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钢琴,学还是不学?(1)从19世纪的欧洲家庭到今日社会

钢琴,学还是不学?(1)从19世纪的欧洲家庭到今日社会

教育
 
兔主席 20240327
                    
按:乐器教育产业在中国十分巨大。其中,钢琴是“乐器之王”,音乐的象征,代表着高雅、浪漫,文明,似乎承载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因为种种因素,使得许多人对孩子学习钢琴有强烈的执念(一多半可能是孩子的母亲)。但围绕钢琴学习的讨论和争议是从未中断过的。在本篇及下篇文章里,我将抛出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纯属个人观点,肯定会引发不同看法与争议,但如果你的家庭正在纠结是否让孩子学琴(包括钢琴、小提琴等学习周期较长的乐器),欢迎参考本文          
第一篇文章将主要探讨钢琴教育的源起,当年它是怎么在欧洲家庭出现的;第二篇文章将探讨钢琴教育(“入坑”)存在的问题,究竟什么人适合学琴,以及为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父母应该将精力投放到哪些技能的培养中,同时兼顾音乐及美学教育。
          
正文开始:          
我的父母都很喜欢音乐,小时候家里时常播放古典音乐。父母会拉手风琴,在那一代人里,手风琴当年曾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小时候,我母亲一度考虑过让我学钢琴。但我爸爸强烈反对,说家里没地方摆,我本人也说对学乐器毫无兴趣,就这样,这个想法在萌芽中就被消灭了。多年后,我很庆幸家里的这个决定:还好我没有去学乐器,能够发展属于自己的其他爱好。          
我的妻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小学时,她的母亲买来钢琴,将学琴作为她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她的父母并不属于有很多音乐教育的人,她自己也不属于“爱乐者”——即不属于对音乐特别敏感,有很强的音准、爱听音乐、载歌载舞的人。而恰恰因为如此,父母更要让她学习钢琴,希望通过学琴“补短板”。“缺什么补什么”,认为音乐天赋和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可能代表了很多父母的想法。但这个过程就比较痛苦了,把大量时间花在学琴、考级上。孩子常年被迫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亲子关系也搞得很紧张。上中学后,学业紧张了,自然琴就被放下了。钢琴留下了很多并不很好的回忆,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抵触。这样的情况,在长大自立后,自然也不会再去碰钢琴,钢琴纯粹成了儿时的记忆。至于当年买来的钢琴,早就处置掉了。              
像这样的情况,我身边接触的案例非常多。包括钢琴九级、十级的。到了成年,钢琴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非常之远。 
这里面有学成的(考到九级以上),也有半途而废的。但对许多人来说,回头看,学琴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其实变成了一种浪费。但你说学琴有没有好处呢?也是有好处的,除了音乐本身以外,也帮助锻炼了纪律、意志、耐性等等。但锻炼这些品质难道一定需要通过练琴么?练点别的不行么?今天如果给孩子选一门课的话,除了乐器本身外,还得考虑学习的机会成本:假设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学什么的回报最大,最能让他获得适应未来世界的能力?          
有了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和观察,在给孩子做教育规划时我就比较注意了,首先,保持开放态度,不轻易下结论;第二,不会断然排斥“入坑”,但极度谨慎,绝不贸然“入坑”。          
这里需说明,我不是学音乐的,但是一个业余爱乐者,在音乐方面属于“自我教育”,例如了解一些基本的乐理和音乐史;了解各种音乐类别、风格、流派;对各种乐器有基础了解;能简单使用个别的乐器(例如吉他和键盘);形成了一定的音乐欣赏审美体系和偏好;有一些中意的音乐家、指挥家、演奏家;有一定的CD和数字化收藏。本文,我只是从一个普通家长的角度,分享一下对音乐教育的考虑和建议。              
这里我把重点放在“钢琴”,其实不特指钢琴,也适用于小提琴之类学习系统化、周期长的乐器。那么为什么专讲钢琴呢,因为钢琴教育是社会覆盖与受众面最广、最为产业化、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1.普通人家庭为什么要学钢琴?从18-19世纪的欧洲到当代社会          
(这里虽然专指钢琴,但部分内容也可以涵盖其他乐器教育)
钢琴属于西洋乐器,而在西洋,音乐教育历史悠久,对欧洲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家庭来说,音乐属于人的基本修养,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而凡涉及音乐教育,必涉及对乐器的学习。钢琴属于大型乐器,可谓“乐器之王”,造价昂贵,摆放需要空间,也需要后期维护。围绕钢琴的教育原主要在最有条件的上流社会。1826年,英国钢琴制造家Robert Wornum发明了立式钢琴,钢琴生产也逐渐产业化,这才使得千家万户得以接触到钢琴。              
          
