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大模型也能切片,微软SliceGPT让LLAMA-2计算效率大增

大模型也能切片,微软SliceGPT让LLAMA-2计算效率大增

公众号新闻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张倩、佳琪

删除权重矩阵的一些行和列,让 LLAMA-2 70B 的参数量减少 25%,模型还能保持 99% 的零样本任务性能,同时计算效率大大提升。这就是微软 SliceGPT 的威力。


大型语言模型(LLM)通常拥有数十亿的参数,用了数万亿 token 的数据进行训练,这样的模型训练、部署成本都非常高。因此,人们经常用各种模型压缩技术来减少它们的计算需求。

一般来讲,这些模型压缩技术可以分为四类:蒸馏、张量分解(包括低秩因式分解)、剪枝和量化。其中,剪枝方法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但许多方法需要在剪枝后进行恢复微调(RFT)以保持性能,这使得整个过程成本高昂且难以扩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微软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名为 SliceGPT 的方法。SliceGPT 的核心思想是删除权重矩阵中的行和列来降低网络的嵌入维数,同时保持模型性能。

研究人员表示,有了 SliceGPT,他们只需几个小时就能使用单个 GPU 压缩大型模型,即使没有 RFT,也能在生成和下游任务中保持有竞争力的性能。目前,该论文已经被 ICLR 2024 接收。


  • 论文标题:SLICEGPT: COMPRESS LARGE LANGUAGE MODELS BY DELETING ROWS AND COLUMNS
  •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1.15024.pdf

剪枝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将 LLM 中权重矩阵的某些元素设置为零,并(选择性地)更新矩阵的周围元素以进行补偿。其结果是形成了一种稀疏模式,这意味着在神经网络前向传递所需的矩阵乘法中,可以跳过一些浮点运算。

运算速度的相对提升取决于稀疏程度和稀疏模式:结构更合理的稀疏模式会带来更多的计算增益。与其他剪枝方法不同,SliceGPT 会剪掉(切掉!)权重矩阵的整行或整列。在切之前,他们会对网络进行一次转换,使预测结果保持不变,但允许剪切过程带来轻微的影响。

结果是权重矩阵变小了,神经网络块之间传递的信号也变小了:他们降低了神经网络的嵌入维度。

下图 1 将 SliceGPT 方法与现有的稀疏性方法进行了比较。


通过大量实验,作者发现 SliceGPT 可以为 LLAMA-2 70B、OPT 66B 和 Phi-2 模型去除多达 25% 的模型参数(包括嵌入),同时分别保持密集模型 99%、99% 和 90% 的零样本任务性能。

经过 SliceGPT 处理的模型可以在更少的 GPU 上运行,而且无需任何额外的代码优化即可更快地运行:在 24GB 的消费级 GPU 上,作者将 LLAMA-2 70B 的推理总计算量减少到了密集模型的 64%;在 40GB 的 A100 GPU 上,他们将其减少到了 66%。

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即 Transformer 网络中的计算不变性(computational invariance),它使 SliceGPT 成为可能。

SliceGPT 详解

SliceGPT 方法依赖于 Transformer 架构中固有的计算不变性。这意味着,你可以对一个组件的输出应用一个正交变换,只要在下一个组件中撤销即可。作者观察到,在网络区块之间执行的 RMSNorm 运算不会影响变换:这些运算是可交换的。

在论文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在 RMSNorm 连接的 Transformer 网络中如何实现不变性,然后说明如何将使用 LayerNorm 连接训练的网络转换为 RMSNorm。接下来,他们介绍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计算各层变换的方法,从而将区块间的信号投射到其主成分上。最后,他们介绍了删除次要主成分如何对应于切掉网络的行或列。

Transformer 网络的计算不变性

用 Q 表示正交矩阵:

  • 注意,向量 x 乘以 Q 不会改变向量的 norm,因为在这项工作中,Q 的维度总是与 transformer D 的嵌入维度相匹配。

假设 X_ℓ 是 transformer 一个区块的输出,经过 RMSNorm 处理后,以 RMSNorm (X_ℓ) 的形式输入到下一个区块。如果在 RMSNorm 之前插入具有正交矩阵 Q 的线性层,并在 RMSNorm 之后插入 Q^⊤,那么网络将保持不变,因为信号矩阵的每一行都要乘以 Q、归一化并乘以 Q^⊤。此处有:   


