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从内向迷茫到哈佛全奖,她说教育不必执着于“赢在起跑线”

从内向迷茫到哈佛全奖,她说教育不必执着于“赢在起跑线”

教育

 看点    性格内向、犹豫彷徨的孩子,真的与成功绝缘么?在教育中,起跑线似乎总被看重,家境、性格、志向缺一不可,但现实中哪有那么多完美的孩子——文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内向并非缺陷,迷茫也并不是过错,即便一时找不到方向也不用焦虑,因为成长说到底,是场漫漫长跑……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柯察金    编丨Leon


去年年底,Tiffany以专业课绩点满分的成绩本科毕业,直申博士,被哈佛、牛津大学Phd同时录取,前者甚至给了她全额奖学金,就在几个月前,她接受了哈佛的邀请,专攻应用物理。


Tiffany,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博士在读

@小红书:_thetiffanychen_


然而接下来要讲的,并非头顶优秀光环、一帆风顺、一路绿灯的成长故事。与如今沉稳自信的Tiffany有所不同,她回顾以前的自己:


“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内向、老实、规规矩矩听父母安排的孩子”,也曾痛苦迷茫,也曾自我怀疑……


出生在“罗马”,

主业是做题


“小镇做题家”这个词火了,而在过去哈佛女孩刘亦婷还只是个传说的年代,选拔方式几乎只有做题一种。说起做题,大可不必分小镇或大城——当应试与鸡娃成为一种大环境,即便“罗马”也不会置身事外。


Tiffany是北京本地孩子,出生在妥妥的高知家庭:父母亲均是化工出身的大学教授,她童年时记忆里仰望的第一座山,便是家里的书山。


形容自己的家庭教育,Tiffany精炼地用了“传统”二字。当时还不时兴“鸡娃”的叫法,但家里跟“佛系”倒也沾不着边。父母的期望值很高,要求也很严。成绩像报表一样被分析,具体至每门科目、每次考试,父母都盯得紧。如果考试成绩下滑,则需要立即做自我盘点和分析。


Tiffany初中时就读于北京三帆中学


或许“传统”二字在北京正意味着:身边的同学都流行报课外班,几乎没人不报。往往白天学校刚碰面,晚上到补习班又见着——和小镇比起来,首都的好处便在于能找到更多更优质的补习老师。


这种氛围下,父母不敢稍有懈怠,只能随大流走:给女儿几乎每科都报了辅导班,甚至是一对一;另外在兴趣爱好方面,选了在中国地位常年稳定、堪称标配的钢琴。


于是,Tiffany和很多同龄孩子一样,日程表没有空隙,每天在学校和培训班间切换,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无时无刻都被迫和身边的人作比较。”


令父母省心的是,Tiffany同样算是那种传统、听话的孩子,按部就班,老老实实,成绩一直还不错。


但事情不那么完美的地方在于:Tiffany时常会觉得自己是环境里的“异物”。


这个环境中,孩子不但被要求成绩好,最好还得善于表现、性格活泼、勤于发言。而她却是从小被老师、长辈和同学定义为内向的孩子。


我当时觉得,内向就是一种性格缺陷。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待着,只和性格相似的同学形成固定的小团体,也只有在这样的小团体中待着,才有安全感。”



相比越来越大的升学压力,Tiffany尤感无所适从的,是学校里气氛的压抑,以及自己作为内向者的“不兼容感”。


老师虽然喜欢主动发言的学生,却又似乎不太能宽容错误的回答,这导致不爱发言的孩子更加害怕被点名,害怕被批评“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Tiffany觉得自己像被打上了内向的标签,即便成绩不错,也往往是最没存在感的小透明。而努力取得好成绩,成为她证明自己的唯一方式。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中。不光是Tiffany,连每日按时接送女儿去辅导班的父母也同样陷入沉思:如此这般,是否利于女儿的成长和发展?


