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田中耕一,一次工作失误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直接被提拔为董事
他是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可他却说自己根本配不上这个称号。
他蓬头垢面地去领完奖,站在聚光灯下僵硬地笑着,随后却又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偶然的失误
他叫田中耕一,来自日本。
作为岛津研究所的一名普通员工,田中耕一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工作回家陪伴家人,生活非常单调。
田中耕一从来没有想到过,这辈子自己的名字还会和诺贝尔奖出现在一起。
而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是努力了多年才得来的结果。
而是在一次失误之后,阴差阳错出现的奇迹。
田中耕一大学期间学的是电气工程专业,毕业之后,他进入了岛津研究所工作。
和一些热衷于趋炎附势的同事不一样,田中耕一更喜欢单独做那些看似枯燥无味的实验。
但这并不代表田中耕一是孤僻的。
其实后来田中耕一曾说过,在他刚进研究所的时候,也经常会和其他同事在一起研究讨论问题。
只不过是性格使然,田中耕一更偏爱在一线做实验的感觉。
因此一般来说,田中耕一都是研究所里泡在实验室里最久的那个人。
1985年,研究所交给了田中耕一,一个重要的任务。
领导希望田中耕一能够对生物大分子的质量进行准确而又精密的分析。
当时田中耕一做了无数次实验,失败了无数次,都没能获得最佳数据。
这一度让田中耕一觉得很崩溃。
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每天早上来到实验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各种各样的试剂,然后按照计划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天,田中耕一准备把丙酮醇加在一种叫做钴粉的金属粉末中。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田中耕一拿着甘油就倒了进去。
看着和想象中完全一样的液体,田中耕一几乎是立刻就发现了,自己这是加了错误的试剂。
他拿起手边的试剂瓶一看,上面标的果然不是丙酮醇。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来看,既然已经出现了失误,那就及时止损。
然后再按照正确的步骤,重新再做一遍实验,这样也不会浪费时间。
但是田中耕一却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就这样将错就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份搞错了的试剂的数据又会是怎样的呢?
而且在田中耕一看来,试剂都不便宜,扔了也是很可惜的。
于是这瓶液体就误打误撞地,被田中耕一送去了检验。
然而最后的检验结果,却让田中耕一大吃一惊。
在激光质谱仪上出现了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异常现象。
而在经过检测之后,田中耕一发现,这就是他寻觅许久的分子量。
而这个分子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随后田中耕一又反复确认了很多次,才把最终的详细数据上报给领导。
领导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但他们只奖励了田中耕一万左右的日币。
换算成人民币,大概也就是700块钱左右。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奖励实在是太少了,可是在田中耕一看来,奖励的多少他并不在乎,他只
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够了。
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正在被这次无心的失误改写。
突如其来的诺贝尔奖
男子无意中的失误,让他拿到了通往诺贝尔奖的钥匙。
但是举国欢腾之下,男子却要求撤销这个奖项。
而在多年之后,男子又重新杀了回来。
并且还是带着新的研究成果杀了回来。
这一次,他终于拿到真正属于他的一切。
田中耕一是在1985年的时候,将正确的数据成果交给研究所领导的。
随后这一研究成果也被命名为软激光脱附法。
作为一名幕后英雄,田中耕一在完成这项实验之后,又一头扎进了新的任务中去。
再加上这个研究成果并没有在日本学术界激起多大的浪花,因此田中耕一很快就把它抛到了脑后。
此后田中耕一在研究所里,一待就是十几年。
在这期间,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他,曾多次放弃升职的机会,只为了能够留在一线继续做实验。
好在田中耕一的家人也非常理解他。
这么多年以来,他们虽然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一家人待在一起,日子倒也平静祥和。
而命运的转折就发生在2002年。
这天,田中耕一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说着一堆田中耕一听不懂的英文,把正在做实验的田中耕一搞得一头雾水。
而就在他以为对方是打错了,准备挂掉电话的时候,却听到对方好像在说什么诺贝尔奖。
这个时候的田中耕一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但是同事们却都欢呼着跑到了他的身边。
原来同事们已经得到消息,田中耕一获得了那一年的诺贝尔奖。
而让他拿到这个奖项的,正是17年前那场失误之后,歪打正着得来的研究成果。
田中耕一还没有完全消化这件事,就被身边同事此起彼伏的恭喜声给淹没了。
而当他彻底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坐上了去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车。
田中耕一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震惊了整个日本。
几乎无人知晓田中耕一是谁,也没有人会想到,田中耕一只是一个在研究所里工作的打工人。
然而就在这盛大的狂欢中,田中耕一的心里却没有那种极度喜悦的心情。
他忐忑不安,又十分紧张地来到了发布会。
聚光灯下,已经43岁的田中耕一僵硬地笑着,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记者的提问。
尽管他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每一个数据。
可是那确实是由一场失误导致的研究成果,一开始他也不知道在钴粉中加入甘油,居然会出现那样的反应。
对于自己的实验成果能够造福人类,田中耕一表示很开心,但同时他又十分不好意思。
他甚至想要撤回这个奖项,因为他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的做实验的打工人。
他的努力和成就,暂时还无法和诺贝尔奖相匹配。
但最后他没能拒绝得了,带着惭愧的心情,田中耕一收下了那个沉甸甸的奖牌。
2002年10月9日,对于田中耕一来说,这是非常特别的一天。
他从一个无人知晓的无名小卒,变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工作的岛津研究所直接把他升职为了所长,而他得到的待遇也是董事级别的。
可以说,田中耕一完全可以凭借这次机会,实现阶层的跨越。
然而田中耕一接下来的做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证明自己
男子前脚刚获得诺贝尔奖,后脚就开始销声匿迹,无论怎样都不愿意露面。
众人皆以为他是江郎才尽,殊不知,16年后,他带着另一项可以造福人类的研究,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真正的匠人精神,或许就是如此。
2002年的诺贝尔奖,就像是一块从天而降的大石头,突然就砸到了田中耕一的头上。
他迷茫过,也惭愧过。
他认为自己太过平凡普通,根本配不上这么大的荣誉。
而与此同时,当关于诺贝尔奖的狂欢褪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却是外界的质疑和不服气。
尽管田中耕一早已料想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但他的心里还是不可避免地泛起了涟漪。
而看着那块闪耀在眼前的诺贝尔奖牌,田中耕一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可以再做些什么。
于是田中耕一决定,不再出现在公众面前,他要潜心做研究。
因为他已经看清了自己,他想要让自己真正担得起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称号。
2018年,一篇署名里有田中耕一的文章,出现在了学术界。
这篇文章旨在分析人类血液,根据所得到的数据,可以预测某个人未来是否会患阿尔兹海默症。
而这个预测的时间,甚至能够达到提前三十年。
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医学是很有可能走在阿尔兹海默症的前面的。
这一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大震动,而在看到这项研究成果的署名里,居然有田中耕一的名字时,大家都表示十分惊讶。
他们已经将近16年没有听到过田中耕一的名字了,谁都没有想到,再次见到他,他依然如此优秀。
但是只有田中耕一自己知道,这16年来他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每当遭遇挫折的时候,他脑子里就会出现当年自己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场景。
他不愿意再一次地,在聚光灯下不知所措,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发自内心地认可16年前的自己。
结语
别人获得诺贝尔奖是奖励,是认可,是荣誉。
而田中耕一获得的诺贝尔奖却不仅仅是这些。
它还包含了无尽的动力以及鞭策。
你可以说43岁的田中耕一获得诺贝尔奖,更多的是靠运气。
但是在此后的16年里,田中耕一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诺贝尔奖,就是属于他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