现在,由于网络中的每个注意力或 FFN 块都对输入和输出进行了线性运算,可以将额外的运算 Q 吸收到模块的线性层中。由于网络包含残差连接,还必须将 Q 应用于所有之前的层(一直到嵌入)和所有后续层(一直到 LM Head)的输出。

不变函数是指输入变换不会导致输出改变的函数。在本文的例子中,可以对 transformer 的权重应用任何正交变换 Q 而不改变结果,因此计算可以在任何变换状态下进行。作者将此称为计算不变性,并在下面的定理中加以定义。

定理 1:设 为 RMSNorm 连接的 transformer 网络第 ℓ 块线性层的权重矩阵,为相应的偏置(如果有),W_embd 和 W_head 为嵌入矩阵和头矩阵。设 Q 是维数为 D 的正交矩阵,那么下面的网络就等同于原来的 transformer 网络:


复制输入偏置和头偏置:


以通过算法 1 来证明,转换后的网络计算出的结果与原始网络相同。



LayerNorm Transformer 可以转换为 RMSNorm

Transformer 网络的计算不变性仅适用于 RMSNorm 连接的网络。在处理使用 LayerNorm 的网络之前,作者先将 LayerNorm 的线性块吸收到相邻块中,从而将网络转换为 RMSNorm。


图 3 显示了 Transformer 网络(见图 2)的这种转换。在每个区块中,作者将输出矩阵 W_out 与均值减法矩阵 M 相乘,后者考虑了后续 LayerNorm 中的均值减法。输入矩阵 W_in 被前面 LayerNorm 块的比例预乘。嵌入矩阵 W_embd 必须进行均值减法,而 W_head 必须按照最后一个 LayerNorm 的比例重新缩放。这只是运算顺序的简单改变,不会影响网络输出。


每个块的转换

现在 transformer 中的每个 LayerNorm 都已转换为 RMSNorm,可以选择任意 Q 来修改模型。作者最初的计划是从模型中收集信号,利用这些信号构建一个正交矩阵,然后删除部分网络。他们很快发现,网络中不同区块的信号并没有对齐,因此他们需要在每个区块应用不同的正交矩阵,即 Q_ℓ。

如果每个区块使用的正交矩阵不同,则模型不会改变,证明方法与定理 1 相同,但算法 1 第 5 行除外。在这里可以看到,残差连接和块的输出必须具有相同的旋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通过对残差进行线性变换   来修改残差连接。

图 4 显示了如何通过对残差连接进行额外的线性运算,对不同的区块进行不同的旋转。与权重矩阵的修改不同,这些附加运算无法预先计算,并且会给模型增加少量(D × D)开销。尽管如此,还是需要通过这些操作来对模型进行切除操作,而且可以看到整体速度确实加快了。


为了计算矩阵 Q_ℓ,作者使用了 PCA。他们从训练集中选择一个校准数据集,在模型中运行(在将 LayerNorm 运算转换为 RMSNorm 之后),并提取该层的正交矩阵。更确切地说,如果  他们使用转换后网络的输出来计算下一层的正交矩阵。更确切地说,如果  是校准数据集中第 i 个序列的第 ℓ 个 RMSNorm 模块的输出,计算:


并将 Q_ℓ设为 C_ℓ 的特征向量,按特征值递减排序。



主成分分析的目标通常是获取数据矩阵 X 并计算低维表示 Z 和近似重构


其中 Q 是 特征向量,D 是一个 D × D 小删除矩阵(包含 D × D 同位矩阵的 D 小列),用于删除矩阵左边的一些列。从 QD 是最小化  的线性映射的意义上来说,重建是 L_2 最佳(L_2 optimal)的。

当对区块间的信号矩阵 X 应用 PCA 时,作者从未将 N × D 信号矩阵具体化,而是将删除矩阵 D 应用于构建该矩阵前后的运算。在上述运算中,该矩阵已乘以 Q。作者删除了 W_in 的行以及 W_out 和 W_embd 的列。他们还删除了插入到残差连接中的矩阵  的行和列(见图 4)。

实验结果

生成任务

作者对经过 SliceGPT 和 SparseGPT 剪裁后大小不同的 OPT 和 LLAMA-2 模型系列在 WikiText-2 数据集中进行了性能评估。表 1 展示了模型经过不同级别的剪裁后保留的复杂度。相比 LLAMA-2 模型,SliceGPT 在应用于 OPT 模型时表现出了更优越的性能,这与作者根据模型频谱的分析得出的推测相符。


