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夏天有多危险?ICU医生:我亲眼看着患者体内的器官被“蒸熟” | 医院奇闻录77

夏天有多危险?ICU医生:我亲眼看着患者体内的器官被“蒸熟” | 医院奇闻录77

文化

大家好,我是陈拙。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立夏”了。

提醒我这件事的,是一位新来的医生作者,她叫苏重山。

她是一名ICU医生,从业9年,至少救活过1000条人命,在去年平均每两天就要救活一个人。

亲历无数危急病情的她,见惯了生死,却对夏天感到害怕。

两年前的夏天,她遇到一种怪病,那是她遇过的最危险的疾病之一。它叫热射病,经常被误认为有点严重的“中暑”。但与中暑不完全一样的是,患者体内的温度高到,各个器官都开始产生变化。

她在短时间内,接手了12个病人,有5个因此而死,有一人从此生活不能自理。

当时,没人想到,夏天的太阳里藏着多少危险。

我是一名成都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生,在ICU里工作已经9年了。我见过各种危及生命的重症疾病,面对过许多生死离别场景,也抢救过上千名患者。
我最难忍受的是ICU科室里面的声音。
如果病人情况很平稳,病房就是一片死寂,他们在昏迷状态下勉强维持着微弱的呼吸。但这种死寂总是在我出乎意料时被打破,只要患者病情很重,出现异常的心跳,仪器就会发出“哔哔哔……”的声音。
这种报警声如大货车倒车的提示音,刺耳且急促,让人有很强的紧迫感及压迫感。我甚至形成了条件反射,在巡视病房时听到后会跑过去处理并提醒护士,病人有异常情况。
在这样高强度、高压环境下工作,大部分ICU的医护人员都有窦性心律不齐的问题,当然也包括我。
所以每次下班回家,我都只想安安静静待在家里放松,或者出去骑车、健身。
这种恐怖的感觉,在我的职业生涯里经常出现,尤其是在2022年那个夏天。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7月酷暑,当时爆发的一种怪病,将这种恐怖的报警声反复带到我的科室。我在梦里都躲不开这种怪病带来的警报声,还有那些即将死亡的病人。
1950年以来成都温度超过40℃只有2次,一次是2006年的8月,另外一次就是2022年7月,当时大家还戴着口罩。
2022年夏季超过40℃的高温持续了将近一个月,这注定是个不寻常的夏天。
室外地表滚烫,人在外面站几分钟,皮肤就有灼烧的感觉,大家都躲在室内吹空调。空调消耗了巨大的电力,成都用电量达到了高峰,为了应对电力紧张的问题,我们医院专门安排了电工,以便应对特殊情况。
7月初,我值班也遇到了一个繁忙的周末,只有我一个人处理全科室的病人。就在我准备休息的时候,急诊科又送来一个昏迷的患者,那是一个58岁的环卫工人。
当时我已经身心俱疲。
这个环卫工人姓李。老李刚到病房时,我看他像一个中毒的患者,昏迷着,手脚却在抽搐,同时不停呕吐。我凑过去一看,他的双眼很奇怪——居然是向上凝视的。
更奇怪的是他身体滚烫,像个小火炉,水银体温计一测42℃,几乎到了最高值了。
这是典型的热射病症状啊。我心差点提到嗓子眼儿。

