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7 岁,因间断性脐周疼痛一年来诊,无后背疼痛,行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胃多发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水平段于腹主动脉前方突然变细了?进一步观察周围邻近组织,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后,与腹主动脉夹角变小了,导致十二指肠水平段受压,进而致使十二指肠水平段肠管局限性狭窄。考虑:十二指肠瘀滞,建议患者进一步行消化道造影检查。
十二指肠淤滞症 (duodenalstasis) 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十二指肠远端或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处的狭窄、梗阻,以致小肠梗阻近段扩张、食物淤积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十二指肠淤滞症常由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引起,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多发生于瘦长体型的中、青年女性。也可由局部的肿瘤、结核、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所致,或由十二指肠空肠曲的炎症、粘连、扭转等原因造成。十二指肠、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三者的解剖特点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十二指肠位于腹主动脉及其向前的分枝有-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之中,十二指肠的前方为斜行的肠系膜上动脉,其后为腹腔动脉和脊柱,通过血管造影正常人夹角为 47~60°,当肠系膜过长过短,内脏下垂,脊柱前倾以及肠系膜上动脉本身的变异等均可造成。肠系膜向下牵拉,使夹角变小,常 <6~25° 而压迫十二指肠的水平部,形成肠管的狭窄,而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症状。
十二指肠瘀滞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消瘦的中青年女性或长时卧床者多见。呈慢性间歇性发病,持续数天后可自行缓解,也偶见急性发病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量较大,类似于幽门梗阻。本病突出的特点为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由于向后压迫症状加重,而俯卧位、膝胸卧位、左侧位时可使症状缓解。梗阻严重时可伴有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反复发作患者可有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
上消化道造影是十二指肠瘀滞症首选也是最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征象为: 1. 造影剂不能顺利通过十二指肠水平部、近端呈刀削样斜形中断(「笔杆征」)2. 十二指肠近端梗阻及胃扩张,造影剂在十二指肠肠区频繁发生蠕动与逆蠕动交替(「钟摆征」)4. 当患者改变体位,造影剂能顺利通过十二指肠水平部、胃肠逆蠕动消失腹部 CT 及 CTA 可明确发现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变小,十二指肠局部受压、变窄,十二指肠近段肠腔扩张。超声可了解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的度数及受压处十二指肠肠腔的内径。若夹角 < 30°、受压处十二指肠内径 < 1.0 cm,受压近端肠腔内径 > 3.0 cm,变换体位后,上述测量结果均有显著改善,即可提示本病。首发:丁香园影像时间
作者 | 冉冰
内容策划 | 小雪球、彭龙
插图来源 | 作者提供、引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向下滑动)
[1] 李军, 王励之, 张杨等.56 例十二指肠瘀滞症临床分析 [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41(06):625-628.
[2] 王同宪, 贾世东.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 12 例诊治体会 [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05):32-33.DOI:10.16193/j.cnki.hnwk.2015.05.020
[3] 王贵明. 十二指肠瘀滞症 X 线诊断价值研究 [J]. 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5,9(11):40.
[4] 陈立冬, 王建锋. 良性十二指肠瘀滞症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 20 例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20):39.
[5] 张文学, 马勇. 良性十二指肠瘀滞症 1 例 [J]. 中国基层医药,2002,(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