SliceGPT 的性能将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而提升。在对所有 LLAMA-2 系列模型剪裁 25% 情况下,SparseGPT 2:4 模式的表现都逊于 SliceGPT。对于 OPT,可以发现在除 2.7B 模型之外的所有模型中,30% 切除比例的模型的稀疏性都优于 2:4 的稀疏性。

零样本任务

作者采用了 PIQA、WinoGrande、HellaSwag、ARC-e 和 ARCc 五个任务来评估 SliceGPT 在零样本任务上的表现,他们在评估中使用了 LM Evaluation Harness 作为默认参数。


图 5 展示了经过剪裁的模型在以上任务中取得的平均分数。图中上行显示的是 SliceGPT 在 WikiText-2 中的平均准确率,下行显示的是 SliceGPT 在 Alpaca 的平均准确率。从结果中可以观察到与生成任务中类似的结论:OPT 模型比 LLAMA-2 模型更适应压缩,越大的模型经过剪裁后精度的下降越不明显。

作者在 Phi-2 这样的小模型中测试了 SliceGPT 的效果。经过剪裁的 Phi-2 模型与经过剪裁的 LLAMA-2 7B 模型表现相当。最大型的 OPT 和 LLAMA-2 模型可以被有效压缩,当从 66B 的 OPT 模型中删除 30% 时,SliceGPT 可以做到仅损失了几个百分点。

作者还进行了恢复微调(RFT)实验。使用 LoRA 对剪裁过的 LLAMA-2 和 Phi-2 模型进行了少量 RFT。


实验结果如图 6 所示。可以发现,RFT 的结果在 WikiText-2 和 Alpaca 数据集存在显著差异,模型在 Alpaca 数据集中展现了更好的性能。作者认为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 Alpaca 数据集中的任务和基准任务更接近。

对于规模最大的 LLAMA-2 70B 模型,剪裁 30% 再进行 RFT 后,最终在 Alpaca 数据集中的平均准确率为 74.3%,原稠密模型的准确率为 76.6%。经过剪裁的模型 LLAMA-2 70B 保留了约 51.6B 个参数,其吞吐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作者还发现 Phi-2 无法在 WikiText-2 数据集中,从被剪裁过的模型中恢复原有准确率,但在 Alpaca 数据集中能恢复几个百分点的准确率。被剪裁过 25% 并经过 RFT 的 Phi-2 在 Alpaca 数据集中,平均准确率为 65.2%,原稠密模型的准确率为 72.2%。剪裁过的模型保留了 2.2B 个参数,保留了 2.8B 模型准确率的 90.3%。这表明即使是小型语言模型也可以有效剪枝。

基准吞吐量

和传统剪枝方法不同,SliceGPT 在矩阵 X 中引入了(结构化)稀疏性:整列 X 被切掉,降低了嵌入维度。这种方法既增强了 SliceGPT 压缩模型的计算复杂性(浮点运算次数),又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在 80GB 的 H100 GPU 上,将序列长度设置为 128,并将序列长度批量翻倍找到最大吞吐量,直到 GPU 内存耗尽或吞吐量下降。作者比较了剪裁过 25% 和 50% 的模型的吞吐量与原稠密模型 80GB 的 H100 GPU 上的吞吐量。剪裁过 25% 的模型最多实现了 1.55 倍的吞吐量提升。

在剪裁掉 50% 的情况下,最大的模型在使用一个 GPU 时,吞吐量实现了 3.13 倍和 1.87 倍的大幅增加。这表明在 GPU 数量固定的情况下,被剪裁过的模型的吞吐量将分别达到原稠密模型的 6.26 倍和 3.75 倍。

经过 50% 的剪裁后,虽然 SliceGPT 在 WikiText2 中的保留的复杂度比 SparseGPT 2:4 差,但吞吐量却远超 SparseGPT 的方法。对于大小为 13B 的模型,在内存较少的消费级 GPU 上,小模型的吞吐量可能也会有所提高。

推理时间

作者还研究了使用 SliceGPT 压缩的模型从端到端的运行时间。表 2 比较了在 Quadro RTX6000 和 A100 GPU 上,OPT 66B 和 LLAMA-2 70B 模型生成单个 token 所需的时间。可以发现,在 RTX6000 GPU 上,对模型剪裁过 25% 后,推理速度提高了 16-17%;在 A100 GPU 上,速度提高了 11-13%。相比原稠密模型,对于 LLAMA-2 70B,使用 RTX6000 GPU 所需的计算量减少了 64%。作者将这种提升归功于 SliceGPT 采用了用较小的权重矩阵替换原权重矩阵,并使用了 dense kernels ,这是其他剪枝方案无法实现的。


