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学校就倒闭了?「择」校背后的水太深了...
大家好,我是暖暖。
最近一两年,全国各地总有民办学校倒闭、“爆雷”的新闻传出,其中不乏国际化学校,加剧着家长们对国际教育的担忧与不安。
不同于体制内摇号、划片上学,走体制外路线更考验着家长们的知识搜集与辨别。无论是选校还是选课程体系,所谓一步选错,步步错。
这篇文章我们独家采访到了顶思创始人Ivan。作为国际教育圈“领头人”,在过去十多年里,他曾用双脚走南闯北,亲自走访过全国各地700-800所国际化学校,足迹遍布北上广深、陇桂渝川。
因为长期与国际化学校的投资人、校长打交道,校园象牙塔之内正在发生什么,以及未来将会发生什么,Ivan有着敏锐的观察与触觉。
如今,国际教育圈正在经历各种风起云涌与动荡,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如何导致的?以及在择校上,家长们该参考哪些维度才能避免踩雷?这个话题,Ivan有很多真心话想跟大家分享。
为方便阅读,文章采取第一人称方式。
大浪淘沙时代来临
这两年,向我咨询择校的家长越来越多。因为除了顶思创始人,我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们也面临择校,选民办还是公办,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等问题。
但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希望先带大家梳理国际教育圈这几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厘清了“国际教育史”,我们方能见微知著。
其实就在几年前,整个行业还呈现“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但似乎在一夜之间,资本和市场都冷却了下来,这是国际教育步入了良币驱逐劣币时代。
上海美国学校为我国第一所国际学校,于1912年创立,后来中断,1980年复校。图源自上海美国学校官网。
而在此之前,我国国际化学校经历了漫长的萌芽期、发展期、资本狂飙期。
第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在1993年前后,这个时期诞生了最早一批走体制外路线的民办学校,比如上海世外、北京21世纪学校、广东碧桂园、苏州外国语等等。这个时期的学校还并不提供国际课程,但已经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第二个分水岭为2003年—2015年,这是国际教育的发展期,也是国际教育的黄金年代。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一批如今最享有盛誉的学校,比如上海包玉刚、深国交、北京鼎石等。其实,不仅是民办双语、民办国际部,这个时间段还有一大批公立学校国际部冒了出来,比如人大附ICC、北师大实验国际部等。
第三个分水岭是2015年前后,这是资本与市场最狂热的时代。这个时间段所有企业都想办学校,包括地产企业、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甚至家居建材类公司也想在市场里分一杯羹。
除了经济向好,办学校具有社会价值与关怀外,资本看重的是背后巨大的经济利润。拿一所学生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国际化学校举例,它的净利润可以做到30%。我知道某些上海A-Level学校每年营收有三四亿,净利润可以达到40%-50%,有多少企业要做到100 亿的营收,才能有个两三个亿的净利润?
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我从剑桥考评部“出走”,创办了顶思。每一年,顶思都会出一份“新建校”报告。据我们统计,从2016年开始,每一年至少有50个学校建立,这些学校里面可能也包含一些国际部,但是至少有30-40个学校是投资了好几个亿的新建校。我们当时举办国际学校大会时,每一场现场都是人流如织。
包括那个时候,各地政府也对国际学校秉承拥抱态度,甚至还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方式,因为新学校意味着人口,人口意味着生产力、消费力等,它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后面,哪怕是疫情其实也没有阻止资本的办学热情,但是从2021年开始,这个事戛然而止了。
图源:pixabay
这一年,有两个政策出台,对狂热的资本造成致命的打击。
第一个是政府明确提出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第二个是民办学校在校学生不能超过总体的5%。与此同时,彼时还有一波学校拿的是培训机构资质,这是不符合办学规定的,因此在政策靴子落地后,当时很多没有办学资质的学校风声鹤唳,有些学校为了存活下来,紧急寻求合并与挂靠。
从短期来看,政策的出台给整个行业的“烈火烹油”浇了一盆冷水,部分人因为行业的收紧而被迫离开行业;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大浪淘沙,是良币驱逐劣币。在风浪里,那些首先被筛出去的是那些想要赚快钱的学校与投资者。
在整个行业回归到理性与规范化发展以前,经历阵痛是有必要的。因为学校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短时间内出现了很多新学校,但其实行业的人才培养是跟不上的。教育行业又是非常需要时间沉淀与积累的,需要5年、10年才能培养一波优秀老师、校长等。每一所新开的学校都需要很多老师,这些老师从哪里找呢?所以那个时候催生了很多不专业的教育从业人员。
我觉得办教育与办企业是不一样,如果企业做不好,结局就是赚不到钱而已,但是如果学校办不好的话,它影响的是一群学生、一群人。
而且随着我国新生人口、适龄儿童的不断减少,我们未来其实是不需要那么多学校的,如果继续建学校,很多学校是开不下去的。结局是学校爆雷与倒闭,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学生和家长。
学校纸牌屋,局外人看不见的硝烟
现在国际教育的发展已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
增量市场比拼的是投资者的金钱与眼光等,存量市场比拼的是管理,这包括品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及教师管理等。如果管理不善,招不到生,投资人赚不到钱,结局就是学校办不下去,甚至直接关停。