热射病在普通人的认识里,属于重症中暑,好像听起来没那么可怕。
但在医护的心里,却是随着夏天到来的第一号“杀手”——患者体温会在40℃以上,相当于身上贴满了暖宝宝,加上夏天三十多度的高温,人体也吸热,整个身体有热也散不出去,直接变成一个小烤箱。
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大众浴池里的水温最高值是45℃,普通浴池水温40℃,正常人泡在里面不会超过20分钟。
得了热射病,相当于整个人长久地被闷在了高温浴池里,各个器官会被高温“煮着”,内脏器官的细胞受损,然后器官也开始衰竭
换个简单的说法,现在的环卫工老李,他体内的器官正在被慢慢“煮熟”。
而他现在不停抽搐,就是因为他的中枢神经在高温下,已经“熟了”,控制不了身体。
在身体受热受损的情况下,他体内原本的降温代谢的功能,都会失效,很难再出汗。
我安排护士给老李连接上呼吸监护仪,几乎是一瞬间,仪器再次发出了恐怖的警报声:哔!哔!哔!
监护仪显示,老李缺氧严重——血氧饱和度很差,只有63%,要达到90%才正常。
他的肠胃已经被“烧”出问题了,口腔不断地涌出胃反流呕吐出来的食物及唾液,随时可以堵塞气道,可能导致窒息死亡。
我奔跑着到ICU门口,喊老李的家属。来了一个穿着简朴的老婆婆,她不高,满头白发,有点凌乱,不会讲普通话。
我着急地对她说:“现在老李全身像着火了一样,体温特别高,呼吸也很困难,需要用呼吸机,不然会有生命危险。现在救命要紧,我先和你说明情况,同意书我们等会儿再签。”
老婆婆没有反应过来,一脸的错愕。她只简单地回答:“好”。
我又冲回ICU,给老李进行了气管插管并连接了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使用了镇静镇痛、抗癫痫等药物。
这下老李的呼吸状态才逐渐稳定,四肢肌力紧张及癫痫也逐渐好转起来。
老李得先散热才行。

