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130-139/80-89mmHg应当如何管理?专家这样说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之一,且患病率持续增高,也是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已取得较好成绩,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处于130-139/80-89mmHg血压水平的人群加权患病率达23.2%,约有2.45亿人,且绝大多数(约76%)为中青年群体。如果不加以干预,未来15年,2/3的人群会进展为血压水平超过140/90mmHg,其心血管风险较血压持续小于130/80mmHg的人群高3.01倍。那么这部分人群应如何管理?天津康汇医院、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分会高血压学组杨宁教授就130-139/80-89mmHg血压水平增加心血管风险的相关循证证据以及该类人群如何进行干预等话题进行了精彩讲解。本文整理要点内容,以飨读者!
1.如何界定130-139/80-89mmHg
➤1999年,WHO/ISH高血压指南已将130-139/80-89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
➤1999年,我国发布了第一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按照WHO建议,将130-139/85-89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
➤2003年,美国JNC7高血压指南将120-139/80-89mmHg定义为“高血压前期”;
➤2005年,我国又将“正常高值”调整至120-139/80-89mmHg;
➤2017年,根据SPRINT研究结果,美国AHA/ACC下调了高血压诊断标准,将130-139/80-89mmHg定义为18岁以上成人1级高血压;
➤2018年,欧洲ESC高血压指南仍以“正常高值”定义这一血压范围,但对正常高值人群(130-139/85-89mmHg)的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推荐与美国指南并无二致,即低危人群采取强化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于已有合并症和高危人群接受药物治疗。
2.我国的130-139/80-89mmHg人群
➤在我国≥18岁的成人中,130-139/80-89mmHg人群占比达23.2%,预计总人数近2.45亿,且该血压范围人群主要为18-54岁的中青年人。杨教授表示,对于这一群体,如果不尽早认知到他们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未来的疾病负担是不可想象和不可承受的。
➤虽然学术界在20多年前就认识到、并从定义上就强调了130-139/80-89mmHg这一群体的心血管风险问题。但在我国,大众并不广泛知晓,知晓率低。多数处于此血压水平的人群,通过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认识上的巨大偏差,使得很多人,尤其是中青年群体,错过了最佳干预的“黄金期”。
因此,让大众充分知晓血压超过130/80mmHg就要积极干预至关重要。
1.观察性研究证据
➤迄今为止,国内外发表的15项荟萃分析,汇总了数百个长期队列研究的结果,并做出一致结论:收缩压130-139和/或舒张压80-89mmHg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中青年人群风险。
➤2018年,发表于JACC的一项中国研究证据探索了归因于血压130-139/80-89mmHg的心血管病事件在总心血管病事件中的比例。这项大样本队列30年随访研究结果发现,12%的新发冠心病+脑卒中归因于此血压水平,且中青年组更高;另外,11%的新发冠心病、12%的新发脑卒中、20%的心血管死亡归因于此血压水平,且中青年组更高。
➤来自中国开滦研究的数据显示,在40岁以下的青年人群中,130-139/80-89mmHg明显增加脑卒中风险,尤其是脑出血风险。
杨教授提到,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高血压人群中卒中风险更高(卒中与心梗比例:5~8:1 vs. 1:1)。这于我国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
2.RCT研究证据
➤近期发表的6项比较有影响力的荟萃分析,汇总了几十项RCT研究结果。其中4项大样本荟萃分析显示,基线130-139/80-89mmHg人群接受降压治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特别是脑卒中风险。
➤近期大样本基于个体病例的荟萃分析BPLTTC研究,纳入了来自48项RCT研究的34416名参与者(平均年龄65岁),并按照血压类别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在130-139/80-89mmHg的血压分层中,如果患者接受药物降压治疗,每降低5mmHg,总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会降低11%,卒中风险降低27%,心衰事件风险降低25%。另外,按不同年龄分组进行分析与总人群结果基本一致。结果提示,对于该血压水平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3.相关指南
➤在近5年国内外15部高血压指南中,绝大多数指南推荐血压≥140/90mmHg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其中7项提及需合并高危。
√6项指南推荐收缩压130-139和/或舒张压80-89mmHg伴有临床合并症或心血管病高危时启动降压治疗。
表1 国内外15部高血压指南
另外,2018年发表于JACC的一项探讨我国35-64岁基线无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发生风险的研究显示,收缩压130-139和/或舒张压80-89mmHg的人群15年间有65%进展为血压≥140/90mmHg,其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是血压维持在<130/80mmHg者的3.01倍。
杨教授表示,这一血压水平人群中的隐匿性高血压不容忽视。研究证实,无论采取动态血压监测还是家庭血压监测作为诊断依据,诊室血压130-139/80-89mmHg人群中都有30%患有隐匿性高血压,其心血管风险显著高于无隐匿性高血压的人群。
1.人类对血压的认知不断进步
➤高血压的定义关系到高血压的诊断切点,又与高血压的治疗切点密切相关。群体中血压水平呈连续性分布,而血压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呈连续的相关性。高血压的诊断切点不是一个绝对的、客观的、黑白分明的自然现象,而是一个考量证据后的人为规定。
➤因此,《1994年WHO高血压控制专家组报告》提出,“定义高血压是需要的,但有事困难和人为的”。
➤杨教授提到,对于这一血压群体,应该进行早期控制和预防,让这部分人群能够充分知晓其危害。所有人均应该推荐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部分有合并症或高危人群应该采取药物治疗,强化对于这一血压群体心血管风险的关注,积极向大众普及该血压范围的危害性。这也符合重大慢性疾病防治领域先行和防治前线前移的原则
2.正视风险,宽严相济
➤我国血压水平处于130-139/80-89mm Hg的人群庞大,约有2.45亿。该人群对于心血管病的早期预防与控制意义重大,尤其对于中青年人群。
➤对于130-139/80-89mmHg群体,应给予更多关注,加强管理,宽严相济。其中,“宽”指所有人均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严”指对部分有合并症或高危人群采取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具体措施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减重干预、戒烟限酒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
➤另外,需要重视医学科普,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
➤正视风险
√血压130-139/80-89mmHg人群心血管风险客观存在。
√130-139/80-89mmH人群对于心血管病的早期预防与控制意义重大,尤其对于中青年人群。
√应对130-139/80-89mmHg人群给予更多关注、加强管理、关口前移。
➤宽严相济
√所有人均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对部分有合并症或高危人群采取药物治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