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2022年六大超级趋势和投资逻辑
波动剧烈的全球市场正在消磨投资者的信心,高位向下的指数也在展示在当前的市场,寻找收益是一件多难的事情。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说预测短期波动是不可实现的,那么寻找长期的确定性或可一试。
近日,瑞信在一份研究中,指出了2022年的六个超级趋势,以及这些趋势的投资逻辑,希望能够帮助投资者突破商业周期限制,寻找一份长期的确定性。
这六个超级趋势分别为焦虑的社会、基础设施、科技、银发经济、千禧世代的价值观和气候变化。
1
焦虑的社会:包容性资本主义
当今社会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即便新冠肺炎疫情已不再是全球人类的心头大患,但个人和国土安全、就业保障,以及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及其对贫困和不平等的影响再次备受关注。可负担能力、适应劳动力市场以及个人安全仍将是世界各地人民长远的优先关注点,并为私营部门与公共服务部门携手满足社会需求创造机会。
该趋势下可关注的焦点为:1.能提供有助于降低食品、住房、医疗或教育等基本需求成本的解决方案的公司。2.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本管理(包括员工培养)能力和支持多元文化的公司,以及在技能需求发生重大改变时为员工提供进修/技能发展或教育的公司。3.帮助改善民众安全和安保的公司。
焦虑的社会——包容性资本主义超级趋势主要体现在可负担能力、就业、个人安全方面。
可负担能力方面:疫情令生活受挫,可负担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货膨胀现在处于数十年来的高位水平,进一步威胁人们的可负担能力。根据Ipsos的一项调查,全球75%的受访者认为2022年其国家的物价上涨速度将超过个人收入。随着食品价格持续上涨,饥饿仍将是一个问题。2022年4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上升到历来最高水平。设法降低粮食价格变得日益重要。世界银行建议,可以利用数字农业来提高产量,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并帮助农民获得公平报酬。
就业方面:如何吸引人才是新冠肺炎疫情显著影响劳动力市场后,面对劳动力短缺问题需要考虑的问题。公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应对劳动力短缺:成为“模范”雇主;或可以资本来代替劳动力来缩减劳动力的规模,这也需要其他技能。要成为最佳雇主,除了要了解其利益诉求,其他因素也日益重要,即“社会因素”的重要性。根据CNBC/SurveyMonkeyWorkforce在202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大多数参与调查的员工表示,他们看重为一个重视多样性、公平和包容(DEI)的机构效力。同时,技能提升和再培训仍然是确保雇员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同时也为准求职者在加入机构后打造一条理想的事业发展之路。
个人安全方面:民众更关注直接影响个人生活的议题。首先是新冠肺炎有关卫生安全问题。其次,疫情迫使许多员工远程工作后,个人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成为不得不关注问题。根据CheckPointSoftware的《2022年安全报告》,2021年全球针对机构的网络攻击较前一年增加50%。当基础设施成为攻击目标时,民众将尤其受到影响,例ColonialPipeline曾于2021年5月停运7天,导致美国约1万2000个加油站汽油短缺。
2
基础设施 :填补缺口
2022年,随着美国和欧洲政府斥资开启新的基础设施计划,大部分支出将投入交通运输、能源转型和通信基础设施。这些计划引发通胀担忧,但交通运输、能源和电信子主题下的许多基础设施公司,都可通过具有通胀指数定价公式的合同提供通胀保护。过去两年,由于对现有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耽延保养,基础设施的投资缺口依然存在。因此,弥补缺口仍是一项迫切且长期的投资主题。
该趋势下可关注的焦点为:1)美国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重点是改善美国的交通运输,建筑公司将从中受益。2)欧盟拟将核能和天然气归为“过渡性燃料”,这将增加全球对这两种能源的新投资。3)电动车在全球汽车市场的普及速度较预期快,大城市需加快兴建公共和私人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4).随着5G技术不断推广,预计其升级周期不但会较3G和4G需要更多时间,且服务提供商和通信塔公司亦需要承担更高的资本开支。