我嘱咐吴护士及护工及时给老李冰裹上冰毯,戴冰帽降温。但光这样还不够,他身体这么烫,消耗也很大,需要输液补充身体丢失的营养和水分。老李的鼻腔里也插上管喂营养。
体温增高后,人体会失水,血液会浓缩;其次,细胞被高温损害后,也会导致血液浓缩。我们给老李用上了抗凝药物,防止他血液凝固,无法循环。同时我们开启了透析治疗。
老李身上布满了各种管,被呼吸机、透析机、心电监护仪包围着,那个“哔哔哔”的声音聚拢起来,开始变频变奏,我的神经更紧张了。
热射病治疗要遵循“十早一禁”的原则,核心就是把病人的体温降下去,回到人体正常的温度,早点麻醉减轻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正常呼吸,同时补充营养,让身体有能量代谢。
这些治疗只能维持老李暂时活着。
老李不能进行任何手术。热射病患者往往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手术出血很难止住,会直接死亡。
我们科室高主任突然打来电话了:“今天下午收的环卫工人,你要尽全力抢救,政府这边已经跟我们院领导说过了,费用的话政府会想办法。”
经过我们几个小时的抢救和治疗,老李血氧达到了96%,心率及血压正常,但是他的体温一点没有降下来,身体的各个器官,依然在高温中慢慢衰竭。
我们不能再让他的器官被“煮熟”了,我们要给他降温,能抢救多少是多少。否则就算救回来了,他可能也会瘫痪。
我准备好同意书去谈话间,找家属说明情况。
谈话间依然只有老婆婆一个人。她眼睛很红,眼角泛着泪水,很焦急,又不知所措。她意识到老伴儿病情很严重。
我问:“婆婆,你的子女呢?”
老婆婆抹掉挂在眼角的泪痕,“两个儿子刚下班,正在往医院赶。”
这两个儿子没在市区工作,在周边郊县上班,距离市区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两个儿子没有文凭,主要做体力活,家中有老婆和小孩,日子过得很拮据。
老婆婆盯着我:“医生,我们老李囊个样了?我们家没得啥子钱,买的农村社险。能不能救得回来哦?救不回来我们就不救了,不花冤枉钱了嘛。”
我还没把老李的情况告诉婆婆,她就有了放弃的念头。
我安慰她:“婆婆,你放心,费用你先不要担心,因为是工作中生病的,工作单位会给老李出治疗费用,政府刚给我们医院领导打过电话,让你不要担心费用,我们会尽全力医治的。”
看着婆婆松了一口气,我才跟婆婆讲老李的情况,包括热射病的治疗风险和预后情况。我担心她有没有听懂,反复解释。我讲了半个小时,她才听明白。
她听完神色就变了,眼神里有恐惧。接着,她全身瘫软,颤颤巍巍,就开始哭。我赶紧扶她坐在椅子上。
我也有些慌乱,只能说:“我们会尽全力抢救的,你放心!”我重复了好几遍。老李的情况很严重,我不敢承诺什么,也不忍心看着老婆婆难受。
等婆婆情绪好点了,我才离开谈话间。
老李平时身体不太好,年龄也大了,多器官功能衰竭得很快,增加了治疗难度。
第二天,我早上八点查房时,发现老李身体会时不时抽动,他癫痫发作,神经系统的损伤有些严重了。他的肾脏也在高温中受损,已经无法正常地小便,导致体内很多毒素也排不出去,继而影响更多的内脏器官。
我现在看老李整个人身上都布满了淤青。
突然警报声响了,还是因为无法降温的原因,老李的凝血功能又异常了,他的皮肤下、消化道在出血,就连呼吸的气道里也出现少量血迹。老李还处在休克状态,很难看出他的痛苦。但透析机发出的“哔哔哔”声频率和声调在变奏。
病床前的我,病床上的他,都在一个很窒息的空间听着很窒息的声音。
老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
老李的血液系统有故障,肾功能衰竭,只能外力辅助,帮着老李体内血液循环起来。我和科室几个医生讨论老李的情况后,决定采用血液灌流技术,这种技术会将老李的血液引导出来“洗”一遍,干净了以后再输送回体内。
一周过去,老李的病情并没有好转的迹象。很糟糕,血液灌流的效果不明显。
老李每天透析、血液净化的费用有六七千块钱,每天输血费用两三千,仅这两大项治疗费用就接近一万了。额外的药费、监护费用、呼吸机等费用算进来,每天花费一万多块钱。
而据我了解,这片区域的环卫工人每月的工资不及五千。
医药费不断叠加,欠着的单子越来越多。政府那边续费也及时,这是老李的家庭所不能承受的。
高主任、医务部的杨老师也配合家属,多次和有关部门沟通,介绍治疗的情况,希望政府在医药费上给予支持。
老李的两个儿子生活在市区外,忙于生计和家庭,也很少来医院,也负担不起治疗费用。他们担心没人帮忙支付医药费,去有关部门催了几次款。
有关部门不定期安排工作人员来慰问老李。他们称会想办法解决老李的医疗费用。
