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24小时照护失能母亲”刷屏,都说独生子女的苦不远了,二胎家庭也难啊
不知道最近同学们有没有像我一样,频繁刷到“北大教授24小时照护失能母亲”的相关视频。
刚开始,我只觉得之前类似的消息就火过一段时间,所以没有在意。后来,几个平时不太发布动态的好友都转发了同一个链接,我就点进去看了看。
看完,我就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转发了。
视频中的主角,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胡泳教授。50多岁的他,有一个85岁且患阿尔茨海默症三年的母亲。
在成为北大教授之前,胡泳做过媒体人,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日常就是在世界各地到处飞、上课,有很多专业的论文、著作和译著,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学者。
如今,为了照顾母亲,他必须大幅度削减花在科研、学术上的时间,除了完成学校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家里。
六点起床,照顾母亲洗漱吃喝,陪母亲出门晒太阳……虽然不用他来做饭,但剩下的重复的、细碎的事务依然占据了他大量的有效时间。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人到中年,工作事业需要打拼,孩子们需要照顾。这时候,如果父母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精力,我们该如何抉择?
这是每个中年人终究会面对的课题,也难怪我的同龄人们会对同一条视频产生共鸣。
图源:unsplash
胡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
“照护与被照护,这两个身份你永远逃不掉。所以你越早思考这个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个事,对你来讲更有益。”
外公去世后,外婆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上高中的时候,她中风瘫痪了。
我妈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她,我见过太多她的疲惫、无奈和崩溃。
全家人都在帮忙,我一有时间就给外婆喂饭、喂水。大冬天,洗她大小便失禁弄脏的衣服,手指冻得僵硬。
但我知道我多做一点,我妈就可以少做一点,她没有一丝可喘息的机会、实在太难了(她不是独生子女,但她唯一的姐姐我大姨早在外婆之前就去世了)。
整整熬了2年多,我快高考的时候,外婆去世了。
我妈一直在哭,她说她是解脱了,但她再也没有妈了,她现在一个人了。
照顾父母
是一件注定失败的事
胡泳教授在视频中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干的这个事(照护父母)是一件注定失败的事,在任何意义上都不会成功。”
乍一听,这句话让人心情沉重,但如果真的身处其中,或者哪怕经历过一点类似的情况(父母生病住院等),你就会发现,面对父母不可逆转的衰老,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那种无力感远比这一句话更沉重、更深刻。
图源:unsplash
照护老人面临的现实困难
照护老人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工作、要养娃的我们,时间有限、精力有限。
作为大学教授,胡泳的时间已经相对自由,但他依旧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
比如他母亲的记忆力急剧退化,语言表达模糊不清,他必须从早到晚时刻关注着母亲,以防她在深夜遇到什么危险。
高度集中地注意另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会把自己的生活全盘打乱,让人无法计算时间,无法合理安排任务,这时,还需要兼顾生活中其他事情,人就会感到极为疲惫。
日常照顾老人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比我们想得更加复杂。
一个身体相对健康的老人或许只是有些“任性”,但已足够“难搞”。
电影《妈妈!》中,85岁的母亲蒋玉芝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小孩,在女儿患病前,她每天在女儿面前变着法地撒娇、挑食、搞恶作剧。
女儿吃清粥小菜,她就要大鱼大肉。而且非常讲究搭配,鱼肉配红茶,牛排配咖啡……绝对不能搞混。
图源:电影《妈妈!》
女儿热了牛奶,她却偏要喝酒。早上喝啤酒,晚上喝红酒,美其名曰“对睡眠好”。
女儿有轻度洁癖,喜欢打扫房间。她就跟在后边,故意把刚收拾好的桌子弄乱。
图源:电影《妈妈!》