基础设施:填补缺口的超级趋势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能源及水资源、智慧城市、电信基础设施方面。
交通运输方面:2022年全球出行限制放宽,旅行限制和居家办公规定对收费公路和机场运营商产生影响减少,受疫情影响的货船、铁路运输运营商的供应链瓶颈有望缓解;政策制定者为交通基础设施迎来多年繁荣铺平了道路。2022年建筑和材料公司将从各国政策制定中受益,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性材料将成为新基础设施发展的首要主题。
能源及水资源方面:首先是核能及天然气成为绿色能源。欧盟委员会发布正式提案,拟将核能和天然气归为“过渡燃料”,这将对这两种能源的新投资产生全球影响。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大部分新增的核电装机容量将来自中国,而未来30年内,欧洲或会出现第二大容量增长,核电装机容量将增至1000亿瓦特以上,领先于美国和俄罗斯(各自约为500亿瓦特)
智慧城市方面:投资机会来自于美国城市充电设施的完善: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方案中已划拨约110亿美元,用于在2030年之前新建50万个电动车充电站。
电信基础设施方面:电信基础设施资产(电信塔和数据中心)为防御性投资提供了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机会。这些资产会与电信运营商签订长期经常性合同。此外,由于租赁费率为预先商定,且通常包括通胀指数或固定的租金递增条款,因此这类资产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通胀保护。5G升级周期不仅持续时间更长,更需要服务提供商和通信塔公司付出更高昂的资本开支。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消耗更多容量的新应用,将提升5G无线网络的增量使用。无线移动数据使用量的预计增长将推动对无线电信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而无线电信基础设施投资是电信塔和数据中心业务的主要增长动力。
3
科技:以人类服务为本
科技股从2021年11月开始价格修正,反映了利率上涨的大环境,以及疫情期间的超高增长率将很可能无法持续的事实。在新兴数字世界(即元宇宙)出现并创造新商机的背景下,新的催化因素推动“科技以服务人类为本”超级趋势向前发展。随着消费者的日益重视,数据隐私和保护是另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在此趋势之下,人们将以加强客户体验、安全和便利的方式,在现实生活和数字平台的活动之间不断调整平衡。
该趋势下可关注的焦点为:1)支援企业网络向云计算过渡的软件、IT服务和平台公司,以及提供网络安全和行业自动化流程的公司。2)对有助于加速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应用普及的5G网络/设备推广做出大量投资的公司,以及通过VR/AR的应用提高效率,从而为元宇宙赋能的公司;3)为医疗保健和教育等领域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供应商。4)专注于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和协作式机器人制造的公司;量子技术供应商。5)医疗保健行业中使用数字技术、机器人和大数据分析来改善在诊断、治疗、测序、mRNA技术、护理服务方面的执行力的公司。
科技:以人类服务为本的超级趋势主要体现在数字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工业4.0、健康科技方面。
数字化:远程工作、视频协作、网上购物、虚拟医生就诊,以及使用基于增强现实的建议为机器提供远程维护服务等数字化趋势在疫情期间获得了可观的发展动力。云计算投资是在疫情期间加速增长的领域之一;数字化投资主题的另一个潜在增长来源是对基于数字分类账技术的元宇宙投资,其有助于提高对IT基础设施、处理能力、广告、数字支付和社交媒体的需求,能够在业务经营中适应这些新技术的公司将可能会具备竞争优势;消费者和企业越来越看重数据隐私,让“告别cookies时代”成为数字化趋势中的另一个焦点。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维度,因此该领域的参与者(主要是软件行业)将迎来多年长期增长。
虚拟现实方面:元宇宙的快速崛起在越来越多的非同质化代币交易中均有体现,令优质内容的需求持续增长,有助公司在这个人们越来越愿意将部分现实生活活动转移到其中的虚拟世界里吸引更多客户。虽然现在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元宇宙仍可能是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延伸,同时具备一些游戏和电子商务特点。
