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步轻松应对「情绪霸凌」,职场人际都适用
点击上方蓝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前两天,朋友跟我诉苦,上司对待她的方式让她倍感折磨。有次上司提醒她交一份资料,她看到消息后只顾着匆忙发邮件,却漏了回复对方。
结果上司因为她已读不回,就咄咄逼人,“你装作没看见是什么意思?不想回吗?给你脸了?”看到消息的一瞬间她浑身发抖,感到窒息。
听完我很是不平,这不就是「职场霸凌」嘛。但朋友很喜欢这份工作,只是这些情绪上的攻击让她难以负荷。
图片来源:《跳槽的魔王大人》
她问我除了离职,有没有办法能减少对方对自己的伤害?
我查了资料后发现,有,名叫「灰色岩石法」[1],它适用于任何暂时无法切断的关系中的情绪霸凌,特别当施暴者是NPD/操控型人格。
比如霸凌者是父母。有些父母会因一点小事就对孩子大吼大叫,贬低孩子的智商,长相。虽然行为上是在为孩子付出,但嘴里总能吐出特别难听的话。
以及校园霸凌。现实中,大多数的校园霸凌未必像韩剧《金字塔游戏》中那样,受害者的身体因欺凌留下外显的伤害,而更多是由于被孤立、造谣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图片来源:《金字塔游戏》
看到这一定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怼回去?如果是我就不会忍,受欺负就是因为不会反抗。
但你是否思考过这两个问题,「怼」真的适用所有场景吗?它会不会反而加剧霸凌的发生?
「怼」无法解决一切
有时我们确实不必把自己忍出内伤,适合怼回去,比如以下情况:
🙆 明显理在你这边,对方在无理取闹,逻辑漏洞很多。
🙆 涉及底线问题,忍无可忍,并感受无法控制自身怒火。
🙆 能获得他人援助(如亲友),并有收集过往对方发疯的证据。
🙆 对方会因自身过失,受到同等的惩罚(和你处于同一个评价体系)。
那么相反的,在什么时候不建议你开启怼人模式呢?
🙅 你与对方在权力上有较大差距,而你明显属于弱势的一方。
🙅 一旦产生冲突,你会损失无法承担的利益。
🙅 对方有精神疾病/人格障碍,可能因此遭到过度的报复行为,无法保障自我人身安全。
因此,怼回去其实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而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时刻,「灰色岩石法」就显得十分必要。但一定要注意,它不适用于遭遇肢体霸凌的情况,如果情绪霸凌已上升到肢体暴力,甚至危及生命的程度,请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援助。
所以灰色岩石是什么?
简单来说,「灰色岩石法」指的是“把自己变成一块灰色的岩石”。
想想看,灰色的岩石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以下特点:毫不起眼、容易被人遗忘、与附近散落的无数其他岩石相似,无论是谁也不会对这块石头有太多的看法。
没错就是我
美国心理咨询师Ellen Biros将这种方法描述为一种与操纵和虐待者互动的技巧。“这一策略包括在与操纵欲强的人互动时,让自己变得最无聊、最无趣。”
Ta们通常擅长利用情绪来贬低、批评、羞辱、指责,或以其他方式,操纵和控制他人的情绪及行为。Ta们也喜欢冲突、刺激和混乱,热衷于把一切变得很「戏剧化」。
对于情绪操控者来说,目标被刺激后的种种反应,让自己得到了心理上的愉悦和享受。比如网络喷子和露阴癖,通过他人愤怒、惊恐、痛苦等情绪反应获得快感。
但是倘若目标没有任何反应,显得呆滞、迟钝、乏善可陈时,操控者们便很难从受害者的行径中获取快感。Ellen Biros补充说,“你看起来越无趣,你就越破坏ta们操纵和控制你的努力”。
图片来源:《瑞克和莫蒂》
故意保持无趣、无反应,听上去是不是和回避型人格有点像?这算是回避行为吗?
事实上,灰色岩石法≠回避型人格。
我们只是将这份”特殊待遇“献给情绪操控者们,并不意味者我们会如此对待所有人。“装聋作哑”只是暂时的,这是在用沉默告诉对方,你不配拥有我的注意力与反应。而我们正好将这部分节省下的力气,去回应生命中其他的美好。
为什么灰色岩石法会奏效?
