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留言者来信抱怨说:“我的男朋友总是像小孩子一样,对我是很温柔,但需要他靠谱的时候一点都没担当……我们俩准备结婚了,但他很多事情还拿不定主意,我感觉他有点不想承担一个丈夫的责任。我该怎么让他变得成熟一些?他是被父母惯坏了吗?”
生活中,我们会用成熟与否来评价他人。而且,这种成熟与年龄并非完全挂钩,有些人更年轻但是却让人感到Ta十分成熟;有些人年纪不小却依然让人感到幼稚。那么,成熟的标准是什么呢?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如何迈向成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情感成熟”(emotional maturity)。
情感成熟,意味着能根据不同情境,作出适当、积极的反应。情感成熟的人有三个特点:c.给予。(Alexander, 1967; Allen, 2011)。
首先,负责指的是为自己的行为与选择负责,不会推诿给不该负责的人,或是用撒谎、否认等方式回避责任。其次,有适应能力指的是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而不是僵化地使用过去的模式,或是只会自动化地、不经过理性思考地应激。举个例子,当面对和人意见不一致时,有适应能力的人会考虑多种方法来应对冲突,比如先试着利益交换,行不通的话换成双方妥协等等,而适应能力低下的人可能被情绪控制,一发生冲突就暴跳如雷,或是只会用小时候接触的那套来应对问题,在和不同的人有分歧时一律讨好等。
最后,给予指的是在情感上并不只关注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也会考虑他人,同理他人感受等等。给予不是形式上为他人付出,也不是仅仅将给予看作一场交易——“我给予你是因为你会因此对我付出,我给予的目的是为了索取”——而是真正在乎、考虑他人的快乐和需求。
而情感不成熟者在上述三类特点上有缺陷。他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表现会让他人感到不够成熟(Allen, 2011):
情感不成熟者极端地管理情绪。他们要么压抑,要么突然爆发。背后的原因是他们并不能很好地识别、分析和理解情绪。比如,有些情感不成熟者在遭遇挫折时,只会泛泛地感到“我很烦躁”,而没办法仔细体会出烦躁底下具体是什么情绪(可能是不公感、悲伤等等)。此外,情绪不成熟者无法正确地归因,而把情绪发泄在与情绪产生原因无关的人身上,比如他们在烦躁时会冲着伴侣发火,完全没意识到是领导的批评而非伴侣让他们委屈。
情感不成熟者以自我为中心,常常过分夸大自己的重要性。他们话语中会不停地说“我”,即使是倾听别人说话,他们反馈时的中心也落在自己身上。
情感不成熟者会过分追求安全感与自我保护。他们对人过度依赖,像小孩子一样需要他人为自己做决定,并且一味逃避失败、拒绝和不适,不愿意尝试新的机会、迈出舒适区等等。有时他们在面对失败时会喜欢用撒谎、否认的方式推卸责任,比如,情感不成熟者可能轻易给你许诺,但是当Ta没有履行约定时,Ta会说“有吗?我怎么不记得我说过”,且这种情况出现了好几次。
听起来情感不成熟者的种种表现会给周围人带来麻烦,但其实,情感不成熟者自己也承受了损失。毋庸置疑,情感不成熟者往往错过人生中很多深刻、细腻的情感体验,负责和给予自有它美妙的感受,情感不成熟的人体会不了。此外,由于情感不成熟者的不负责任与情绪化,他人普遍会感到情感不成熟的人不够可靠。
此外,情感不成熟者更容易被自身情绪折磨。情感不成熟者不懂得如何妥善地调节情绪。他们对待情绪的方式往往是简单粗暴的回避或压制,而等无法承受时又一下子爆发出来。许多情感不成熟者也并不希望自己变得情绪化,而对情绪化的担忧和自责又加剧了负面情绪,让他们更痛苦。
在长大的过程中遭遇的逆境,会让有些人停下发展的脚步,在情感上停留在不成熟的阶段。许多情感不成熟者之所以会用僵化的、过时的模式去应对环境,是因为这种不成熟的模式曾经帮助他们在困境中生存。但在长大后,由于曾经的创伤并没有过去,或是并没有人教过他们还有其他的应对方式,他们依然使用不成熟的应对模式。
举个例子,在家暴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学会对家长撒谎,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做了什么会招致暴力。长大后,虽然身边人(比如朋友、伴侣)不会再动辄打骂,Ta还是对他们不断地撒谎。一方面是因为“被打怕了”,不想冒一点可能被伤害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在过去他们没有机会尝试其他应对方式,并不清楚“不撒谎我还能怎么做”或者“即使不撒谎我也不会被伤害”。
情感不成熟者身边可能有溺爱他们的父母和伴侣。被溺爱的经历,比如有别人帮情感不成熟者解决问题,或者纵容情感不成熟人的恶习和过度依赖,使得情感不成熟的人越发缺少机会去练习怎么为自己负责。
举个例子,比如有些情感不成熟者处理负面情绪的方式是酗酒,或是诉诸言语暴力,或者逃避。而他们的伴侣既没有采取行动告诉他们这是不对的(比如反对或是离开),而是容忍。表面上,这些错误的应对方式确实能让情感不成熟者舒适片刻,但他们始终没有学会更成熟的对自己情绪负责的方法。
情感不成熟者可能在高压型控制的环境中长大。从小,他们的父母就在方方面面控制着他们。表面上,这些孩子会按照父母的要求表现得很好,成绩优秀、功成名就,但与溺爱型家庭类似的是,孩子一直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选择,也没有机会为自己负责,甚至会因为父母长期的打压而对自己有没有能力负责产生怀疑(高压型控制的父母往往会说“你不行的,得按照我的想法来”)。而且,这些孩子长大后,即使让他们依照自己的心愿行动和反应,他们也会因为一直压抑自我的缘故而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而不得不依赖别人为他们做选择。