人工智能方面:过去两年的疫情是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的催化剂。打造强大的人工智能能力需要大量投资、人工智能人才和计算能力,未来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根据Gartner预测,该机会将使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软件收入扩大21%,达到625亿美元,增长来自无人驾驶汽车、虚拟助理和知识管理等领域的软件需求。
供应链智能化方面:新冠疫情使得供应链遭到重创。实现向智能供应链的转型,企业需要采用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或物联网在内的新技术,并提供有关消费者、员工和商业伙伴行为的更准确的预测信息;3D数字分身(用以准确反映实物的虚拟模型)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仍是深入发展沉浸式协作、互动式3D购物能力、模拟与机器人技术或实时资产运营的强大增长动力;另外疫情期间的“辞职潮”也利好自动化和机器人行业。
健康科技方面:进入全息图像时代,提供更加个性化医疗保健的诊断和治疗用途是可穿戴设备的新领域。根据ResearchandMarkets.com的估计,全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将从2021年的102.8亿美元上升到2025年的243.8亿美元。远程医疗是健康科技增长的另一个重要驱动力,包括手术机器人和使用人工智能进行药物开发。
4
银发经济 :把握人口老龄化的投资机会
瑞信预计银发经济超级趋势是,到2050年全球老年人口达到20亿以上。这种转变将创造需求,亦带来挑战,需要在医疗保健、保险、消费和房地产市场中寻求创新解决方案。
这一趋势下可关注焦点为:1)通过RNA疗法或抗体药物复合体等创新产品解决老年人所患疾病的生物制药、医疗技术和生命科学公司。2)管理完善的养老住房的提供商及运营商、管理式护理机构,以及指导病人前往最有效的护理点医治的远程医疗运营商。3)定价能力强的医疗和人寿保险公司、私人理财顾问及资产管理公司。4)关注年长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和特殊需要的消费品公司,如旅游及美容产品公司,或处方眼镜和助听器生产商。
在银发经济 :把握人口老龄化的投资机会的超级趋势中,可把握的投资机会体现在治疗和设备、护理和设施、医疗和人寿保险,和年长消费者的选择上。
治疗和设备生产商的机会:从长远来看,医疗保健仍然是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最深远的行业,医疗保健未来几年需要解决的是患者因疫情错过体检预诊、诊断及延迟护理带来的病情恶化问题,这对治疗和医疗设备生产商产生相应的影响。
许多慢性病的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且往往会出现并发症。该行业有望在存在重大未满足需求的疾病方面取得治疗突破,有助于维持未来几年的创新发展。但创新的另一面是成本问题,根据历史发展,预计医疗保健成本将继续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几百个基点的速度增长,技术将在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控制成本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瑞信建议关注过往已展示出创新实力或涉足上述科技及/或在各自区域市场拥有成本领先优势的公司。
护理和设施的机会:主要在老年人未来的选择。如今的老人需要专门的护理方案及护理设施,专业养老住房概念的营建商和运营商将在满足这些需求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远程医疗已被患者及医疗提供者接受,将其服务供应从紧急护理扩展至慢性护理领域,能够带来可观的价值主张,由此开辟出一个更加庞大的市场。护理领域护士短缺问题为私营医疗保健提供者和专业化公司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医疗和人寿保险的机会:IMF,疫情可能迫使更多人提早退休,从而降低其养老金水平,并增加老年人贫困的风险,同时疫情还会从结构上冲击养老金体系:伤残理赔可能会增加,而资金池却可能因工资基数萎缩及/或暂时降低供款率而面临窘境,同时金融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养老基金的资产负债表头寸。最后,疫情期间的广泛国家支持措施可能会给公共财政带来进一步压力,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到国家资助或政府保证的养老金体系。这些趋势表明老年人对私营部门养老金解决方案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同时疫情提高了人们对健康风险的普遍认识,进而提高推动了全球寿险保费增长,预计2022年和2023年将分别增长2.9%和2.7%,高于历史趋势。瑞信认为保险公司在渗透率较低的市场上仍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尤其是通过线上分销。
