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长“嘴硬”绝不增税!铁塔下惊现五具棺木!失业保险改革激发奥运罢工可能!
巴黎6月2日(许清如)当地时间1日本周六,在标普(S&P)因法国长期赤字而下调法国主权评级的第二天,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再次排除了明年增税的可能性。
【经济部长排除明年增税的可能性】
本周五,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将法国的主权评级从“AA”下调至“AA-”。这一决定是自2013年以来的首次下调,原因是“法国2023年的预算赤字大大高于我们的预期”。标普预计,到2027年,公共赤字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PIB)不会低于3%。
4月26日,另外两家主要的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和惠誉(Fitch)决定不对法国及其飙升的债务进行惩罚,分别维持法国的主权评级不变,即“Aa2”和“AA-”。
本周六,经济与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在法国电视广播公司(BFMTV)的节目中概述了恢复公共财政战略的要点,特别是排除了明年增税的可能性。他强调说:“2025年不会增税,增税不在政府的选择范围之内,我们希望在最低效和最不公平的地方减少公共开支,并与反对派接触,看看在公共开支方面还有哪些回旋余地。”当被问及明年是否有可能将养老金和社会福利与通货膨胀率脱钩,以节省开支时,他回答说,政府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
“以任何形式工作的人将获得更多的资金:降低税收,降低收费。我们将与总理加布里埃尔·阿塔尔(Gabriel Attal)一起好好研究这个问题,我的经济政策核心就是:认真工作的人们必须生活得更好。”
经济与财政部长回顾了一些他为提高工人购买力所做的决定,如免税奖金、加班费的税费减免、提高就业补贴、以及利润分享和员工参与计划。
在接受BFMTV采访时,布鲁诺·勒梅尔重申了对公共赤字恢复到3%以下的信心,并提到“三家评级机构总体上维持了法国的信用评级,并认可了我们恢复公共财政的战略的稳健性。”他解释说:“疑虑在于债务,因为过去几十年法国一直存在一定的负债。自1975年以来,我们就没有实现预算平衡。”
“我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成功恢复了公共财政,这就是我的成绩。因此,我有足够的信誉告诉你们,我们将在2027年把赤字降至3%以下。”他将“研究在2027年恢复公共财政的所有方案”。
部长强调了今年年初消减100亿欧元政府开支的决定,以及他在2024年再削减100亿欧元的决心。对于2025年,部长表示还未作出任何最终决定,他将与反对党一起研究可行措施,目前他正着眼于下一个财政法案。
此外,部长还以非常个人化的口吻,再次为2020年以来赤字的增加辩解。他指出这是由于应对新冠危机和能源价格保护政策所导致的支出。“如果我们今天的债务水平很高,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拯救了法国经济,”他说。他列举道:“我拯救了工厂,拯救了餐馆,拯救了酒店,拯救了活动行业,拯救了就业,拯救了技术行业,拯救了航空业。”他还自豪地补充道,他同样拯救了雷诺(Renault)和法国航空公司(Air France)。
在标准普尔周五将其主权债务评级从“AA”下调至“AA-”后,法国政府面临不小的压力,而这一压力已持续了几个季度。
为了证明其决定的合理性,标普解释说:“由于法国2023-2027年赤字高于预期,法国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这一观点比12月份的分析更为悲观。
【埃菲尔铁塔脚下留下五具神秘棺材,三人被警方拘留】
1日本周六上午,在巴黎(Paris)第7区埃菲尔铁塔(Tour Eiffel)下方,员工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五具棺材被遗弃在这座纪念碑脚下。还有一些游客也注意到了这一不同寻常的现象。一些人在铁塔的高层上发现,在塞纳河畔这处纪念碑旁的雅克-希拉克码头(Quai Jacques-Chirac)的地面上,有五具棺材。一位警方人士告诉《巴黎人报》(Le Parisien),已逮捕三人。
同一消息来源告诉《巴黎人报》:“今天上午9点左右,在埃菲尔铁塔附近,有三个人在公路上摆放了五口真人尺寸大小的木棺,棺材上覆盖着法国国旗,上面写着‘在乌克兰牺牲的法国士兵’字样。”中央实验室的专家检查后确认,“棺材里装的只是石膏”。
在埃菲尔铁塔方面,对此事件则流传着一些初步的解释,一名员工表示:“这是为了谴责法国卷入俄乌冲突。”他还补充说:“他们希望通过各种行动蓄意破坏法国。”
据警方消息称,“由于警方的快速部署,用于运输棺材的面包车司机在附近被捕”。与此同时,“调查发现了两名疑为通缉犯的人员,当时他们正准备乘车前往德国柏林(Berlin)”。司机在接受讯问时告诉调查人员,他是前一天从保加利亚来的,“有人付给他40欧元,让他把这些人和货物放下”。