而老李的情况太严重了,仍有高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症状。他没有意识,感知不到领导们的关心;他全身麻醉着,也感知不到疼痛。只有“哔哔哔”的响声,仪器上的数值变化,显示着老李还有生命体征。
我和团队希望能把老李救回来,而眼下我们有些束手无策。
婆婆每次来探视时,哭着呼喊老李的名字,嘶吼声贯彻了整个病房,甚至盖过了仪器的“哔哔哔”声,惊动了他病床探视的家属,转过头看向她。
婆婆跟我说:“我咋个喊不动老李喃,他囊个还不醒?我们老李辛苦一辈子了,受了好多罪哦,现在身上插满管子,疼也喊不出来。他活得苦呐。”
我不知道怎么接话,递上了纸巾,拍拍她的背,以示安慰。
婆婆接过去,抹了抹眼泪,“他活过来能自己吃饭么?他活过来没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需要人照顾的话。两个儿子负担不住。他们活得也不容易。我年纪也大了,腿脚也不很方便了。我们想接老李回家,伺候他两天。”
我听明白了婆婆的话。
两个儿子很少来看老爹。他们忙着挣钱生活,停一天就少一天的工钱。目前这个情况,他们越等待越煎熬,甚至越被动。
老李属于工伤,提前和有关部门谈的话,可能多拿点赔偿款。
很快,老李家承受不住了。两个儿子开始和有关部门商量。对方承诺负担老李的出院费,给予老李家一些赔偿。
谈判结束后,两个儿子来找过我。他们站在谈话间,满身灰尘,表情凝重,还有些拘谨。老婆婆也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两个儿子和婆婆都在。
大儿子先开口,“我们已经找好了救护车带他回家,麻烦苏医生帮忙办一下出院手续。谢谢您,这段时间麻烦您了。”
这16天的抢救,我也尽力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还是有些难受,此时得尊重家属的决定。
他们签完字,我回到病房。吴护士还在老李身旁,“4床家属决定回家了?”我点了点头。
有时候那个紧迫的“哔哔哔”声就是以这种方式消失的,撤掉所有的仪器,送病人回家。
老李的出院,像一根刺扎着我的心,深深地刺痛了我。
这股情绪一直压着我。加上成都高温天气持续,我很害怕再遇到热射病人。
当时分院的同事给我发微信,她们也开始接诊热射病的病人了,病情都很重。发病初期接收到病人就已经是多器官功能障碍,治疗难度大。我最害怕的还是来了。
老李离开第二天,分院又送来了一个热射病的昏迷患者,他叫小杨,是一名快递员,30岁。
小杨昏倒在街上,被路人发现后送到医院。昏倒前,他已经持续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十多个小时。
小杨被送来的时候,和老李一样,深陷昏迷,各个器官受损。
更致命的是他已经严重酸中毒了。
人在休克状态下,心脏供血量会下降,影响氧气供应,导致人体代谢受阻。我们运动后的,身上的那种酸疼就是乳酸导致的,而小杨现在的乳酸无法正常排出,将要危及生命。
此时,针对小杨只能上床旁透析,帮着他受损的肾脏运行,排出乳酸等毒素。
我看着小杨的体温持续高温在40℃以上,我迅速跑到谈话间,准备和小杨家属沟通情况有多危险。
我推门进去,看到一对六七十岁的老年夫妻,慌忙问道:“医生,我儿子怎么样了?”他们旁边站着一个穿正装的女人,看样子像从单位立马赶过来的。
“请问你们跟病人是什么关系?”我关上门,问他们。
这个女人抢着说。“我是他姐姐,这是我爸妈。”
我想着小杨30岁了,应该结婚了,如果配偶授权签字更好,“他结婚了嘛?”
姐姐憋了几秒,“他离婚三年多了,需要签字的话,我来签就好。”
我没有再问什么,抢救病人最重要。我先简单交代完情况:热射病是很严重的中暑,对全身多个器官造成损伤,随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即使保住性命,抢救过来也可能无法生活自理,这个病花费也很高。
姐姐没有片刻沉默或犹豫,“拜托医生尽全力抢救,我只有这一个弟弟。这些年他不容易,老婆跑了,低迷了三年,刚开始做快递工作,谁承想第二天就碰到了这事儿。拜托医生了!”
老头老太太始终沉默,眼里布着泪花,看着我。
我简单安抚了一下他们情绪,冲回了急诊科。
小杨裹上了冰毯,戴上了冰帽后体温逐渐下降,但之前的高温已经导致他大脑开始水肿,继而颅内压力升高。我此刻见到的小杨双眼外凸的程度,已经非常恐怖。
报警声时不时传来。说实话,我没有把握抢救回小杨的生命。
下午四点,家属来探视。姐姐到床旁,看到小杨眼睛突出、鼻腔出血、脸色发黑,她一摸小杨还全身冰凉、一颗颗泪珠掉在床上,“小杨,小杨……你醒醒啊,睁开眼睛看看姐姐嘛,爸爸妈妈也来了就在ICU外面。你要坚强啊!你要好起来!未来的路还长啊!”
