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亲人还在山东临沂农村干活,说明了两个重要社会问题
来源:评论员解筱文
作者:解筱文
看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她的妹妹薛爱香正在山东农村老家浇地、干农活。媒体采访薛其坤母亲孙云花的视频画面背景显示也是农村屋舍。说明他的亲人至今长期还生活在农村。
作为大科学家,但其亲人仍旧生活于偏远农村,甚至还在地里干活。这一现象背后所反映出两个重要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其一,这种现象说明,薛其坤院士是真正从农村一步步走出来的顶尖人才。他的成功体现了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价值。
他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凭借着勤奋好学,于 1980 年考上了山东大学光学系。在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已实属不易,而他的求学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考研 3 次、读博 7 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他的求学之路上,没有靠山,没有关照,全凭一己之力,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极大的耐心,成为国家最年轻的院士,最年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这充分说明中国教育制度的优越性和公平性,能为广大学生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才华和努力,大概率都有可能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就很大可能在学术和科研领域取得理应的成就。
试想,如果没有高考这一制度,薛其坤院士很可能还在农村生活,由此中国科技界必然将少了一位顶级人才。
他的幸运和成功,必然激励着更多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子们努力学习,追求自己的梦想,也让我们对中国教育的未来依旧充满信心。这也是对一些片面抨击高考制度、否定中国教育制度声音的有力回应。
其二,这种现象说明,薛其坤有着良好的家风家教,这是成就他不凡事业的重要根基。
从他家人及乡亲们的描述中可知,他的家人虽然生活艰苦,但始终坚定地支持他求学。他的母亲孙云花回忆曾经支持他求学的艰辛时说,“再穷也要供他上大学”。如今,得知儿子获奖后,她用最朴实真诚的话语叮嘱:“其坤以后还得继续好好干,继续为国家作贡献。”
这种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子女的信任,以及极为朴素的家国情怀自然流露,无疑是一种良好家风家教的传承。
沂蒙山区人民群众曾经“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无私奉献,支持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建设发展年代,沂蒙群众“省吃俭用”,用力推举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走向科技前沿,竞力世界舞台,报效祖国,同样也令人动容。
在薛其坤院士不断成功成名的路上,从媒体采访其家人,以及相关他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家人习惯安于农村生活,依然如故清心生活,对物质和生活环境没有太多的期望,不给他“添乱”,增加“麻烦”。因此也给了他行稳致远、心无旁顾投身祖国科研事业的持续支持,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力量支撑。
试想,如果没有这样良好的家风支持,一帮亲人打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主意,不仅他的科学之路走不远,很可能导致其为了追求一些物质层面所谓的“光祖耀祖”,最后“阴沟翻船”。这样的例子,也确实有不少,一些科技方面本有大为之人,却盲目追名逐利,陷入平庸,还有的,走向了社会对立面,最后身败名裂,成为反面典型,令人唏嘘。
当然,薛其坤院士也并没有忘本。获奖后的他坦言:“我要对得起国家和百姓的支持。”尽管工作繁忙,一年仅回家一次,但他依然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和学子们的成长,鼓励他们“为祖国富强读好书。”受他影响,家乡先后走出1名院士、8名博士、15名研究生。
这一次,薛其坤院士获得国家800万元奖金。估计有舆论看到一些情况,可能又有其他想法。
最近央视记者王宁在专访李德仁院士时,直面追问“国家奖励的800万奖金咋花?”一样。2017年5月6日,央视《开讲啦》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也问了薛其坤院士这样一个类似的问题。
当时,撒贝宁问薛其坤院士,如何使用“未来科学大奖”的一百万美元奖金时,薛其坤院士直率地回答“改善生活”。他要把这笔奖励金的一部分用在学生、合作伙伴身上,给他们“改善生活”。
薛其坤院士作为一位从农村走出的科学家,自身及亲人们经济条件并不是十分优越,又从事相对纯科学研究,相对于其他科学家,社会化和市场化收益不甚丰厚。
并且,对于薛其坤院士这样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之人,我们真心希望他不要被“道德绑架”,用足用好这笔奖金,以“改善生活”,反哺亲人和他的科研团队。特别是给还在农村生活的妹妹、母亲等以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回报,分享更多的喜悦和收获。
也希望更多的人,对薛其坤等科学家、还在路上的科研工作者、以及致力于我们生活幸福、国家昌盛的创新创业者,以更多的理解、宽容和敬意。
他们理应是时代置顶的热点,追逐的明星,奋斗的榜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