里的每个角落,自然妥帖融合。
1月7日17:00澳门英皇戏院,《爱是一把枪》将在亚欧青年电影展上进行澳门首映。同时,他这次还带来了新作《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宝贝》(I am the Happiest baby in the World),入选WIP LAB单元。
《爱是一把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 中国台湾
精彩看点
演员李鸿其冲击威尼斯长片首作
彼时作为演员的李鸿其与制片人单佐龙在台北金马影展相识。李鸿其将自己初执导筒的《爱是一把枪》粗剪发给单佐龙,后者随即完成后续制片工作。影片于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了首个华语“未来狮”奖,后续接连入围了60届金马影展、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等。
影片故事从刚刚出狱的台湾青年“番薯”展开。他因为没有良民证而找不到体面工作,在海滩出租伞具为生但又受困于负债母亲,过往黑帮的纠缠而陷入无可奈何的宿命之中。霓虹、手枪、烟花、火焰等意象生不出一点爱与恨,疏离而迷惘的氛围萦绕始终,完成了对边缘青年精神世界的呈现与极大的人文关怀。
主演由导演李鸿其亲自出演之外,其余演员均为非职业演员。影片以罕见的小规模剧组与极低的成本在疫情期间完成拍摄,达到了较高的表达完成度与鲜明的作者风格。
亚欧青年电影展全日程排片表
展映影片及大师班网站报名已全部开放,欢迎购票。(点击文末原文阅读可前往官网购票)
总策划∶ 马可·穆勒
责编∶刘小黛
文:刘小黛 东SIR
采访:李忠泽
推介语/审阅:金恒立
编辑:杨艳莹
海外运营:发条辰
统筹:胡文博
设计:李美瑶
亚欧青年电影展媒介部
媒体合作请联络后台或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回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