年长消费者的选择的机会:当今老年人是一个强大的消费群体,消费能力高。随着暂时摆脱疫情,旅行和体验消费正在回归。另外老年人在剩余的医疗保健项目投入即通常由患者自付费用(例如,助听器或植牙)的新兴市场也值得关注。
5
千禧世代的价值观 :Z世代与Y世代
供应链和消费趋势在新冠危机后尚未恢复常态,在短期内造成消费环境动荡。然而,“千禧世代的价值观”超级趋势中的长期趋势依旧稳固。
这一趋势下的关注焦点为:1)颠覆购物、广告、媒体和金融业的全球数字平台。2)活跃在快乐、健康和休闲行业,且在新兴市场的业务表现尤其突出的公司(例如全球品牌、中国国内品牌)。3)贯彻千禧一代环保态度的公司(例如可持续食品、清洁能源和负责任的消费与生产)。
千禧世代的价值观的超级趋势体现在数字原生代方面,及对快乐、健康和休闲、环保态度方面。
数字原生代方面:千禧世代正在转向元宇宙生活。千禧世代对一切数字事物的喜爱将继续创造新的消费趋势。许多观察家预测,元宇宙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将不逊于互联网本身。现阶段的游戏平台与元宇宙有最多相似之处。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设备等硬件需要经过升级改造,从而提升镜头和显示质量,设备感应灵敏度和处理速度,同时还需要加大网络数据率并缩短延迟时间。瑞信预计,到2025年,AR/VR头戴设备的单位销售量将达到4200万台(收入达126亿美元),2020-2025年的收入年复合增长(CAGR)为36%。
快乐、健康和休闲方面:主要体现在新冠疫情等因素促使千禧世代越来越重视追求健康生活与保健。疫情加速了户外活动、积极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服装领域的发展。运动服饰类别一片向好。中国最受欢迎的运动是跑步和篮球,其他运动的兴趣,包括滑雪、网球、高尔夫和远足,预计将有所回升。中国千禧一代对中国品牌的自豪感越来越强,本土体育用品品牌可能会成为体育项目的最大受益者。功能性食品是另一个增长强劲的领域。除了提供营养和能量外,此类食品通常以含有针对性健康益处的成分为卖点,如减低患病风险。在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益处的认知以及创新和利好法规的支持下,全球功能性食品饮料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将录得双位数增幅。
环保态度的投资机会即拥抱更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瑞信研究院(CSRI)最近在发达和新兴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一代仍非常关注环境问题,并积极推动变革,拥抱更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2020年年轻一代已经占全球消费支出的48%,瑞信估计,2040年占比将上升到68%。调查显示,年轻消费者表示很可能投资于住房太阳能电池板和节能技术(即隔热设备),并计划从传统汽车转用电动车。为了应对动物福利、减碳以及全球可持续粮食问题等千禧一代关注的重要议题,现在出现了一种“培植肉”的创新解决方案。该领域的第一批首次公开招股预计将在不远的将来发生。
6
气候变化:经济减碳
短期发展来看,近期能源价格的上涨将成为全球减少依赖化石燃料进行发电及交通运输的催化剂。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GHG)20%以上的全球粮食系统,也正在减少其碳足迹。
这一趋势下可关注焦点为:1)领先发电公司,以及电力存储技术提供商;加快建筑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的公司。2)能克服难题,在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同时,维持股息收益率的能源公司;碳收集技术公司和参与提升蓝色氢和绿色氢容量的企业。3)对绿色未来有坚定承诺的交通运输公司;提供减少环境足迹的解决方案(例如电动车、可持续燃料、氢气或其他技术)的交通工具制造商。4)提供改善可持续食品生产科技(例如精准农业、垂直农耕科技、基因编辑、废物管理和减少食物浪费)的公司;温室气体低排放的肉类加工商及以植物为本的食品提供商。
气候变化:经济减碳超级趋势主要表现在电力效率、绿色能源转型、可持续的交通运输、农业和粮食四方面。
