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深度聊聊超长期国债的事儿

深度聊聊超长期国债的事儿

公众号新闻

很多人的财经新闻窗口里,昨天应该都弹出了下面的这个消息:

财政部决定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原来,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了系统性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具体发行安排见下表。

 
借着超长期国债发行这个事儿,我来帮助大家了解一下有关债券、特别是长期债券的一些“姿势”。
 
首先就是国债发行问题,也就是说,国债到底都是怎么“卖”出去的呢?
 
答案是——
由财政部面向全国的一级交易商进行招标
 
所谓的“一级交易商”,是指具备一定资格,可以直接可以和财政部、央行做交易的机构,一般包括资金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及证券公司,其资格每年由央行进行审查和评定。
 

比方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最新的2023年一级交易商有51家。

 
6大国有商业银行工中农建交邮+3大政策性银行+招商银行,位列前10名,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3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2家证券公司,再加上1家名为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公司。
 
也就是说,财政部会向这51家一级交易商发函,让他们来投标购买国债,而这个标书中,重点需要明确的有2条:
1)认购额度;
2)投标利率。
 
额度这块儿,谁大致要认购多少,国家财政部应该事先会有沟通,关键在于投标利率。
 
很多人可能知道,在许多工程投标中,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很多都是按照“最低价中标”这种方式——在国债拍卖中,通常采用的也是最低价中标,也就是投标利率最低的交易商中标对应的国债价格是最高的)。
 
更重要的是,一旦拍卖利率确定,其他所有投标者所分配的国债额度,也都全部按照这个利率来计算。
 
由此,国债就完成了一级市场上的卖出。
 
接下来,那些购买了一定额度国债的一级交易商们:
1)可以选择自己持有这些国债,这可是符合巴塞尔协议III的一级资本;
2)可以根据市场上债券价格的行情,选择将这些国债出售给自己的客户(凡是在商业银行开了账户的普通人、企业,都是商业银行的客户);
3)可以借给某些人或机构,在国债期货市场或证券交易所,进行相关的买多或卖空的操作;
4)可以在央行的各种公开市场操作中,卖给央行或抵押给央行换取现金;
 
上述4个选择,就构成了国债的二级市场。
 
以上4个选择,前3个就是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不涉及什么货币发行问题,但,第4个选择,则是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的重要方式,也正是前几天“人民币换锚事件”所探讨的问题。
 
有人可能要问了,国债的大规模发行,是不是意味着金融环境的宽松?
 
这个不一定。
 
国债的发行,不管发行多大的额度,只要不卖给央行或抵押给央行,理论上说,都和印钞没有什么关系,也不意味着金融环境的宽松,在央行不额外购买国债的情况下,国债发行太多,在短期内吸收了市场上的资金,在财政部还没有把这些资金花出去的时候,反而会在短期内造成金融市场紧缩的效果。
 
即便是将来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大规模买卖国债,那也是后来的事,和当前的财政部发行国债没有什么关系——财政部发行国债,只是市场上的资金分配问题。
 
讲完了国债发行这个基础,对于发行超长期国债的影响,我分三个层次讨论。
 
第一个层次:
国债中的“超长期”,意味着什么?
 
市场上大家都在开玩笑,说什么30年期、50年期的国债,这简直堪比献完青春献子孙,30年前是1994年,那个时候中国基本上还是一穷二白,50年前则是1974年,那个时候我们还在伟大的文化大革命中折腾呢!
 
发行30年期、50年期的国债,给普通人的感觉,就是偿还的时候可能恍若隔世。
 
另一方面,很多人对于国债的理解,始终停留在“短期国债”或者是“固定利率存款”印象中,即便是利率剧烈波动,债券的价格变动也极小。
 
实际上并非如此,某种程度上说,超长期国债的价格波动,更类似于股票。
 

我曾经在自己的债券课程中给大家展示过一幅图。

 
这个图表展示了不同到期日的债券,在收益率(到期收益率下降1%的时候,债券价格的变化情况,注意看还有30年到期的债券:
收益率从6%的水平上下降1%,债券价格将上升15%;
收益率从3%的水平上下降1%,债券价格将上升22%;
收益率从1%的水平上下降1%,债券价格将上升28%;
收益率从0的水平上下降1%,债券价格将上升33%;
收益率从-1%的水平下降1%,债券价格将上升40%;
……
(想听本人课程的人,可以点击本文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或者联系文末的小助手微信)
 