没有人生来就情感成熟,情感不成熟者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继续成长。
一种变得成熟的方法是多和成熟者交往,观察和学习他们是如何调节情绪、应对他人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是情感成熟的人呢?心理学家Lindsay C. Gibson (2015)介绍了几项情感成熟者的行为表现,可以依照这些标准寻找情感成熟的人:
尊重现实是最重要的原则。情感成熟的人在面对问题时,不会只是在那边幻想“事情原本应该如何”并逃避解决问题,而是会积极寻找尽可能好的解决方案。在遭遇困境而沮丧时,他们依旧能保持思考,不会过分陷入负面情绪。他们不会喜怒无常,稳定的情绪会让你感到他们安全可靠。而且,由于他们尊重现实,他们能听得进建设性批评。只要你的批评是基于现实、对他们有帮助的,他们会乐于听取你的建议。► 他们会尊重你,并且与你互惠互利(reciprocal)。
情感成熟的人会用尊重、公正的态度面对他人。他们会尊重你的边界,不会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你,或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控制你。他们能灵活地面对变化与差异。
当你们的意见不同需要折中时,他们会让你感到,虽然你做出了让步,但对方依然考虑到了你的需求。他们也会回报你的付出,而不是只有一味索取。如果他们犯了错误,他们会真诚地对你道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你一道修复关系,而不会让你觉得他们在用道歉逃避冲突。
他们有让你感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是被理解的。如果你告诉他们,他们的某个举动冒犯到了你,他们会反思并改正。他们说话幽默,呆在他们身边会让你感到很舒服。
负责不单单是不推诿自己的责任、“甩锅给他人”,也包括不要不切实际地自责。许多人对“负责”有误解,认为负责就是要“自我谴责”,好像凡事出错了怪自己,就是我在“负责”了。只是简单说一句说,都是我的错,也是没办法从这件事中真正学会如何自我改善的。
而真正的负责是弄明白:一件事里有多少是自己能控制的(这部分是人们能够也应该负起责任的)、有没有其他可行的方法能让自己做得更好。举个例子,如果一个项目结果不尽如人意,与其泛泛地自责“我怎么这么差”,应该问那些基于情境的、着眼未来的问题:“我希望项目原本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我可以怎么做来改善当前的状态?”、“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试着从小事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倾听他人的建设性批评,学会辨别一件事中自己负多少责任、怎么有效地改善。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负责并不是可怕的事,即使在小事上你会面临一些负面的结果,也不代表你的生活一下子就会毁灭,或者变得非常令人难以忍受。
学会依照他人的需求分享和给予很重要,没有人喜欢和一个自恋者长时间呆在一起。在最开始,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和对方处在同样的情境里,你会是什么心情。比如当对方向你求助而你确实有余力帮助对方时,你可以想一下如果你有急事向别人求助而对方不回应,你会是什么感受。其次,当你分享时,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获得了什么”上,而不是“我损失了什么”上,把分享看作一个长期投资,而不是一种来自他人的索取。
而如果你是情感不成熟者的身边人,如果你希望Ta改变,正确的做法不是姑息和纵容,不然表面上双方都不必花费心力,实际上问题依然存在,且不成熟者依然会给你和Ta都带来更多痛苦。
如果不成熟者信任你,更好的做法是指出对方可以改进的地方,和对方讨论能不能从一些小改变开始,慢慢学会变得更成熟;而如果对方始终不愿改进,那么考虑离开也是降低对自己伤害的选择。
偶尔的孩子气是一种可爱,但最后我们都会需要与自己在一段关系里的人,能和自己一样承担起关于这段关系的责任。如果对方始终无法成熟,我们也终将会受到伤害。
安利时刻
教练对话,既暖人又养人的副业新技能。
如果你对“人生教练”或者“教练技术”这个新技能和新职业感兴趣,或者想成为教练,也欢迎加入我们的教练交流群。
后续,我会在群内做一些“教练对话”和“心力人生教练”的介绍和分享,以及给大家一些教练对话体验的名额等。
也会送给你见面礼:《人生教练使用说明书》和《教练入门指南手册》两大学习干货。
打造“教练+”思维,多场景应用,比如教练式育儿育人、教练式职场职业、教练式关系沟通、教练式领导力、教练式IP、教练式情绪管理、教练式销售、教练式自我成长。
这个群更适合,以下人群:自我成长者、爱学习和分享者、老师、中高层管理者、咨询师、社工、职业转型者、个人IP、创业者以及正在或者想成为人生教练的人。
加下方老梁社长的微信,即可进入“人生教练交流群”,申请暗号:人生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