作者表示,在撰写本文时,他们的基线 SparseGPT 2:4 无法实现端到端的性能提升。相反,他们通过比较 transformer 层中每个运算的相对时间,将 SliceGPT 与 SparseGPT 2:4 进行比较。他们发现,对于大型模型,SliceGPT (25%) 与 SparseGPT (2:4) 在速度提升和困惑度方面具有竞争力。

计算成本 

所有 LLAMA-2、OPT 和 Phi-2 模型都可以在单个 GPU 上花费 1 到 3 小时的时间进行切分。如表 3 所示,通过恢复微调,可以在 1 到 5 个小时内压缩所有 LM。


了解更多内容,请参考原论文。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ICLR 2024 | 微软提出全新LLM剪枝方法:参数减少25%,大幅提升计算效率AI早知道|自定义ChatGPT商店下周上线;腾讯推出语音识别大模型;美图大模型上线今日arXiv最热NLP大模型论文:微软:用大模型分析用户满意度,让智能系统更善解人意全球最强大模型一夜易主,GPT-4时代终结!Claude 3提前狙击GPT-5,3秒读懂万字论文理解力接近人类|亮马桥小纪严选图解大模型计算加速系列:Flash Attention V1,从硬件到计算逻辑个人感慨之五十九 政治抗疫GPT又迎重磅升级!万物皆可大模型(赠大模型系列课程+书籍)北京内推 | 微软亚洲研究院WWE大模型团队招聘大模型研究实习生“短剧切片的三级分发就是传销,只是没有受害者”|专访短剧切片公司御今文化“投奔自由”的中共知识份子个人感慨之五十八 三年前与三年后矩阵模拟!Transformer大模型3D可视化,GPT-3、Nano-GPT每一层清晰可见全球顶尖AI研究者中国贡献26%;1320亿参数大模型开源;Anthropic大模型测评首超GPT-4丨AIGC大事日报AI早知道|百度推出视频生成模型UniVG;Soul APP上线自研语言大模型;清华大学首个大模型 Debug计算机视觉GPT时刻!UC伯克利三巨头祭出首个纯CV大模型,推理惊现AGI火花AI早知道|ChatGPT模型大更新;阿里云发布多模态大模型;百度推多模态模型UNIMO-G个人感慨之六十 中国人的苦难美国移民局处理申请效率大幅提升,全线审理周期缩短倒闭,关门,跑路,老赖,骗子,供应商,牛杂AI早知道|Stability AI推出最小模型;国内首个视频大模型通过备案;内蒙古首个AI大模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布国产「GPTs」上线!全面对标 OpenAI 的智谱发布大模型,性能逼近 GPT-4GPT-4准确率最高飙升64%!斯坦福OpenAI重磅研究:全新Meta-Prompting方法让LLM当老板今日arXiv最热NLP大模型论文:微软提出SliceGPT,删除25%模型参数,性能几乎无损消灭「幻觉」!谷歌全新ASPIRE方法让LLM给自己打分,效果碾压10x体量模型计算机视觉迎来GPT时刻!UC伯克利三巨头祭出首个纯CV大模型!大模型自我奖励:Meta让Llama2自己给自己微调,性能超越了GPT-4又是萎靡的一年!? 年入$50亿澳币的Costco都顶不住了, 墨尔本门店官宣关闭! 经济衰退概率大增Llama 2打败GPT-4!Meta让大模型自我奖励自迭代,再证合成数据是LLM终局今日arXiv最热NLP大模型论文:北京大学警惕ChatGPT等大模型遏制人类的创新能力NeurIPS上新 | 从扩散模型、脑电表征,到AI for Science,微软亚洲研究院精选论文GPT-4V惨败!CV大神谢赛宁新作:V*重磅「视觉搜索」算法让LLM理解力逼近人类国产GPTs来了,基于智谱第4代大模型!模型性能均达GPT-4九成以上ChatGPT发布一周年,微软股价涨超50%哈工大联合快手提出CogGPT:大模型也需要认知迭代大模型也有小偷?为保护你的参数,上交大给大模型制作「人类可读指纹」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