“而且,我其实并不是应试型选手,”Tiffany苦笑,“在考试方面,我的发挥有点‘即兴’,状态不好的时候也许就掉出十名开外了,但大考绝不会容忍这样的失误。”


13岁独自赴美留学,

学会悦纳自己的性格


有一天,父母在聊天中无意提到朋友家的女儿去了美国的中学,于是问Tiffany怎么想。刚开始的时候,Tiffany很抗拒——“那时候身边出国的人蛮少的,此前也从未出国,不知道国外怎么样,比较担心安全问题,总听说有枪击案等。”

直到初二那年的寒假,Tiffany和妈妈一起旅游,顺带参观了美国中北部的几所学校。尽管是在中国最发达的都市长大,异国他乡的学习氛围,仍给她带来了强烈冲击。



对于内向者的身份颇为敏感的Tiffany发现,内向的、不那么自信的她也能被看见了。尽管一开始还是“哑巴英语”,交流不太顺畅,但还是能一下子感受到课堂气氛的不同。小小的班级里,老师鼓励每个孩子畅所欲言展现自我,说错了也完全没关系。


Tiffany第一次了解到,原来内向的人也可以轻松表达自己的观点,享受在学校交流互动的快乐;她也是第一次了解到,原来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不是唯一选择,一些同龄的孩子把同样多的时间给了兴趣爱好和体育运动。


“现在回想,出国的决定做得非常快,准备得也很快”——寒假过去的仅仅几个月后,只有13岁的Tiffany踏上了留学之路,衔接安德森奥斯本中学(Andrews Osborne Academy)的8年级。该校创立于1910年,属K12一贯制,“刚过去时,排名Top100,几年后换了校长,更多地向国际生放开,门槛降低了些。”


当然,排名比不过熟人推荐,Osborne正是父母朋友的女儿之前的学校,且是寄宿制,生活起居、安全等各方面省心。


安德森奥斯本中学,Tiffany摄


学校不分班级,一个年级也就30多人,上课根据课表找教室,很纯粹的小班教学。


刚来美国时,Tiffany语言需要适应,特别是涉及文学、历史类,要克服的困难不小。历史课的课堂辩论,本地孩子滔滔不绝,而她思路不太能跟上。但好在年纪小,学习气氛轻松,英文水平显著进步。


而一旦到理工科类,Tiffany包括班里其他的两三个中国孩子,信心一下子拉满,“往往几个中国孩子坐前面,挺夸张的,甚至到了给老师挑错的程度。”


总的来说,学习方式的变化很大。Tiffany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接触更多样的课程、发展更多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课外与社交活动。她把汗水挥洒在网球场上;逢年过节手做糕点和饺子,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进美国校园;也经常参与志愿者活动,在街头为有需要的人发放食物……


而最重要的,她不再将考试当作努力的目标,而是充分享受学习本身。


比如令她印象深刻的,生物老师会把知识变成一个个图文并茂的故事,课下也喜欢与同学交流,一点没架子;历史老师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他女儿就在中国工作,也非常照顾远赴重洋过来的国际生。


Osborne的课堂


Tiffany表示,正是周围人的帮助和影响,她一点点变得开朗自信,悦纳了自己的性格。


文学课的老师专门鼓励她,说自己其实也很内向,面对人的时候很紧张,但内向不是一种缺陷,它有独特的优势所在。老师推荐苏珊·凯恩的《内向性格的力量》,给了Tiffany很大的鼓舞。


在无数个课堂演讲、展示、小组作业以及老师同学的磨练或影响下,Tiffany最大的收获,其实就是性格上的改变。她给美国中学的时光,打了个8分(满分10分)。


“并不是说我否定了出国前的性格,而是后来的我,既可以做到像以前一样安静沉稳和高度集中,又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我想,这种平衡能力与专注的性格,也是哈佛牛津看重的因素之一吧。


那个在班里没什么存在感的、不太爱说话的Tiffany蜕变了。13岁时看似冲动的决定,开启了独自的赴美之旅,她时而感到庆幸,也很佩服当时的勇气:一夜间从依赖父母的孩子,变成了个独立的小大人。