小杨仍处于昏迷状态,疼痛刺激无反应,加上使用了很强的镇静镇痛的药物,他根本听不到。
ICU不允许陪床,姐姐又不敢让爸妈看到小杨现在的情况,老两口在ICU外面的走廊里焦急地等待。
姐姐出来以后,我把姐姐拉到人少的地方,“现在持续透析加血液灌流都已经用上去了,能用的我们都用了,现在就看小杨能不能挺过去。这个病治疗费用很高,每天的费用都上万,小杨没有保险,费用上你们也要考虑。”
小杨的住院费也是老大难问题。他父母在农村,年事已高,经济能力有限,又没有工作能力。他只能靠姐姐。姐姐是一名医美产品的销售,已经结婚了,有孩子,住在成都三环边上,收入也不是很高。
我想想也是心酸,如果这一家人的家庭条件再好点,小杨也不至于拼命在高温下工作,躺到了病床上。
姐姐却没有因为经济的原因而迟疑,她说:“我已经跟老公商量好了,不管怎么样,就是卖房子也要救。”这番话让我很动容。
但对于这一家人来说费用确实是问题,如果小杨的单位能负起责任来,姐姐的负担可能会大大减轻。
姐姐告诉我,自己弟弟在快递站分拣快递。这个快递站只有一个双开门的口透风,没有窗户,空气无法对流,里面也没有大的降温设备,只有一个吊扇。成都那几天气温特别高,站内的温度也很高,小杨是在里面长时间地工作,引发了热射病。
姐姐有些为难,“小杨刚上班,没签劳动合同,可能快递公司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我还是建议她去试试,毕竟老李那种情况,政府负担了相关费用。
高主任、医务部的杨主任是乐意帮忙的,他们与快递公司取得了联系,告诉快递公司小杨病情很严重,可能死掉。最后,快递公司那边也没有回应。
姐姐也告诉我,快递公司以没签合同为由,不负担任何医药费。她准备联系律师起诉。
高主任后来叮嘱我,尽量给小杨用性价比高的药物,从治疗成本上减轻姐姐的负担。这是我们医生最后能为这家人做的事了。
隔了两三天,姐姐补交了几万块的住院费。
小杨的治疗过程和老李的差别不大。我们输血和输注止血药物来改善小杨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床旁透析及血液灌流治疗持续清除小杨体内的毒素。同时,我们控制小杨的癫痫症状,补充营养。
可能是小杨年轻,没有基础病。第五天,奇迹发生了!小杨的病情控制住了!
麻药劲儿过去后,我们喊他能睁开眼,双眼未见突出,四肢肌张力较前有所下降,不再出现癫痫了,乳酸也降至正常,凝血功能好转,消化道出血也好转,不再需要输血了。
看着小杨病情的好转,我悬着的心放下来了。回到家,我安稳地睡了一觉,不再梦到“哔哔哔”的仪器声。
在ICU医护微信群,大家也在讨论这鬼天气,出门太热,容易中暑。有护士吐槽,管理一个热射病患者都顾不上来,警报声一响就得忙起来,重症监护记录来不及写,这个月还没准点下过班。
我的情况和护士差不多,有时候还得顾其他病人,堆了几个病历还没有整理。
吐槽归吐槽,大家也在复盘,在调配医疗资源上多改进,血浆必须得及时供应,冰块得储备足了。
聊到老李,大家很惋惜又很无奈。大家求高温天气赶紧过去,可别再有热射病人了。
我正在办公室坐着回复群里的消息,同事跑过来说,科里又接收了一个疑似热射病患者。
我赶紧小跑着回科室。
患者被送到我们科室时,同样腋下温度达到42℃,出现了多个脏器功能严重障碍。
他还处于昏迷状态,叫了几声没有反应。患者脸色也很红,全身青紫,口腔及鼻腔不断出血,也出现了凝血功能问题。这个患者的酸中毒比小杨都严重。
患者已经不能自己呼吸了,急诊的同事用运转呼吸机维持着他的呼吸。
我和吴护士刚接手这个病人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比小杨送过来严重多了,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来哦。”
我向高主任汇报了再次收到热射病患者的情况。高主任叹了一口气,“以往一年都接收不到一例热射病患者,最近没一个月就接到了三例热射病病人。这太邪门了!”
患者是一名外卖员,广东人,32岁。
下午,他送完外卖,在朋友的面包车内睡着了,没有开车窗。等到他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这么热的天气,车内不通风,温度高,容易诱发热射病。
患者被送过来时没跟着家属。我打了急诊留下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姐姐。
急诊科的同事已经联系过姐姐。姐姐很紧张:“我知道小曾已经送到医院了,我们马上订机票去成都,我们什么都同意做,请医生尽全力去抢救他,求求你医生,求求你了……”
患者叫小曾,老家广东,他一个人来成都打拼。
