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又催生了一个畸形行业?
1458个字 阅读时长:4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有点离谱了。
- 1 -
假期差不多过半,各地疫情散发,感觉旅游差不多又要歇菜了。
不过,民宿却逆风飞翔,摆出一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架势。
最近,看到报道:
京郊游贵过欧洲游。
原因主要是民宿价格飙升,国庆价格普遍在2000+,有的别墅民宿一晚要7000块,比以往价格贵太多。
这价格,玩一天就贵过新马泰,玩个七天贵过欧洲游,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我在北京待过几年,每到五一、十一,谁要去古北水镇啊,自驾去内蒙看看草原,穿穿沙漠不香吗?
但是没有办法,你去不了新马泰,更去不了欧洲,甚至连内蒙都去不了。
所以,疫情催生的这个周边游新风口,总结一下:
消费在降级,价格却升级,还供不应求。
这看起来有点畸形了。
- 2 -
难道这就是旅游内循环?
我们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作为消费者,我身处包邮区,这几年就没出过,周边都玩腻了,确实发现民宿价格虚高,以莫干山为例,别说国庆,周末去都要1880,感觉小红书严重推高了旅游成本。
实际的体验,一言难尽。
有好的地方,但是值不起这个价格,两天周末下来,交通加食宿,够我去港澳玩一圈了,要是算上周边多玩几天的话,可以去京都奈良包车游了。
总的体验就是:
消费被动降级,同样的价格,体验差太多。
不过,消费者也不一样,对于有消费能力的人,有钱没地方花,花了高价体验不到相应的服务,确实属于退而求其次的消费降级。
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突然飙升的价格,是实实在在的消费升级,让人望而却步,宅在家里七天不出门,就能省一个月的工资。
但是,旅游从业人员有不同的看法。
以民宿为例,其实在疫情之前就火了,走的也是平价路线,甚至一些驴友因为价格原因更喜欢住民宿。
但是,疫情以来,旅游停滞,民宿生意更是一落千丈。
一个原因是疫情防控,游客少了很多,一年中几乎都是淡季,很多民宿都倒闭了,比如大理,几波疫情下来,民宿老板都提桶跑路了。
另一个原因是经济不好,大家不愿意花钱,消费更理性了,旅游能当地往返的都不选择住宿了,这样可以节省一大部分成本。
所以,民宿再走之前的中低端路线,只有死路一条。
不如另辟蹊径,赚有钱人的钱:
差异化竞争,走情怀路线,比如简约现代的INS风格,回归田园的隐居风格,还有主打亲子和家庭的复古院落或者别墅主题。
地点不是再深山就是在湖边,没有湖的也修个游泳池,房租和装修成本的提高,自然价格也要提高,动辄小几千一晚的价格,超过很多五星酒店。
这么做其实也没错,但是得有个前提:
有消费能力的人找不到别的花钱的地方。
一旦疫情结束,国内甚至海外旅游放开,这些民宿虚高的价格就支撑不起来了,因为性价比太低了。
何况,一些照片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民宿,实际住宿体验其实相当一般,回头客也是个问题,特别是,很多民宿借助自媒体和短视频,喜欢打造所谓的网红民宿,坑比较多。
毕竟智商税收一次就够了。
- 3 -
结语
周边游,特别是民宿风口,确实有点畸形发展的趋势。
有人说,这算不算是旅游内循环。
我也不敢说,我也不敢问呐。
但我不觉得这是好现象,也不觉得这是可持续的行业业态,只能说,这算是:
困境中旅游行业的一次旁逸斜出吧。
希望旅游业早日恢复,希望各行各业早日恢复,希望大家的生活早日恢复。
就这样。→→小手一抖,红包到手。
拓展阅读:
俗话说,下雨天,多读书,经济小年,更应该蛰伏蓄势。
冯唐的这个成事心法,集合了曾国藩、麦肯锡和他个人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成事方法论,不管是职场白领,还是管理者,都很有启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