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小甜酒“降温”,它还能让年轻人上头吗?
这一猜测在多方面有据可循。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和2021年低度酒融资分别达20起和56起。而如今2022年过半,仅有8个品牌获得资本青睐。
不仅是从投资界“香饽饽”到如今的“落寞”局面,低度小甜酒的销售成绩单也不好看。魔镜市场情报则显示,截至2022年6月14日(含预售),天猫618“露酒(饮料酒)/果酒”销售额约3251万元。天猫618酒类销售额Top20中,只在第12位出现了老低度酒品牌“RIO锐澳”,销售额987万元。
RIO锐澳低度酒。图源:品牌官网
要知道在2021年,低度酒还是集体在突飞猛进。《2021年天猫618全周期酒类战报》显示,预调酒和低度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60%和90%。果酒、梅酒、米酒和果味啤酒增长分别超过100%、200%和300%。
从万众瞩目的新星到热度冷却的品类,低度小甜酒经历了什么?
低度小甜酒的瓶颈
回望从2020年开始左右开始爆发式增长的低度小甜酒产业,不难发现两大问题:
一是从市场体量和占有率来看,与烈酒、啤酒等相比,低度小甜酒依然是小众品类。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1年数据,白酒市场规模约占中国酒类流通细分市场的65%,啤酒19%、葡萄酒8.4%,而包括低度小甜酒在内的其他酒类市场占比仅为8.2%。
知趣咨询总经理、酒业分析师蔡学飞解释了低度酒市场体量较小的原因:“酒品消费中,‘文化’是主要驱动力。低度酒的消费人群相对年轻化和时尚化,低度小甜酒作为小众的时尚文化饮品难以进入主流的商务社交、宴请和礼品市场,因而整个市场比较狭窄。”
二是低度小甜酒行业“听上去很美”,但产品品质、品牌定位、供应链和渠道还有太多值得完善和改进之处。
多名低度酒从业人士在采访中表示,低度酒的门槛并不低,其前期酿酒技术的复杂程度不亚于白酒。好产品不是简单地靠酒精、掺水、香精、果汁和色素就能制作出来,果酒、米酒、花酒要想去掉酸涩口感,需要特别的生产工艺。
全天候科技媒体曾经分析过,低度酒中最基础的是未经发酵、酒精加果汁或香精做成“调和酒”,也是很容易模仿复制的产品。
相比之下,“发酵酒”的基础门槛则要更高,但也赋予了一款酒的特殊性,这很可能就是它在低度酒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酿造技术则是“发酵酒”工艺的重点环节。
同时,年轻人对于低度酒畅饮口感、低卡热量,不涨肚等多重要求,也在对产品工艺提高要求,更考验生产工厂的品控质控能力。
而目前,低度小甜酒品牌大多不具备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大量低度小甜酒品牌选择代工厂方式生产。目前,贝瑞甜心、兰舟、十点一刻、醉鹅娘等网红品牌均采用代工模式,仅有冰青等极少的低度小甜酒品牌建立了自己的工厂。
消费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初创品牌由于综合实力不强、资金紧张等原因采用代工模式固然可行,但过度依赖代工厂(OEM、ODM),会产生市场同质化竞争问题。大多数低度小甜酒代工厂通常只提供定型产品的"DIY排列组合”,品牌自主可发挥空间只得转向贴牌、营销、包装等“次要”部分,很难给消费者带来真正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代工模式可能使得品牌在应对消费者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处于被动境地,以及更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如果说做一款好的低度小甜酒,第一步是达到产品制作和供应链运转的基础门槛,第二步就是需要有实力和资金去打造线上线下的顺畅渠道。
酒类线下餐饮渠道中,白酒、啤酒的龙头品牌及规模化大型酒企早已抢占先机。而小甜酒无论市场占有率还是渠道让利空间都不占优势,因此更多地选择电商渠道进行销售。
与同类竞品相比,江小白旗下的青梅低度酒“梅见”与新晋低度酒品牌“贝瑞甜心”在线下渠道已经率先开始发力。江小白早期的渠道和地推能力助攻梅见打开市场,而贝瑞甜心品牌已经覆盖全国10000家终端,销售额有四成来自线下。
当低度小甜酒产业有“冷却”的迹象,行业内的经典问题又浮现在大众视野中:假如年轻人的未来不是低度酒,那么他们今后会爱上白酒吗?