2022年的夏天,成都还在防疫期间。家人从广东赶过来异常困难,需要查身体状况,酒店隔离,他们看到小曾估计也是几天后了。
小曾的病情很重,我们来不及等,给家属同步完消息,就得加速抢救。希望小曾能撑到家人来看他。
前面的两三天,小曾的多器官功能没有好转,每天都在输血,床旁CRRT治疗和血液灌流也没有停。各种仪器的声音奏响,远胜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小曾体温一直在40℃以上,冰毯一直裹在他身上,冰帽也没有摘下来,冰块也用了好几桶。这么高的体温对全身脏器官伤害很大,对大脑和神经也严重的损伤。可能他命保住了,也不会醒过来。
我当时很怕更危险的情况发生。不过上一位患者小杨的命救回来了,也给我一点信心。小杨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了很大损伤,说话不清楚,四肢活动有问题,像舞蹈症患者一样。我找过康复科的老师,希望他们早点介入,帮助小杨恢复。
而现在的小曾高烧不退,我担心他的中枢神经也会受损。
“他还没醒,高烧这么重……” 我及时中断了自己那可怕的联想。
又过了几天,小曾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作为主管医生,我需要每天跟家属打电话,同步小曾的病情。我有时候比较忙,科室护士也会接到他家人的电话。他们来到了成都,还在酒店隔离,很着急,隔两三个小时就打一次电话。
我们也急,他刚30岁,还很年轻。
小曾必须得把温度降下来,才能缓解其他病症。除了常规的降温手段,吴护士把生理盐水放在冰箱里,冻到低温状态。她和护工帮小杨侧躺着,用枕头将臀部垫高,接着将冰冻的生理盐水通过输液器,进入肛门,然后注入生理盐水,以此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可他的体温依然没有降下来,我们只能将药物降温加上。
热射病救治指南中不推荐药物降温,热射病患者体温高,肾脏、肝脏被“烧烤”后已经出现了衰竭症状,解热镇痛的药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对肾脏、肝脏的伤害也很大。
所以我们一般不会选择药物降温,除非患者的脑损伤很严重。
我担心小曾的大脑被“烧”坏,救活了也没意识,不能走路,只能吃流食。而且他的各器官还在被“烧烤”,一直在衰竭。
体温要降下来才有救治的希望。我给小曾的家属说明情况,他们对我们很信任,让我们医生做了大胆的决定——使用冬眠合剂!
冬眠合剂的最主要作用,是可以给患者的大脑降温。但它同时也有副作用,可能会引起患者血压、呼吸等不稳定,也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对于小曾这种中枢性高热休克的患者慎用。
此外,冬眠合剂不能单独使用,需要配合重度麻醉,有利于病人恢复。
我们冬眠合剂用得不多,担心会有意外情况。
这是一次冒险的用药,家属不得不承担这个风险。另外,家属也要解决医药费和住院费的困难。
小曾每天的治疗费也在1万元左右,我告知家属:“治疗费用太高了,他还没有保险,现在欠的医药费太多了,希望家属尽快补交。”
小曾姐姐说,“整个家族都全力支持抢救小曾。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会想办法的,你们不需要担心费用。”我听到电话的那头的声音哽咽了。
由于热射病在短时间内高发,各个医院也相继收治了很多热射病患者,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医务部杨主任、外联部张老师来科室看望小曾,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经济后况。两位老师联系了外卖公司和报社。外卖公司那边承担责任的意愿不强,报社那边报道了小曾的情况,呼吁大家帮助小曾。
医院领导也是强调,在治疗费用上,尽力给小曾家节约一些,减轻他们的负担。
隔离时间终于过去。高主任批准了小曾的父亲和姐姐来病房,看看小曾。
小曾的父亲和姐姐,穿着隔离服,戴着口罩,露着红红的眼睛。他们眼前的小曾有气管插管,还在镇静状态,没有任何反应。
小曾全身水肿,有大面积的淤青。父亲和姐姐怀疑躺在床上的患者是不是小曾,我指了指病床旁的病人信息。
他们露出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又凑上脸去再仔细看了看。父女二人没忍住,眼泪夺眶而出,拼命地呼喊着小曾的名字。
姐姐的眼泪弄湿了口罩,父亲叫了好几遍小曾的名字,他没有任何反应。设备发出“哔哔哔”声,就像死神手里的秒表声,而断断续续的抽泣声,更加显得ICU像个死寂之地。
