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阿里发布致股东信,美国5月PMI创新高 | 财经日日评

阿里发布致股东信,美国5月PMI创新高 | 财经日日评

公众号新闻

点击上图▲立即了解

用数据深挖行业机会

读懂2024潜力行业

四部委明确今年降成本工作要点


5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从提高税费优惠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缓解企业人工成本压力、降低企业用地原材料成本、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激励企业内部挖潜等七方面部署了22项任务。

《通知》明确,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在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第一财经)

|点评| “降本增效”是去年国内企业经营计划中的热词,现在四部委从政策支持方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国内经济总体呈复苏趋势,但在结构方面略有差异,特别是一些抗风险能力相对偏弱的小微企业,在经营方面仍然面临重重挑战。四部委这次再度表明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在市场较为关注的利率方面,四部委也给出了一些指引,考虑到短期内银行净息差持续走弱,特别是近期大量城市房贷利率的接连下调,给未来存量房贷跟随下调埋下伏笔。银行如何缓解净息差压力,已经成为和国内经济密切相关的问题。

美国5月综合PMI创两年新高



5月23日,标普全球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Markit PMI数据全线好于预期。具体来看,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0.9,创两个月新高。服务业PMI初值54.8,创12个月新高。综合PMI初值54.4,为2022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综合PMI数据超过了媒体调查的所有经济学家们的估计。 

市场高度关注的通胀类数据方面,工厂投入价格上涨速度为2022年11月以来最快,服务提供商的支付价格和接收价格也上涨。综合PMI数据中,衡量投入品价格的指标升至去年9月以来的第二高水平,与此同时,衡量收取费用的价格指标也有所上升。(华尔街见闻)

|点评| 在4月美国PMI数据小幅下滑后,5月PMI数据很快重拾涨势。从数据上看,美国服务业一如既往地表现强劲,美国居民对线下娱乐的相关支出意愿维持在较高水平。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暖,对美国制造业起到带动作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美国制造业带来的压力显现,不过,由于需求方面内外两旺,将成本压力转移给消费者难度并不大,这也给美国通胀水平修复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尽管美国就业市场此前略有降温,但是美国居民的消费能力短期内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在高利率水平下,美国经济却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冲击,为美联储确认通胀回落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光伏产业现严重供需不平衡


5月24日消息,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联合多家龙头企业,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当前光伏行业出现的若干问题和应对建议的提案》,该提案已得到了工信部电子司,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回应。受光伏产业新一轮产能洗牌周期影响,多家产业链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23年业绩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情况。 

光伏产品价格下探是光伏企业业绩普降的主因。在供求失衡压力下,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行态势,根据InfoLink数据,2023年硅料(多晶致密料)价格下降约70%,硅片及电池片(PERC 182)价格下降约60%,组件(PERC 182)价格下降约50%。(综合证券时报)

|点评| 光伏行业的亏损问题已经引起了业内和监管层的高度关注。过去两年,受双碳概念影响,光伏行业迎来了很多入局者,导致现今供需不平衡以及价格战内卷的尴尬局面,影响甚广。从行业财报来看,一季度大多数光伏企业盈利不佳,甚至龙头企业如TCL中环也出现了净亏损。

尽管如此,光伏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未来仍将吸引新的资金和企业进入。短期来看,光伏价格回升的可能性较低,但全球光伏需求量依然巨大,随着技术突破和经济回暖,市场需求有望消化过剩产能。与此同时,需密切关注价格的波动和洗牌趋势,在行业尚未稳定前,光伏企业仍需不断精进技术和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确保能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

阿里致股东信称不能跟上AI就会被取代


5月23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第一封联合署名的致股东信中表示,未来十年,没有哪个行业能免于AI带来的颠覆。如果不能跟上AI每天带来的持续而惊人的进步,就会被取代。阿里以10年为周期来考虑战略,因为科技企业的发展节奏通常会经历投资、成长、收获、盈利和不可避免的下降阶段。

股东信中指出,阿里巴巴拥有两大核心业务——电商和云计算,基于两大核心业务,阿里巴巴明确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发展战略。面向未来,阿里巴巴将继续投资于两大领域:一是加速核心业务增长,二是保持基础技术的领先和包括AI在内的创新。(澎湃新闻)

|点评| 阿里的这封致股东信,将公司发展目标聚焦在了用户和AI两方面。阿里的淘天、饿了么等一众平台的核心要素就在于为用户提供服务,强调用户为先的观念合情合理。在AI方面,现在不光是阿里,全球有头有脸的公司基本都在布局AI,希望可以用AI重塑自己的业务。致股东信中“跟不上AI技术的发展就会被取代”,已经是很多大企业的共识。

