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厚彬 | AI 焦虑症是人类对新技术恐惧的历史重现
我们都知道Ai时代已经来临。在过去多年里,我们迎接过狩猎时代、农耕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代、电气时代、以及信息时代。每一次新时代的到来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工作效率变得更高,人类不仅仅没有灭亡,还越发蓬勃发展。
今天,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然后呢?
新技术都需要时间才会被接受
是的,有可能以后人工智能能够自己思考,甚至变得比人类更聪明,但那是否应该成为我们焦虑的理由呢?在新技术面前,貌似人类被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技术的积极拥抱者,正因为此人类才会有不同的新技术发明出来。同时也有一部分会对新技术保留恐惧和谨慎态度的人,这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每当有新的技术问世,总会有一段时间,大部分人需要适应和接受。然而在经历了逐步了解和熟悉之后,这些新技术最终被普及,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比如当电话刚被发明出来时,很多人对这个新奇的设备感到好奇,同时也充满了疑虑。那个时代的技术进步迅速,但人们对新发明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深,因此难免会产生各种误解和担忧。电话的发明者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在1876年展示了他的革命性发明。当时,人们对电话机的外观和操作方式都十分陌生,加之它能够将声音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这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神奇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当时,有些人看到电话机这个新设备,会感到莫名的恐惧,担心它会无缘无故地爆炸。当时的电气技术还在起步阶段,电力本身也常常被认为是危险且不可控的。电话机内的电线、电池和其他部件,都让不熟悉的人感到不安。因此,最初接触电话的人,尤其是那些对电气设备了解不多的人,会本能地对电话保持距离,担心它可能会突然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据说当时有人会站在远处,通过别人使用电话来观察它的安全性,而不敢亲自靠近和使用,然而,电话最终还是走进了千家万户。
同样的情况还有照相机,人们当初对这种能够捕捉和保存影像的新技术感到既神奇又不安。一些人认为照相机会捕捉我们的灵魂,一些人认为照相机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和安全,还有一些人会因为宗教和文化的原因而产生抵触,然而,这些都没有阻挡照相机得到广泛应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新技术都经过类似的历程,比如广播、电视、计算机、或互联网,都曾在一定时间内引起过人们的焦虑,最后又得到全面的普及。如今我们无需过度炒作人工智能的到来,而低估人类的接受速度和学习能力,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
教育需要改变,AI正当其时
如果你问一个在教育领域工作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也可能会说:“教育中一切都需要改变,彻底改革整个体系!”即使我们在不同的国家问类似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也会差不多。追求改变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所以每次的美国总统选举或者不同国家首脑的新年献词,也差不多落在“改变”这样的点上,这在教育上表现得更为直接。然而作为一名教师,甚至是学校领导者,即使我们想要“彻底改革” 整个体系也无能为力。
然而,我可以做的其实更多的是在体系内的创新,一小步一小步的改变,最终促进教育体系的改变。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为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每一所学校的使命都是帮助学生学习、成长,并为成年以后的生活做好准备。作为父母,他们也抱有一样的希望,要为孩子做最好的事情。所以AI来得刚刚好,我们刚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来帮助我们的年轻一代适应未来的AI时代。但是如果我们认为AI将改变一切,那么我们就过分焦虑了。因为,即使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也仍然需要逐渐的改变,这跟以前是一样的情况。AI不可能突然改变整个系统,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这种改变的过程。
当下,对于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的过度炒作,会让我们产生莫名的焦虑,也让我们对未来教育产生严重误解。我们要是看到历史上所有的新技术在产生时都会经历类似的情况,或许就会明白所有新技术从产生到深入我们的生活都需要一个过程,从来都没有任何技术会突然之间改变一切。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新技术的理论支持是科学家的责任,把新技术发明出来是工程师的责任,然而让新技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快与慢,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新技术的适应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适应这种新技术,那么它就不会融入我们的生活。
因此,是我们这些使用者决定了AI将以什么样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教授,《智能合作:与人工智能共生共事》一书作者,莫利克(Ethan Mollick)对人工智能生活和工作的四种未来场景进行了解读:
1
美好时光
人工智能技术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期,改进是微不足道的,只关注对现有AI技术的渐进性改变和轻微更新。在这一阶段,人类无需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来保持对AI技术的学习,所以称为美好时光。
2
缓慢增长期
人工智能虽然在继续发展,但速度较慢,这种变化可以预测。AI的能力不再呈指数型疯狂增长,取而代之的是线性的较慢增长。这种较慢的步伐让社会各行业都能逐渐适应变化,在不过分冲击社会结构的情况下将人工智能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这包括医疗、科研、娱乐和教育。
3
指数增长期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远远超过人类适应能力。在短时间内,这种场景能看到人工智能的能力大幅提升,导致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包括安全、娱乐和人际关系。快速发展还可能增加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风险,如加强黑客攻击和虚假信息活动。这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不过技术的增长与生活中的应用会相互影响,人类只有具备足够的时间、能力与兴趣,才会真正把新技术应用于真实生活。
4
AGI (通用人工智能期)
人工智能达到并超过人类水平,导致出现不仅与人类一样有能力,而且可能远远优越于人类的机器。这可能导致超级智能的产生,从根本上转变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人类生活。
当我们读到第四种的时候,我们可能开始焦虑了,然而,我们目前仅仅处于“美好时光”或“缓慢增长”的情境中。虽然我们讨论大数据有些年头了,但 ChatGPT 是在2022年11月22日才向世界发布的,到目前还不足两年的时间,我们所见证的,只能算渐进性增长。那些让我们产生焦虑的AI技术与功能,都还没有变为现实,大多只是处在各种媒体的描述中,所以我们的焦虑从何而来呢?
