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娜
公众号:闲时花开(ID:xsha369)
但是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
6月28日,一名16岁中国留学生,在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公交车上,遭遇袭击。一个不明身份的女子,手持铁棍对这名中国留学生持续殴打,打得他面部严重损伤,满脸都是鲜血,门牙脱落4颗。期间,除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有报道说是华裔)出面制止外,公交车上其他乘客和司机,无一人出手相助。一直到公交车驶到下一站站点,殴打中国留学生的女子大摇大摆地下车,也无人阻拦。此事传到国内后,有不少人现身说法,曝光自己在国外亲证的各种歧视与暴力。这两年,全球经济越来越低迷,但全世界的戾气越来越高涨。刚刚,中国两名企业家在菲律宾被绑架撕票杀害,是这个观点的又一佐证。就在今天,经公示后,胡友平被追授为“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中国16岁留学生海外遇袭的遭遇,恰恰藏着胡友平见义勇为的意义。
6月24日16时,在苏州高新区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一日本学校的校车开来,一名歹徒却持刀上前行凶。胡友平奋不顾身上前制止,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躲闪,也因此被歹徒连捅数刀。但出生于1969年的苏州姑苏区市民胡友平,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5岁。她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不仅保护了一对受伤的母女,而且保护了一车无辜的孩童。从个体的视角,她面对歹徒时本能且直接的反应,无不流淌着她本善良的真实人格。从工作的视角,她至死坚守工作岗位的赤诚,很是让人动容。从集体的视角,她以自己的勇敢、无畏和善举,诠释了何谓温良的中国人。见义勇为的胡友平,和挥刀杀人的歹徒,以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
因为,这桩闪耀人性之光的悲剧,不仅是一桩突发惨案,还关乎更久远的历史、更复杂的外交。所以,胡友平为救人献出生命后,也承受着巨大争议和恶意。一种,是为疯狂杀戮叫好的人——他们在极端中,支持歹徒作恶。另一种,是把网暴的屠刀砍向胡友平的人——他们在愤怒中,诅咒胡友平该死。这两种人,让这桩原本就深藏暗涌的事件,变得更加撕裂疼痛。唯有记住历史的破碎和耻辱,国人才在觉醒和铭记中自强不息。因为惯于美化暴力和犯罪,会一点点让我们变成最痛恨的敌人的样子。
因为这起案件背后深藏暗涌,所以媒体在报道胡友平时,选择了模糊处理。迄今,除了胡友平是淮安人,家住苏州,今年55岁,其他个人信息我们知道得很少。在当前舆情下,曝光得越少,失去她的家人,就越安全。极端和网暴有多可怕,那些被其戕害的同胞,像刘学州、粉发女孩、武汉妈妈,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只是,用低调的冷处理,去保护一个见义勇为的同胞,这种包裹善意的警惕,终究让人感到悲哀。家人经过商议后一致决定,不接受任何形式任何渠道的捐款捐物,只愿逝者安息。我想,胡友平家人之所以拒绝一切捐款,除了慎独和责己的庄重,还有个人与家国的清醒。
胡友平的去世,不同于以往我们目睹的任何案件,稍有不慎,就会被“外人”拿去大做文章。含泪低调,悲壮转身,沉默前行,是最体面最安全的做法。
肯定胡友平的善良和英勇,但不该把这种肯定,建立在否决我们整个民族品质、整个国度人性的基础上。胡友平,这个朴素的女同胞,不过是像千千万万中国人那样,在狰狞恶魔与带血屠刀面前,做出了生而为人最朴素最本能最自然的选择。惟愿,我们的同胞,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旅行、学习和商务的时候,都能遇见胡友平一般的良人。今日荐读
作者简介
刘娜,80后老女孩,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闲时花开(ID:xsha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