我们问两个问题,第一,站在18、19世纪一个欧洲中产家庭的环境看,学钢琴有什么好处?第二,当年的这些好处,放在今天是否依然存在?          
1)实用性:现代社会以前,没有电影、电视、广播、游戏机、互联网、手机,音乐是人们不多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而获得音乐方式很单一:要么歌唱,要么弹奏乐器。钢琴音色悦耳,可以用于独奏(“单独撑起一个舞台”),也可以伴奏,同时它是通过键盘演奏的,对弹奏者非常友好(不需有音准),是一个非常实用、非常友好的乐器;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今天,普通人是不需要通过弹奏乐器获得音乐的:在手机和智能电视上点放什么曲子都可以,过去几百年人类世界的音乐作品尽在互联网宝库中,随手可得。当人们需要歌唱的时候,可以去唱卡拉OK,什么歌都可以点唱。在今天,除了需要真人演奏乐器的音乐会外,钢琴等乐器是缺乏一般应用场景的,如此便没有了实用性、通用性;              
2)社交性:在18-19世纪的欧洲,音乐是人们社交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获得音乐只能通过弹奏乐器,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有个钢琴的话,亲人、朋友一起相聚,可以边弹边唱。我们经常看到电影里描述过去一群人围在一个钢琴边上唱歌,就是这样的场景。另外,许多音乐是需要多种乐器合奏,需要乐团的,这就需要人们的合作。因此,钢琴等乐器是具有社交属性、社交功能的。练好钢琴等乐器能够提升人的社交能力,丰富社交场景;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今天的人们不需要通过演奏乐器获得音乐,也不需要通过演奏音乐社交。举个现实的例子,在本职工作之外,你的钢琴弹得很好,小提琴拉得很好,但是你何时有机会去演奏呢?你在单位年会时演出么?你在团建时演出?演出的场景是什么?恐怕没有什么场景。非常偶尔的,你可能可以录制弹奏视频,发个朋友圈,表示你精通乐器,获得一些点赞,但你也不会每天都发朋友圈吧?如果你的家中安装了隔音设施,或者佩戴耳机的话,你确实可以回家弹奏一曲。但这是没有社交属性的。而回到学钢琴,就是自己练,基本没有社交属性,甚至可能不利于孩子培养社交能力。有的人说,学一门乐器,参加学校的社团,可以培养社交能力。但问题是,培养社交能力的方式多得很,比如搞团体运动,效果好得多,不需要去学乐器。
3)音乐的重要性及钢琴在音乐里的重要性:18、19世纪的欧洲,即便是上流社会,人们的户内文化娱乐形式也是非常单一的,无非就是看剧、听音乐、阅读、谈天等。音乐的形式特殊:完全依赖听觉,欣赏者不需要识字,也不需要有文化积累,是最简单、轻松、直观及最易普及的文化娱乐形式。新的音乐作品,特别是新的交响乐、新的歌剧发布都是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如同今天的电影、电视剧、游戏首发一样)。在这样的环境里,学音乐指向的是文化娱乐产业,而钢琴在传统欧洲音乐里地位很高,它是各种细分领域(作曲、指挥)均需掌握的几乎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能,同时在那个年代里,欧洲人不会触及后来的爵士乐、摇滚乐、电子乐、世界音乐等,在传统西方音乐的谱系里,钢琴地位极高。以上可以看到在那个年代里钢琴的重要性。基本上,它是面向音乐及文化娱乐产业的核心谋生技能;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首先,音乐是否还很重要呢?还是很重要的,但今天的娱乐形式极其多样,音乐只是其中一个。可以断定的是:音乐的相对重要性大大下降。欧洲全城人为一个新的交响乐或音乐剧发布而激动万分的时刻将永远写入历史。很现实的一个情况,卡拉OK原来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团体娱乐方式,因为娱乐形式太多,今天也逐渐被边缘化。其次,钢琴、小提琴等传统古典乐器在音乐里的相对重要性也下降了:有摇滚乐、电子乐、民乐,马上生成式AI都可以直接生成音乐了。          
4)乐器修养是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流社会及中产阶级家庭都认为,美学欣赏是人的基本修养及素质之一。音乐作为重要的文化形式及内容载体,地位自然特别高。人们认为,学习钢琴等乐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音乐,获得音乐(演奏及创作)、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以及与同圈层的人进行交流。音乐是核心的“文化资本”,而钢琴又是获得核心文化资本的工具。(在那个年代,除了音乐以外,这样的文化资本还包括文学、诗歌、绘画、哲学等);          