电力效率方面:关键词为核能归来。未来三年,可再生能源产能的扩张预计将消化约90%的全球电力需求增长。欧盟(EU)发布了新的绿色标签系统,以避免金融行业“漂绿”(greenwashing)做法。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建议将核电和某些形式的天然气视为“绿色”经济活动,这有望为投资新的核电站和天然气铺平道路。更高效(及减少)用电,则是另一种减少碳排放的方法,提升建筑物能源效益方面蕴含着巨大潜力,例如,提高绝缘性能(例如施工期间的窗户)、改善供暖和制冷系统、翻新工程和智能能源使用等措施。
绿色能源转型方面:关键词为过渡燃气。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需要转型为碳效益更高的行业,有两种关键的减碳方法:以液化天然气(LNG)代替较重质的燃料;及逐步扩大碳采集设施。在大型电池储能设施和绿色氢等具成本效益的电力存储解决方案变得可行前,天然气仍是全球发电的重要过渡燃料。欧盟分类法将一些天然气列为“绿色”经济活动。中国发电行业也在加强由燃煤转为使用燃气发电,这将使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在未来几十年内保持强劲。同样,在欧洲和美国,由于建造新的核能发电厂需要数年时间,天然气仍是未来十年的首选过渡燃料。碳采集技术仍然是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能源转型的关键要素。
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方面:主要体现为电动车的崛起。瑞信目前预计,到2030年,电动车(包括电池电动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PHEV))在汽车年销量中的份额将达到45%。目前围绕下一代移动转型的争论焦点,在于确保供应。这意味着不仅要投资于电动车组装能力,还需要投资于电池制造、电池组组装以及获取原材料和电子元件。汽车供应商方面,看好那些技术中立、能够从电动车发展中受益的供应商。
除最近的供应瓶颈外,电动车制造商面临的主要阻力是不断上升的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锂,这导致电池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由于锂的供应预计将持续匮乏,汽车公司正改为采用磷酸铁锂(LFP)电池(目前仅在中国广泛使用)。LFP车型能量密度低,行驶里程会降低20%-25%,但相对安全,且价格降低10%至15%,这将有助带动中低端电动车的需求。此外,如果正在研发的创新技术能够成功提高LFP的能量密度,则有望进一步推动LFP的使用。最后,与更紧绌的镍供应相比,大量的铁供应及较易获得的LFP电池容量将有助于汽车原设备制造商迅速扩大LFP电池的规模。瑞信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LFP市场份额将上升至67%(2020年为38%),到2025年,全球(中国除外)LFP市场份额将提高至15%(2020年为0%)。
2021年底,IEA提交了有关国际航运的跟踪报告,2020年,国际航运在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的占比为2%左右,并未对实现零排放目标做出实质性贡献。对于拥有新兴技术的先行者来说,这是优化业内能源使用的良机,例如可持续燃料或更高效、更清洁的航运技术。
农业和粮食方面:关键词为替代性肉类。基于持续增长的人口及农业的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四分之一,人类迫切需要一个可持续的全球粮食系统。转向植物性饮食,不仅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对营养不良和肥胖产生积极影响。2020年,全球植物性肉类仅占肉类总销售额的0.3%(1.4万亿美元),植物性乳制品在整个市场的占比为4.5%(0.5万亿美元)然而,植物奶的销售额已增长至牛奶总销售额的15%。如果植物性肉类的销售额增长和渗透率与更成熟的植物奶类产品相比,潜在市场巨大。即使考虑到研发的技术制约和部分消费者的抵制情绪,瑞信估计到2030年,美国的替代肉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传统肉类行业规模(2200亿美元)的7%。智能农业技术应用有助于优化每平方米土地的效率(就人口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而言),可持续的食品解决方案系统也为垂直农业等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铺平了道路,可持续包装、经优化的废物管理系统和普遍减少食物浪费也将有助于应对农业所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
文|《巴伦周刊》中文版撰稿人 黄颖芳
编辑|吴海珊
加星标🌟不迷路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