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粘锅变得粘锅了!是涂层被我吃了吗?
1938年,美国人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滑溜的物质;后来,一名法国钓鱼佬把它用在渔具上;最后,这个钓鱼佬的老婆把它用在了平底锅上。
造福千万人的不粘锅就此诞生,被人称为“快乐锅”。
20世纪60年的广告画称不粘锅为“快乐锅”|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想要让不粘锅一直都是“快乐锅”,你得注意这些事。
别用金属锅铲!
请温柔地对待不粘锅,别用铁的、不锈钢的锅铲,也别用钢丝球擦!
开头说到的滑溜物质叫聚四氟乙烯,作为杜邦公司产品时叫特氟龙,性质稳定又防水。
为了把“不沾”的聚四氟乙烯粘到平底锅上,要先让平底锅表面变粗糙,好挂住喷上去的涂料。
最后,把锅加热到400℃左右,“不沾”的涂层就被固定在锅上了。
喷涂液态聚四氟乙烯丨YouTube/Science Channel
有的不粘锅工艺不扎实,涂层粘得不牢靠,容易掉。
如果经常用坚硬、尖利的金属锅铲炒菜,里面的涂层就会一点点被刮下来;用钢丝球洗过也会蹭掉一些涂层。
渐渐地,你发现买回来不久的不粘锅,开始粘锅了!
所以,在不粘锅里炒菜,还是用不那么硬的木铲、硅胶铲更好。
涂层被人吃掉了?
一个问题随之出现:
不粘锅的涂层被锅铲慢慢刮下来,去了哪里?
难道是混在菜里,被吃进了肚子?
会不会慢性中毒???
多半就是你吃下去了,不过问题不大!
涂层的主要成分不危险
先来说不粘锅涂层的主体,聚四氟乙烯。
前面说过,它的性质很稳定,很少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即便你吃下去了,它在你身体里还是聚四氟乙烯,拉出来也是聚四氟乙烯。
大鼠试验表明,食物中聚四氟乙烯含量达25%时,仍是无毒的[8]。
对了,这种材料在医疗上,还可以用来做人造血管,植入人体也是安全的。
不过聚四氟乙烯在高温下就不可爱了。
加热到260℃时,聚四氟乙烯开始产生烟雾;
加热到350℃时,处于烟雾中的人会出现头疼、寒颤、发烧等类似流感的症状;
超过400℃,聚四氟乙烯就会分解,释放出有毒的含氟化合物。
什么情况会导致不粘锅这么热?干烧啊!
2012年,日本有个病例报告。
一名男子用不粘锅时睡着了,还忘了关火,让不粘锅干烧了5个小时,产生了大量白色烟雾。
惊醒过来后,他立刻把不粘锅放到水龙头下冲洗。
滚烫的锅接触到凉水,激起大量蒸汽。在吸入蒸汽几小时后,这位男子感到疲劳、呼吸困难,接着开始发热、干咳。
好在他到医院吸氧后就好多了,过了3天就完全没事了。
被抢救下来的当事锅丨参考文献[7]
所以只要你别干烧不粘锅,聚四氟乙烯的危害就不大。
(其实干烧锅都挺危险的,小心火灾)(切勿尝试)
可能的致癌物是“涂层辅料”
而大家盛传的“不粘锅致癌”,主角不是聚四氟乙烯,而是涂层中的一味辅料——全氟辛酸。
这个全氟辛酸,说起来真的让人倍感辛酸。
它曾经是生产聚四氟乙烯必用的材料,但随时时间推移,人们渐渐发现了它的坏处。
在动物实验中,全氟辛酸会诱发一些类型的肿瘤,还会导致幼崽死亡,并且对肝脏、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毒性(剂量比不粘锅里的大很多);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人们发现血液中的全氟辛酸浓度,与肾癌、睾丸癌等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也和不孕不育有关。
有一部电影《黑水(Dark Waters)》,讲的是大量接触全氟辛酸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电影《黑水》的海报。不过,其中讲到的危害,是倾倒工业废料与职业暴露的危害,和不粘锅不是一个暴露水平的丨imdb
虽然“有相关性”不等于“有因果性”,但毕竟也代表了一定风险,再加上工艺进步,近十几年生产的不粘锅,基本不会用到全氟辛酸了。
2004年,不粘锅涂层的健康风险被曝出后,国家质检总局进行了针对全氟辛酸的专项抽查,在当时市面上18个品牌28种产品中,都没有检测出全氟辛酸残留[9]。
就算一些小品牌的不粘锅含有全氟辛酸,在制作不粘锅的加热步骤中,绝大部分全氟辛酸也挥发掉了。
如果你还是不放心
一句话,近几年买的不粘锅没毒,基本随便用;涂层掉了也能用(但会变得粘锅),钱包够厚的话,换新的也挺好。
不过不粘锅涂层的成分,都有长长的、化学味儿很重的名字,如果这些让你很不安心,可以考虑用陶瓷不沾涂层的不粘锅。
和聚四氟乙烯的“化学不粘”不同,这种不粘锅用的是“物理不粘”路径。
这么说吧,“陶瓷涂层”不是真陶瓷,而是把氧化硅、氧化铝等构成陶瓷的主要原料研磨加工,制成料浆,再涂覆、加固在锅子内壁。从微观上看,涂料表面和和荷叶有点像。
使用要点还是别配合用铁锅铲、钢丝球,毕竟是涂层、会磨损,有些陶瓷涂层比传统涂层更脆,弄坏了就不值当了。
参考文献
作者:悲催的铊宝宝
编辑:李小葵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