阿里布局的领域十分广泛,规模极速扩张的同时,阿里自己也承认“大公司病”悄然而生。多元化是一柄双刃剑,赋予企业更多可能性,也会导致企业组织架构日益臃肿。阿里聚焦主业,守正出奇的态度,或许能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马斯克痛批美国向中国电动车征税


5月23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参加一场科技峰会时表示,他反对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他认为征税是“扭曲市场的措施”。日前,美国总统拜登对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一系列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新的关税,以支持美国制造业,其中电动车关税将提高4倍至超过100%。

同日下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工,工厂总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这也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该工厂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投产,届时,特斯拉超大型储能电池Megapack产量将高达1万台。(综合华尔街见闻)

|点评| 马斯克对征收关税唱反调,足以看出他对旗下产品的信心。受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上的快速扩张,特斯拉股价较2年前高点已出现较大滑落。从利益角度,马斯克应该乐于高关税的落地,利好特斯拉系列车型在美国本土销量;但从行业来看,高关税可能会冲击市场,也可能会抑制电动汽车行业创新和发展。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开工,是特斯拉在全球能源转型赛道上的又一重要布局,搭配隔壁造成工厂,将助力特斯拉进一步整合新能源出行方案,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与升级,提升其在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

小米新车全年交付冲刺12万辆



5月23日,小米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总收入为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0%,经调整净利润为65亿元,同比增长100.8%。分业务看,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65亿元,同比增长32.9%;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为204亿元,同比增长21%;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8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5%。

备受关注的汽车业务方面,小米SU7系列的累计锁单量已经达到了88063辆,累计交付超过1万辆,2024年预期交付12万辆。与此同时,小米汽车正在智能驾驶上逐步发力——目前小米智能驾驶团队规模已超1000人,并计划在年内扩充至1500人,2025年进一步扩充至2000人。(澎湃)

|点评| 距离公司发布Su7仅过去2个月,小米就完成了超1万辆汽车的交付,可见小米在汽车业务上的决心。小米汽车的产能扩张,呈现出强势的发展态势。不过,市场需求和产能扩张是否有完善的供应链和物流作为支撑,或许成为小米下一阶段需要面临的挑战。

12万辆的年交付量,对标造车新势力的小鹏(14w+)和蔚来(16w+)来看,这一目标也是值得高看的,毕竟这才是小米卖车的第一年。不过,卖车并不像卖手机,是两套不同的逻辑和模式,排除销售端的压力,小米供给侧是否能跟上步伐,相信也会是业界关注的一大问题。

B站月活用户数量创历史新高



5月23日,哔哩哔哩发布一季度财报,营收总额同比增加12%至人民币56.65亿元,略超过市场预估56.1亿元;毛利润为16.05亿元,同比增加45%;净亏损为7.6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6.30亿元扩大21.4%( 同比增加主要是由于2023年第一季度录得债务抵销所产生之收益人民币3.36亿元)。 

分业务来看,广告业务的表现最为亮眼,增值服务继续稳步增长,移动游戏和IP衍生品业务出现萎缩。广告营业额为16.69亿元,同比增加31%;增值服务营业额为25.29亿元,同比增加17%。日活用户数量达1.024亿,同比增加9%。月活用户数量同比增长8%至3.415亿,创下历史新高。用户持续保持高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105分钟,同样创下历史新高。(华尔街见闻)

|点评| B站营收实现超预期增长,但净亏损却显著扩大,反映出公司在平衡增长与盈利方面仍面临挑战。B站的广告模式愈发多样,且受惠于广告库存扩大及多个行业垂直广告方案,预计将会给公司营收增长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纵使一季度游戏收入不及预期,但公司游戏储备仍值得期待,作为二次元受众最大的平台,新游戏推出可有助于游戏业务收入的改善。

B站在用户吸引和留存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但是如何将庞大的站内流量变现,始终是困扰公司的一大难题。无论是广告还是增值服务收入的增速,目前来看都难以维系进一步发展,依赖单一业务增长不是长久之计,公司需要在更多领域找到增长点。