女儿不让她爬到梯子上,留下字条“爬高会摔死”。谁知,老太太不仅置若罔闻、想爬就爬,还在字条上回怼“不爬也会死”。
图源:电影《妈妈!》
还有一次,她大半夜躺在客厅地上,假装摔倒不省人事,差点给女儿吓出心脏病……
图源:电影《妈妈!》
而如果一个老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以上行为只会变本加厉:
一个没看住,饭菜就会被打翻在地,照护者只能一遍一遍收拾;
老人会忽然发脾气,想骂就骂;
他们不再记得最亲的人,永远不讲道理,儿女只能忍着,因为知道那不是本意;
人老了,逐渐失去排便意识,让“家里常年弥漫屎尿味儿”,怎么收拾也收拾不干净……
心态上的崩溃
现实的残酷会带来复杂的心理变化。
无论曾经多么精神矍铄、充满活力,父母都会一天天老去;
无论照护者多么无微不至、尽心尽力,都像是西西弗斯推着石头上山,只会永无止境地走向一个又一个失败的结局。
因此,胡泳教授用里尔克的一句诗作为朋友圈的“签名”鼓励自己: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可惜,面对现实的困难,能“挺住”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人会陷入痛苦——
当你所有的努力都看不到结果,所有的付出都得不到回应时,痛苦几乎是一种必然。
即使是胡泳教授,也在一次次失败中感受到了无数次崩溃,他会在极度的崩溃之中,控制不住自己冲母亲嚷嚷。
只是嚷嚷过后,他总会内疚,内疚于自己的无能;也会感到委屈,委屈于母亲对他的牺牲并不领情。
在日复一日的照护中,他觉得自己成了父母的“女佣”。
接受采访时,他坦然地因这个想法而道歉,并且指出了男权社会下,更加艰难生存的女性——她们“总是更多地和照护联系在一起”,承担了更多责任,遭到了更多的偏见。
视频下就有这样一条扎心评论:
“有姐姐,姐姐不照顾?”
图源:@一条视频
只是,尽管照顾父母是一件注定失败的事情,是一件看不到价值的事情,我们依然无法放弃。
原因很简单——那是我们的父母。
胡泳教授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己的“破防”瞬间:
“我妈第一次特别正经严肃地问我,你妈妈好不好?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我想,他的眼泪并不全是因为母亲遗忘了他而流,也因为那一刻,他想起了自己儿时,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爱与照顾。
图源:unsplash
除了“不能倒下”
中年人还能做什么?
经常有人将照护老人和带孩子放在一起比较。
这两者的工作内容当然有相似之处,对人精力的消耗也没有太大差别,用胡泳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人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人在生命的两端都需要别人照顾,因为如果没人照顾,小孩会夭折,老人会被遗弃。”
但前端的养育总是充满着希望,后期的照护却离不开疾病和死亡的阴影,需要照护者做更充足的准备,有更强大的内心。
图源:unsplash
视频下,中年人们的心情都是相似的——比如“不能倒下”“要撑住”,带着强烈的信念感,也带着深深的无奈。
那么,要求自己不要倒下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与关怀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老年人坚持不肯去养老院?明明那里有更专业的照护者,更安全的设备,还有更多同龄人。
答案是,与身体上得到的照护相比,他们更需要心理上的舒适。
因此,作为子女,我们首先需要在精神上给老人足够的支持和安慰。
图源:unsplash
我们需要感受到他们因为变老而日益加深的焦虑,倾听他们因为老去而愈加啰嗦的唠叨。陪他们聊过去,了解他们的过去,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着。
胡泳教授接受过的诸多采访里,有一个细节很打动我,他说:
“母亲的表达已经不太清晰,我还是能大概猜到她的心思。(我会)偶尔帮她折下路边一根野草,尽量满足她的需求。”
我想,那不是野草,而是母子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关怀,也是爱。
居家养老
我们能做的各种准备
居家养老,是现在大多数人或被动、或主动选择的养老方式。
之前和同学们聊养老问题时,我说自己倾向于上野千鹤子女士提出的“独居者的生活是幸福的,我希望推广‘在家独自临终’”。
但建议归建议,我们还要结合着现实来看。
胡泳教授提到,“在过去的中国,基本是家族式养老”。
这是因为人一辈子也未必离开家乡,一家人都住在一起,所以养老不太构成问题——子女搭把手就是了。
但是现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年轻人向往大城市,传统大家族变成了一个个原子化的“三口之家”,子女和父母可能都不在同一个城市,怎么养老?