我担心他们在病房待时间长了,影响他们的信心。
我把他们带到谈话间,聊了聊小曾的情况。我拿小杨举了一个例子,救过来的希望有,可能预后不乐观,可能需要人照顾。姐姐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没有沉浸在悲伤里,而是拿着笔在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弟弟的情况。
她听到预后的情况后,称愿意照顾小曾。
一周后,小曾的体温终于开始往下降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也逐渐好转。
这期间,上一个患者小杨的病情也越来越好,出院以后,就去了一家专门的康复医院进行治疗。
现在整个医院的热射病患者只剩下了小曾,两周过去,他的体温基本正常,冬眠合剂已经停了。接下来就是停镇静。
说实话,我心里真的没底,前期病情那么重,持续的高温对脑神经损伤很大,我很怕他醒不过来或者偏瘫。
随后,我开始停小曾的镇静药物,尝试逐渐唤醒这个患者。
唤醒期间,吴护士每次换班前会喊一下小曾的名字。前两天,吴护士没有从小曾那里得到任何回应。她还问我:“小曾怎么还不醒?”我心里也有点着急了,“再等一天看看。”
第三天,吴护士换班前,在小曾的病床前喊他。小曾忽然就睁眼了,动了动脑袋。吴护士很兴奋,跑到我办公室,“苏医生、苏医生,快去4床,小曾醒了,睁开眼睛了,你快点去看看。”
我迅速赶到床旁,我喊小曾的名字,他睁开眼看着我。我让他攥左手也能攥,握右手也能握,双脚也能活动。我用手放在他的脚背上,也感到了一些力量。
我接着检查仪器里的数值,看了看小曾的身体,水肿不严重了,淤血也少了。我相信小曾身上的镇静药物代谢完后,他很有可能会恢复得更好,四肢肌力也会更好。
现在,我听着透析机的“哔哔哔”声也没有那么闹心了。
吴护士开心地换班了。我出了病房门,给姐姐打电话,“小曾醒了,状态还不错。下午你们可以开微信视频探视。”姐姐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我只能听到“嗯嗯”“好”之类的回复。
下午,家人把家族里的人叫到家里,拨通了视频电话。
一个大家族,十几号人在视频里出现,一个接一个地给小曾问好。我隐约还听到有人说,等小曾回广东了,要给他介绍媳妇儿。
那天,我整个人很放松,很想去健身房出出汗。
又过了几天,我们顺利拔掉了小曾的气管插管,透析机也撤掉了,那个“哔哔哔”的声音没有了。
小曾恢复得状态不错,能开口说话了!吴护士照顾他很细致,每天陪他聊会儿天,帮他翻身活动。小曾出院前,预后情况超出了我们预期,对我来说,算是惊喜。
后来姐姐给我发一些小曾康复的视频,他基本上能正常地走路,没有步态不稳,生活也基本能自理了。只是说话有点不太顺畅,但是我相信他会慢慢好起来的。
而上一位患者小杨的情况就不乐观了。他家人给我发的视频里,小杨依然走路不稳,说话不清楚,四肢肌力不平衡。半年后,小杨的症状也没有好转,告别了正常人的生活和工作。他身边需要人长久地照顾。
2022年夏天,成都的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有点长,后来我们又接诊了9位热射病患者。我们总计一共收治12位热射病患者,只有7位患者抢救回来。
我为那5位病人感到惋惜。
热射病太残酷了,非死即伤。我个人和医院的力量都很微弱,医院方面,医药费做到最大程度地减免,我和主任也配合政府或企业了解情况,再联系媒体引起大家重视,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
小杨的姐姐给我发过微信,他们找了律师,起诉快递公司失败了。类似小杨这样的快递员,还有其他外卖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的医疗保障都不高,遇到热射病,风险大多自己承担。说拿命换钱一点也不夸张。
后来,我们科室开过一次“热射病”的研讨会。
大家发现哪怕用上我们医院最好的治疗办法,也只是对患者提供有限的帮助,解决不了这个病死亡率高、治好了也可能终身瘫痪的现象。
高主任宽慰我们,这不是咱们医生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引起相关部门和公司更多重视,不要只是倡导给一线工人休高温假,而是明确要求人们在最热时做好避暑,发放避暑药物等相关物品,这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两年,每当我望着窗外烈日,总会想起那年的高温和病人。
写完这篇故事以后,翻看日历,今年的夏天很快就要又来了。