如果到期收益率从3%降到0,猜猜30年期债券价格能涨到多少?
答案是——接近翻倍!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收益率上涨,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也同样显著,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0升到3%,那么债券的价格将接近腰斩
 
注意,这还只是30年期国债,如果是像我们财政部这次发售的50年期债券,或是永续债,到期收益率的下降对债券价格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所以,在我的债券课程中,一直在给大家强调一个观点,无论债券还是股票,我们购买的预期,都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现金流,从这一条上看,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
永续债,就是最接近股票的债券;
优先股,是最接近债券的股票;
可转债,则是可以在两者之间切换。
 
超长期国债的市场价格会受利率影响,波动巨大,非常像股票这样的风险资产,但,如果你追求价值稳定的话,有请注意,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不像那些企业债有可能违约什么的,超长期国债的利息,依然是无风险收益,因为有全国人民的税收收入做后盾,按照中标利率,每半年稳定给你支付一次利息,以本币计价,其内在价值反而是长期保持稳定的。
 
正因为其内在价值稳定,当代主要国家,在对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进行统计并评估安全性的时候,中长期国债的价值,一直是高于其面值的,也并不跟随市场价格波动,换句话说,只要你不卖出,浮亏不是亏,浮盈也不是盈。
 
第二个层次:
财政部为何在这个时候发行超长期国债?
 
财政部选择发行1万亿元的长期特别国债,说是为了系统性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但要知道,这些事儿既然事关全国人民,本来就像国防一样,是可以直接从中央财政里面支出的,但却特意选择了发行超长期国债,从本质上说,就是想着为中央财政省钱。
 
省钱干嘛呢?
 
大家都知道,作为中国一切行政权力的总源头,哪怕在经济下行时期,中国的中央政府也根本不差钱,但是,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尤其是以城投为代表的国企)这些亲儿子们,很缺钱很缺钱,在企业、地方政府都被如山债务压得喘不过来气的时候,都在指望着中央政府能尽量多搞点儿转移支付,特别是,尽量接走一部分债务……
 
所以,为什么要发行这种超长期债券?说白了,就是经济增速下滑,中央财政不再像以前那样财大气粗,还要照顾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那就借点儿钱吧!
 
以上是从财政的角度考虑,如果从货币、财政协调的角度考虑,前几天不是刚说了,支持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那,怎么个支持法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发行一批超长期国债,因为是超长期国债,有财政部拿着全国人民税收长期、稳定的支付利息,只要你不随时到市场上买卖,这批债券以人民币计价的内在价值就是稳定的,像美国、欧洲、日本的央行都是采用自己的国债印钞,那我们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当然也可以用自己的国债,逐步代替外汇储备,成为人民币的锚。
 
所以,先发行1万亿元的这种超长期国债试试水,让央行逐步用这种国债代替一部分外汇储备,这样一来,一方面逐渐承接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维持地方政府的运转,另一方面,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 在实践中用超长期国债逐渐代替外汇储备做锚。
 
(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人民币,要换锚了?”)
 
有人说了,用以自身货币计价的国债印钞票,这不是左脚踩右脚上天的把戏么?
 
是的,的确是这样。但,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以来,脱离了黄金这个锚,所有的大国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都是自己的国债作为发行基础货币的锚,都是左脚踩右脚的把戏,美国日本欧洲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更进一步,为避免人们对于国债充当人民币发行锚产生怀疑,中国央行不惜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持续增持黄金(央行增持黄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增强自身信用)。

在我的黄金投资课程中,我特意提到过,2000年左右欧元最初发行的时候,为了增强信用,除了用欧元区各国国债做锚发行欧元之外,当时的欧央行,还持有20%左右的黄金。
 

一直到今天,按照黄金储备的价值来算,欧央行所持有的资产中,依然有10%左右是黄金,这也是欧元信用的另外一个注脚。

 
现在的人民币,要用自己的国债做锚,又不想影响信用,就是在走欧元当年的路子。
 
第三个层次:
这种超长期债券,对市场的影响又是什么?
 
本次1万亿元的超长期国债发行——
从普通人角度考虑,是几十年以后才还债,贷贷相传,那个时候的状况,可能已经是沧海桑田换了人间,感觉不靠谱的样子;
从财政部的角度,是实现了1万亿元融资,还接走了那些债务如山的地方政府的一点债务,拉了自己的亲儿子们一把;
从央行的角度看,有了一种长期内在价值稳定的资产(以人民币计价),可以代替外汇储备来充当人民币的锚;
……
 
如果从市场的角度看呢?
 