只能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子女想要在照护老人时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很实际的一个大前提,就是“趁年轻多赚钱”。
有足够的资金,我们能帮父母提前规划好养老金、各种保险、定期储蓄等,作为他们的养老基金;在老人生病、我们的时间不够时,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持聘用服务人员帮自己减轻负担。
还有就是要住得离老人近一些。
或许我们不喜欢和老人同住一个屋檐下,但如果都不在同一个城市,真的是鞭长莫及,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同一个小区、同一个社区,同一个街道或者十几分钟车程可以赶到的距离,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
接着就是养老城市的选择。
哪里能更好地平衡自己的事业和老人的养老需求?哪里有更好的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各地均有差异。
我们谋划的未来,总是“为子女计深远”(比如买学区房之类的),但到了这个年纪,必须把父母的老去也计算在内。
图源:unsplash
还有一些细节,比如非独生子女家庭,几个子女如何分工需要提前商量好;老人的房屋要提前做好无障碍设计、铺设防滑地板;住所附近要有小公园一类的场所,方便他们锻炼身体;居住的小区不要太年轻化,方便老人交到同龄的新朋友,扩展子女之外的社交圈子,丰富老年生活……
能准备的事情有很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社区养老+居家养老
期待国家和社会的改变
本来呢,我想写一些养老院的选择标准,但是后来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略写。毕竟各地差异很大,选择什么样的养老院都需要实地考察,还需要尊重老人的意愿。
目前为止,身在养老院的老人们还是会相对失去“自由”,选择养老机构的家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身不由己。
图源:unsplash
我爸妈曾经很认真跟我说过,等他们老到照顾不了自己,就把他们送到养老院去。
我明白他们的意思,我家只有我和我妹,他们不想难为我们。
说实话,对此,我有一些“双标”:作为80后,我对自己老了去养老院这件事很坦然,和我爸妈的想法一样,尽量不给孩子添麻烦;但是一想到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心里却有万般的不舍和担心。
所以,我一直期待着能有一个更完美的解决方案。
现在看来,能够满足我愿望的,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结合起来的模式。
2022年,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显示,国内独自生活和与配偶同住老人占比已经超过所有受访者的一半,高达65.5%。
这一调查结果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少子化、老龄化有关,也与逐渐成熟的“社区服务”有关——社区帮忙,老人慢慢适应独居的生活,就不会每天“绑”着子女。
胡泳教授也提到了社区养老:
“我觉得,未来的养老应该多在社区上下功夫,让很多问题交给社区来解决。
比如,可以建立更好的社区卫生中心,让每个社区都能开食堂,这样老人就不用在家里做饭了。也可以在社区开一些托老所,早上把老人送过去,晚上接回来。”
这样,白天时有社区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照护服务,到了晚上老人则可以自己回家(也可由子女“接棒”),熟悉的环境变得更加安全,也更加方便生活,老人就能放心地安享晚年了……
只是,这样完美的场景,还需要我们国家和社会更加进步才能实现(尤其是农村,那里的老人保障更少,养老问题更严峻)。
图源:unsplash
最后,我想说,其实面对养老这个议题,我们做再多准备都不够。
实际情况总会比我们想象得更复杂,很多人都是一片兵荒马乱地度过那段日子,逐渐熟练、逐渐麻木。
所以,我们或许更需要给自己一些信念感。用胡泳教授的话来说,要在注定失败当中寻找意义,“不要丧失意义感”。
“我是一个很难丧失意义感的人,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事,我都觉得不徒劳。
我既是父母,也是我父母的孩子,做好父母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你有义务和责任,反过来,照顾父母也是一样。这些都构成了你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它肯定是有意义的。”
前面我说,中年人照护父母很像西西弗斯推着石头上山,但现在我要说,我们是在推石头,但这并不荒诞,也不徒劳。
我们是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在“离开山顶的每个瞬息,渐渐潜入诸神洞穴的每分每秒,都超越了自己的命运,比所推的石头更坚强”。
我们照护父母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的命运属于自己,“那块岩石是他(我们)自己的事情”。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一条视频:北大教授24小时照护失能母亲-未来独生子女处境更艰难
2.@凤凰网: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
3.上野千鹤子:《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译林出版社.2022-05
5.上野千鹤子:《一个人最后的旅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10
6.贝壳研究院:《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
7.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08
也许你还想看看
【南方小镇-江门】
喜欢记得点亮小红心
川妈说说
突然把85岁老母亲送进养老院,她的反复无常让千万人泪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