但柏林墙并非一日倒塌,学校的突然关停与爆雷亦是如此。就好比一颗外观长虫的苹果,它并不是一天就突然溃烂的,而是长期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而这些学校内部的“暗流涌动”,只有身处其中的局内人才能知晓。
因为每天要跟各种学校投资人、董事长、校长及老师打交道,我很能明白他们各自面临的困境与苦恼,以及由于中高层的管理不善而滋生的各类矛盾。
什么样的学校能够始终在激烈的存量市场屹立不倒呢?首先要看投资人,他们是一所学校幕后的真正老板,掌握着“生杀大权”。如果一个学校的老板天天待在学校里面,整天盯着校长,这个学校很难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学校。最顶尖的学校一定是分工明确,校长干校长的事,老板干老板的事。比如老板负责下达KPI,校长去负责执行。
其次是校长,现在部分学校存在一些“官僚型”校长。比如,这些校长可能原本是公立学校名师或者领导,但其实并不懂国际化学校的运营逻辑与理念,导致水土不服。更有甚者,有些校长会把公立学校的那一套做法带到国际化学校来,让老师们陷入无穷无尽的培训、报告与会议“打卡”里,让基层教师们苦不堪言。
最后是老师,现在很多国际化学校开始举办夏令营、冬令营、竞赛,各种五花八门的活动等,寒暑假很多老师都要留在学校加班。以及有些集团化学校,总部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地方学校“检查”。为此,相关教师们要准备各种材料与报告,所谓“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大量无关的教学内容,让老师们工作压力非常大。
这些基层老师是每天直接面对面与学生沟通的,他们的精神面貌及上课质量,直接会影响到学生们对这所学校的评价与印象。正如我们听到有些学生抱怨,学校老师上课太水了,因此想要转学。
当然这不排除,部分学校招聘来了一些滥竽充数的教师,但是如果一个有情怀的优秀教师,每天疲于写各种上面布置的材料、组织各种活动等,他怎么有剩余的时间去潜心打磨课程,提升教学质量呢?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图源:pixabay
这里,我还想给大家解释下学校“爆雷”的定义,这个词现在有点被滥用了。一个学校的关闭分为多种情况。
第一种是因为牌照问题,比如过去两年有些学校突然宣布关停,其实是因为它的牌照批不下来,这属于被迫关停,跟运营与管理不善关系不大。
第二种情况是学校有牌照,但是招生招不起来,或者招了几年生,学校只有几十个人,这种情况下的关停才能叫做“爆雷”;但是如果这所学校是原投资人资金链断裂,开不下去了,转卖给其他投资人,学校正常运营,这种情况对学生其实是几乎没有影响的,这就不能叫做“爆雷”。
所以,我们听到过很多学校爆雷的消息,但是最后是一场乌龙。
择校看三个维度
除了校园高墙内的各种资本与权利的“缠斗”外,学校与学校之间也有各种“暗斗”。
比如为了升学榜单好看,有些学校出高额奖学金挖优质生源。一所学校如果出了大藤小藤,不用打广告,家长会慕名而来。我知道华中地区的某个城市的A校这几年升学榜单非常耀眼,但是它是“下沉”到周边的地级市去挖各个学校的尖子生,是牛娃成就了学校。普娃去了这所学校,真的能“逆天改命”,申上顶尖大学吗?
这种挖尖子生的恶性竞争其实并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正向发展,这也是我成立顶思的初衷之一,希望为各个学校老板、校长、老师提供相互链接、沟通的平台,大家想挖学生时,也会出于情面,不会特别明目张胆。
其实,浸润这个行业我也见到过不少有教育情怀的老师,他们一腔热血进入这个行业,希望培养的学生是有趣、有思想、有主人翁意识的国际化人才,但是无奈被焦虑的家长、内卷的环境所裹挟,他们有些人不得不向升学“低头”,结果就是现在部分国际化学校被大家诟病为体制外的衡水中学。
或者换句话说,各个学校都在“卷”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家长与市场所倒逼的。比如,南方的某所高中被大家称为“牛剑收割机”,每年都有几十个孩子被牛剑录取,今年这所学校还出了几个藤校 ,这个学校就读的学生原本以英国方向为主,有了藤校录取后,相信申请美国方向的学生,也会去“卷”这所高中。
但在我的价值体系里,有些学校可能升学成绩一般,但它能让孩子走上正轨,让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样是有意义的。
图源:pexels
至于家长们担心学校是否会倒闭或者如何判断一所学校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我会建议大家从三个维度去考察。
首先,我会去看学校的财务是否稳定。我们虽然看不到学校的财务报表,但我们可以在网上查找学校投资人的背景,比如是否有信征问题、财务纠纷官司问题等。我们要确保学校是长期稳定的,而不是转手就卖给别人了。
其次,我们要看学校的管理层与教师团队是否稳定。比如,如果一个学校一两年就换一个大校长,那么这个学校在管理上可能有一定问题,校长频繁离职大概是与投资人理念不合,或者投资人难相处。
最后,如果以升学为导向,我选择小学与初中时不太会参考它的高中升学情况,因为高中和小初的办学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家长判断一所高中的好坏是以升学榜单为尺子,但是小学和初中是缺乏尺子与标准的。有些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它的高中部很强,这其实并不能代表它的小初部也很强;有些学校的高中部升学情况很一般,但是它的小初部其实办得非常出色。家长们在小初选校时,可以多与小初的在校家长交流。
图源:pexels
我的大女儿如今就读于徐汇区的公立小学,她很喜欢自己的学校,她将来或许也会转轨到体制外学校,但是我会充分遵循她的意见与想法。
我始终认为,我们不应该从成绩或者升学这个单一维度去定义某所学校的优劣好坏;我也不认为所有人都要去“卷”最头部的学校,他的未来才会有出路。
我来自于西部小县城,一路就读的并非最好的名校,比起“卷”名校,我更希望培养孩子们的好奇、求知欲,以及对周遭生活一草一木的热爱。
女儿生活在上海教育内卷高地徐汇区,但她几乎没有上过学科类补习班,她现在在学围棋、钢琴等,不是希望她将来去考级,而是希望她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体验生活五彩斑斓的美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