有业内观点认为,进入酒消费最频繁的25-35岁“黄金饮酒年龄”后,年轻人会有由喝低度酒转向喝白酒的趋势。茅台前董事长季克良、五粮液董事长李曙光都对此表示有信心:随着年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年轻人很快会升级为主流白酒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知趣咨询总经理、酒业分析师蔡学飞也表示认同。他认为,25岁到35岁属于“职场初入期”,年轻人进入了有着权力等级、服从文化的职场圈,也由此衍生出严重的酒桌文化,饮酒品类由低度酒向白酒转变。
相比“年轻人未来会喝低度酒”,为什么业界对“年轻人未来会喝白酒”的信心听起来要更足?
这背后的本质是:酒类消费与场景化高度相关。
中国营销学会副秘书长,成都智水品牌策划公司总经理曾祥文表示,白酒的主要消费场景是商务活动、家庭团聚和喜宴,啤酒是朋友聚会,这些高度关联、差异化强的消费场景会让大众产生购买欲望,从而带动不同酒类的销量。
而低度小甜酒的消费场景则很模糊,也并没有预想中的宽泛。中国式佐餐场景下的酒类社交场景,基本被白酒、啤酒甚至是葡萄酒占据。低度小甜酒的消费场景,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在家独饮都没有形成大气候。
这也导致了小甜酒的消费者通常是为了尝鲜,复购率不高。而回购率恰恰是衡量快消品受认可度的重要指标。
从商业动作来看,曾经努力向“年轻化、低度酒”领域靠拢的白酒企业也“不着急”了,对“低度酒”领域的尝试也有所放缓。
2018年前后,据不完全统计,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集团、郎酒等传统白酒企业至少打造出200多款“青春小酒”,但几乎都反响平平。
泸州老窖旗下于2019年成立的“成都天府熊猫百调酒业有限公司”和“百调同道大叔星座酒销售有限公司”,仅在两年后就已经注销,被外界解读为泸州老窖孕育年轻化、时尚化低度酒产品的动作暂时告一段落。
白酒企业对低度酒态度变“佛系”了,低度酒行业自身的投资少了、其销量的后劲也变弱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低度小甜酒的未来就一定不乐观。
对于投资人不再扎堆投资低度小甜酒的现象,天猫低度酒负责人张佳鑫在采访中表示,在市场洗牌后,资本资源将会更集中去打造新头部品牌。拥有多个低度酒品牌的威兰特公司的董事长倪伟在采访时也表示,低度酒不是快速能看到回报率的行业,在风头最盛的时候存在泡沫。
从低度酒本身特点更能符合新一代消费者个性的角度看,蔡学飞对低度酒的未来表示看好:“小甜酒的低度化属性为其赋予了利口化、健康化、时尚化和个性化的特征,随着女性消费和新一代消费者成长,低度小甜酒会有不错的发展机会。”
他建议,低度小甜酒企业应借助中国酒业消费的多元化趋势,进行产业链渠道和产品整合,提高自身对产业链话语权,以及产品品质和创新力度,在整个市场层面,提高整个品类的竞争力,从而扩大市场的占比。
低度小甜酒行业本身可能还在酝酿着未来的巨大变化,但年轻人能感受到的,只是从手中酒瓶中倒出的那一杯酒。倘若低度小甜酒品牌决意在产品、供应链和渠道等多方面加以进化,那么尚有可能将自身品类由“微醺”推动到“熟醉”的境地。
专业支持:知趣咨询总经理、酒业分析师蔡学飞
全中国最能熬夜的人都在长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