咬牙挺过迷茫期,

被哈佛全奖录取


高中毕业,Tiffany去了克利夫兰的凯斯西储大学,克利夫兰虽然雨雪霏霏,倒也契合她的性子,没有大城市的浮躁,很适合学习与科研。


然而进大学后,Tiffany又遇到两大困境,这一次,接踵而至的压力让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倍感煎熬和迷茫。


 第一,没办法选出合适的专业 


美本是大二下学期决定专业,对Tiffany而言,“以后要主攻什么方向”——在很长时间里,自己都未曾认真设想过。至于出国前,则更是没想过,那时唯一的任务是考高分,出现偏科才叫问题。


而出国后,在相对宽松、多元的环境中,Tiffany将这种不偏科的习惯延续下去,对所有学科都保持着一定的热情,“文理科很均衡,不分伯仲,既钟情语言文字,又享受理科挑战难题的快乐。”


可以说这是全面发展,但问题在于专业要怎么选?于是大一后不久,Tiffany便陷入了长达一年多的纠结和挣扎中。



确实,我们也听说过那种从小就明确要做什么的学生,但同样地,也有很多孩子难以坚定地立下旗帜确定方向——Tiffany便属于后者,她想了很久都没搞清楚这个问题。


在一年多的“精神内耗”里,Tiffany决定停止纠结,后来某种程度也是受化工系的父母亲影响,选择了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她说服自己:尽管不是一个对某项事物有格外热情的人,但重要的是行动下去。既然想不出结果,那就做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吧!


 第二,陡然上升的学业压力


选择之外,Tiffany直言,大学四年的生活都是紧绷的,而大一到大二上学期,无疑是身体和心理的低谷,经常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一个人关灯躲在房间里哭,当时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坚持多久。”


她感到美国的高中与大学间,似乎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断崖,过了这个崖后,难度陡然上升,让人猝不及防。前脚还是个一脸幸福的中学生,后脚便成了不得不学到昏天暗地的赶路人。


而所谓美本的“含金量”,在Tiffany看来,最直观的便是课程又多又难,与高中比不可同日而语。也许,全人教育的快乐是K12的专利,本科后可就得重新认识美国教育了,它已换了副面孔。


“没分专业前,常是三四百人一起的大课,老师不可能照顾到台下的每一个学生的进度,基本都要私底下自己去赶。”


美国大学的大课


“压力很大,一学期那么多门课,很多东西听不懂;每周都有考试,稍微有一次没考好就与A无望了。如果得了个B,均分就是3.0——3.0和4.0肯定不一样。”


久违地,国内那种“卷”的感觉回来了,同侪的压力常使得Tiffany喘不过气。凯斯西储大学并非藤校,但高分子系很厉害,再加上美国的名校崇拜没那么夸张,个别天才会选择离家近上学,所以牛人并不少。


“而且到了大学,多数人都很用功,”Tiffany最轻松的科目,到头来竟反倒成了英语。刚来美国时“大杀四方”的理科优势早已荡然无存,“看到身边个别人学得那么轻松,我真是特别迷茫,怀疑自己是不是没天赋。”她甚至想,早知如此,高中的时候不如多学一些了,心里很是矛盾。


在学习中的Tiffany


对专业的纠结、沉重的课业负担,最煎熬的都堆到一起了。而事情的转机,并不是碰到大运,只是别无他法地、咬牙坚持过来。经历一年多“军备竞赛”式的高强度学习后,大二下学期,几百人的大课变成二三十人的小班,同时专业也尘埃落定,Tiffany终于舒了口气——这个难关,硬挺过去了。


事实证明,她真的很适合从事研究方面的工作,学一门心便沉静一门,踏踏实实也扎扎实实。本科期间,发表数篇论文,研究方向颇广。


Tiffany在实验室


大三那年,正好是疫情,Tiffany回国待了一年,上网课期间,课外也没闲着。在家附近的大学找了个实验室,专注电子皮肤和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