今天是否成立:基本不成立。美学教育、美学欣赏能力依然很重要,但今天艺术的形式、内容载体比原来丰富多了,知识分子、文艺青年在一起讨论的可能是电影、电视剧、建筑、艺术展出、美食烹调、旅行经历与见闻、生活方式,但不一定要讨论音乐。在讨论音乐的时候,可能是讨论由古至今的各种音乐流派和风格,切磋的是欣赏、收藏,而不是切磋各自的乐器弹奏能力。今天已经进入科技年代,对科技新知的认识非常重要。同时,人类社会经历着年不遇之大变局,对历史、对地缘政治的了解也很重要。总之,“文化资本”也在演变,即便在西方社会,古典音乐及传统西洋乐器也早已没有了以前的地位——它只是一项令人尊重的个人爱好和技能,但谈不上有更特殊的地位              
5)获得排解精神、抚慰心灵的手段:遇到压力时,人都需要调解情绪,现代社会以前的人们精神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广播和唱片,更没有电影、电视、短视频。那么人们靠什么去调解呢?靠音乐。尤其在家的时候,获得音乐的唯一路径就是自行演奏和歌唱。掌握一门乐器,懂一点音乐,就掌握了抚慰心灵的钥匙。这一条,请一定要还原到现代社会以前的语境去理解。例如可以设想在蒙古草原上,没有电,没有娱乐,什么都没有,手里只有一把马头琴,这个时候你还能做什么?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音乐当然是调节情绪、抚慰心灵的绝佳手段,但对于一般人而言,从音乐获取能量的方式是去聆听,而不是去弹奏。在今天,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轻易获取自己想要的任何音乐。参与音乐的方式也未必弹奏,而是歌唱——到卡拉OK去喊两嗓子。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有差别,主要体现在对音乐了解的多少,对人类音乐遗产是否熟悉?是否能从音乐遗产中汲取更多资源(“原来还有这么好听的曲子,这些我以前都不知道呢!”)。而了解这些,不需要去花七、八年去练琴,只要挖掘积累一些音乐知识就能实现。从这个角度出发,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音乐环境,让他们多听音乐,爱上音乐,终身享受并受益于音乐。 
6)智力锻炼与培养:人们认为,学习乐器、练习乐器、熟练一门乐器是可以帮助提升智力的。还原到18~19世纪的欧洲,人们能为孩子提供的知识学习和智力锻炼途径是很有限的,钢琴等乐器就成了一项学习内容。              
今天是否成立:一半一半。必须看到,今天是科技年代,不是18~19世纪的欧洲,人们可以通过无数的路径和方式为孩子提供更加与时俱进的智力锻炼与技能培养。体育运动本身也可以提升智力。单就锻炼智力而言,不足以论证学习钢琴等乐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综上,可以看出,在18~19世纪欧洲的语境里,学好一门乐器(特别是钢琴这样的乐器)是有极强的实用性的,它可以用来谋生,可以用来社交,可以作为文化资本,可以调节情绪,甚至可以实现阶层跳跃。如果家长要为孩子谋一个好的前程——譬如具体到让自家小女嫁一个好的人家——练得一手好钢琴将是一项让她终身受用(并且可能改变命运)的技能。
熟悉古典音乐的同学们应该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音乐大家——各种指挥、演奏家(包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有不成比例的犹太人——包括大量的德奥、东欧、俄罗斯犹太人。甚至可以说,那个年代大多数有名的演奏家都是犹太人(名单我可以列几页纸,让人瞠目结舌)。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因为对于欧洲犹太人来说,音乐是他们能够选择的为数不多的“赛道”之一。他们将所有的教育资源都倾注到音乐上。          
我们发现这个现象在20世纪被复制到了东亚——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和欧洲犹太人一样,东亚人非常热衷教育,并且对西方还有巨大的向往和情怀。于是,人们将极大的热情投放到西洋乐器的学习中。 
但我们已经指出,支撑18~19世纪欧洲中产家庭学习钢琴/乐器的绝大多数因素已经不复存在。          
          
