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网一查,我总觉得自己得了大病?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对健康的过度焦虑不是新现象,但在网络时代,问题变得更加普遍和复杂。
文|徐菁菁
几年前,为了写一篇关于抗生素的报道,我跟着一家全国顶级医院的感染科专家出门诊。让我感到非常意外的是,这个上午,知名专家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劝来访“病人”,让他们接受一个现实:他们没病。
一位中年男士带着厚厚的一大摞病历,他已经跑遍了全国知名医院。这一次得到的诊疗意见并没有什么不同。专家耐心地和他解释为什么各种检查结果都意味着他没有得病,他很感激:“跑到您这里,我算是到头了。”专家苦笑道:“你就是说说而已,出了我的门,你还得找别人。”还有一位年轻的大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一次不安全的性行为后,他一直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已经在很长时间内反反复复检查了很多次。在诊室里,他拿出最新的检查报告,逐条请教了很多专业问题,甚至包括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后来,这位专家告诉我,他在门诊看到的这些情况其实是常态。
插图:Jessie Lin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因为身体出现不适,怀疑自己得了大病的时候。密切关心健康对我们非常有帮助,它促使我们及时求助医生,或者坚持合理饮食、锻炼身体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一些人对自己健康的关注会走向极端。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把这种症状称作病理性健康焦虑(PHA),也就是俗称的“疑病症”。病理性健康焦虑的患者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他们会主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经常造成过度治疗。出现病理性健康焦虑的人常伴有焦虑或抑郁,体验痛苦。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得病以及得病的后果上,对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交等缺乏关心,会导致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丈夫得了抑郁症》剧照
病理性健康焦虑产生的原因很复杂。精神和心理学家们认为,患上病理性健康焦虑的人可能在童年期经历过严重疾病,对疾病有强烈的记忆,也可能是因为受到了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脑科学研究显示,大脑处理和加工信息是一个由不同大脑功能相互协作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能够良好运转的前提是大脑皮层处于合适的唤醒状态。病理性健康焦虑的患者通常过度自我关注,提高了唤醒水平,使得躯体感觉变得比实际更强烈。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病理性健康焦虑的病因主要是出现了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患者对健康有不正确的信念,比如健康就意味着完全没有任何不适,这会导致他们对疾病高发的新闻、一时的头痛等外部信息和身体内部的感受过度警觉和关注。这种警觉会让人对身体状态的变化更加敏感,进而产生错误的解释。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又会进一步加强人们的错误认识,于是形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恶性循环。因此,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会对病理性健康焦虑的患者进行注意力训练,纠正注意偏差。
《心灵捕手》剧照
值得注意的是,对健康的过度焦虑不是新现象,但在网络时代,当在线健康信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之一,问题变得更加普遍和复杂。
你是否曾因为一点轻微的身体不适而上网寻求信息,结果因为看到了许多可怕的说法而变得恐慌?这类似于医学院学生的“大三综合征”——几乎所有的医学生在医学院校读书期间,从开始接触临床课程起,就会不断地从教科书或授课老师处了解一些关于疾病的知识,并将自己身体上的某些不适感与相应的疾病对号入座。当网络变成了医学教科书和授课老师,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大三学生”。
2016年,《焦虑障碍杂志》(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刊登了一项荷兰学者的研究。对5322名16~93岁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那些健康焦虑感相对高的人会进行更多的网络搜索。他们进行信息搜索的初衷是为了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和知识,加深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缓解对某些疾病的焦虑,然而过度的在线搜索却有可能使这种焦虑继续加深,继而导致更广泛、更大量的持续搜索行为的产生。随着用户搜索行为和健康行为发生变化,普通的健康焦虑可能会发展为病理性健康焦虑。
视觉中国供图
在网络上搜索获得的健康信息不能保证真实和全面。美国皮尤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每10人中有8人通过网络获取健康信息,但有75%的用户基本不检查信息来源和发布日期就盲目相信。网络信息存在“获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我们更容易认为我们看到的那些病例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而忽略真实事件中它们发生的几率。
哪怕信息本身是真实的,网络信息的海量也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指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以应付庞大的信息处理需求时所处的一种状态。信息过载会让人产生认知负担,遭遇情感障碍,甚至会影响人的健康信息行为和健康决策。一项美国研究显示,美国老年人有关癌症的信息严重过载,让人产生了更多的健康焦虑,就像不断进步的筛查技术有时候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健康,反而会带来过度诊疗。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