生活中,如果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并不断得到积极的、称心的回应,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reinforcement),它出现的频率会随之增加。
但如果某种习得了的、持续存在的行为不再被强化,那么这种行为就会逐渐消失,这个过程被称为「消退」(extinction)。
图片来源:unsplash
也就是说,当情绪操控者作出施虐行为后,如果你给出了ta们想要的情绪反应,对方从中感到享受,这一过程不断循环,那么施虐行为就被反复强化。
但如果对方再次刺激你时,你像灰色岩石般那样不再给情绪反应时,施虐行为就会发生消退。
比如当父母指责你不如谁谁家的孩子时,你“装死”不理会;当恋人企图操纵你、贬低你时,你“哦哦嗯嗯”,一副“懒得搭理”ta的样子。久而久之,ta们也会感到索然无味。
研究证实,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人倾向于做出吸引他人注意力的行为,渴望得到外界关注。但如果ta们不能从你那里得到ta们想要的关注,ta们很有可能会悻悻离开,不再搭理你,去别处寻找目标[2]。
不过,若想要情绪操控者的施虐行为彻底「消退」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个时间取决于现有施虐行为的强化程度,即取决于施虐行为发生了多久、多频繁以及它多大程度达成了其目的。甚至施虐行为可能会在消退后反弹,即ta们会试探性地、冷不丁地来刺激一下目标,看看能不能得到想要的回应。
另外,「突然爆发」(burst)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3]。当施虐者得不到想要的反应时,ta们可能会突然、猛烈地刺激你以寻求你的关注。比如,人身攻击你、不停地辱骂你。
图片来源:《好汉两个半》
有时ta们甚至会变换策略来刺激你,包括示好、示弱、或故意制造危机(hoovering)等等。ta们可能会扮演一个「受害者」,利用你的同情心以再次开启“有毒的循环”。
不过无论是「突然爆发」还是「反弹」,知觉控制理论认为[4],从长远来看,如果始终得不到自己所期望的反应时,ta们的行为模式就会发生“重组”(reorganization),以适应新情况。也就是说,ta们逐渐放弃“疯狂输出”了。
那具体我该怎么做?
弄清上述道理后,我们如何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使用「灰色岩石法」呢?尝试以下六个步骤。
1. 保持中立
上文提及,当情绪操控者们问你无法回避的问题时,可以给出含糊不清的回答。
但在职场中,需要你更全面地回答与工作相关的问题,此时建议尽量避免在回答中掺杂任何个人观点或情感。尽可能限制你的情绪表达,而是对问题做出平淡或真实的回答。
比如ta让你对某事发表评论,不妨回答“我没注意到”或“我没有意见”。
这些都可以帮助避免ta抓住小细节来操纵你。
2. 脱离以及断联
Biros建议避免与情绪操控者们进行眼神交流。
因为眼神交流有助于促进情感联系,专注于另一项活动或看向别处可以帮助你在互动中消除情绪,有助于你和对方之间「去联结」(detachment)。
这么做可以向ta们传递如下信息:你不会给ta们所需要的东西,即「关注」。
如果身边没有具体的东西能分散注意力,试试把注意力集中在更愉快的事情上,比如你喜欢的美食、最近玩的游戏、或是你真正在乎的人。
图片来源:《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3. 避免流露个人情绪
想要在有人试图激怒你的时候,避免流露自己的真实情绪是非常困难的。而呼吸练习这样的基础技巧,可以帮助你在这些情况下保持冷静和中立。
最简单的就是4-7-8呼吸法。先用鼻子深呼吸4秒钟,随后保持7秒钟。最后用嘴慢慢地吹出来,持续8秒,结束后重复整个过程。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JourneyWithin疗愈学院
4. 必要互动保持简短
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定期与他们交谈。比如上班与同事对接工作,回家与恋人的交谈,过年过节的走亲访友。
线上的交流或电话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很有效,因为这样做可以避免长时间的互动。长时间与施虐者沟通会导致你的心理压力很大,造成情绪耗损,也更难坚持让自己“做一块灰色的岩石”。
但回答要尽可能简短,比如“是”“不是”或“我不知道”,不要做进一步的解释。
5. 隐藏自己故意伪装的意图
伪装成「灰色岩石」的目的是让对方对你失去兴趣,而如果对方察觉到你是故意让自己显得无趣,就会利用这一点进一步操纵和控制你。
不要留下任何你使用这个方法的线索。同时,提醒自己,你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让ta了解到任何额外的东西。
当ta们感到怀疑、质问你为什么对ta们毫无反应时,你甚至可以否认自己做出了任何的改变。
图片来源:《跳槽的魔王大人》
6. 做好自我关怀
“这个方法需要与你的情绪和感觉脱节,”Biros解释说。“所以,你可能会经历与自己的感觉和情绪完全脱节的症状[5]。”Morrissette指出,这些变化又可能会影响你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赋权[6]。
所以,一旦你发现自己难以维系日常与他人的联系、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表达自己、甚至失去了某种自我意识时,建议你务必加强自我关怀,你可以这么做——
⭐️ 告诉你信赖的人你目前的处境,寻求外部支持。
⭐️ 把与施虐者相处时的情绪,以日记等形式、记录和表达出来。
⭐️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援助,避免孤立无援。
图片来源:unsplash
若你正处于这样的情境中,希望你能尽快脱离。若不在,也能学会在遇到它们时如何应对。
转发一下,对「情绪霸凌」say no,让更多人学会这个小妙招。
今日互动
你经历过情绪霸凌吗?
References:
本文关键词:情绪霸凌、灰色岩石、NPD、pua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作者 / Lena、卢舫
监制 / Emma
编辑 / KY主创们
排版 / 香芋球
我们同时提供以下服务
欢迎搜索FB公众号关注,下载知我心理或月食APP
点点 在看,拒绝情绪霸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