下篇:              
——东亚人/中国人为什么爱学钢琴?
——学钢琴(及小提琴等需要较长学习周期的乐器)的主要问题?
——究竟什么人适合学钢琴(及小提琴等需要较长学习周期的乐器)?
——如果不学钢琴,孩子需要获得什么样的音乐教育?
——为了更好的适应未来时代(AI科技革命),到底应该让孩子们学什么?                    
(未完待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钢琴,学还是不学?(8)不学琴学啥?——棋牌、左右手开发丘成桐: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水平£30畅游欧洲?!这些性价比MAX的欧洲景点,你去过几个?国际著名钢琴家王宸《爱与和平之旅》钢琴独奏音乐会 奏响美国罗德岛LG推荐的书:少数人的暴政:为什么美国民主达到了崩溃点 Tyranny of the Minority: Why America温哥华华裔钢琴才子回归演出:4岁学琴,16岁音乐足迹已遍及全球首届CCTV全球爱华诗词文化春晚节目展播(1)《阴阳鱼》连载第10章:时间如刀,空间如砧板,而你我都不过是鱼肉闹乌龙憨憨学了9年钢琴,好几次想放弃,德国老师一句话让我泪目了一个传播了半个世纪的谎言:中国贫穷是因为人口多造成的?21世纪的美国女巫不写咒语,用SaaS疯狂赚钱|亮马桥小纪严选新法EB5精讲|从选择到决策,四大维度剖析EB5之流程/项目/文件/服务篇(1)从1000元到8000万,类《完蛋》游戏是致富新路吗?(上)读书有个鸟用选择比努力重要风靡时尚界半世纪的阿迪达斯,今天有活动!钢琴,学还是不学?(7)不学琴学啥?——学外语一年一度钢琴届"黑五"来袭!立省几千刀入手"钢琴之王"!AI底层逻辑(1):离超级人工智能到来还有多远刷屏!世界名琴施坦威钢琴,北加州特卖会!一年一次,这个机会等太久了!钢琴,学还是不学?(9)不学琴练啥?——阅读、习作、演讲火了大半个世纪的COACH经典T恤,上身舒服,出街帅气钢琴,学还是不学?(2)钢琴为何在中国这么火,以及钢琴教育的问题绝版复活 | 《十四年》:从1931到1945——中国将领抗战亲历史天时地利人和:国产品牌替代(1)湾区|世界名琴施坦威钢琴,北加州特卖会!一年一次,这个机会等太久了!丘成桐:中国现今数学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风靡时尚界半世纪的这双鞋, 到底有多 Cool...澳洲家庭惨案曝光!母子遭残忍杀害,警方紧急逮捕凶手畅销3000万册,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的经典好书,寒假就它了~伦敦钢琴,当街撒泼遇见英国杠精留学花了几百万,却什么都不学?从英美顶级名校毕业的他,看到名校生的另一种沉沦安藤忠雄上海新展“对话”开幕:与建筑持续半个世纪的羁绊中国数学还达不到美国上世纪40年代的水平吗?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