大家都知道,当前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有着明显的“资产荒”,也就是安全资产明显不足,才把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给压低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就像2016-2019年的美国、欧洲、日本,因为无数做资产配置的机构,找不到安全资产,只能把当时的长期国债买买买、买买买,德国的30年期长期国债收益率,居然给买成了负值,日本的3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至0.2%,连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被买成了1%左右的低位。
 
在当前人民币安全资产出现资产荒的时候,财政部发行的长期国债,提供了一种超长期的稳定收益与潜在利率下降的价格上涨可能,这大大丰富了人民币资产配置的选择。

如果你要是觉得,中国的未来,也会像日本一样,进入长期经济下降期,最终会进入到日本的0利率,那么,这种超长期国债,就给你提供了一种长达30年、50年“稳稳的幸福”,每年都有固定的利息收入,不用担心违约,而且还有可能因为利率下降而价格大涨呢!
 
如果问超长期国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其实是很不确定的。
 
采用国债代替外汇储备做人民币的锚,虽然说是“与国际接轨”,也是人民币成为独立货币的应有之义,但正如我在以前文章中所说,如果央行只是用国债对外汇储备替代,并不大规模扩充资产负债表,就并不是QE和印钞。
 
(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人民币,要换锚了?”)
 
虽然说,央行已经提前增加黄金储备,来增强人们对于人民币的信心,但人民币的币值,归根结底取决于中国经济是否能闯过目前的阵痛期,能否保持世界上第一生产大国的地位,而不仅仅是换锚的事儿。
 
日本当年资产泡沫破裂之后,日元价值基本保持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企业出海,在海外的日企生产创造出来经济上的海外日本,其国内经济虽然没有像1990年之前那样欣欣向荣,但基本的生产消费都得以维持,并没有像当年的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或现在的南非一样,出现全面“经济崩盘”,所以,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在1990-2023年基本维持在100附近上下波动,直到这两年,才因为美元维持高利率而明显贬值。
 
当然,又有人可能会问了,我们是不是应该买这种长期国债啊?
 
在当前中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位于历史低点、且远低于美元国债收益率的情况下,我个人呢,是不建议买入的——听过我的债券课程的人都知道,同样是人民币资产、同样要求资产的安全,现阶段其实还有着其他更好的选择呢!


转自财主家的余粮 作者 财主家没有余粮啦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我们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扫码加入华尔街俱乐部&活报告读者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首席论谈”第七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意义、影响和投资策略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进展如何?发改委最新回应发行长期特别国债是财政政策发挥更好作用的探索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1亿人次;我国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定点成功丨科技早新闻央行是如何交易国债的?长期国债利率下行——宏观周报超长期国债又秒光,怎么看未来资产配置逻辑?上市首日暴涨25%!超长期特别国债究竟怎么买?30年期国债大跌,央行提示利率风险題紅葉詩三首英譯近期国内最火的摄影展,为何是它?澳大利亚艾尔利海滩快退休了还没还完学贷!55岁以上负债的美国人有多少?万亿超长期国债来了,最早5月17日发行中国式现代化与超长期特别国债万亿超长特别国债发行在即,如何影响债券市场?他问 为什么性冷淡 她答 你总去按摩院预计下周开售!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今日首发,年息2.57%,个人购买攻略一次讲透完全靠抢!30年超长期国债1天被抢光,我们该如何买买买?活久见!天地板、地天板、一字跌停,这股走势太吓人了!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盘中突发,两次停牌...2024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解读(附下载)城投债的最终归宿是什么?个人怎么买超长期特别国债?财政部出官方教程了全网讽刺跑不赢通胀的超长期国债,为什么暴涨到熔断?洪灏:股市正处在躁动的边缘,1万亿超长期国债,只是试探性的开始俄罗斯突传大消息; 阿根廷首都爆发激烈冲突; 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天首发; 韩国政府宣布! 禁令维持至→超长期特别国债开放购买,理想一季度净利大幅下降 | 财经日日评宏观市场 | 超长特别国债发行如何影响流动性?——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月报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央行重磅发声!第三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又来了!总额350亿元,期限50年冰岛阿库雷里(Akureyri),街边建筑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109:第37章:龙枪传人(1)一财社论:超长特别国债唤醒市场化新格局超长期特别国债,要不要去抢购?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