也是大三的寒暑假,Tiffany申请到德国享誉世界的化工企业巴斯夫的实习,研究高分子材料,期间表现给leader留下深刻印象,拿到篇很有份量的推荐信。


最终,Tiffany以专业课4.0的绩点本科毕业,并在不久后收到哈佛的橄榄枝,开始为期6年的读博生涯。


哈佛Phd录取通知书


将来,她计划做一些应用型的、真正造福社会的科研成果,如果成功,会考虑在此基础上创业。至于更久远的,暂时还没想。


望过去这些年,性格似乎一直给Tiffany造成很大困扰:


出国前,在学校找不到方式证明自己,只能闷头学习,并被告知内向是一种性格缺陷;


大学时,慢热的性子让她陷入无法抉择专业的迷茫,为此度过漫长的痛苦期。


然而如今的她已经喜欢上了自己的个性:不刻意迎合或改变,而是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处事方式和风格,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16型人格中,Tiffany的测试结果是INFJ——不到1%的稀有属性,描述这样写: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理想主义和道德感,他们不是懒散的空想家,而是能脚踏实地完成目标,他们需要独处的时间来养精蓄锐……”对此Tiffany笑道,“没想到会这么符合”,也许自己的性格真的反而是一种优势吧。


“人就像长跑,我不相信赢在起跑线这句话,”Tiffany觉得“跑步”过程中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而时间最终会带给她应有的回馈。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丢掉胸罩!为胸部骄傲!说教的闭嘴!虚构身处上海鸡娃高地却躺在起跑线,05后女孩如何靠自学首考托福110?把孩子送进“整天都在玩”的日本幼儿园,这位中国妈妈重新认识“起跑线”说三道四(116)人老了就要“停止回忆过去”吗?未来10年社会重大变革,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竟是这个!吴非:生活教育不止于学会生存从小熟读百科全书的孩子,早就赢在了起跑线!自主新能源车企纷纷“出海”:哪车多,哪就是起跑线?让彩礼归于“礼”,让婚姻归于“爱”【免中介费,现在入住,步行2分钟到哈佛】Cambridge地区Mass. Ave.|无忧精选公寓楼时隔31年再获金鸡奖,她说做演员是一辈子的事曾经梦想很近,她却绕了5年弯路,她说,女儿一定不要这么养牛剑最爱国际高中曝光,中国独占7所!原来这才是真的赢在起跑线……20年前就以“不补课”成就杭二传奇,叶翠微:教育不是功利场71岁上班,86岁恋爱,102岁获奖,她说:人生不因年龄没落对话黄灯:教育不能过于盲目相信知识,而忽视生命的体验每日原则:不要纠结于“责备”和“表扬”,而要专注于“准确”还是“不准确”给孩子的成长礼物:用故事代替说教,助力孩子做更好的自己“在悉尼送外卖后,我不再执着于去大厂了”一个人的徒步,900公里法国之路+世界尽头:D29~招待所义工和表姐比了30年,我终于“赢”了不想输在起跑线上?LLM/JD进红圈最好的机会来了!拉斯维加斯回来,我的车被偷了……直播间里走出的国货品牌,终于与国际大牌站到了同一起跑线臭美这件事,我可是赢在起跑线上的[梅玺阁菜话]上海老风味 蜜汁蹄脏 冰糖元蹄 冰糖肘子(视频)“毫无底线” 的 “毫无底线”!“双减”调查:监管“在线”,套路“下线”北美理工博士的“扎心”观察:为什么事业好的家长,往往教育不好子女?985毕业,波屯求学,就可以逃过爹味说教吗?赢在起跑线,这些学校为学生提供大量实习机会!不是娃输在起跑线上,而是家长输掉了起跑线。半中介费|随时入住|位于哈佛广场/到哈佛步行2分钟的优质公寓一室一厅(两室无厅)2000,包供暖和热水世界杯营销大战,这个品牌赢在了起跑线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