更何况,从AI到AI融入教育,再到AI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大部分AI教育产品都是建立在 ChatGPT(或其他类似训练过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学校系统和学生做各种简单的任务。并不是说这没有带来变革,但我们现在看到更多的只是口头或者文字的改变,最多也只是“用新方式/工具做旧的事情”而已,很少有创新型的“用更好的方式做新的事情”。比如,作为教师可以利用AI技术,创建多元化的评分标准,但是评分标准只是多了,不能算是新的事情。教师的效率提高了,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更美观的PPT。但是这并没有更多值得惊讶的事情,我们做了很多年的PPT,提高效率仅仅是一种“量”上的变化,“质”的提高仍然需要时间。
无知者并非都会无畏
可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焦虑。当新技术出现时,我们很容易陷入当下的情绪,这一方面表现在我们对孩子们能获得更好教育而感到兴奋,另一方面我们对作为教育者将要面对的新局面产生焦虑。然而,我们再看看过去几年出现在教室的各种技术,没有哪一种不是在逐步改变的,但也没有哪一种突然改变了整个体系。比如,智能白板的出现,如果你浏览以前的网页,你会发现人们曾经投入大量时间去讨论智能白板的优劣,有无畏有人忧,但是智能白板如今确实很寻常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像讨论的那样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甚至也没有在学校全面普及,当然也没有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我们所担忧的阻力。
在谈及AI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发现教师由三种群体:
躺平型教师,这样的教师应该知道教育在改变,但是他们喜欢等待,等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应用新技术的时候,他们就是焦虑的那个群体,这些教师最终会慢悠悠的被带动起来。
对技术总是持保留意见的反对派,就是反对应用新技术的教师。当面对未知的时候,最容易做的决定就是拒绝。改变现状是最难的事情,很多时候哪怕只是一点点改变也很难,所以我觉得创新就是往前一毫米或者半毫米,仅此而已。反对改变,反对应用新技术是最糟糕的事情,我们一方面需要培养创新人才,然而一方面作为教师我们不去思考自身的改变,这是一个很悲哀的矛盾。没有哪一个创新教师是惧怕改变的,也没有任何一个惧怕改变的教师可以教育出创新的学生来。在这群教师中,焦虑应该是最轻的,因为逃避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反对。
幸好,我们还有一种教师喜欢拥抱新技术,这些教师对新技术在教室的应用总是可以全力以赴,争取了解新技术、琢磨新技术、使用新技术,而且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教师,就是推动创新教育的中坚力量。这些拥抱新技术的教师,最终会成为变革者,会成为领导力量。但这一群教师本身也有技术上的焦虑,因为他们会发现了解得越多,想了解的就更多,创新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道路。同时,这也是一个“制造焦虑”的群体,很多同行的焦虑其实都是来自于这群教师的进步,正是这些教师的好学、宣传与鼓动,其他教师才发现自己的落伍,从而产生焦虑,当然这种焦虑又会成为另外教师群体自身前进的动力,变革由此展开。所以,拥抱AI的教师,才是改变的中坚力量。只有一直反对新技术的教师群体才会越来越不了解新技术进展,对新技术越来越无知,最终被逐步期待。
由此看来,面对新技术的发明只有焦虑程度的不同,并没有不焦虑的教师。消除或者减轻焦虑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AI、逐步应用AI。我们对AI的焦虑还会持续,一方面AI普及需要时间,另一方面焦虑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了解AI将如何改变教育,要着眼于目前的技术应用,同时也需要采取长远的眼光,而不仅仅是看“现在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总需要一些时间,才会发现子弹最终将飞向哪一个方向。
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不仅要专注于眼前的任务,还要仰望星空,心怀诗意和远大的理想。
我们对新技术的焦虑并不鲜见,这只是人类对新技术恐惧的历史重现罢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