周五两市冲高回落沪指失守3100点



5月24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创业板指领跌,沪指失守3100点。盘面上,电力、电网概念股集体大涨,铜缆高速连接概念股盘中拉升。猪肉股持续活跃,有色金属概念股震荡反弹。下跌方面,低空经济概念股集体大跌,地产股震荡调整,AI手机、存储芯片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共计7639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838亿。

截至收盘,沪指报3088.87点,跌0.88%,成交额为3227亿元;深成指报9424.58点,跌1.23%,成交额为4412亿元;创指报1818.56点,跌1.81%,成交额为2037亿元。(财联社)

|点评| 周五受隔夜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影响,两市早盘集体低开,情绪稍有修复后,台湾海峡消息再起,临近周末,市场猜疑心理加重,尾盘少量恐慌盘出现。从整体上看,板块轮动的格局没有发生改变,此前持续回调的原材料板块逆势回暖。全国猪肉价格继续低位回暖,养殖板块表现稍强。大部分板块仍在持续调整中,周四较为抗跌的地产、科技板块悉数回落。

与此前沪指创新高后的走势相同,本周两市同样是以回调为主,只是在突发消息的影响下,回调幅度稍有扩大,加速了两市调整进程。


文中股市、期货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


栏目主编 | 魏英杰 主编 | 何梦飞

冰川思想库精选文集《不服软的时代》正式上架,本书由陈季冰、连清川、魏英杰、任大刚、张明扬、关不羽等知名评论人撰稿,记录了一群前媒体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力图重塑一种严肃、健康且具有思考深度的新媒体写作风格和精神气质。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冰川团队共同签名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苹果发布人工智能套件,汇丰收购花旗中国个人业务 | 财经日日评阿里自我变革一周年,高管致股东信中透露什么信号?霸王茶姬回应顾客称喝新品后心悸进医院;黄仁勋身家超900亿美元;阿里巴巴蔡崇信、吴泳铭发布致股东信;日本罗森将退市丨邦早报多地取消金交所业务资质,巴菲特指标预警美股崩盘 | 财经日日评(原创)脱胎梦蓝不亦乐乎—烛影摇红·正欲醉北上广深常住人口全部增长,近9成上市券商业绩下滑 | 财经日日评中建地产业务逆势增长,北京车展首发117款新车 | 财经日日评茶百道上市首日破发,瑞银上调MSCI中国指数评级 | 财经日日评存款利率或再迎下调,苹果首次为广告道歉 | 财经日日评部分城市看房热度上升,黄金价格续创历史新高 | 财经日日评卫龙因缺斤少两致歉并开展自查;霸王茶姬回应“喝完心悸进医院”;英伟达市值一天涨1.6万亿;阿里巴巴蔡崇信吴泳铭发布致股东信...天津特殊债发行全国第二,微短剧未经备案不得上网 | 财经日日评欧洲人春天不做生意百强房企拿地金额下降,多家初创公司退出AI业务 | 财经日日评我朋友的故事阿里撤回菜鸟上市申请,农夫山泉净利增长42.2% | 财经日日评特斯拉携手百度部署FSD,一季度演出票房涨超116% | 财经日日评鸿蒙生态设备突破9亿台,美元指数连续五周上涨 | 财经日日评成品油迎来年内“第五涨”,普华永道回应恒大风波 | 财经日日评前4月新增地方债下降50%,“五一”多地旅游创新高 | 财经日日评7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万科净利润下降46.4% | 财经日日评29个省经济成绩单出炉,华为市场份额重回第一 | 财经日日评4月进出口总值增长8%,9个省会城市GDP跑输全省 | 财经日日评多地发布天然气调价通知,新能源车渗透率首超燃油车 | 财经日日评一季度土地出让收入下降,美通过涉TikTok法案 | 财经日日评杭州二手房网签量增长236%,韵达出售快递盲盒被约谈 | 财经日日评茂子旧作094。《玩转新疆之五彩滩》中国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万科转让深圳湾总部地块 | 财经日日评超六成上市钢企业绩预亏,严监管下IPO撤单数激增 | 财经日日评阿里宣布对“大公司病”开刀!发布第一封致股东信多地天然气价格上调,特斯拉全球范围裁员10% | 财经日日评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六大银行平均薪资超30万 | 财经日日评巴郎闲话216 - 《徒步峨眉》一周重磅日程:中国5月PMI、美国核心PCE、美联储多位票委密集发声5月进出口同比增长8.6%,中国百万富翁排全球第四 | 财经日日评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