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调查谁破坏了北溪天然气管线,结果真的很重要吗?
文|成 然
当地时间9月26、27日,丹麦、瑞典监测到波罗的海俄罗斯通往欧洲的海底天然气管线北溪-1、北溪-2相继发生爆炸,爆炸威力相当于至少几百磅TNT。由此造成北溪-2出现1处天然气大面积泄漏,北溪-1出现两处大面积泄漏。欧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28日发表声明説,所有信息表明,北溪管线泄露事故,是蓄意破坏造成的!
那么问题来了,是谁蓄意?是谁破坏?包括西方政要和媒体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在问这个问题。乌克兰第一时间站出来指称是俄罗斯干的,目的是向欧盟施加压力。加拿大驻联合国大使称,普京决定将污染作为一种战争武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表态也有意无意地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了俄罗斯。
普京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坚称,任何对俄罗斯的指责是“可预见的愚蠢预测”,要求北溪管线所有者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参与事件调查。俄罗斯总检察院认为,破坏给俄罗斯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已对这起涉嫌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刑事立案。令人颇感有些意外的是,对这样一起重大事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显得有些语焉不详,他没有按惯例把矛头指向俄罗斯,而是说这件事的发生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俄乌军事冲突已经7个多月,双方在战场上陷入胶着。欧洲紧跟美国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制裁,而对俄的能源制裁却使欧洲陷入了一场空前的能源危机。偏偏在这个时间点,两个北溪天然气管线都泄露了。研判谁得利最大、谁作案的可能性就最大,应该是符合逻辑的。
乌克兰和铁杆支持乌克兰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有这个动机,但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深卧海底用混凝土层层包裹的钢管炸开,相当于一次2.3级地震,它们几乎没有这个能力。德国是北溪管线的接收国,也是最大受益者,为两个管线建设投入了巨资。当下,德国政府正在为如何度过寒冷的严冬而满世界寻找天然气,完全没有理由自断一个通过谈判可能获得相对稳定和廉价的气源管线。
是俄罗斯吗?这个被西方认定的恶魔干得出这种坏事,似乎说得通。但从现实上看,俄罗斯正在进行两场战争,一场是与乌克兰及背后的北约进行的军事冲突,另一场就是与欧盟的能源博弈。普京握有能源牌,对于陷入能源危机的欧洲来说掌握着一定主动权,能够以此来分化美国和欧盟,也让欧盟内部出现分歧甚至是内斗,这对军事战场无疑是有帮助的。如果这时候自己把两条北溪管线都炸了,脑子一定是进水了。美国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就说,北溪管线是普京手中权力和财富的来源,是对西方施加影响力的筹码,临近冬天欧洲比以住任何时候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如果不能提供能源,那德国还有必要关注俄罗斯吗?战争中的俄罗斯需必须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普京才不会这么傻。
有美国媒体毫不留情地把怀疑对象转向了美国。它们找出拜登总统今年2月在俄乌军事冲突发生前的一段讲话,他说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国有办法把北溪-2废掉。美国媒体还爆料,曾经是乌克兰政变的幕后推手,现任美国副国务卿纽兰也曾严肃地告诫过德国,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北溪-2将无法推进”。
从动机上看,黙克尔任德国总理期间,顶住了美国的压力,联手俄罗斯建成了北溪-2号管线,以获得稳定廉价的天然气。而白宫圈子敏感地意识到,如果俄欧加强了能源联系,欧洲对美国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小,政治上无疑也会渐行渐远,这完全不符合美国地缘战略利益和商业利益。阻止北溪-2投入使用,从管道开建的那一天起就成为既定目标。俄乌军事冲突给了美国毁掉北溪-2再正当不过的理由。
然而新的情况是,因制裁而陷入能源危机的欧洲各主要国家,企业停产,物价高企,老百姓手中的电费、天然气账单越来越长难以支付。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如何过冬这样一个欧洲民众从来不想的问题,现在却成为了最大的忧虑。随着冬天的临近,欧盟多国爆发了大规模群众游行,要求政府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更多关注本国的民生问题,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民众集会,要求开通北溪-2管线。这一呼声也得到了欧洲部分官员和反对党的响应。
令美国担忧的是,瑞典、意大利反对欧洲一体化且有亲俄倾向的右翼政党上台执政,本已分歧严重的欧盟,能不能继续紧跟美国用俄乌战争长期化拖垮俄罗斯,结果很难预料。另外,欧盟对俄能源制裁后,以8倍于俄气的价格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往返于大西洋、繁忙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巨轮,一船就多赚1个多亿美元。如果北溪管线再次通气,等于断了一个持续不断的大财路。华尔街的老板们肯定是不干的。
从能力上看,秘密对海底管线实施爆炸,必须有潜艇和深水作业器械,这些美国和俄罗斯都有。为监控俄潜艇活动,北约在波罗的海布满了传感器,俄潜艇出行是不难发现的。如果近期在出事海域发现俄罗斯潜艇,恐怕早就满城风雨了。而事实是,今年6月,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在丹麦附近海域进行了一次代号为Baltops-22的演习,参与部队有海军信息战中心、水下作战中心以及其它水下作战单位和装备。有报道称,其训练活动中使用了模拟炸药。
9月2日至13日,美海军侦察飞机在北溪泄漏地点上空进行了一系列飞行。从9月21日起,美国两栖攻击舰奇尔沙治号编队就在爆炸附近海域活动,27日,该编队宣布完成工作,向北海方向驶离了波罗的海。经测算,该编队位置距离北溪-1泄露现场30公里,距离北溪-2管线50公里。合理的推断是,爆炸物已被事先安装好,接到命令后有人引爆了它。
据欧洲能源专家分析,破损的北溪管线如不能及时修复,会被大量涌入的海水浸蚀,这两条管线或将永久关闭。巧合的是,在北溪管线发生泄漏的同时,另一条从挪威经丹麦至波兰的天然气管线开始运行。切断俄气,用欧气供给欧洲,看起来很美,但问题是欧洲的天然气产能并不能满足欧洲的需要。让欧洲的能源供应,既吃不饱又饿不死,算不算是一盘大棋?
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判断吗?
再精明的团队也可能有一两个猪队友。波兰前外长、欧洲议会驻美国代表团团长西科尔斯基,爆炸发生的当天在他的推特上只写了一句话:“感谢你,美国”。
尽管欧盟信誓旦旦要对北溪天然气管线泄露一查到底,尽管美国官方也表态支持展开调查,但调查的结果很重要吗?一个在丛林法则下习惯了弱肉强食的“山大王”,很在乎吃相吗?还是算了吧!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