苏医生这些年睡觉时,还会梦到“哔哔哔”的声音。

她也会想起小杨,不知道小杨有没有拿到赔偿?

4月初,四川法检开庭审理了一起长达6年的热射病工伤认定行政确认案件。这个案子激活了“职业性中暑(热射病)应当认定工伤”这一法律适用规则。或许将来的“小杨”们会得到一个好结局。

如今立夏将至,苏医生希望大家看完故事以后,除了知道这种病,还能掌握更多知识,去预防、对付它。

当它在你身边出现的时候,你也有可能救活下一个“小杨”——

1.如何发现身边有人患上热射病?

高温天气下昏厥的人最需要被注意。

如果对方不出汗,体温超过40℃,意识模糊,可能就是热射病,要赶紧拨打120。除了上面提到的情况,热射病可能会带来的还有——湿冷、大汗淋漓、持续头痛、行为不当、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晕厥等症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凉爽气候条件下,进行高强度剧烈运动也可能发生热射病。

2.发现以后如何做?

在救护车到来前,把患者挪到阴凉安全的地方,用凉毛巾或者冰袋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有条件的话,用电扇猛吹,凉水淋雨。

遇到患者癫痫抽搐的情况,不要往患者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喂水。如果患者呕吐,让患者侧躺,确保他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发生。同时也要避免自己过度暴露在高温下。

我们提防起来,就能让苏医生这样的ICU医生在这个夏天不再害怕。

(文中部分人物系化名)

编辑:大耙子 小旋风

插图:大五花

本篇10869字

你已沉浸阅读约23分钟



如果你想阅读【医院奇闻录】的更多故事,可以点击下方图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Nature | 新进展!父亲体内的肠道微生物组竟会影响后代的健康他不用工作也能年入百万!重口味喜欢盯着患者下体看!尤其是非裔男......独家|时尚+AI 怎么做?在巴黎我们亲眼看到了这些最新趋势给王室打工多危险?凯特“消失”,她却逆袭成最有权势的女人老烟记事(408) 场院2024 年将 Win XP 联网有多危险? “裸奔”不到 2 分钟:已经中了几十种病毒!用1.6亿打翻身仗,这家公司已实现体内多器官高效先导编辑经典回放: 驴象2016年对决- 希拉蕊、川普舌战全中国最“坏”患者:医生最佩服的他,在医院医闹20年 | 医院奇闻录79“非常可怕!”新西兰男子被蜘蛛咬了后,全身多个器官被感染!至今无法走路!有人已因此丧命……见过两万场生死,一位ICU医生说仍看不透死亡专门盯着患者的生殖器看!洛杉矶华裔医生被开除百度女副总还没明白,侮辱首陀罗有多危险第四届类器官大会暨ISoOR 2024国际类器官高峰论坛圆满闭幕!美剧男星邀请华裔女友看联想广告,看着看着女友觉得不对劲了...渡十娘|亲眼见到的31年渐冻症患者玻璃缸里的孙凤 (51)首例!波士顿医生成功将猪肾移植到患者体内完美《女神异闻录》官宣定档4月12日,新一轮“二游大比武”开幕!农夫山泉,到底有多危险?我是如何击败标普500指数的?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中国临床肿瘤类器官标准化建设专场”顺利召开,嘉士腾携手梅斯医学助力中国临床肿瘤类器官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定了!SFU医学院即将获批,与UBC新校区成邻居!原来名校爱扎堆【重磅升级】类器官&干细胞双“剑”合璧!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升级改期,8月30-31日北京见!太罕见!“暴亮陨石”坠落新西兰,许多人都亲眼看见了!就在这里!太好了!SFU医学院要为3万人提供家庭医生!还要建学生公寓,大温这城市赢麻了!社工口述:“我帮一个女儿杀死父亲,那是她最爱的人” | 医院奇闻录78加州男炸鸡时发生意外,最后被“烤熟”了,恐怖画面,胆小慎入我的心上人三位异种器官接受者最终死亡,猪器官还适合移植人体吗?电动车炸了有多危险?这份安全指南请收好!傣王也爱吃!【西双版纳拇指玉米】,香甜软糯、细腻饱满,蒸熟后满屋飘香!真的不怪你!胖,可能是你体内的“肥胖菌”在捣鬼......美国华人医生:美国看病体验比较好, 是医生更关心患者吗?中国医生有拒诊的权利吗?医院拒收患者算不算违法?看看法律怎么说……丨医眼看法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