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尔思考百年辩题:现代化与现代性丨吴晓波季度讲堂
2024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吴老师是在“众神之都”尼泊尔和“吴晓波季度讲堂”夏季课的学员们一起度过的。
影响中国历代经济的四要素:产业、财政、货币、土地。这四件事情同时正向发生,国家就开始兴盛。洋务运动在4要素中就改变了一个模式:产业,把农业变成了工业。在货币、财政、土地方面没有进行任何变革,整个“超稳定结构”的社会体制没有被改变。
我们看看日本是怎么样?日本是修宪、对外贸易、创办学校、万事决于公论、对帝王的权力约束……它是一整个系统的变化,而我们只局限于“洋务”本身。在思想意识上我们仍然妥协、中庸、保守,而日本表现得比我们要更加坚决。
在资本模式上,中国坚持官督商办,就是国家需要把控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日本人呢?一块钱卖给你算了,真正实现国退民进。只有产权清晰化,只有把每一个老百姓赚钱的欲望激发出来,并在制度上保护,保护他赚钱的欲望和成果,这个国家才能得以发展。
在社会阶层上,整个洋务运动,实际上是在中国的精英阶层内达到目标。我们把买办请回来,把商人、官员的热情激发出来,这都是精英阶层的事。普通老百姓呢?就像油水分离一样,融不进来。日本则是进行了全民教育,让每个老百姓都认识字。到1900年的时候,日本国民的识字率达到了90%。
这里涉及一个百年的辩题:现代化和现代性。
在《激荡三十年》里,我形容为:“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为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1978年,《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是邓小平,作为“一位没有‘蓝图’的总设计师”,他强调几件事情:
1.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的目标纲领;
2. 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没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这一时期,国有企业经历了试图绕开产权的失败改革,即“鸟笼子经济”,这个“笼子”就是产权,核心就是在不改变产权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企业改革;外资企业获得了超国民待遇的大胆引进,中国成为了第一个引进外资的社会主义国家;民营企业,则成为了一场意外的胜利。
改革开放第一时期,呈现了这五个特征:
1. 自下而上的放权式增量改革;
2. 非均衡发展战略: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设立了五大特区,实现东南沿海优先发展战略,给到开发区与外商优惠政策,同时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改革试点;
3. 地方政府的解放:地方政府公司主义;
4. 制造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行业等呈现“轻、小、集、加”特征;
5. 流通业:双轮驱动的专业市场模式。
这一时期的产业、土地、货币、财政四大要素呈现怎样的特征?
1. 产业:私人资本复活,外资引入,国资低迷;
2. 土地:农村联产承包“五十年不变”;
3. 货币:物价改革为“牛鼻子”,引发通货膨胀;
4. 财政:“分灶吃饭”,中央压力减轻成“讨饭财政”。
改革开放的第二时期1992年—2012年,这一阶段是“王安石变法”之后,最为大胆和深刻的集权式、整体配套体制改革:从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向体制内的“全量改革”转轨,从企业改革向整体配套体制改革转轨,从地方政府掌握改革主导权向中央政府主导转轨。
这一时期的四大要素变成了什么样?
1. 产业:上游为国企垄断,下游为民企控制;
2. 货币:与美元挂钩,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之一;
3. 财政:中央控制财政分配权;
4. 土地:地方政府收入的“无本之水”。
2012年,中国改革进入了下半场。
*以上演讲内容节选自吴晓波《中国现代化180年》
课程之外,“吴晓波季度讲堂”特别安排了中尼文化经济交流会:尼泊尔当地政要、中尼文化中心代表、尼泊尔商会、在尼中资企业代表、在尼民营企业代表齐聚,交流中尼的未来商机。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特地到场支持活动,旅游文化和民航部部长也到场交流。作为尼泊尔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未来将与尼泊尔产生更多合作。更多商业机会、中尼边贸繁荣都将成为可预见的未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