目前相关调查仍在进行,调查工作已委托巴黎地区警察局(SR)进行,以“确定是否有外国干涉”。根据《巴黎人报》的信息,被捕三人分别为保加利亚人、乌克兰人和德国人。据巴黎检察院(parquet de Paris)在周六晚间称,被拘留的三人均被指控犯有“预谋暴力罪”。
【不排除奥运期间罢工的可能性】
工会对失业保险改革施加新的压力。法国总工会(CGT)秘书长索菲·比内(Sophie Binet)表示,如果“间歇性”就业部门(旅游、酒店/餐饮、安保等)的员工要在奥运会期间举行罢工抗议新失业保险改革,她“无法责备”他们。
索菲·比内周日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France Inter)上说,政府刚刚决定的这一改革“特别惩罚了在奥运会期间动员起来的员工,因为它惩罚了所有在季节性就业部门工作的人,尤其是旅游、酒店、餐饮、安保等行业的工作人员。”
她说:“如果他们决定罢工,是因为奥运会期间的工作无法再支撑他们的生活,是因为政府的改革使他们无法再领取失业救济金,我无法证明他们是错的。”
新的失业保险改革将于12月1日生效,其中包括将补助期限缩短至15个月,并要求在过去20个月中工作满8个月(目前为6个月)才能领取补助等新政。据索菲·比内称,那些经常从事季节性工作的人将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们必须信守法国申办奥运的承诺”,法国总工会负责人补充说,法国申办奥运的承诺已于2017年9月在利马(Lima)得到奥组委的确认。“我们必须在社会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而今天的情况并非如此。在安保行业,有很多公司仍然没有计划发放奖金,员工们在今年夏季将面临严峻考验。这显然是不对的。”
她补充说,法国国家铁路公司(SNCF)已经确认发放奖金,但“这些奖金并不涉及所有铁路工人”,尤其是“在电话站工作的妇女,她们在奥运会期间将更加忙碌”。
【图说】
在法国大部分地区经历了一周的阴雨天气后,6月1日本周一阳光将卷土重来。随之而来的是花粉过敏。在法国,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和20%的儿童都会受到花粉过敏的影响。“所有对草花粉过敏的人都要警惕起来,随着阳光和热量的回归,接下来的几天将很艰难,”气象频道La Chaîne Météo在社交平台X上说。除了菲尼斯泰尔(Finistère)以外,法国全国空气生物监测网(RNSA)认为该地区的过敏风险较低,其他省份的花粉和草类过敏风险均被列为“高”。
根据Infoclimat网站报道的巴黎-蒙苏里(Paris-Montsouris)气象站数据以及《巴黎人报》的统计,2024年年初(1月1日至5月31日)是自1886年以来最潮湿的年初之一。根据计算,2024年以380.8毫米的累计降雨量排名第六,仅次于1937年、2016年、1978年、2018年和1995年。根据 Infoclimat的数据,2024年5月巴黎的累计降雨量为95.3毫米,是自1886年以来巴黎第18个最潮湿的五月。这比过去三十年的平均降雨量(69毫米)多出26.3毫米,但与2016年创下的降雨量纪录(179毫米)相差甚远。当时,塞纳河(Seine)正遭遇大洪水,6月初洪峰超过6米。
法国国家铁路公司总经理阿兰·克拉科维奇(Alain Krakovitch)宣布,在电子版身份证推出两年后,正式被国家铁路公司接受用于列车上的身份检查。他在X上发布消息称,“现在可以在火车上使用法国身份证应用程序(France Identité)来证明您的身份”。不过,法国国家铁路公司负责人强调说,目前正在通知代理商这项“总是需要一点时间”的措施。
根据Kantar公司最新一期的“世界品牌足迹”(Brand Footprint Monde)研究,可口可乐连续12年蝉联全球购买量最高的品牌。可口可乐的“渗透率”(即购买该品牌的家庭比例)上升了2.6%。去年,消费者在货架上选择可口可乐的次数接近83亿次。
【国际】
- 气温纪录不断被打破。由于印度部分地区遭遇酷暑,北方邦至少有33名选举官员在一天之内死亡。据报道,印度其他地区也有多人死亡,而此次死亡人数尤其高。根据印度气象部门的数据,印度北部詹西邦(Jhansi)的气温高达46.9°C。
- 罗伯特·皮克顿(Robert Pickton)是加拿大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一,他在两周前遭到一名狱友的袭击,因伤势过重于5月31日星期五去世。目前已展开调查,以确定袭击的具体情况,51岁的行凶者的身份也已查明。据加拿大电视台(CTV)报道,现年74岁的皮克顿于2007年因谋杀六名妇女而被判处终身监禁,此人曾是温哥华(Vancouver)附近的养猪户,在2000年代初震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Colombie-Britannique)的一次调查中,警方在他的农场里发现了约30名女性的DNA。
- 作为打击大众旅游措施的一部分,超过25人的团队现在被禁止进入意大利威尼斯(Venise)的历史中心。这项于12月底发布的公告于6月1日星期六正式生效。根据新规定,一个旅游团的人数将受到限制,在市中心游览时不得使用扩音器,“因为它们可能会打扰到其他人”。市议会当时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25名游客的人数大约相当于“一辆旅游巴士容量的一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